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5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6/1807

  少年道:“姓朱真得有那么重要吗?太祖出身贫寒,驱逐异族之后,不也建立了大明,享国近三百年吗?”
  “当然重要!自古以来,传长不传幼,传嫡不传庶。你以为这仅仅只是个劣习?如果这世间,只要有实力就能觊觎那个位置,那世间岂不天天月月年年都是战乱?”老者轻叹道,“就如同你,你虽然未能正式与他完婚,可你终究是他的正妻,日后但凡你有所出,不管是良劣,便是嫡子。这就是规矩!世间唯有规矩存在,才可言太平!”
  “那如果没有了规矩呢?”
  老者面色沉重道:“没有了规矩,便礼乐崩坏,弱肉强食,杀戮遍地,如同人间地狱。”
  “如同眼下?”
  老者霍然一惊,他怔怔地看着少年道:“眼下?我朝占据南都,有天子在朝,怎会是乱世?”
  “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若非他收复十二府,哪来的庆泰朝、义兴朝?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可不就是乱世吗?爹爹何苦……呢?”
  少年终究没有说出“故意装睡”四个字。
  可老者听懂了,他突然就老泪纵横了。
  这时,突然有缇骑飞驰而来,挥舞着旗帜大呼道:“大将军凯旋班师了……大将军凯旋班师了。”
  老者迅速抬手抹去眼角泪痕道:“走……回去!”
  ……
  艮山门里白洋池。
  白洋池又名南湖,周围三里,深不可测。
  白洋池南边,是贡院。
  贡院,原本是乡试、会试,为朝廷选拔人才之所。
  从清军入关,明朝灭亡之后,已经数年未曾开科取士。
  贡院由此荒芜。
  可如今,贡院内,朗朗读书声此起彼伏。
  吴争一声令下,要开设新学,怂恿着父亲吴伯昌做了校长。
  如今贡院已经改名“江南学堂”,容纳师生三千人之众。
  专招浙东六至十岁稚童教学,聘绍兴、杭州两府之地秀才、举人一百余人担任先生、助教,所学除必要的经史之外,最注重的就是爱国和忠于民族教育,对,是忠于民族——汉族。
  很难想象,连自己的种族都不忠的人,却妄谈忠于天下,执力于世间大同?
  那简直,就是个天下最好笑的笑话。
  少年中国说被列为入学第一课,学子个个能倒背如流。
  周思敏站在学堂之外,看着吴小妹在数十稚童间走过来走过去,口中诵读着课文。
  这让周思敏无比地震惊,原本女子还可以这般活法。
  她有些羡慕吴小妹了,她也想这么活。
  虽然贵为一品夫人,可周思敏感觉就象笼中的小鸟一般无趣。
  她甚至因此而怀念从北至南的逃命日子,虽然仓皇,但,自由!
  可周思敏也知道,自己怕是无法如愿以偿了,因为她已经出嫁,她是一品诰命夫人。
  吴小妹上完课,一出来就撞见周思敏,惊讶地问道:“思敏?你怎么一人在这?”
  吴小妹一直不称呼周思敏为嫂嫂或者姐姐,不是因为周思敏是吴争侧室,而是吴小妹不愿意这么叫。
  从周思敏随朱媺娖初到吴庄时,吴小妹就习惯于直呼其名了,先是“小蛮”,后为思敏,一直至今没有改口,而周思敏显然也被她叫得习惯了,觉得这么直呼反而亲切。
  姑嫂能混成这样,也算是难得了。
  周思敏答道:“夫君凯旋班师了,我来将消息禀告公公。”
  “我哥要回来了?”吴小妹大喜,雀跃起来欢呼道,“可算是要回来了,爹爹都念叨了好多次了,之前听闻哥哥被困在平岗山,爹爹担心了好几天,饭都吃不下,还一直嚷着要回吴庄,说是要是有个万一,也好替哥哥……呃,幸好有这些学童在,牵拌了爹爹,否则还真拦不住。”
  周思敏明白,她真的明白,战场刀剑无眼,她又何尝不是提心吊胆呢?
  吴小妹一拉周思敏的袖子,“走,禀告爹爹去。”
  
第656章
北伐军万岁
  路上,周思敏迟疑再三,还是忍不住张口问道:“小妹,学堂还缺先生吗?”
  吴小妹随口道:“不缺。朝廷已经好多年没开科取仕,江南无数秀才、举人苦于无入仕之道,只能闲在家中,如今哥哥一旦向两府招募先生,待遇优厚,且还授其相应八至九品官阶,应募者如过江之鲫,哪会缺先生?”
  周思敏无端地叹息了一声。
  吴小妹一愣,“难道你也想当先生?”
  周思敏摇摇头道:“我已嫁为人妇,怎能抛头露面……岂不辱没了吴家和夫君的颜面?”
  吴小妹失声笑了起来,“你是担心我爹、我哥反对?放心吧,爹爹肯定不会反对,哥哥……这事包在我身上,我去和他说……不对啊,你难道不回京城了吗?”
  周思敏忧虑地答道:“回不回,得听夫君的。”
  吴小妹想了想,手紧了紧,道:“那就不回,这事我作主了。一家人为何要分开?哥哥要是敢逼你回京,我去和他说!走,先去见爹爹。”
  ……
  码头上,此时已经人山人海。
  城中几乎十室九空,百姓涌去码头,欢迎他们的英雄。
  胜利,是团结所有人,最有效的方法。
  哪怕背后对吴争颇有微词之人,此时也顾不上了。
  胜利了。
  不仅胜利了,还收复了宁波府,算上金华,那就是大将军府治下多了两府之地。
  这多出来的,可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两府近五十万人口,官府能得到赋税,商人能得到市场和利润,百姓与有荣焉。
  谁还不是获益者?
  吴争上岸的那一刻,码头上再次爆发出“大将军万岁”、“镇国公万岁”的呼声。
  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的声势更大,更齐,更有力。
  站在船头的吴争,不禁有些心旷神怡。
  他奋力大喊道:“北伐军万岁!”
  这声音显然盖不过数万人的呼喊声,但吴争身边的官员和将士们听清楚了。
  他们在微微一愣之后,由张煌言奋力喊出附和的第一声“北伐军万岁”。
  于是,无数的声音响起,“北伐军万岁!”
  与岸上的呼声相得益彰。
  ……
  吴争上岸之后,第一时间就得知钱肃乐代表朝廷出使杭州府,正在大将军府等候。
  也得知周思敏来了杭州,更知道了钱瑾萱随钱肃乐前来。
  吴争心里既高兴又担心。
  高兴的是,周思敏无恙。
  担心的是,无法开口向钱肃乐解释钱肃典的殉国。
  在去往大将军府的路上。
  张国维等人认为这时还是先让他们去告诉钱肃乐实情,然后等钱肃乐缓缓,吴争再去见他,这样可以避免冲突。
  到府门口时,吴争谢绝了张国维等人的建议,决定亲自向钱肃乐解释。
  大将军府内院,去往吴争书房的路上。
  钱肃乐惊讶地看着吴争,再左右看看随行的张国维等人。
  吴争的殷勤有些过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6/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