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5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6/1807

  想想也是,在老范眼中,不过一个女人罢了,一千两加上十五牛录,值了!
  所以,还真不是老范献媳妇,他也是受害者,最多只是怂了而已。
  如今沈致远这般说法,确实够得上污蔑了。
  范文程自信,绝对能整死沈致远,以他在清廷朝堂经营二十多年的地位和人脉,整死沈致远,就如同碾死一只蚂蚁。
  可肯定不是现在,沈致远确实在挑衅,勿容置疑,所有官员都是见证。
  沈致远确实是污蔑,勿容置疑,所有官员都是见证。
  就算现在老范学三桂兄,冲冠一怒为红颜,当场搏杀了沈致远,这事也说得过去,当然,得老范能打得过沈致远才行。
  假手殿卫?这肯定不行,那就得走司法途径了,得小皇帝福临、皇太后下旨。
  这事对簿于堂,传扬开了面子过不去不说,关键是,这就是一桩寻衅滋事案,毕竟沈致远没有对满清朝廷挑衅、污蔑,仅仅只针对范文程,所以,这事上升不到国事上去,也就是私人纠纷。
  加上今日福临、皇太后还要接见沈致远和钱翘恭,国事要紧啊。
  想老范既然能为了“国事”连媳妇都可以让了,这等区区“羞辱”,自然也有唾面自干的修养了。
  于是,在殿门口内侍一声“上朝喽”的尖叫之后,双目喷火的范文程狠狠地瞪了沈致远一眼,在群臣的窃窃私语和掩嘴偷乐下,拂袖登上了殿阶。
  沈致远居然还在范文程身后拱手揖身,端得是一副后生晚辈的好模样。
  洪承畴阴着脸经过沈致远面前时,停了停,“沈致远,这是大清的太和殿,不是绍兴府的府衙也不是杭州府的布政司司署。记住喽,你要想寻事,洪某会让你生不如死!”
  洪承畴此时确实后悔了,后悔不该将这小子引进朝堂。
  他的原意是,不管沈致远二人真降还是假降,利用二人和那支二千多人的降兵,先把江南义兴朝名声搞臭了再说。
  然后,再加以拢络二人,就算是假降也能整成真降,他自己不也是过来嘛,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忠诚不是吗?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洪承畴要跟多尔衮斗,一直处于下风,为啥?不是因为在朝堂上站在洪承畴这边的汉人不够多,而是没有军权。
  
