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4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1/1807

  “不过是个民女罢了,太子何故作贱自己,来……随我回王府,待浣洗一番,再慢慢作打算。”
  朱慈烺霍地回头,瞪着朱以海,而后起身,几乎是推着朱以海往门外走。
  朱以海震惊道:“太子这是何意?”
  “鲁王请便,此地只有周公子,没有太子。”
  可许多事,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一旦暴露了身份,还能再隐藏下去吗?
  绝不可能!
  被推出门外的朱以海,立即下令调王府府卫前来,生拉硬扯地将朱慈烺“带回”了王府。
  还没落下,那个如梦初醒的少女。
  ……
  吴争确实太大意了。
  把朱以海软禁在杭州府,本该派人监视,此乃题中该有之意。
  可吴争却没有派,放任朱以海在杭州府里逍遥自在。
  这不得不说,吴争内心里,还是对朱以海有一丝敬意的。
  吴争对每个抗争到最后一刻的人,都怀有敬意。
  待之以优渥,这是吴争想到,可以补偿朱以海的想法使然。
  可吴争没有想到,这使得朱以海有极大的自由,除了不能出杭州府十处城门,其它什么事几乎都能做。
  毕竟,他依旧是鲁王,庆泰朝的鲁王殿下。
  他甚至可以做到豢养王府卫士,从而在莫执念的眼皮子底下,做一些任何人都不敢做的事。
  有玉在手,就算是本已经打算过安乐日子的朱以海也不禁心思活泛过来。
  他开始与应天府建立联系。
  而钱谦益,仅仅只是已经暴露的其中一人罢了。
  太子,那等于就是一颗雷,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雷,可伤人,亦会伤己。
  但朱以海已经顾不得了。
  
第528章
没有交易便没有伤害
  世事无常。
  盼着徐州八万清军尽快到来的洪承畴,和官复原职的济尔哈朗,正积极策划部署,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庆泰朝厉兵秣马,君臣同心紧张战备的时候。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改变了整个时局的走向。
  漠北蒙古苏尼特部落反了。
  苏尼特汗腾机思率部叛清,投奔漠北之喀尔喀车臣汗。
  由此形成了达三万之众的叛乱。
  三万人,这数字对于江南而言,还真不是个让人震撼的数字。
  可蒙古地广人稀,有这一万人,怕是足以扫荡半个蒙古了。
  清廷闻讯震动,后院失火,已经无懈江南。
  紧急调回已经行至一半的八万大军,由多尔衮的胞兄阿济格为帅,赶往漠北平乱。
  而对于江北局势,清廷不得不改变策略——怀柔!
  勒令洪承畴和济尔哈朗立即与庆泰朝谈妥焦点事宜,还严令必须以体面的方式结束这场本不该此时发生的战争。
  闻知此事的洪承畴目瞪口呆,这屎都拉出了,再吃回去?
  如果说之前洪承畴还能施施然入应天府,代表清廷与庆泰朝谈判,可现在他图谋镇江、勾连庆泰朝重臣、欲截杀庆泰朝镇国公等等,就算洪承畴脸皮再厚,他也得防备一到应天府,会不会被愤怒的吴争和军民撕碎。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江都还在明军之手,虽说江北清军还有四万众,可真要打一场收复战,还是显得兵力不足。
  洪承畴和济尔哈朗面面相觑,一时为难到了极点。
  ……
  就在洪承畴二人为难之时,一则从江南传来的密信,让二人几乎灰暗的心情,如雨后春笋般瞬间满血复活。
  崇祯朝太子出现了,庆泰朝臣正密谋发动政变,拥立前太子登基。
  洪承畴与济尔哈朗又一次面面相觑,随即哈哈大笑起来。
  仅仅两天时间,停战协议就签署了。
  说难听点,从扬州府至应天府,这一个来回也一天不够吧?
