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6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1/1807

  摸着孩子的脸,吴争轻声道:“告诉叔叔,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呀?”
  “我要从军,替我爹报仇。我娘说了,我再长大些就能从军了。”
  吴争有些惊讶,“可你娘没和你说,从军打仗会死人的?”
  “我娘说了,我死了,我弟弟会替我报仇的。”
  吴争强笑着对孩子道:“听叔的,报仇的方法有很多种,譬如,你现在好好学本领,长大以后,造一条很厉害的船,然后士兵们乘着它,就可以打败敌人,这样也是替你爹报仇了呀,对不对?”
  孙仪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孙仪,你还是个孩子,打仗、替你爹报仇的事,交给叔叔去做就可以了……记住了吗?”
  孙仪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吴争慢慢站起,一声不吭地出了门。
  沈廷扬紧张地追上去道:“王爷……”
  吴争突然回头,沉声道:“本王起初还以为你仅是挪用公款有罪,可现在,你有罪的还不只是这一条!你就这么对待烈士遗孤?本王是怎么交待的?你只让他们吃地瓜?你可知道,江南百姓将地瓜视为喂猪的猪食?”
  沈廷扬显然有些惊讶,他欲言又止,最后沉默了下来。
  吴争怒了,“回答本王的问题!”
  沈廷扬抬头,看着吴争的眼睛,平静地说道:“请王爷容下官解释。王爷开年时答应给港口拨款一百二十万两,可从年初至今,财政司仅拨款九十万两,下官去讨要过三回了……莫老总说府库没有余银,要下官再等等。王爷知道,一万多人哪,一月须支付的月俸就高达五、六万两,下官只能先保证造船所需材料,眼看着再一个多月就是年关,这……下官也就只能省一点是一点了,好在,下官并没有收孩子的饭钱不是?”
  吴争有些懵,问道:“你的意思是……财政司克扣拨给港口的银子?”
  沈廷扬连忙道:“下官没有这个意思……事实上,下官并不认为莫老在故意为难我,也知道莫老难处,财政司是真没钱。王爷啊,说句不中听的,这摊子铺得确实有些大了,三府……如今是六府之地,堪堪养六七万北伐军已经不易,可王爷军工坊、江南学堂、军校、港口、选船坊等等,哪个不是无底洞?王爷确实是为了北伐大业,可一分力使到十分,再坚韧的缆绳也会崩断……呃,是下官多言了。是以,下官屡次上书请辞,不是不想为王爷效力,而是下官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填补这个亏空,下官仅仅只想做个造船工匠啊。”
  吴争惊愕,原本沈廷扬的请辞,是为了这原因。
  其实吴争心里明白,自己这盘棋下得确实惊险,没有扎实的财源,仅六府之地的赋税,绝对起大将军府的运作,这三年里,全靠莫家的支持和意外之财。一旦财路断绝,整个大将军府就会崩塌,可吴争没有办法,江南区区六府之地,在敌人的三面包围之中,只能冒险,以奇致胜。
  吴争微笑起来,“沈大人放心,你派人去杭州府,就说是本王说的,立即拨给余款。同时,此处学堂孩子的一切用度,参照江南学堂,全由大将军府拨给。”
  沈廷扬惊讶地问道:“这么说,财政司是有钱了?”
  吴争微笑道:“对。有钱了!”
  沈廷扬犹豫道:“有钱也得省着点,下官这里和工匠们商量一下,先付给一半工钱,待来年宽裕时再结算,也是可以的,这样或许先拨给二十万两就能对付过年关了……再有,这孩子们也不必吃得太好,只要能有口米饭吃……”
  “沈大人,照本王的话去做。”吴争沉声道,“这些是烈士遗孤,就算其中一些不是,可毕竟是孩子们,需要长身体……十年之后,他们就会成为我们的未来,我不能去亏欠他们。”
  沈廷扬有些哽咽,“下官谨记……下官知道王爷的心意,下官替孩子们谢过王爷了。”
  吴争上前揽住沈廷扬的肩膀,道:“我知道你是个老实人,可也不能老实到什么事都自己抗。有难处,应该知会本王,这样一件难处就会由整个大将军府一起解决,总好过你屡次请辞吧?你请辞了,本王让谁来接手,换人接手,本王也不放心哪!”
  沈廷扬眼睛有些红,“下官确实不适合统领港口全局……”
  “瞎说。”吴争揽着沈廷扬边走边说道,“没有人生来就是个统帅,你看,这四年港口不是被你治理的很好吗?如果换另外一个人来,或许能比你治理的更好,但肯定不会有这间学堂。知道为何你欠着工匠的薪水,他们还肯为你做事吗?因为他们懂得感恩,他们知道你的难处,他们也信你,不是个克扣、拖欠他们薪水的人。”
  沈廷扬感动地再次哽咽起来,“可下官已经造不出更好的船来,还请王爷另觅贤能,下官愿意让位,辅助贤能。”
  吴争笑道:“大明一亡,顺天府被清廷占据,无数的工艺、技能都没有了传承,这怪不得沈大人,不过不要紧,估算着再有一、二月,新舰和国外的学员都会回来,到时,沈大人完全可以借鉴西洋舰船进行改进,定能造出更强大的战舰来。”
  沈廷扬惊喜地问道:“王爷说得可是真的?”
