汉明(校对)第3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9/1807

  可现在,朱媺娖竟然来了这么一招,而吴小妹、周思敏也身陷局中,最关键的是,被吴争自始至终信赖,甚至可以说是心灵依托的张煌言居然也是知情人。
  这事有些大了,如果自己不认,那就是一场天大的闹剧。
  不但朱媺娖将声名狼籍,恐怕还会连累周思敏、吴小妹,而张煌言等人的政治生命,恐怕就要在今日完结。
  吴争犹豫了,他一时无法想明白。
  城楼上上演的这一幕,从钱肃乐、陈子龙等人面面相觑。
  他们渐渐意识到,或许……吴争真是朱允炆后人,否则,以朱媺娖之尊贵身份,怎会当众向吴争行拜礼?
  而张煌言向来以正直诤臣自居,又怎会参与这种掩耳盗铃的勾当?
  钱肃乐、陈子龙眼神交流,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惊悚。
  没有皇帝在位,就没有人可定义哪个宗室,没有资格承继大统。
  如今的形势,只要是宗室近支,都有资格承继。
  就象朱聿键、朱以海,如果朱慈烺在,他们根本没有资格,但现在宗室凋零,不比往常了。
  而二人渐渐开始意识到吴争或许真有可能是朱允炆后人的时候,他们的理念在促使他们的心态发生改变。
  如果吴争是真的,那么他必定比朱以海、长平公主更适合统率朝野,如果真是这样,那之前所有的争执、所有的矛盾,都将迎刃而解。
  吴争都姓朱了,就算他登基为帝,那天下依旧为朱明天下,还争什么?
  这个认知,让钱肃乐老泪纵横。
  他与陈子龙嘀咕交流了一会,得出一个结论,现在的关键是,吴争究竟是不是朱允炆后人?
  钱肃乐突然大呼道:“既然靖海候不同意我等上楼验看,那么请公主殿下派人将太祖遗诏请下城楼来,臣聚集在场博学之士,一起验证,以辩真伪。”
  这话听起来并无不妥,却是钱肃乐第一次向吴争释放出善意。
  他们开始顾及到吴争的意思和颜面。
  朱媺娖此时已经被吴争搀扶起身,看着近在咫尺的吴争,朱媺娖低声道:“我不能看着应天府被你这么清洗,他们都是大明忠良之士,虽说有党争嫌疑,但如果没了这些人,大明……就真的没人了。”
  吴争蹩眉,同样低声道:“不破不立,这些人的执拗已经深入骨髓,无法因势而变,我知道他们相比那些降清的败类有骨气,但世上很多事……你可以知道,好心办事坏事所造成的损害,远比坏心更大?”
  朱媺娖急道:“如今的大明就象是一座已经损毁的房屋,你不能为了救它,而去将它的柱梁砍断推倒它。”
  “这有什么不对?推倒重建,便能海晏河清。”
  朱媺娖定定地看着吴争,道:“可在你推倒之后,再建起来的,还是大明吗?”
  吴争心中有些震动,但他依旧强硬地说道:“我自始至终,没有说过复朱明。”
  朱媺娖两行清泪划落,她身后吴小妹突然上前道:“哥,我也姓朱。”
  吴争愕然。
  果然是血浓于水啊。
  可吴小妹接下去的话,让吴争为之咋舌。
  吴小妹道:“哥,我打小没求过你,这次妹妹求你了。”
  吴争木然地问道:“为什么?就因为你姓朱?”
  “这,难道还不够吗?如果我是男儿身,按礼说,这天下也有我一份不是?天下被这些人糟践成这个样子,我难道还不能取回我该得的那份?你是哥哥,难道不该为妹妹争点嫁妆?”
  吴争有种想暴走的冲动,这是争嫁妆的事吗?
  不过吴争还是很欣慰,从吴小妹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性情就变得压抑许多,今日这番话,倒是让吴争看到了原来的吴小妹。
  对啊,就该这样子,是我的,谁也不准抢,不是我的……呃,以后再说。
  吴争这时有种一口应下的冲动。
  吴小妹睁着泪目,仰着梨花带雨的脸,一副凄楚样道:“虽说我不想承认自己姓朱,可心里有个声音,不断地在提醒着我,让我夜不能寐。”
  这样子让吴争一时分辨不清究竟哪个才是吴小妹,“你们可知道,就算我认下此事,就算城下那些人答应拥立我,可今日这样的利益冲突,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只要病根在,终究会复发,到时所产生的后果远比今日更严重,与其长痛不如短痛,来得更痛快、爽利!”
