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807

  “可不是嘛,在场所有人都可以做证。不瞒爹,孩儿去时,就想讨回铺子,再敲些钱粮,还真没打算杀人。”
  “你……你还好意思说?你从小读的圣贤书都读……去了?”吴老爹吹胡子瞪眼道,“一直教你要以德服人,以德服人懂不懂?”
  吴争赶紧上前,替老爷子抚背,生怕气出个好歹来。
  “爹,孩儿记得您的教诲,也记得圣贤之道,可如今是乱世,若真要照本宣科,孩儿早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有道是佛祖虽有仁慈,可也有当头棒喝。对好人确实该仁慈,可对恶人,只能以恶制恶……呃!”
  吴争是好声好气地解释,可没想到吴老爹是越听越生气。
  “好你个孽畜,三年不回来,回来教训起你爹来了?你爹是你教的吗?小妹,请家法,今日我抽死你。”
  幸好吴小妹见机快,上前搀扶住吴老爹,“爹爹,哥伤还没好呢,再要是动了旧创,那可如何是好?”
  还真灵,吴老爹直愣了半天,也就不再提请家法了。
  不过,临了冒出一句,“那就记着,等伤好了,一起抽。”
  吴争向吴小妹暗中比了比拇指,吴小妹却狠狠白了吴争一眼。
  吴老爹道:“小妹啊,扶爹回吧,别搭理这孽畜,多看他一眼,爹就少活好多天。”
  吴争连忙阻拦道:“爹,孩儿真有事和您商量。”
  吴老爹没好气的应道:“啥事?”
  “是这样。爹,庄子、铺子、田地已经收回,孩儿是想……将田地和铺子交于孩儿带来的百姓耕种,爹看在这些百姓破家逃难的份上,这三两年就意思意思收些租吧。不知爹意下如何?”
  吴老爹大眼一瞪,“我还没死呢。吴家还轮不到你做主!”
  吴争以为他爹不肯,急道:“爹,我那已经答应监国殿下了,殿下还特意赐了二千两私产,用以安置百姓。爹……我都已经夸下海口了,说爹急公好义,乐善好施,您可不能让孩儿没了颜面啊?”
  吴老爹在吴小妹的搀扶下,没有理会吴争,向门口走去。
  路过吴争身边时,还推搡了吴争一把。
  吴小妹向吴争施了个眼色,道:“爹啊,哥也是慈悲心肠,这点啊,最象爹了。”
  吴老爹闷声道:“象啥了?从小到大就没见他哪点象我,都中了秀才了,好好的书不读,偏要去投军,差点就回不来。这一回来,又当强盗又杀人,我是作了几辈子孽,生了这么个畜生!”
  吴小妹陪笑道:“哥是年少轻狂,其实心地是最好的,否则,又怎会将吴家默默地、铺子交于那些落难百姓呢?这还不是象爹啊?”
  吴老爹被说得如炎夏喝了碗冰镇杨梅汤一般,满心的熨贴。
  在门口站住了脚,没有回头,丢下一句,“做善事,就别藏着掖着,还收什么租?默默地和铺子白给他们用五年就是了,咱吴家还不差这两口吃食。”
  吴争听了大喜,“太谢谢爹了。”
  “甭谢。”吴老爹没好气地道,“就算陈老爷真有什么不对之处,可陈家那丫头心地还是好的,以后别难为陈家了。”
  “唉……听爹的。”吴争忙不迭地应道。
  看着吴小妹搀扶着爹离开,吴争心里松了口气。
  再过两天,海边百姓的住房应该就建好了。
  一半百姓要安置在田地和铺子里。
  没有爹的点头,吴争还真不敢自作主张。
  这下好了,总算是大石头落地。
  这时,小安跑来禀报道:“厉如海来了。”
  厉如海脸色阴沉地进来。
  让吴争心里一咯楞,难道事情没办成?
  “厉捕头,可是出了意外?”
  厉如海沉着脸,摇摇头。
  从胸口取出一封已经开口的信,不过没有递给吴争,而是捏在手里。
  “大人真要看?”
  吴争隐隐觉得不对。
  “本官不是半途而废之人,自然是要看的。”
  “大人可知,这信是写给谁的?”
  “看了才知道。”
  厉如海紧抿着嘴道:“卑职奉劝大人,还是不要看为好。”
  吴争深深地吸了口气,一伸手,从厉如海手里抢过信来。
  厉如海长叹一声,一屁股坐在了祠堂的门槛上,“大人,看了就是天大的祸事,卑职现在已经后悔莫及了。”
  吴争没有理他,将信纸抽出。
  
第49章
真是他
  打开来一看,饶是吴争有了心理准备。
  可在看到信首那名字时,也不觉倒吸了一口凉气。
  果然是他。
  吴争突然明白,无论是弘光朝,还是鲁王监国,南明各朝为何会如此不堪一击了。
  弘光朝号称百万大军,从朱由崧登基到投降满清,不过十四个月。
  对于朱由崧,民间有所童谣,“中书随地有,都督满街走,监纪多如羊,职方贱如狗。荫起千年尘,拔贡一呈首。扫尽江南钱,填塞马家口。”
  而鲁王监国,在史上不过也只坚持了十六七个月。
  相对于朱由崧,鲁王朱以海要廉洁英明的多。
  可为何也会重蹈覆辙呢?
  问题的根子,原来在此——方国安。
  方国安,越国公、镇南大将军,领三万人驻守钱塘江东岸。
  他一旦投敌,整个江防瞬间即垮。
  吴争的心如同被一根丝线拎着一般,悬在了半空中。
  不用说绍兴府了,就算是更南边的诸县,倾覆也在旦夕之间。
  “噌”地起身,吴争厉声喝道:“方国安不过是个国公,鲁王还是监国呢。危及到江山社稷,本官不信鲁王会视若未见、听之任之。小安子,替我备马,我要连夜去绍兴府告发。厉捕头,你随我同行,以作证人。”
  厉如海却摇摇头道:“大人,听卑职一句劝,此事……便作罢吧。方国公手掌三万大军,兵员人数占鲁监国麾下军队一半之数,就算鲁监国敢将他治罪,可要是因此逼反了方国公,那……大人,还是算了吧。”
  吴争气得手簌簌发抖,可他知道厉如海说得有理。
  乱世之中,没有任何道理可讲,谁的拳头硬,就是谁说了算。
  自己去出首,恐怕会遭受无妄之灾。
  但吴争的心在痛,鲁监国亡了,绍兴府麾下八县百姓怎么办?
  爹和妹妹怎么办?
  麾下三百多将士怎么办?
  那八百刚刚有了家,有了盼头的百姓怎么办?
  吴争的汗毛一根根直竖起来。
  “走。”吴争坚定地说道,“随我去绍兴府。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这天下真没救了,你我迟早都是一个死,无非是早死几天罢了。”
  厉如海怔怔地看着吴争,突然揖身道:“就凭大人这句话,卑职愿随大人走这一趟。大人说得对,无非一死罢了。”
  “不行。哥不能去。”吴小妹送完她爹,正好回来找吴争有话说,不想恰好听到了这些话。
  吴争蹩眉道:“你一个女孩子家,凑什么热闹。你一走,爹还不得急死?再说了,此行福祸难料,我岂能让你同去?”
  吴小妹固执地说道:“正因为如此,我才要和哥一起去,有我拖累着,哥不至于不想想后果。”
  说着,吴小妹的眼睛红了,两颗晶莹的泪水滴落。
  吴争心里一痛,“幺妹,听哥的,好好待在庄中侍奉爹,万一……我是说万一,你要替哥哥好好孝敬爹,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