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4/1807

  他以为清军出城迎战的是骑兵,丹阳城外歼灭那一千骑兵所付出的血腥代价,还停留在吴争的脑海里,那场战斗,虽说明军胜了,可实际上阵亡的人数远超过清军千人。
  如果不是此战不得不打,吴争真会率军调头,回丹阳去。
  吴争不敢进了,立即下令原地列阵,长枪兵在前、火枪兵在后,骑兵护住两翼,可谓中规中矩。
  这是上天给清军的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只要何洛会还有一丝清醒,战局的结果还很有可能改写。
  照道理,得知明军停止前进,原地设防,何洛会就该明白,战斗的突然性已经失去,也就是说,双方都知道对方已经知道对方的存在了,接下去那就是一场野外攻防战。
  这种战斗打得只有消耗,拼得就是士气和武器。
  这对于正常将领而言,除了万不得已,都会尽量避免。
  谁的命都不是捡来的,不是吗?
  可自恃武勇的何洛会,放弃了这个机会。
  在他看来,杀过去,明军就会溃散,多年以来,明军不都这样吗?
  要知道,他最得意的,就是俘获洪承畴之战,以四百人击溃明军万人,俘虏敌方主帅,这是何等荣耀之战?
  听说对方是镇国公,何洛会难免会想重现当日之荣光。
  战斗就在何洛会悍然命令下开启了。
  吴争这时才知道,清军来的是步兵……吴争瞠目结舌,仰首问天,老天爷,你这是故意的吧?你这是也在眷顾天下汉人吧?不忍心汉人被奴役了吧?
  吴争立马改变战术,令长枪兵迂回两翼,火枪兵上前接敌,令骑兵从左右迂回,包抄截断敌人后路。
  数千人的调动,需要时间,其实这个时候,清军都发现了些许异常。
  何洛会也发现了。
  可这改变不了何洛会要俘获敌军主帅、敌朝镇国公的执念。
  况且,两军对敌,随时改变战术、阵法,确实也不稀奇。
  就算你有骑兵包抄我军两翼,那又如何?
  我只须率军击溃你的中军,你还不得照样崩溃?
  何洛会心中大概就是想一鼓作气,击溃吴争中军,然后携大胜而归,为他的一生战功添上浓浓的一笔。
  于是,何洛会亲手将这数千清兵,送上了不归之路。
  这是一场没有任何还手余地的屠杀。
  与骑兵冲锋不同,步兵跑得再快,也抵不上弹丸的击发,最关键的是,步兵缺少冲击力,他们无法象骑兵一样,哪怕骑手阵亡,战马依旧会对对方阵列造成巨大的破坏。
  当然,决定胜负的还是速度。
  骑兵冲锋的速度超过了火枪兵装填的速度,而步兵做不到。
  他们被成排地集体屠杀,时有清兵挽弓想要还击,可问题是,远了箭矢够不上,近了,没等挽弓,就是一排弹丸射来。
  半柱香的时间,战斗就结束了。
  方圆三里之内,那就是成排规则的尸体堆。
  不得不说,清军都是头朝明军方向倒下的,他们死于冲锋的路上。
  
第520章
枭首!
  那场面,让始作俑者吴争,也不仅都起了些许恻隐之心。
  何洛会没有死,不是他怕死,而是战斗结束的……太快了!
  快到他作不出任何反应。
  “这不是战斗,是屠杀!”
  当吴争缓缓走向他的时候,何洛会突然恶狠狠地吼道。
  “你说得没错。”吴争报以肯定,“我记得,天启六年,明军以红夷大炮,用开花弹集火射击,炸死努尔哈赤及所部骑兵一万七千余人,可称之为屠杀。六年前满清以六十多门天佑助威大将军,在松锦之战连破明军塔山、杏山二城,无数军民死于炮火,那一样是屠杀。二年前,清军调集数十门红衣大炮轰击扬州城,致数万百姓丧命,难道不是屠杀?为何今日你会指责本公屠杀,如果此战你胜了,你会放过我身后明军将士?”
