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4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5/1807

  陈子龙急道:“可张国维、张煌言等人也要追随他去杭州,甚至连钱相弟弟、独子也在追随他的行列之中,这……这如何是好?”
  朱慈烺目光一闪,问道:“那以首辅的意思,朕该如何应对?”
  陈子龙眼神一凝,沉声道:“为天子计、为朝廷计、为大明千秋万代计,臣以为,当杀!诛首恶,从者不究,如此可化解此患。”
  朱慈烺呵呵一声道:“首辅以为,他是个束手就擒之人?你信不信,朕这边派东城皇马司出兵,洪武门外便会再聚集起上万大军?”
  陈子龙道:“陛下多虑了,之前是因为陛下尚未登基,可今日已经不同,陛下旨意当可震慑众小,响应吴争者,必寡。”
  朱慈烺看着陈子龙,心里一叹,陈子龙确实不是宰辅之才,或许国子监,更适合他。
  “首辅太小看他了。”朱慈烺慢慢地拿起杯,没喝,而是轻轻地吸了一丝茶水的清香,“朕隐杭州府两年之久,几乎是听着百姓对他的称颂过来的。你可知道,他在杭州做了什么?”
  “还请陛下赐教。”
  “劫富,济贫。”朱慈烺一字一字地说道。
  “荒唐!这事臣也听他亲口说起过,可臣绝对无法容忍他的这种策略。这是在动摇国本啊,他还真指望那群大字不识一斗的泥腿子,来保家卫国吗?”
  “朕要说的并不在此。”朱慈烺微微摇头道,“朕想说的是,在首辅看来是荒唐的事,可如今杭州府,一片生机盎然,百姓称颂不说,连那些被他敲诈勒索之人,都好评有加。这等本事,怕是首辅也做不到吧?”
  陈子龙愕然,他是听说过,可从应天府光复,他出狱之后就没有离开过应天府,他本以为这仅仅是民间传言,甚至以为是吴争在故意宣扬沽名钓誉,可今日,从皇帝口中证实了这事的真实。
  这让陈子龙心中震惊。
  “故朕不奇怪,当日应天府中有上万大军响应于他,他有这本事,乃吾朝之幸事。可今日若按首辅谏言,那就会变成一场祸事。”
  陈子龙沉默了一会道:“可他带如此一批人去杭州府,岂不更有实力与朝廷抗衡?”
  “难道首辅不觉得,就算没带走这批人,他一样有足够实力与朕抗衡吗?”
  陈子龙愕然看向朱慈烺。
  朱慈烺依旧平静,“既然拦不住,为何要拦?留这么一些心不在朕身上的人在朝堂之上,岂不成了他的眼线?”
  说到此处,朱慈烺长吁一口气,道:“走了好,走了好啊。如此,朕就可以放手大干一场了。首辅明日代朕去正阳门送行之时,还须转达朕的善意,切不可与之争执。”
  陈子龙应道:“臣遵旨。”
  “陛下,那钱相……”
  “钱相怎么了?”
  “钱相亲弟弟和独子都随他去杭州府,钱相怕是不宜再在内阁了,应该……避嫌吧?”
  朱慈烺定定地看向陈子龙,脸上神色似笑非笑,显得有些古怪。
  陈子龙被朱慈烺看得心头发悚,“陛下,莫非臣何处说错了?”
  朱慈烺这才转过头去,悠悠道:“对于钱相的品行,朕心中是深信不疑的。这事,首辅不要再提,日后不要再提了。”
  陈子龙惊讶不已,“臣……遵旨。”
  “替朕拟旨,钱肃乐品高德厚,先有毁家杼难之举,后有拥立之功,晋太师。”
  陈子龙傻眼了,此时钱肃乐为少师,自己是少傅。
  可自己这么一弹劾,皇帝不采纳也就罢了,转眼间钱肃乐反而就晋了太师。
  倒不是陈子龙眼红钱肃乐升迁,而是他确实想不通皇帝为何要如此?
  出宫之后,走在五龙桥上,陈子龙还在低头思索着。
  突然,他心中灵光一闪,原来如此。
  陈子龙终于想通了,张国维、张煌言、马士英三人一旦随吴争离开京城,那么内阁五人,就空了两个席位。
  钱益谦接替马士英为户部尚书,按理补进内阁,已经不是问题。
  原副都御史王翊取代张煌言,执掌御史台,入阁也是铁板钉钉。
  这么一来,钱肃乐、王之仁、钱益谦、王翊加上自己,就组成了新内阁。
  可问题是,钱益谦受自己提携,王翊又是自己的心腹。
  这样一来,内阁就成了自己的一言堂。
  陈子龙有种如梦初醒的恍然,皇帝在忌惮自己,寻求权力平衡。
  把钱肃乐扶持起来,用他来制衡自己。
  而钱肃乐有“过错、把柄”在皇帝手中,再晋为太师,钱肃乐不仅得心存感激,还得紧紧依靠皇帝,否则,弟弟、独子的过错,日后便会时不时有御史以此弹劾。
  高!妙哇!
