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5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9/1807

  吴争的脸色已经狰狞,“可如果有人要挡我的路,我不介意与他们硬碰硬,也不介意将屠刀挥向他们。”
  钱肃乐震惊了,其实他明白吴争此时的实力,已经足以撼动义兴朝,甚至已经达到了取而代之的程度,可问题是,吴争却要如此作为,好好的日子不过,太折腾了,甚至可以说是在自寻死路。
  钱肃乐嘶声问道:“你究竟想做什么,图了什么?”
  吴争闻听钱肃乐的问题,反倒一愣,是啊,图什么?
  辛苦了四年,身边无数人死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
  吴争想了很久,苦笑道:“我还真没有认真想过自己要什么。我只是在想,如果仍旧依靠这个阶层得到天下,数年或者数十年后,还是会陷入这个轮回。我这四年,就想着驱逐鞑虏了,此时想来,我原本以为自己想要的很多,可经历过了,反而觉得这些都不重要,与那些死了的人相比,我已经够幸运了。”
  钱肃乐仔细地打量着吴争,他虽然不明白,但他信。
  吴争已经没有必要撒谎,拿着一对大王的人,不必对拿着一对瘪十的人撒谎,因为他任何诉求,都可以得到。
  吴争突然反问道:“那岳父大人毁家纾难又是图什么?”
  钱肃乐明显一愣,他张口欲言,可随即又咽回去,思忖起来。
  同样过了许久,钱肃乐道:“我图得是天下太平,图得是国强民富,图得是……上对祖宗下对百姓,问心无愧。哪怕父母再有不是,那也是自己的父母,受了委屈,总不能连祖宗都不要吧?”
  吴争点点头道:“这话在理!”
  说到这吴争心中一动,道:“我知道自己图什么了?”
  钱肃乐问道:“是什么?”
  “岳父大人拿父母、祖宗做比喻,那我就拿日后的儿孙做比喻。”吴争斟酌了一下道,“我图得是我的儿孙,不会象数十万朱氏明室后人那样,被百姓忌恨,最后惨死于百姓之手。”
  这话的信息量太大,让钱肃乐一时无法反应过来。
  可钱肃乐终究是明白过来了。
  钱肃乐突然道:“你需要我留下吗?”
  吴争心中一震,他愕然地看着钱肃乐。
  钱肃乐有些尴尬地抽搐着脸,“想必你知道,我……赋闲了。这次以太傅身份来杭州传旨,或许还得感谢你在绍兴、金华、宁波三府的胜利……当然,你若是为难,就当我没说。”
  吴争明白了,是真明白了。
  钱肃乐说的话都是假的,他的心性怎么可能因为罢官而突然决定站到自己的阵营来呢?这是一种决定性的改变。
  这让吴争很激动,他起身,向钱肃乐长揖至地,“谢谢!”
  饶是钱肃乐睿智,也一时无法理解吴争这一声莫名其妙地谢谢,“你……你谢我什么?”
  吴争微笑起来,这种笑,来自是心里,会心的笑。
  “我谢岳父大人终于改变,我谢上天体恤我四年的隐忍,这让我心里对这天下有了希望……执拗如岳父大人,都能转变,那这世间最大部分人,就都能转变……我就不用狠下心,将屠刀对准自己人了。”
  钱肃乐恍然,而后大怒,指着吴争骂道:“混帐,你在指责你的岳父迂腐愚昧吗?”
  吴争一怔,这才会意到自己的口误,赶紧赔罪道:“岳父大人莫生气,小婿一时激动,竟口不择言了。”
  钱肃乐哼了一声道:“隐忍四年?如果你这四年的作为也叫隐忍,这世间就没有嚣张跋扈之人了。”
  吴争稍稍有些尴尬,“敢问岳父大人,是什么令你有了如此改变?”
  钱肃乐长长地叹了口气,“你是我的女婿,你的儿孙,也是我的曾孙,我同样不想让他们再遭遇这种惨状,在这一点上,你我同道。我想通了,人这一生,能做好一件事就已经足矣,而我之前想做的太多了,可能力有限,所谓眼高手底,以至于入了岐途尚未自知……”
  
第661章
你的媳妇,自己看着办!