  何洛会突然发难,大喝一声持刀冲向十步外的吴争,他身后十数亲卫,随其身后冲来。
  吴争微微摇头,从嘴角露出一丝讥讽,身后明军长枪兵一涌而上。
  “哈”地一声齐吼过后,十数个清兵被长枪扎成血葫芦,挑向空中。
  只有何洛会被数杆枪刃架住脖子,按压在地上。
  吴争走上前去,立在他的面前道:“本公手下从不留鞑子活口,不过今日可以破例给你条活路,带我入城。”
  “呸!”何洛会一口血痰吐出,可惜他被头朝下按着,血痰只吐到吴争脚前一尺处,“南蛮不必啰嗦,要杀便杀!”
  吴争笑了起来,挥挥手,明军士兵收枪。
  何洛会疑惑地起身,见吴争已经转身离去,他怔怔地望着,然后恍然转身,发疯时地奔逃。
  他的身后,无数杆火枪同时举起。
  “嗵嗵嗵嗵……”的暴响之后,奔逃中的何洛会,如同一只破麻袋,呯然坠地。
  “枭首。”吴争面无表情,沉声道。
  丹徒城中不足千人的守军,在听闻三十里外这场“屠杀”之后,便丧失了战意。
  当明军将士将何洛会的人头扔进丹徒那几经易手,早已破败不堪的城墙时,清军守兵士气顿时崩溃,随即弃城渡江北逃。
  可明军此时已经咬住,在江岸射杀大部清军,血染红了整片江滩。
  逃回江心岛的清军,不足百人。
  ……
  而这个时候,洪承畴收缩兵力据守固防的命令,才刚刚到达江心岛谭泰处。
  事已至此,还有用吗?谭泰将命令搓成一团,扔进了身边的火盆。
  他转身下令,“传本将令,江北所有军队返回江心岛,不得作半点拖延。”
  谭泰毕竟是沙场突将,他的脑子非常清醒。
  虽说丹徒兵败,可那伤不了清军的筋骨,危险的是,丹徒失守,镇江城就成了一座孤城,城中上万清军,就会重演之前一幕,被明军团团包围。
  而面对上万清军被围,清廷就不得不继续增派兵力,以延缓镇江城清军的气息,其所造成的后果,就是清廷巨大的人物、物力被牵制在对岸。
  这对于陕甘糜烂的局势,是极为不利的。
  断臂求生、亡羊补牢,谭泰做的就是这个决定。
  局势经过一天,风向聚变。
  洪承畴在听闻谭泰抗拒自己的命令,擅自撤兵,勃然大怒。
  可他没有权力去处置一个征南大将军,只能上疏朝廷,可这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面对着谭泰、吴三桂各不相同的敷衍、抗命,洪承畴感觉就会被关进了笼子一般。
  他仰望着窗外的天空,悲呼道:“先帝在天之灵明鉴……非吾做事不力,实不能为之!”
  ……
  清廷此时闹翻了天,他们尚不知一天时间,江南整个战局已经发生改变。
  他们争论的是徐州八万清军该不该南下。
  这毕竟是改变整个战略布局的大事。
  多尔衮是绝对不同意动用徐州清军的。
  事实上,这是清廷除了京军之外,最后一支八旗军,如果动用了这支军队,陕甘之乱就会向周边各省糜烂,到时就不是三面作战,而是处处烽火了。
  这是多尔衮的理由。
  可以范文程等人的说法时,只要这八万大军南下,就可扑灭庆泰朝,只要行动迅速,就可立竿见影,到时大军可从应天府直接沿江调往西北,虽说会拖延十天半月,但还不至于使得西北局势不可救药。
  双方争论如火如荼,最终的焦点集中在了一点。
  那就是八万大军南下,能不能短时间扑灭庆泰朝。
  于是,纷争再起,各抒己见、无休无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4/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