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6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7/1807

  张煌言怒道:“王爷确是有特赦之权,但十恶之罪,不在特赦之列!”
  吴争更怒,“张苍水,若本王连自己麾下将士都无法保全,这郡王当来何用?不如让给你来当?”
  这话确实是重了,张煌言在短暂一愕之后,随即摘冠怒道:“王爷不用如此麻烦,煌言这就自请辞官,待我走之后,王爷想怎么做就可怎么做。”
  说完将官帽生生往吴争面前一放,随即转身,竟扬长而去。
  吴争被张煌言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熊汝霖、张国维面面相觑,对视一眼之后,熊汝霖向吴争告了个罪,追了出去。
  张国维留了下来,只是一时不敢打扰吴争,静静地候在那。
  吴争这时是真生气了。
  这事吧,严格说来,吴争还真没有私心。
  黄驼子是谁,吴争甚至连是高是矮、是胖是瘦都不知道,连面也没见过。
  就象蒋全义刚说时,吴争也是这么回答蒋全义的,黄驼子其情可悯,然,论罪当死。
  可话还得说回来,这样一个如同英雄般的士兵,就死在自己人的刀下,还得背上一个罪犯之名,这对于军心无疑是个重大打击,特别是,还真有可能逼反蒋全义那支二千多人的残部。
  黄驼子杀人,毕竟不是穷凶极恶之徒,遭遇这种惨事,换任何一个有血性的男人,恐怕也不会善罢干休。
  灭门是过了,可黄驼子毕竟先报官,秀水县衙官员不作为,才简接酿成了这场悲剧,况且最后黄驼子也自首了,这应该可以酌情考虑,从轻发落。
  可张煌言的不依不饶,换成是个象陈子龙、钱肃乐这样的,吴争还能忍住,可张煌言,吴争视他为兄长、亦师亦友之人,却如此不理解自己,反怪自己枉法,这让吴争瞬间发作了。
  甚至吴争看着张煌言放下官帽,也都不出口拦一下。
  过了一会,张国维见吴争稍微平静了些,上前轻声道:“王爷息怒。其实今日争执,无非是话赶话赶上了,对王爷为人,我等怎会有疑?否则,下官、熊汝霖、张煌言等,也不会弃皇帝而追随王爷……玄著的脾气,王爷也不是不知道,他对王爷可从没有一丝不敬之心哪,说王爷枉法,那只是气头上的话,还请王爷不要以此怪罪玄著才好。”
  吴争长吸了一口气,点点头道:“张公所言,我心里明白。可这事还真得慎重,蒋全义所部将士,前后与敌激战大半年,历尽九死一生,方才回到江南。若黄驼子确实罪大恶极,杀了也就杀了,谁也说不出理来,可问题是他确实有不死的理由,先报官,官不理,后杀人,又自首,加上事出有因,仅凭这三点,就可以让有心人做出很多文章来。”
  张国维突然开口道:“其实张苍水也并非迂腐之人,他在意的是六府民众之人心,王爷之前也说,当地官府不作为,才有了这桩祸事……要下官看,既然秀水县衙门有不作为之因,那就由此结果。不如彻查当地县衙,在此事中的行为,有何不当之处,或许就能撸顺王爷和张苍水之间的观点差异了。”
  吴争精神一振,张国维说得确实有道理。
  常言道,官最怕的就是查,就没有几个官能经得起查。
  特别是象这种乱世,哪个官背后没有一屁股屎?
  只要查出县衙确实有不当之处,譬如与郑家权钱交易,那这事也就能转圆了。
  吴争问道:“秀水县知县是谁举荐的?”
  张国维道:“知县好象叫郑有德,并非是有人举荐,而是原官留用。”
  吴争心里一下松了口气,无人举荐就好,要是有人举荐,那恐怕要牵扯出很多人,象这种事,牵扯越广,越不利于解决。
  如今听闻郑有德是留用的,那就说明官儿应该不是没缝的蛋。
  这时,熊汝霖匆匆回来,冲着吴争和张国维摇摇头,敢情劝不回张煌言。
  “王爷,下官已是再三相劝,无奈张苍水去意已决……”
  吴争道:“二位且先回去理事吧。”
  熊汝霖一惊,“王爷,张苍水走不得啊。”
  吴争点点头,道:“熊大人放心,没本王同意,他就算想走也走不了……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事二位就别管了,本王怎会处置。”
  
第799章
家父说他不在
  时近黄昏。
  吴争从马上跃下,将缰绳扔给身后的随扈。
  来到一座青瓦灰墙的小院前。
  几乎可以伸进小拇指的门缝,让吴争忍不住摇了摇头。
  这大门……除了房檐下两个已经褪了色的红灯笼,没有任何修饰。
  他妈的,这也是堂堂按察使宅邸?