  钱肃乐道:“这四年间,我的目光一直放在了拥立明室正朔和防备你谋反之上,竟疏忽了我们最大的敌人是建州人。人哪,往往走到最后,却忘记了自己为何出发……毁家纾难四年有余,可到头来竟发现自己一事无成,反倒是你,被我一直防范着,却在四年之间收复了十二府之地,这着实令我汗颜哪。说起来……还得是萱儿一语点醒了我。可叹,年近半百,眼光仅不如肃典、翘恭和萱儿……”
  钱肃乐不胜唏嘘。
  吴争信了,真信了。
  面前这个老人,确实让吴争既爱又恨,敬他的气节、风骨,恨他的执拗和顽固。
  好在,老头现在终于改变了。
  “岳父大人不必难受,闻道不分先后……呃。”
  看着钱肃乐“狰狞”起来的脸色,吴争赶紧住嘴,生生将“达者为师”四个字憋了回去。
  钱肃乐问道:“杭州府可容得下我这老头?”
  吴争点点头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只是……”
  “只是什么?”
  “在我看来,岳父大人更适合在京城。”
  钱肃乐蹩眉,他突然想到了什么,沉声道:“你是想让我当细作?恕难从命!”
  吴争摇摇头道:“岳父大人误会了,我怎能让当朝太傅去做这等事?”
  “那你是何意?”
  吴争稍一犹豫,斟酌着说道:“天下如岳父这般的文人士子不少,我可以用四年等着岳父改变,却已经没有时间去等着这些人改变,他们虽然可恨,可终究是汉人。”
  钱肃乐懂吴争的人意思了,他轻叹道:“你说的在理。这些人,都是忠义之士,放在任何朝代,都值当世人向他们竖起大拇指。”
  “是啊——!”吴争苦笑道,“忠义之人,执拗地选错了努力的方向,朝着错误的目标,最后只会离正确越来越远。而正是因为这些人,造成的危害甚至远远超过了如洪承畴这样的叛逆和象马士英这样的奸臣、贪官,后者让世人惊醒,而前者,就是这些口中高喊着大义之人,让追随他们的人在蚀骨的悲壮中,莫名其妙地死去。”
  “你想让我去说服他们?”
  “是!他们对我有着天生的戒意,令我无法靠近,我也不想靠近。在他们眼中,我就是一个窃国篡位的权臣。所以,只能仰仗岳父大人了。”
  钱肃乐默默地看着吴争,他懂了。
  可他还是问出了一个他怀疑了四年多的问题,虽然明知答案,可依旧在问,执拗如厮!
  “那个位置,对你就这么重要吗?”
  吴争想了想,答道:“岳父大人说对了一半。那个位置确实很重要,它可以引领我族走向辉煌,也能走向没落甚至亡族。可它对我不那么重要,我说过的,如果有人能比我更胜任,我绝不恋栈这位置。但如果要将它交到一个无法胜任的人手中,我也绝不答应!”
  钱肃乐又听懂了,他点点头道:“能听你这么说,吾心甚慰。好吧,如你所愿。但我希望,你能记住今日的话,记住肃典的死,记住所有在你的命令下赴死的人,他们不是为你而死,他们为得是这天下。我,也不是为了吴姓天下而助你,为得是天下姓汉。”
  吴争肃容,整衣,然后长揖倒地,“吴争谨记岳父大人教诲!”
  之后,吴争与钱肃乐谈了很久。
  关于此次清军南下的应对,关于义兴朝的合力对外,关于拉拢最大范围的人心等等。
  这是一次转变,不仅仅是钱肃乐的转变,也是吴争自身的蜕变。
  直到黄昏到来,宋安在门外催促,该吃饭了。
  吴争才起身道:“岳父大人,请饭后再继续。”
  不想,钱肃乐拒绝了。
  “走了。”钱肃乐一拂衣袖道,“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够了。”
  吴争一愣,“岳父大人不休息一晚再走,吃顿饭,也好见见家父?”
  “不了。如果真有你说的那一天,有得是时候与令尊畅饮……原本想着回去鄞县看看肃典,可清军不日就会南下,而朝廷至此还不知道你杀了多铎,我得赶回去,让朝廷有所准备。”
  说着,大步出门而去。
  吴争是有些不理解这快半百的老头,怎么还是如此雷厉风行。
  “岳父大人,那瑾萱……随你回京吗?”吴争追着大喊道。
  “不,她就留在杭州府了。”
  “那……那该如何安置?”
  “她是你媳妇,你自己看着办!”
  自己看着办?
  吴争无语。
  ……
  吴争带着宋安去了江南学堂。
  吴老爹和吴小妹已经搬出大将军府,在江南学堂里建了座一亩小院,倒也雅静。
  吴争赶到时,因等得久了,吴伯昌虎着脸,已经有些不高兴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9/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