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6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9/1807

  可现在,就是这天色将亮未亮的时间,府兵进攻了,总攻了。
  因为突然,守军手忙脚乱。
  因为天色未亮,守军无法看清城下的敌人。
  火枪在射击、火炮在轰鸣,可效果与白天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府兵一直在冲到城墙前,才燃起火把。
  这一燃,瞬间连成片,耀眼的火光骤然响起,让守军产生一种晕眩。
  而正是这个一瞬间的功夫,足以决定这场战斗的胜负。
  秀水城墙太矮了,矮到只要士兵站在另一个人的肩膀上,就可以上墙。
  而等到有人上墙时,这引起的拼杀,就能让更多的人上墙。
  城墙上发生了激战。
  府兵的战力确实不如这帮子清兵,虽然有王爷和知府在后面督战,但冲上城墙开始,在消耗了一时血气之后,府兵的体力和拼杀技能,显得后劲不足了。
  好在府兵人数占优,城墙上亦是一团乱战。
  这时,黑夜中县衙方向传来的火枪击发的声音和火光,显得异常的清晰和明显。
  守军是背对县衙方向的,但府兵是看得正着。
  于是,府兵开始大哗,“看,衙门被我军攻下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府兵加入这声喧哗,城墙上和城下正在攀登的府兵,随即齐声大喊,“衙门被我军攻下了。”
  明显占着战技和体能优势的清军阵线开始松动,他们是只孤军,心里唯一的依靠就是这道城墙和背后的县衙,县衙一失,那就是没有了依靠,甚至连逃都没处逃。
  这种心理上的崩溃,迅速体现在身体的反应上,他们开始溃败。
  ……
  县衙确实是被蒋全义攻下了,而且早在丑时就已经奇袭得手。
  可问题是,蒋全义守不住,不但守不住,此时还有被清军全歼的可能。
  厮杀一刻钟之后,随着体力的消耗,清兵的体能明显占了优势。
  蒋全义所率府兵,接替了已经伤亡超过一关的义军,进入到前沿交锋。
  这种几近贴身的肉搏,最耗费体力。
  敌人是面对面的,双方之间的距离可以无限接近,因为街道窄,人挤人的状况,让每一次举手投足,都需要耗费超乎平常的力气。
  可这也是府兵占了大便宜的,以两军的装备和单兵战技,如果在空旷的战场,那很可能这一刻钟的时间,就已经决出胜负。
  被替换下的义军,随即进入沿街两侧,凭着他们对地形的熟悉,迅速占据屋顶,向清兵射箭,可取之而来的,是清兵弓箭手的反击,火枪手在此时,远不如弓箭来得得心应手,清军火枪兵是临时用火枪,他们甚至对装填都不熟练,所以,在击发完之后,就放下枪以腰间佩刀应战,成为了对抗府兵拼杀的主力。
  战况确实危急,这主要的原因,还是之前接战,清兵抓捕民众挟为肉盾,打乱了蒋全义的布局,也就是说,之前的一切布置和防御,啥都没用上。
  最后,府兵不得不以最坏的方式加入到这场战斗中去。
  随着义军的巨大伤亡,和府兵不得已的应战,在愤怒和血性慢慢冷静下来之后,所有人都发觉,这场战斗的残酷和……不妥。
  但此时已经没有选择,既然没有选择,就只能硬着头皮拼至最后一人。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府兵和义军,都是一样的。
  当李小柱以刀刺穿向前敌人的腹部,然后被另一个敌人一刀劈中脖颈,发出半声闷哼倒在血泊中时。
  当刘二根在看见李小柱惨死在敌人屠刀下,悲痛地嘶吼着,挤向前去,欲为李小柱报仇,却被一枝冷箭射中了胸部,一个踉跄跪到在地时。
  当徐三以一种悲凉的姿势,头顶着一处门柱,缓缓滑倒时。
  在一处房门前的蒋全义知道,最后的时刻已经到了。
  他举刀大呼道:“兄弟们,为国而死,福荫家人……杀!”
  一枝羽箭迎面而来,将他的手臂生生钉在了房门上。
  蒋全义一声厉喝,一把将箭竿拗断,然后生生将胳膊从箭竿中抽出来,以左手执刀往前冲去。
  这种血性,激发着府兵和义军,同时向敌人发起一波反攻。
  可谁都明白,这恐怕是今日最后一波反攻了。
  清兵被这种气势生生逼退了数丈,但随后就稳住了阵脚,展开反攻。
  陈洪范在远离战场二十步外,指着战场中拼杀的双方士兵,对孙正强道:“瞧瞧,这就是两军之间的差距,就算占据地利、人和,明军也一样无法抗衡汉八旗勇士。”
  
第829章
大胜
  孙正强面无表情地听着,可他的手在簌簌发抖,不知道是因为紧张,还是心中畏惧。
  陈洪范显然也注意到了孙正强神色的异状,不过他以为是孙正强怕了,于是微哂道:“怎么……孙大人是怯战了?你放心,本官武举出身,上万大军都统帅过,这等小阵仗不足道哉,有本官在,你尽管把心放肚子里去。”
  听听,这话说得是谁啊?谁方才偷偷往后溜,哪怕现在还脱离在战场之外?
