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5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8/1807

  只要同意这三个要求,吴庄农户将会被释放。
  吴争长吁了一口气,他终于放下心中大石。
  对于吴争而言,再大的代价,也值得。
  “回复多铎,三个条件,我都应了。立即释放掳走的百姓,三天之内,我要见到他们。”吴争抚了抚胸口道,“还好,清军俘虏不少……宋安,你部那应该有不少吧?就算一换一,不,二换一,不,我大方些,三换一,要让多铎明白,咱汉人的命比他们值钱多了。”
  吴争的话,引起象厉如海这样的土著的呼应,可象钱肃典、陈胜等将领却不赞同。
  陈胜道:“大将军,交换俘虏之事,不妨延缓,与上千鞑子精锐相比,牺牲三百多的百姓……值得!大将军可知道,此战厉将军率八千沥海卫与清军奋战两日两夜,双方的战损几乎是二比一。若不是大将军来援及时,战场结局恐怕会完全不同。这些俘虏一旦换回,我军又将会付出多少士兵的性命?属下……不赞同交换,更就别说是以三换一了。”
  吴争的脸色有些阴沉起来。
  钱肃典道:“我赞同陈将军所言,战争总得有人牺牲,我想换作你我,还有在场任何一人,如果需要牺牲,都不会拒绝。吴争,这是场国战,百姓自然也不例外,他们需要有被牺牲有觉悟。”
  连从曹娥江赶来的张名振也附和道:“大将军,我也觉得不妥。百姓随处可见,若一朝被鞑子要挟得手,日后便会成为惯例,清军只要随处劫掳一些百姓,就可以向我方要挟一些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如此,我军还怎么与敌对抗?”
  吴争慢慢坐下,然后叹息道:“诸位都是我的肱股,我视诸位如兄弟,我以为你们懂我……可惜,你们还是不懂我啊。”
  突如其来的话,让诸将领面面相觑。
  
