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5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6/1807

  他们此时正对蒙古叛乱之战焦头烂额。
  清廷不想再起波澜,准备派使者前往绍兴府制止多铎之时。
  多尔衮提出了反对意见。
  他认为,义兴朝水师可以在江北“胡作非为”,为何我朝就不行?
  义兴朝可以用一句“叛军”来搪塞,任由这支水师造成我朝巨大财力、人力损失,为何我朝就不能同样以此为借口来堵住义兴朝的嘴?
  当然,多尔衮是绝对不会将多铎所部判定为“叛军”的,清廷也不会允许。
  可这不妨碍清廷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来堵住义兴朝的嘴,何况这句话本来就是出自中原孙子兵法。
  于是,一场纠缠万分的谈判,在顺天府继续着。
  可两朝都还不知道,绍兴府的战事,有了巨大的扭转。
  如果再晚两天,清廷、多尔衮恐怕会立即下诏,勒令多铎退兵。
  可这个时代的通讯,实在是太慢了,慢到让人咬牙切齿的地步。
  
第632章
多铎开始想到撤退
  绍兴府之战,到此时,从战术上来说,清军并没有输,自然也不能说败。
  哪怕进犯绍兴府的三个方向清军全部被吴争击退,清军大不了退回宁波就是了,因为此战战场在绍兴府和金华府,清军除了伤亡,没有别的额外损失。
  至于伤亡,两军各有伤亡,自然也成不了评判胜败的理由。
  但,从战略上而言,清军此时确实已经败了。
  因为绍兴城、平岗山两个方向已经被吴争化解,仅有沥海还在激战,多铎占领绍兴府的战略目标,已经铁定无法达成,既然目标完不成,自然是败了。
  所以,多铎非常敏感地率部撤向沥海,与沥海清军会合。
  这确实是明智的,绍兴城、平岗山两个方向一旦向沥海合围,不用多,每个方向有千人足矣。
  沥海清军就会陷入三面被围,独木难支的局面。
  其实多铎已经想退了。
  或许这是此战双方最有“体面”的罢战台阶。
  按吴争心里的小心思,真不想打下去了,此战,整支骑兵营覆没,带来的杭州卫三千人,伤亡已超过四成,火枪兵也折损二成,沥海卫、金山卫、严州卫伤亡情况目前还不知道,想来自然也不会小。
  如果多铎真打算这么退去,吴争其实是乐观其成的。
  但这一切,都因一件事而改变。
  这件事,其实按现状而言,算不得大事。
  至少还无法决定义兴朝和清廷之间战不战的战略关系。
  但它对于吴争而言,却是不容触碰的底线。
  吴庄农户被掳走三百多人!
  多铎原本倒也没有想屠杀这些农户,他只想以此为要挟,换回绍兴城的清军。
  所以从百官离开,撤往沥海时,多铎带走了这三百多人。
  吴争赶到百官时,百官传檄而定。
  听闻百姓被掳走,吴争怒了。
  自己苏醒时,就曾立下誓言,“守护自己身边的人”,这些农户是吴争当时从金山卫救下的百姓,一部分安置在沥海打渔为生,一部分安置在吴庄种田为生。
  可现在,他们被自己牵累了。
  吴争立即下令,令已经进入曹娥江的水师,炮击沥海清军。
  同时,集合全军,对多铎进行追击。
  ……
  从吴争出平岗山,到百官传檄而定,其实不过就是两天时间。
  也就是说,厉如海率沥海卫出击,对沥海清军发起强攻,也是两天时间。
  这场仗打得很激烈,但也是最无建树的。
  所有大战,其实胜负都不在主力对抗,那就是消耗战,除非一方士气崩溃或者士兵伤亡殆尽,几乎无法判定胜负。
  真正的胜负,都是由战局形势的变化而决定,譬如偏师合围、粮草补给、天时地利的变化等等。
  水师炮击,也顶不上什么大用。
  沥海要隘早已部署火炮,清军也有几门火炮。
  相互炮击,在清军堵住沥海卫出兵之路时,已经发生。
  可开花弹只能打到三、四里,根本够不着,只能选择实心弹。
  这实心弹的威力,可想而知,呼啸而去,“咚”地落地,然后靠着强大的势能,造成些物理伤害。
  简单地说,两天炮击,上千弹丸,造成的清军伤亡,恐怕不足百人。
  在人命贱如纸的此时,这些命甚至还不如这上千弹丸、火药值钱。
  厉如海和他的沥海卫确实打得很辛苦。
  可辛苦不代表着能突破、有建树,清军早已构筑防线,死死地顶住了沥海卫的强攻。
  如果按双方兵力伤亡而言,沥海卫恐怕还要比清军多出不少,因为沥海卫在强攻。
  可这一切,正在悄悄发生变化。
  多铎已经心存撤兵之意。
  既然目标达成无望,再打下去,又有何益?
  多铎如今只寄希望于金华府有所突破,那么自己发动这战,还不至于太难堪,对清廷也能有所交待。
  所以,一到沥海,多铎就开始进行兵力收缩,准备渐渐脱离于沥海卫的接触。
  可多铎没有想到的是,厉如海和他想得不一样,厉如海在强攻。
  强攻,是个战术术语。
  它的意思是不计伤亡的进攻。
  这与双方排兵布阵,前锋对前锋,偏师守两翼这样的套路不同。
  以正合,准确地说都可以划入佯攻之列。
  因为它们随时可以用侧翼掩护前锋、中军后撤。
  可此时厉如海的强攻不一样,那是全军进攻,没有侧翼。
  这就成了决战。
  决战,不分胜负不罢休,不死不休。
  清军撤不了,除非多铎值得断臂求生,以近乎五成的清军做为殿后炮灰,否则,在两军胶着死咬着不放的情况下,清军走不了。
  这确实让多铎很难选择,他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
  吴争如果真如他所料,去了绍兴城,那么绍兴城肯定不保。
  随之而来的就是明军对自己的合围。
  可多铎不舍得断臂求生,他更认为,自己可以赶在吴争到来之前,击溃对面的明军。
  半天,多铎给自己的时间是半天。
  于是,双方决战终于开始了。
  说是双方决战,这没有错。
  之前清军一直依据构筑的阵地与沥海卫打攻防。
  可此时,清军开始主动出击。
  于是,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6/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