  叩响门上斑驳的门环后,门内一个柔和的女声应道:“来了……来了。”
  随即大门被打开,一个素净的女子脸露了出来,“来客若有公事,烦请去大将军府……呃。”
  董氏认出了吴争,赶紧拉开门,福身道:“竟是王爷来了……”
  吴争伸手搀扶道:“嫂嫂不必多礼。”
  这时,吴争才发现,这个按察使夫人,竟围着一块围裙,显然是在做晚饭。
  吴争苦笑道:“堂堂按察使宅邸,竟不设门房,连晚饭都是嫂嫂自己做,这要说出去,没得就让世人诟病我吴争亏待了玄著兄。”
  董氏微笑道:“只要王爷和夫君肝胆相照,世人怎么说,又何必在意呢?”
  吴争呵呵笑道:“看来嫂嫂是知道了。”
  董氏点点头道:“妾身是看出来了,夫君从回来,就将自己关在了书房里,到现在了连午饭都没吃。”
  吴争大笑道:“这象是张苍水能干的事……嫂嫂是在怪我了。”
  “不怪。”董氏摇摇头道,“妾身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以王爷的人品,怕定是夫君执拗了。”
  吴争笑得很开心,“果然是嫂嫂知我,这张苍水啊,就是一头犟驴。”
  这时,一个童声传来,“我爹是好人。”
  吴争绕过董氏看去,见是张煌言的儿子张万祺。
  董氏脸色一沉道:“祺儿不可无礼!还不向王爷行礼。”
  “学生见过王爷。”张万祺恭谨地长揖道,一副中规中矩的小大人样。
  吴争横跨一步,伸手将拐住张万祺的脖子道:“小子,叫干爹。”
  “干爹。”
  吴争乐呵呵地应道:“好小子!……你爹是好人,你干爹就不是好人了?”
  张万祺仰头道:“干爹和爹都是好人。”
  吴争大乐。
  董氏微笑着,看着吴争和张万祺,说道:“妾身去告诉夫君,让他来恭迎王爷。”
  没待吴争回答,张万祺道:“我去告诉爹。”
  说完,就跑了回去。
  看着孩子的背影,吴争道:“祺儿有乃父之风,长大了定能成器。”
  说到这,吴争从袖管里拿出一张银票,塞进董氏手里。
  董氏忙推辞道:“王爷,妾身断不敢收。这些年王爷时不时地接济,那些银子都还在呢。夫君有俸禄,平日里妾身也不敢用王爷的银子,怕被夫君知晓。”
  吴争打量着董氏衣裳上那几个不太显眼的补丁,叹息道:“省也不是这么个省法,看祺儿的衣裳,今年又没添新冬衣吧?回去我就让思敏送身衣裳来。嫂嫂也是,祺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怎么能苦孩子呢?”
  董氏脸微红道:“夫君就是这么个人……不过倒也没在吃食上苦祺儿,就是衣裳不鲜亮罢了。夫君对祺儿说,身上穿什么都无谓,关键是心得摆正。”
  吴争心里苦笑,硬生生地将银票塞到董氏手中,道:“好歹我也是祺儿的干爹,这是给孩子的,算是干爹的心意。再不收下……我可真生气了!”
  董氏不再拒绝,“妾身心里有件事……想听听王爷的意思。”
  吴争道:“嫂嫂但说无妨。”
  “听闻王爷有意将大将军府迁往新城,妾身是想……在新城买块宅地,眼看着祺儿一天天大起来了,总得置办间院子,杭州城中房价太高了,象这样一座小院就得五、六百两,可在新城,官员可以有平价宅地可买,妾身就想着……不过请王爷放心,张家宅地绝不超过三亩上限。”
  吴争微笑道:“嫂嫂想得周全,这事我也和玄著兄提起过……购置宅子银子够吗?不够的话,我再派人送来。”
  “够,够了。王爷这些年送来的银子,都攒着呢。”
  “那就好。嫂嫂不必担心,这平价宅地,本就是给六府官员的福利,做官嘛,总得有可图之处,水至清则无鱼,与其让他们从百姓那盘剥,倒不如在可控的范围之内,去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
  董氏微笑道:“王爷说得是。人无完人,只要他们能尽心做事,比什么都强……不象我家夫君,就想着天下官员都能象他一样,个个舍家弃业,为国尽忠,可真要个个他这样,这世道也未必能太平得起来……”
  吴争有些诧异,董氏的见解看似偏执,可却隐隐含着哲理。
  只是这时,张万祺匆匆跑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7/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