  从而可以判定,这几乎是双方一拍即合的谈判,连个讨价还价的过程都省略了。
  这次签署协议的,庆泰朝是陈子龙,清廷是洪承畴。
  协议内容很少,简单明了,双方立即停战,明军从江北撤回,作为回报,清军放弃江心岛,此后划江而治,互不侵犯。
  做为附属条款,庆泰朝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清军对福建、广州的占领,以此来换取清廷对庆泰朝政变的默认并延续此协议的继续执行。
  协议迅速的签订,谈判完成之前,朝堂知道者甚少。
  内阁之中,除了陈子龙、钱肃乐、张煌言三人之外,马士英被排除在外。
  张国维更是不知情。
  但朱媺娖知情,并允准了陈子龙对协议的签署。
  朝廷第一时间,并不是诏告天下,而是密令镇江廖仲平立即率部西返。
  ……
  廖仲平接到朝廷急令,感觉事情不对劲。
  他是禁军,奉得是监国令。
  按理内阁无权调动禁军。
  可廖仲平是个老实人,既然镇江城已经无战事、吴争又安然无恙,那么他是该回去了。
  不过廖仲平细思之后,还是派人给吴争送了封信报知,并在镇江城留下一支偏师以防不测,然后率部返回应天府。
  此时的吴争正坐在夏完淳床边。
  安排好镇江、丹徒防备之后,吴争还是心忧夏完淳的伤势,前来加以探望。
  “你瞧瞧……瞧瞧。”吴争抖动着手中的地图,颇有些献宝的意思,“这两混帐,竟把这等恶栽脏到本公头上,真是不知死活。”
  夏完淳呵呵轻笑道:“可他们终究是收复了江都。”
  “若不是因为这点,我能轻饶了这两混蛋?”吴争一瞪眼道,“你可知道,王一林竟声称是奉我之命劫掠江都。他是兴国公的亲侄,我吴争手再长,怕也升不到兴国公水师中去吧?”
  夏完淳依旧轻笑道:“可我从镇国公的话中,可听不出一丝责骂的意思。”
  吴争一愕,瞪了夏完淳老半天,突然噗哧一声笑了出来,笑骂道:“你就不能拐个弯吗?”
  夏完淳突然正色道:“劫掠江都确实不妥,论罪当斩。可好在二人并未对寻常百姓劫掠,可罪降一等。加上收复江都重镇,功在社稷。细论起来,功过相抵,且功更胜一筹。镇国公以为如何?”
  吴争舔了舔嘴唇,一拍床沿道:“这话甚合我意。这两混蛋倒是做了件让我刮目相看的事,就凭收复江都,让我背这个黑锅,我认了。”
  说到此处,吴争兴奋起来,指点着地图道:“江都在手,等于往清廷腹地钉入了一颗钉子,相当于之前镇江城被清军所占时,让你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这下该轮到鞑子睡不着了,哈哈……我想过了,修一座坚城,城墙上要能跑马,部署百门火炮,整圈城墙用修成圆型……唔,得用水泥、钢筋,这样修得快。”
  “何为水泥、钢筋?”
  “呃……到时你就知道了。”吴争自觉到失言,赶紧转换道,“驻军不用多,两万精兵足矣,这样就算清军十万大军来攻,没个一两月,也不能轻易攻下。”
  “补给怎么办?”夏完淳在边上轻声提醒道。
  “不难。”吴争自信满满,“兴国公有三营水师,虽说此次有些许折损,但朝廷可以优先给予补充,甚至再组建一营四千新水师。清廷兵力虽然远超我军,但没有水师,无法与我军媲美。有水师纵横江面,对江都补给就不是难事。”
  “镇国公的意思,是想以江都为据点……北伐?”
  吴争话声一顿,慢慢冷静下来,“北伐还不是时候,这场前后不到十天的战争,耗尽了我朝所有,且贪头嚼不烂,新附之地需要整固,该是时候歇歇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1/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