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5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6/1807

  “你留下。”陈胜微笑道,“沥海卫虽说是万人编制,但你知道,其实还有三千多辅兵。我打算再留下二千人,有五千多人固守,就算我全军覆没,沥海要隘至少可以支撑多铎强攻五天。这五天足以让大将军做出应对。”
  厉如海沉默地看着陈胜道:“我之前建议出城迎战,你是反对的!”
  陈胜道:“是。可现在……不同了。”
  厉如海道:“想来我现在反对,也改变不了你的决定。”
  “是。”
  “那我就不反对了。”厉如海道,“可我可以争取,由我率军出击,这是我的权力对吗?”
  陈胜笑容渐渐隐去,“这仗该不该打,还是未知之数。这意外是否确实是意外,也是未知之数。小伤口能不能撕裂成大伤口,更是未知之数……你何必与我抢呢?”
  “因为你是主将,我是副将。”厉如海微笑着说道,“主将自然该留下,驻守要隘的。”
  陈胜抿着嘴,看着厉如海许久,眼中有一层水雾升起,“去吧。活着回来,我准备老酒与你一醉方休!”
  “喏。”
  ……
  瓜沥,宋安非常地不安。
  一直攻不克瓜沥,便无法对少爷进行增援。
  不是宋安太懦弱,而是宋安有顾忌。
  手中二千七百火枪兵是吴争的心尖子肉。
  宋安舍不得让他们毁在自己手里。
  这就是与瓜沥清军交战五天,还不分胜负的原因。
  交战五天,火枪兵伤亡十一人,而城上清军伤亡估计也就数十人吧。
  这就是战况。
  宋安开始焦虑。
  他意识到再这么拖着,可能会害死自家少爷。
  在自家少爷与火枪兵之间选择,宋安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吴争。
  可宋安依旧下不了决心,人心嘛,总是这样,鱼与熊掌能兼得自然是最好的。
  
第622章
宋安的选择
  就在宋安踌躇难决的时候,舟山水师终于进入了曹娥江水域。
  可水师毕竟是水师,火炮射程也远没有到可以射击二、三十里之外。
  此次率军前来的水师副总兵张名振,果断下令,水师一千六百人登岸增援瓜沥。
  这个早晨,两地百姓,传来了义军占领绍兴城的消息。
  绍兴城与瓜沥之间,仅隔数十里地。
  只是因为中间隔着瓜沥清军,这消息才迟到了几个时辰。
  也就是说,宋安是最早得到正确消息的明军。
  这让宋安与张名振不再犹豫,下令全军强攻瓜沥。
  一攻之下,瓜沥清军仅支撑了一个半时辰,便哄然崩溃。
  宋安和张名振告别,率军直奔绍兴城。
  这场仗有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
  或许,就算宋安不攻,清军也有了去意。
  甘心成为孤军的军队,终究不多。
  瓜沥三千清军,至少有一半是被俘的,不准确地说,是投降的。
  这也是近三年中,投降比例最大的一支成建制清兵。
  ……
  战斗其实有两种。
  有一种是佯攻,以佯攻去试探对方的虚实、兵力配置,然后确定一个点或者面进行突破,使得敌方阵线崩溃。
  这种攻大都是正正经经地排兵布阵,所谓以正合。
  一种是强攻,一旦开始就是实攻,不死不休。
  这次吴争选得是第二种。
  没有选择的余地,要么你死,要么我死。
  为何要如此决绝?
  吴争不得不决绝。
  如果突破山外清军速度不够快,那么距离只有百里的嵊县博洛部清军就会赶到。
  到时,自己将陷入南北夹攻的困境。
  所以,要么不打,打就决绝。
  幸存的骑兵,被吴争“残忍”地推倒了前方。
  他们是吸引清军箭矢的靶子和打出一条通道的前驱。
  简单地说,就是炮灰。
  出发前,钱肃典对吴争说,“如果有一日,我军光复顺天府,请大将军务必来钱某坟前告知。”
  吴争干脆地回答,“好!”
  骑兵如同脱手的箭,以一种极限地速度,对已经布下栅栏的清军阵地发起了悍然冲锋。
  面对密集的箭矢,不断有骑兵中箭落马。
  但,这不是骑兵面临最大的威胁。
  最大的威胁来自于一人高的栅栏和栅栏上斜指向天的削尖了的木桩头。
  战马稍有不慎,便会连人带马被扎穿,成为一串人肉糖葫芦。
  但这样悍不死的突击,确实吸引了清军最大部分的注意力,正确的说,不是吸引,而是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到骑兵身上,因为骑兵挺进的速度太快。
  事实上,步兵是与骑兵一起发起冲锋的。
  一里的距离,骑兵已经在越过栅栏时,步兵才跑了不到一半的路。
  吴争的心,在滴血!
  距离太近,可以清晰地看到骑兵从马上摔落,可以清晰地看到清军如林的长枪将骑兵的身体扎穿,也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没有了骑士的战马,以惯性沉重地砸翻挡在它前面的清军,形成一个个“坑”。
  步兵,还在路上!
  几乎以近半折损的代价,越过栅栏的骑兵,面对的是清军的如林长枪。
  这个时候的战损比例,已经扭转。
  依旧保持着速度的骑兵,哪怕是死,也能拉上几个垫背的。
  就算骑士就扎穿,战马依旧还在奔驰,无数的清兵被撞飞。
  如果从天上看下去,骑兵经过的地方,就是一条条深色的通道,如同被犁过一般。
  此时,步兵开始接近。
  被骑兵撞出一条条缝隙的清军开始合拢,他们不再去理会已经突入腹心的骑兵,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威胁来自于骑兵身后的步兵。
  这是一场决战,虽然双方参战人数并不多。
  但不死不休。
  战后打扫战场时,吴争发现一度以为阵亡的钱肃典,正仰躺在地上,望着天空。
  吴争问道:“后悔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6/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