  恍然的陈子龙,心中对朱慈烺不但没有怨怼之意,反而变得兴奋起来。
  他仰头呐呐自语道:“我朝今日有此雄主,吾明必兴!吴争,我倒要看看你,还能猖狂多久?”
  
第558章
又至淳安镇
  等吴争离京时,随行队伍显得非常杂乱而庞大。
  进京时,吴争身边仅三百骑,此时,骤然扩大至一万有余。
  这其中士兵没这么多,虽说在洪武门前响应者就有上万之众,可人心故土难离,舍弃南都,随吴争去杭州府,这或许比杀了他们,更让人受不了。
  随吴争南下的,大都是中下级军官和原本就是从苏杭一带,被吴争当初带到应天府的义军,因为只有这些中下级军官,最担心朝廷报复、上司的打压,真正的大头兵,在哪都是个大头兵,内战未暴发,此罪尚不是死罪。况且,朱慈烺还没有丧心病狂到去为难这些士兵的程度。
  吴争毕竟也还是义兴朝的镇国公嘛。
  之所以,人数如此庞大,是将士们带走了应天府的家眷。
  这是人之常情,留家眷在京城,那真就是挖坑埋自己了。
  陈子龙代表天子出正阳门送行。
  他的眼神很忧郁,就算心里是有思想准备,可看见这么多人宁肯舍弃京城,也要随吴争南下,这让他有些恐惧,此子必是义兴朝之不安定因素,须得时时、日日防范。
  陈子龙望着与吴争并排左右而立的张国维、张煌言二人,惋惜地说道:“二位这是为何?天子圣明,乃一代英主,此时正是二位尽展心中抱负之时,又何必舍本逐末呢?”
  还没等张国维、张煌言开口,吴争的暴脾气上来了,伸手指着陈子龙的鼻子大骂道,“说谁是末呢?陈子龙,别给脸不要脸啊?陛下都允准了,只要愿意随本公去杭州府的,都可成行,你算哪根子葱?”
  张煌言在一边瘪着嘴偷笑,张国维终究是个老好人,他稍稍上前一步,轻声道:“吴争,首辅终究领旨前来,总得给些颜面,你瞧瞧这人山人海的,知道的说是镇国公与首辅之间有龌龊,不知道的,还不说镇国公跋扈,这是在谩骂天使欺君呢?”
  吴争听闻,生生蹩回了一肚子火,不再理会陈子龙,转身走向前来送别的周思敏。
  张国维伸手握住陈子龙的手道:“卧子先生是正人,当守着本心,许多事就算成了,可所用的手段不磊落,结果也就变味了。张某为大明、为朝廷,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此生也绝不会改变初衷,背弃大明……只是看着这片江山的兴衰,张某想另辟一条蹊径,寻一条能让大明千秋万载的路……还望首辅不怪。”
  陈子龙内心确实不认可张国维的说法,但毕竟张国维是肯以身殉国的忠义之士,陈子龙还是尊重张国维的。
  陈子龙颌首道:“张公金玉良言,子龙谨记。只是……”
  说到这,陈子龙瞄了一眼远处正与周思敏卿卿我我的吴争,道:“此子心性恶劣,时有惊世骇俗、叛经离道之事……还望张公以大明社稷为念,多有督察……万不得已之时,还望张公报于京城。”
  张国维愕然,敢情自己刚刚一席话,白费了唾沫,道不同不相为谋,张国维只能拱手随口敷衍了事。
  那边吴争执着周思敏的手道:“将你一人留在京城,委屈你了。”
  周思敏微微摇头道:“夫君不必内疚,夫君虽说不在京城,可京城也有镇国公府,那也是家,思敏忝为夫君侧室,自当留守家中,待夫君早早归来。”
  吴争抬手轻抚着周思敏的脸颊,心中有万般话,却不知从何说起。
  周思敏冰雪聪明,她明白吴争的难言之隐,也明白皇帝留她的意图。
  “夫君放心,陛下和公主毕竟是思敏的亲人,不会为难于我。”
  吴争咧嘴一笑,笑容有些难看,可他实在猜不透,周思敏心中所想,不明白周思敏是站在哪一边。
  这事不好明着问,让吴争伤透了脑筋。
  周思敏嫁入吴家,那原因很复杂,但最主要的,还是朱媺娖的意思。
  有些话,吴争很难说出口,只能默默地拍拍周思敏的小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
  离开京城。
  吴争感觉就象出了囚笼一般,心情瞬间放松起来。
  勾心斗角,吴争觉得,真累!
  宁愿与鞑子厮杀三天三夜,也不想与这帮老少狐狸待一个时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5/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