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1807

  可这不关吴争什么事。
  吴争的注意力一直在朱以海右侧的朱媺娖身上。
  相较于朱以海现在的慷慨陈词,朱媺娖反而显得平静而端庄。
  是怎样的经历,让一个十八岁的女孩,能如此的镇定?
  朱媺娖的目光一直没有焦点,她也没有看吴争一眼,似乎就根本没有认识过他。
  玻璃心的吴争觉得有些受伤,好歹咱也是结义兄妹啊。
  大哥也喊了不下数十声,咋能说翻脸就翻脸呢?
  “吴百户,以你之见,如何?”朱以海的声音,惊醒了一肚子乱草的吴争。
  “呃……”吴争甚至不知道他们在前面说些什么。
  但吴争的反应很迅速,稍一斟酌,吴争脱口道:“鞑子来的是骑兵,野战肯定是打不过的。好在江南水域众多,鞑子又不熟悉地形,只要利用好这点,击败鞑子的胜算还是很大的。”
  此话一出,众人皆面露异色。
  吴争心中沾沾自喜,暗道咱还是很有急才的。
  可马上吴争觉得不对劲。
  饶是朱媺娖崩紧了脸,也不禁露出一丝笑意。
  迎着吴争征询的目光,朱媺娖不着痕迹地眼神一凝。
  吴争心中大汗,难道是牛头不对马嘴吗?
  张煌言看出了吴争的走神,微笑上前,站在吴争身边道:“吴百户心中已有破敌良策,这自然是振奋人心之事。监国殿下的意思是,为梁湖卫所补充壮丁,问你可有异议?”
  吴争老脸一红,感激地看了一眼张煌言,向朱以海道:“感谢监国殿下体恤,臣必定全力整训新兵,不负殿下厚恩。”
  朱以海何等老练,岂能看不出吴争走神?
  不过在朱以海看来,这无关轻重,“吴争,孤听说这三个月,你在梁湖卫所做得不错。”
  吴争应道:“回殿下话,这全赖王百户倾力相助,臣不敢居功。”
  这话说得有水平,深谙为官之道,满堂的官员暗暗点头。
  不卑不亢,也没有喧宾夺主。
  边上王一林也是微笑地看了吴争一眼,眼中满满都是情意。
  朱以海看了一眼王一林,再向吴争道:“你们都是大明忠臣良子,不过兴国公有意调王百户前往定海军中效力。此次梁湖卫所抗击来敌,还得依仗你才是。”
  吴争听了一愣,看向王一林。
  王一林脸一红,低下头去。
  临阵怯敌,调离危境,吴争忍不住想破口大骂。
  只是看到那个端坐在朱以海身旁的女孩,吴争心中一叹。
  杀鞑子,不正是自己该做的事吗?
  何必在意别人是战是逃。
  于是向朱以海拱手道:“蒙殿下器重,吴争当以死相报。殿下但凡有命,臣无有不从。”
  朱以海闻言大喜,“好,真勇士也!孤没有看错你,这样,新征壮丁首先配给你三百人,加上卫所原有兵力,你可在三界设防,抗击来犯之敌。”
  吴争傻眼了,倒不是怯战。
  而是去三界设防,那就从梁湖出兵向西南约一百里,吴争就算是本地人,可对于三界地形也不熟啊。
  这是其一。其二,虽然不知道进犯上虞的鞑子骑兵精确人数,但以一千步兵,以野战对抗千人的骑兵,这就象是开玩笑了。
  吴争自然是不能答应。
  “殿下令臣抗敌,臣不敢不从。但若要臣领千人抗敌,战场设在何处,请殿下允臣自决。”
  朱以海微微皱眉道:“那你讲讲,想在何处抗敌?”
  吴争应道:“以臣之见,鞑子占领嵊县之后,没有倾全力进攻会稽,而是一路攻上虞,一路攻新昌,无非是想将会稽变成一座孤城,以逼迫殿下投降。”
  “孤知道,讲重点。”
  “是。殿下知道,来敌是骑兵,人数并不多,应该是江北鞑子为来年南下派出的前哨,一来是进行侦察,二来如果绍兴府诸县可以传檄而下,那么也不排除直接占领浙东全境。”
  “……”
  “臣的意思是,放鞑子进上虞,然后在上虞境内,全歼来敌。”
  这话一出,群臣真正色变了。
  语不惊人誓不休。
  初生牛犊不怕虎。
  后生可畏。
  这些是好听话。
  难听的也有。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大言不惭。
  无知、狂妄。
  诸公请看,牛在天上飞。
  这些话如同一根根刺,扎向吴争心里。
  甚至有官员上前弹劾,“请殿下治吴争谗言之罪,会稽乃新朝京畿重地,吴争竟然敢妄言任由清军入上虞,如此会稽城将直面强敌。如此江山社稷危矣。望殿下三思。”
  这种人还真挺多。
  每个人都在想着如何才能晚上安睡。
  放鞑子入上虞,那等于是卧榻旁边,有猛虎在侧,岂能酣睡?
  这是要了朱以海和在场官员的老命了。
  连张国维、钱肃乐都向吴争投来斥责的目光。
  朱以海眉头蹩得更紧,他一字一句地说道:“吴争,此请,孤不允。”
  
第67章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吴争深吸一口气道:“殿下,臣并非危言耸听。如果此次不将来敌全歼,待他们返回江北,来年绍兴府对鞑子来说,便再无一点地形优势可言。臣对三界地形不熟,若勉强率千余步兵与鞑子骑兵野战,恐怕一战尽没,如此既陷自身于死地,更愧对殿下厚望。若殿下执意在三界拒敌,请殿下另派将领带兵。”
  堂内一片嘘声。
  张煌言注视了吴争很久,此时站在来道:“殿下容禀,臣以为吴百户之言在理,所谓背水一战,方才有险中取胜的机会。况且会稽距离上虞也有六七十里地,就算吴百户在上虞阻敌失败,总也能为朝廷争取兴国公、越国公回援的时间。”
  钱肃乐意外地开口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百战不殆。天时地利人和,方可决胜千里。吴百户择与己有利之地形抗敌,并无不妥之处。请殿下三思。”
  朱以海皱眉,看看张国维,又看看钱肃乐,最后将目光转向身边朱媺娖,“长平公主,有何高见?”
  朱媺娖微微一愕,这种军国大事,来问自己,合适吗?
  不过朱媺娖很沉稳,她不动声色地斟酌了一下,开口道:“本宫不知军国大事,但有一点本宫知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此话一出,堂内哗然。
  在场的都是人精,岂能听不出长平公主言下之意?
  她是在说,如果吴争此时应下朱以海的命令,可在作战时,就算按自己的想法,根据战场形势作出改变,也在情理之中。
  所有人看向吴争的目光中多了一丝爱昧。
  公主明显在护着吴争。
  朱以海阴沉着脸,问道:“吴争,你可有地把握在将来犯之敌全歼于上虞境内?”
  吴争心中暗骂十几句“小娘皮。”
  这能是说有把握就有把握的事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