第634章
吴争的抱负
  吴争道:“我想问问诸位,我们打仗,与敌厮杀,究竟为了什么?建功立业?匡扶朝廷?还是大义凛然地称自己是挽大夏于将倾?”
  “我不知道诸位心里是什么样的答案,可我知道我自己是怎么想的,我打仗就为了想守护我想守护的人。”
  “这三百多人,就是我想守护的人。陈胜,你也是他们的救命恩人,你忍心看着他们被我们牵累,死于非命吗?”
  陈胜张口欲言,被吴争抬手阻止,“是,你们说得都对,我知道,你们说得都对。可这世上,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对和错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但有一点可以无比肯定,至少我肯定,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人,永远不会错!”
  “是,我们换回这些百姓,可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可我们也有收获,获得的是民心,获得是军心。人心哪……诸位?为什么大明朝二百万大军被三十万鞑子打得落花流水?千万别和我说是朝廷腐败、将士畏死,你们之中也有前朝军官,北伐军中,也有前朝老兵,他们不缺少与敌死战的勇气。
  那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因为百姓视明军如贼寇,我听闻过,百姓敲锣打鼓欢迎清军入城的,为什么?因为在百姓心里,明军比鞑子更不堪!所以,百姓不但不帮助明军,甚至反过来去帮助鞑子。而这些百姓的子弟,是明军的最大组成部份,这样的民心,这样的军队,还能打赢清军吗?”
  “换回这三百余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吴庄的农户,而是因为他们是我族百姓。是,我们很可能会付出一倍甚至数倍的牺牲,可这是值得的。所有百姓会认为,看,北伐军可以为了百姓忍受多大的牺牲!诸位,我们的牺牲越大,百姓对我们的依赖和信任就会越强,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的牺牲换得百姓的信任和依赖,这笔帐,诸位难道还算不清吗?”
  “反过来说军心。我军的士兵都来自江南,如今江南诸地正处于战火,就象张名振说的,鞑子很可能尝到了甜头,屡屡故伎重施。可我想说的是,我宁愿因此付出代价,这其中包括我的性命。因为我军付出的每一滴血,每一条命,都会被百姓记在心里……值得的。”
  吴争眼睛有些潮湿,“而每个士兵,都有家眷,他们的家眷都在江南,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因此而被鞑子掳掠,现在,我们救了这些百姓,士兵们心中就安心了,他们会想,连素昧平生的百姓都能不顾一切的去救,何况是我们自己的家人?”
  “诸位,这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因为我们可以舍弃一切去救百姓,百姓就能舍弃一切来回报我军。因为百姓能舍弃一切来回报我军,我军将士便会自觉地去爱护百姓。周而复始,在江南一隅,我军再不是孤立的,我们的身后有上千万百姓做后盾,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子弟送进我军,我军便可无坚不摧,无往而不利!”
  所有人静静地听着,道理他们都懂,只是他们从未有象吴争这样把一件事系统地讲出来,更大的原因是,从朝廷到内阁,没有为上者愿意这么做,在这些为上者眼中,百姓就是蝼蚁,可以任意地去牺牲。
  所有人都看着吴争,在这一刻,他们是真懂了,懂了吴争心中的抱负是怎么样的宏大。
  哪怕是用脚趾头去想,都能明白,真要是实现了吴争口中的军民互信、互拥,那将是怎么得无坚不摧。
  这天下,还有什么样的敌人,能抵挡千万人的雷霆一击。
  或许真到了那时,只要一声令下,敌人就会被吓得屁滚尿流,急遁了。
  可这时,有一个人的反应不一样,他在悄悄地往后缩。
  吴争看见了,心中恼怒,太不给面子了。
  别人还行,你宋安可是我的亲随,你不附和、不当托,撒上几滴激动的泪水,竟然往后缩?
  是可忍熟不可忍。
  吴争大喝道:“你再敢往后退一步试试?”
  宋安不敢再退,他的腿如同灌了铅似的慢慢蠕动着。
  吴争皱眉道:“有什么事,放开了胆子说,别扭扭捏捏地象个妇人。”
  宋安终于鼓起勇气,直视吴争道:“没有什么俘虏了,听到鞑子屠杀绍兴城,我就下令不留一个俘虏。”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惊讶了,杀俘?!
  还说得如此理直气壮?
  陈胜上前一步,拦在宋安前面道:“鞑子凶残,世人皆知,属下倒不觉得宋将军所为有错。”
  厉如海也上前道:“血债血偿,天经地义。”
  钱肃典左右看看,轻声道:“这杀俘……终究有损我军仁义之名吧?”
  吴争木然地沉默了好一会,然后问道:“要不……派人和多铎打个商量,看看能不能改成一换二?”
  所有人愕然。
  陈胜看了吴争一眼,小心翼翼地答道:“恐怕这二百多人,多铎也不会放在眼里吧?”
  钱肃典摇摇对道:“吴庄百姓……怕是危矣!”
  吴争又沉默了一会,然后手一摊,道:“这下……你们如愿了!”
  ……
  多铎率残部大约五千余人退回宁波府。
  正如陈胜、钱肃典所料,多铎在得知明军杀尽了绍兴城清军俘虏之后,立即下令,斩杀了携来的吴庄农户三百二十七人。
  屠杀之处,是在宁波城北,贯桥头,柴王庙前。
  三百二十七人就在宁波府上万百姓的围观下,身首异处。
  当鲜血汇聚成小溪,流入河中时,河水染成了一片红色。
  ……
  这两天的功夫,绍兴府的北伐军主力已经在沥海集结完毕。
  虽然吴争已经有了思想准备,可真听到这个噩耗传来时,吴争依旧流泪了。
  这不是懦弱的泪,也不是悔恨的泪。
  而是决绝的泪,不死不休的泪。
  虽然这两天,所有将领都在劝吴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经过绍兴府这一战,沥海卫伤亡惨重。
  如今绍兴府可用之兵,总计不超过八千人。
  
第635章
趁他病,要他命
  眼下最紧迫的是,二万清军还在进攻金华府,严州卫和金山卫还在苦苦支撑。
  以八千人攻坚固的宁波城,这风险和代价太高了。
  这个时候,应该先增援金华府,才是正确的。
  可吴争固执地拒绝了所有的谏言,他心里明白,什么事都能忍,什么事有退,唯有此事不能忍、不能退!
  因为,这是吴争心里的底线!
  吴争抹干脸上的泪,站在沥海要隘城楼上,望着刀枪如林的八千将士。
  “我自认是个善于纳谏之人。”
  “我的同袍手足们劝我,此时我军应该去增援金华府,因为严州卫和金山卫被二万清军精锐进攻了十天,他们打得很苦。”
  “我原本也是想着去增援金华府。”
  “可你们想必也听说了,敌酋多铎打不过我们,却掳走了吴庄三百多无辜的百姓,昨日尽数斩杀于闹市间。”
  “所以,我改变想法了,我要替这些无辜百姓报仇,血债血偿!”
  “有人劝我,为了三百多人,去牺牲更多的人,值得吗?”
  “我觉得值得!就象有强人,砸了你家的门,冲进来打了你一耳光,然后施施然想要离开,这时你是不动声色地看着他离开,还是明知道追上去会被打得头破血流依旧打他妈的?”吴争大吼道,“现在,你们告诉我,怎么选?”
  “打他妈的!”整齐划一、声势震天。
  “我有一个梦想,我想要江南百姓一提到北伐军,就会自豪地说,那是我们的北伐军,我想要北伐军将士一提到江南百姓,就会自豪地说,那是我们的家乡父老……可如今,我们的家乡父老被鞑子屠杀,我们该怎么面对自己的家人,难道去和我们的父老说,我们无能为力吗?”
  吴争再次大声吼道:“告诉我,该怎么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8/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