  吴小妹摇摇头道:“可他们……是好人。”
  吴争愕然,“小妹,身份到了一定的高度,判断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在于立场,而不是品性。”
  “可他们不该死。”
  “我知道,我知道他们罪不致死……可他们要我死,所以他们必须死。”
  “但哥哥只要认下,他们就不会想哥哥死了,他们会效忠于你。”
  吴争无奈地叹了口气,一番话下来,又回到了原地,车辘轳话让吴争心累。
  看着二女企盼的泪目,吴争苦笑道:“谎言终究是谎言,我是吴争这个事实,不可能因为冒认宗室而改变,况且……”
  
第394章
太祖遗诏
  说到这,正是钱肃乐对着城头大声呼喊的时候,吴争向城下呶呶嘴道:“瞧,他们急了,急着指证我冒认宗室呢。”
  朱媺娖却不理会吴争的牢骚,再次争辩道:“吴争……”
  吴争无奈地叹息一声,打断朱媺娖道:“这身份争议太大,并不会如你们想象般顺利,在我看来还不如快刀斩乱麻来得干净、彻底……罢了,既然你们都认为这条路行得通,那我就勉力去试试。”
  其实吴争心里知道,杀亦或不杀,都无法真的平息这种争端。
  杀,只是将分争以武力压制下来,仇恨,一样会变成种子,在未来的任何一个吴争无法预料的时间暴发。
  不杀,要朱媺娖等人的这种方式去妥协,同样,谎言就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被拆穿,到时所产生的后果,并不会比上一种方法更轻。
  吴争无法权衡了这两种方法孰优孰劣,但眼前,关系到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吴争没得选择的余地。
  那么,就按照他们的意思,试着走走第二条路吧。
  吴争终于点头,“如他们所愿吧。”
  ……
  正象吴争所说,这事远不是想象地这般顺利。
  钱肃乐又陈请朱媺娖,以聚集鸿儒、博学之士辨识遗诏为由,释放徐孚远、宋征舆等人。
  朱媺娖当即就同意了。
  在一轮漫长的辨识过程之后。
  钱肃乐代表二十余鸿儒做结案陈词,道:“回公主殿下,经诸公辨识,此太祖遗诏为真。”
  朱媺娖粉脸一喜,道:“如此,靖海候的身份便可确认无疑了?”
  这时,陈子龙躬身道:“那倒不尽然。我等只能辨识此太祖遗诏是真,可遗诏内容,却是太祖遗命惠宗应变逃离京城之策,与靖海候是否为惠宗后人,并无直接关连。还有,臣敢问殿下,为何突然知晓靖海候这离奇的身世,又正好赶在这个节骨眼上前来,将此事公诸于世?”
  朱媺娖一时语塞,她有些恼意地嗔道:“卧子先生是在质疑本宫说谎?”
  “臣不敢。”陈子龙口中说不敢,但言下之间正好相反,“臣窃以为,兹事关乎大明天下正朔,关乎江山社稷传承,不可不慎,唯有丝丝缕缕皆是铁证,令人无可反驳,方可让世人取信,方可令天下信服。”
  吴小妹突然上前一步道:“卧子先生的疑虑,由我来回答更合适。”
  陈子龙点头道:“只要是实话,但说无妨。”
  吴小妹道:“之前诸位想必都知道,哥哥为家父病重赶去平岗山,也就是那时,家父以为病重难愈,向我兄妹吐露了这件苦守了二百年的秘密,哥哥,竟是惠宗后人。得知此事之后,哥哥认为此事就算公之于众,恐怕也难以取信于人,所以,打算按家祖、家父一般,将秘密藏于心,秘而不宣。”
  陈子龙点点头道:“此话倒是于情相符,与理相合,只是为何今日又想到公之于众了呢?”
  这时周思敏上前一步,与吴小妹并肩而站。
  “因为是我,向公主殿下禀报了此事。”周思敏抿嘴道,“家祖父姓周讳奎,乃崇祯朝嘉定伯。”
  周思敏这话,令所有人震惊。
  崇祯朝嘉定伯,那是崇祯帝周皇后的父亲,也就是大明朝国丈。
  陈子龙等人更震惊于周思敏如此尊贵的身份,竟甘愿为吴争侧室。
  下意识之中,所有人都隐隐感到,吴争的身份,恐怕是真的了。
  周思敏继续道:“家翁病重,是我与小妹在床榻边日夜服侍,虽说当时家翁与夫君、小妹吐露秘事时,家翁让我避在门外,可山寨中房舍简易,不如城中奢华,我在门外,仍可听清楚屋中的交谈,由此我知道了夫君的身世。”
  “这事关乎夫君,按理我不该说,可昨天到今日,城中发生这一切亲者痛仇者快之事,让我担心夫君被你们逼迫,做出一些他原本不想做的事,于是再三考虑之下,我将此事禀报了公主殿下,希望公主殿下做主,能为夫君求个公道。”
  陈子龙颌首道:“你与公主是姨表姐妹,此举也在情理之中。只是陈某还有事不明白,马士英、张煌言为何会随同公主殿下前来?据陈某所知,张煌言与靖海候素来相近,而马士英也已投靠靖海候麾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9/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