  孙正强依旧毫无反应,眼睛直直地看着战场,其实他的心里是震撼的,他也是武官出身,当然没有象陈洪范那样中过武举,也没带过上千人,因为明末如果有上千的军队,至少得是总兵一级,寻常千户手下,也就二、三百号人。
  所以,陈洪范这不要脸的,确实也有资格在孙正强面前吹这大牛。
  可孙正强他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吧?
  他不仅见过打仗,也领过兵,孙正强却从来没有见过象这样军民一致的情形,这样不畏生死的厮杀,他只见过明军的怯战、明军的扰民、明军对百姓的劫掠,还有明军的杀良冒功。
  他也只见过百姓对明军的唾骂、厌憎,视明军如蛇蝎,避而远之。
  他也只见过百姓宁可迎异族清军入城,为之欢呼,也不待见明军。
  孙正强是真的想不明白,什么时候,明军已经和百姓倚为手足、视为骨肉了?可以同生共死、相濡以沫了?
  陈洪范见孙正强愣是不搭理自己,心头一阵窝火,冷哼道:“孙大人敢情不信本官之言……得,你瞧好了,最多一刻钟,眼前的明军就会溃散,否则,必定被我部全歼!到时,吴争损兵折将,两天之内,绝无威胁到你我的可能……呃!”
  陈洪范的语声嘎然而止,他的脸色剧变,当然不是红光满面,而是变得惨白,白得吓人。
  孙正强的脸色一样惨变。
  这说话的功夫,就在府兵不断地退却,险象环生之时,一队如虎似狼的生力军,飞扑而至。
  “援军到了!”蒋全义用尽他残存的力量嘶吼着,他的眼中有泪,在看到援军最前面吴争的脸时,他有一种以命相托的冲动,这不是因为自己有救了,而是知道,自己和士兵们没有被抛弃、被放弃。
  这种被当作人,是同袍,是手足,从心底涌出的温暖,在所有活着的府兵心中漫延,这个时候恐怕只要吴争一声令下,这些人会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脑袋去撞敌人的刀锋,盲从!
  那些义军青壮们有些愣了,连他们都发觉府兵变得不一样了,已经快半个时辰的激战,体力消耗几乎到了极限的府兵,此时表现出的奋勇甚至比开战时更甚。
  青壮们诧异地看着从自己身边擦肩而过的援军,他们在这些援军士兵的眼中,看到了一种必胜的信念。
  这种信念会传染,一传二,二传四,四传八……生生不息。
  这种信念最能震慑敌人,哪怕是凶狠的豺狼、畜生,在这种气势下也会簌簌发抖。
  稍愣之后青壮们,随即毫无犹豫地加入了这支队伍。
  一场反攻开始了。
  清兵的气势被遏止,他们的防守变得被动。
  当前锋胶着在一起的时候,府兵在以命换命。
  街道再次变得拥挤不堪,太挤了。
  双方数百人就挤在这不到一丈宽、二丈长的区域里,甚至想挥刀,都得先踮下脚,再侧个身子,好让自己的刀扬得稍微高些。
  可如果这样扬刀,胸前就会暴露给对方,敌人只要顺势一捅,绝对是个对穿。
  所以,没有人在砍,所有人的动作几乎雷同,那就是双手握住刀柄,置于胸腹之间,然后随着后方挤来的力量,用力向前一顶,“噗嗤”一声,就是一刀两洞。
  杀人,亦被人杀。
  双方士兵就是用这种方式在以命换命,这样的方式虽然残忍,但府兵是占了便宜的。
  因为真要在空旷之处开打,就算有吴争率一百府兵赶到,伤亡比远不是一比一,应该是二比一,甚至三比一。
  而现在,这些府兵生生将伤亡比打成了一比一。
  吴争处境好些,他的身边有四个随扈。
  这些随扈的体格,每个都堪比池二憨,所以,他们的刀特别长,也特别沉,一分长一分强,一分短一分险,一刀下去,就如池一刀的绰号来由一般,往往一刀毙命,因为敌人无处可躲,也无处可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9/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