第698章
咱身在曹营心在汉
  洪承畴是汉人,哪怕是汉奸,那也是汉人不是?
  在满清,汉人也掌着兵,就算八旗中,那也有汉旗。
  可问题是,洪承畴的手升不过去。
  而降清汉将那,就更不可能了,虽说都降了清,可他们与洪承畴不是同道中人,譬如吴三桂等人,与洪承畴根本尿不到一壶去,双方的诉求背道而驰,洪承畴是忠于清,只是想揽权,可那些降清明将,心里想的是地盘、银子、女人,最好能割据一地,做个土皇帝。这二者的道,是冲突的,是对立的。
  所以,洪承畴是想借此机会把沈致远、钱翘恭和那二千多人控制在手里,甚至壮大它,变成自己的后盾和底牌。
  可不想,沈致远在太和殿前来了这些一出,这让洪承畴的头,有点痛了。
  倒不是洪承畴想替范文程抱不平。
  事实上,洪承畴最想看到的是范文程倒台。
  因为范文程号称崇德朝汉臣第一人,而洪承畴却是顺治朝汉臣第一人。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人相轻。
  洪承畴自然不会替范文程抱不平,洪承畴想到的是,沈致远这小子太难控!
  沈致远听了洪承畴的这声威胁,恭谨地揖身道:“多谢亨九先生提点。”
  这种恭敬的态度,一时让洪承畴有种错觉。
  可想到之前被沈致远一句话弄得自己差点失态,洪承畴一声冷哼,“好自为之。”
  说完,拂袖而去。
  钱翘恭满脸恼意地走上前来,斥道:“你搞什么名堂?”
  沈致远和钱翘恭是上不了朝的,他们来,只是等候召见。
  听着钱翘恭的责问,沈致远微笑道:“不搞什么名堂,就是探探清廷的底线。”
  钱翘恭一愣,问道:“那你探到什么了?”
  沈致远诡异一笑道:“探到清廷其实比咱的义兴朝也好不了多少,甚至更惨不忍睹。”
  “就这些?”
  “对。”
  钱翘恭大怒,骂道:“你知不知道,你差点害死我俩?早知你就这么胡为,我该拿把土堵上你的嘴!”
  沈致远正色道:“这些难道还不够?”
  钱翘恭愕然。
  沈致远悠悠道:“我真想不通,象满清这样的朝廷,怎么就亡了我大明朝了呢……钱翘恭,你知不知道,看到这些满汉官员我就想笑,让我对北伐顿时充满了信心。”
  钱翘恭突然懂了沈致远的意思,他的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确实,以后世的说法,大明朝好歹也是封建制度,远胜于满清的奴隶制度,这怎么就劣币淘汰了优币呢?
  要知道,大明早已有了内阁,而这个时候,满清还是典型的奴隶制度,就象前面说的,老范媳妇被多铎强掳了,其实这在满清并不违法,老范是八旗镶白旗旗奴,多铎做为旗主,是有权强占旗奴妻子的。
  若不是皇太极袒护了范文程,范文程甚至根本找不到地说理去,所以,最后其实是多铎吃了亏,就玩了几天,生生赔了一千两,外加十五牛录的人。
  沈致远出身商人之家,虽然他也是个读书人,可他从小就只爱武装,如果愣要将他划入读书人的行列,充其量也只是个滥竽充数的读书人。
  可钱翘恭不同,钱家的书香门第,让他已经刻上了读书人的烙印,只是钱翘恭刚刚长成,就被他爹塞到了吴争身边,可以说,吴争对钱翘恭的影响是巨大的,说吴争彻底颠覆了钱翘恭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一点都不过份。
  按钱家叔侄离开钱肃乐选择追随吴争时的对话,他们不是背叛,只是走一条与父亲(大哥)不一样的救亡之路。
  此时沈致远的话,确实让钱翘恭心中震动,是啊,为什么?
  沈致远目光四下一扫,道:“这时候想想,吴争是对的。如果他真取而代之,坐上了那个位置,恐怕天天就得在这群人中间劳神费力了,还谈什么北伐?你看现在大将军府多好,万众一心,大伙拧成一股绳,为北伐而努力。”
  钱翘恭没好气地道:“要全是你这样的,怕是再多几个吴争,也会焦头烂额。我让你来救人,你却带我等降了清。”
  沈致远嘿嘿一声道:“咱身在曹营心在汉,等完成大业之时,天下人自然会明白你我一片冰心在玉壶的。”
  钱翘恭叹了口气,“可大将军府,也未必会象你说的一心……要知道,有人的地方便有争斗。我只盼啊,父亲能早日想明白,这样至少,钱家上下能一心了。”
  沈致远无所谓地随口道:“大将军府再不齐心,也好过眼前这清廷。”
  这时,内侍的尖叫声再起,“宣……沈致远、钱翘恭入殿进见。”
  ……
  面对着满殿数百双眼睛的招呼,见过世面的钱翘恭反而有些紧张。
  可平生第一次出远门的沈致远却应对自如。
  他一路拱着手,笑嘻嘻地冲这些根本就不认识的人打着招呼。
  就象在自己家招呼客人一般。
  还真别说,满人的官员还真有回以笑脸相对的。
  这不奇怪,满人的官员之中,特别是武官,大字不识几个的占了大部分,这也是范文程以一秀才就能被清太祖努尔哈赤、皇太极善遇,参与指挥谋划事宜的主要原因。
  可问题来了,这些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酸文人,未建什么大功,就占据庙堂之高,这让那些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的悍将情何以堪?
  不服气、有矛盾,是情理中事。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些个文人在大明朝社会风气中熏陶惯了,大有拿自己不当外人的自觉,做了官,还真就象那么回事了。
  他们不仅占据朝堂中高位,还一个劲地约束和谏言,让这些清人也学礼义、知廉耻,但凡有什么“稍微”出格些的举动,譬如劫了点财,抢了些银子,掳了个把良家妇女什么的,就一折子递进宫去了,偏偏皇太极还特别听他们的,一弹劾一个准。
  如此一来,满汉官员之间的关系能好吗?
  不在太和殿打起来,上演全武行就不错了。
  
第699章
虚与委蛇
  而今日,沈致远在太和殿外,当着满汉群臣的面,损着当朝汉臣中最威风的二人,这让满族官员,特别是那些被范文程、洪承畴平日“压迫”惯了的满族武官,心里那叫一个解气。
  他们觉得,沈致远这小子还真对他们的脾气。
  这样一来,自然对沈致远好意倍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6/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