  “咦——。”吴争佯怒道,“你可是在质疑本王的信誉?”
  “下官不敢!”
  “放心,以后银子的事,本王负责,沈大人只管造船,你我各使其职,再不要提辞官了,如何?”
  “是,下官遵命!”
  “还有,让这些孩子打小学习造船,你的想法很好,不过那些工匠,可以教授技能,至于读书认字,还得让称职的人来教。”
  “是。”
  
第847章
借是要还的,取,那就不用还了
  离开吴淞港口之后,吴争又马不停蹄地直奔军校。
  这是此行,他最关心的地方,也是他需要滞留的地方。
  练兵,这才是吴争急需要做的的。
  让吴争欣慰的是,三千从新兵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已经在池二憨、宋安等五十人的调教下,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了成为一支精锐的模样。
  吴争的到来,让之前那些士兵欢呼起来。
  吴争的身份昭然若揭,这让被吴争亲身训练的四十九人,有了异常的兴奋,他们明白,自己真的有成为一代名将的可能。
  不过这次,吴争没有参与对火枪兵的训练。
  他的来意,是为了训练出第一批炮兵。
  从另外的二万多新兵中挑选了一百人,组成集训营,以陈守节送来的十门重炮和二十门迫击炮,吴争开始了对炮兵的训练。
  ……
  而这个时候,在顺天府皇宫的武英殿中。
  经过精挑细选的无烟煤,伴随着红到发亮的火光,散发着让人流汗的炽热。
  殿内、殿外,如同两个世界。
  皇太后布木布泰和皇帝福临的脸色非常地阴沉。
  “两次购买火器,一次遭遇海盗抢劫,一次被吴争截取,甚至还牵累了好不容易埋下的细作,诸位卿家,你们这是要逼死哀家吗?”
  这话一出,一声“臣等有罪!”
  跪倒了一大片,除了多尔衮。
  布木布泰的脸色没有因群臣的告罪声而变好。
  这第一次的银子是让皇商们“募捐”的,这第二次的银子,是她生生从禁中各妃嫔和宫中用度中抠出来的,这其中,仅她自己的金银首饰,就有十多万两之巨。
  不得不说,布木布泰确实是有了当天下主人的觉悟。
  可事实却不是她能预想的这样,她所做的榜样,显然只代表了她自己或者还有小皇帝福临。
  眼前的这批臣子,根本没有她的觉悟。
  布木布泰心中浓浓的失望,就连炽热的炭火也掩盖不了一身凉意。
  自己已经不下三次将宫中银子贴补国帑亏空,换来的却是官员的集体贪没。
  这面前的大臣,哪一个不是腰缠万贯、家底盈实,可就是不肯献出一两银子来。
  想想也是,这批汉臣,生生搞垮了大明朝,难道还要搞垮大清朝吗?
  可布木布泰清楚地意识到,大清朝不能离开了这些人,否则,以数十万人口怎么去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
  “诸位卿家除了告罪,难道就没有一个应对之策吗?”布木布泰的声音变得尖锐起来。
  洪承畴终于站出来道:“陈洪范、孙正强的暴露,使得吴争截取了这批火器,理不在我,我朝很难与义兴朝理论……眼下之计无非有二,一则火枪新军组建暂时停止,等来年购得火枪后再继续施行……”
  “不。”福临带着童稚的声音,尖叫起来,声音在殿内回响,“朕绝不允许。”
  布木布泰微微蹩眉然后朝洪承畴道:“洪卿家继续说第二计。”
  洪承畴朝福临拱了下手,然后继续道:“另一计,就是与吴争谈判,以挽回被他截留的火器,不过这样一来,吴争定会狮子大开口,或许得出一些我朝不能容忍的条件来。”
  “会是什么条件?”福临急问道。
  洪承畴瞄了一眼皇太后,然后低头答道:“银子、土地仅此而已。”
  福临一愣。
  洪承畴解释道:“签订停战协议时,吴争就有驻兵泰兴的意思,如今虽然撤了,泰兴却成了双方皆不驻兵的不设防之地,且吴争占据靖江,对泰兴虎视眈眈,此次若前去谈判,很有可能会提出以泰兴来交换。”
  福临厉声道:“朕绝不拿土地作交换。”
  这话引得布木布泰微微点头。
  洪承畴也微微颌首道:“皇上所言极是!那就只有用银子了。可问题是,国库里已经没有银子。离开春尚有一个多月,离夏收时日更远,朝廷还要筹备开春后对蒙古部落的平叛事宜……皇上,朝廷真没有银子来挽回那批火枪啊。”
  这时,一直坐着不吭气的多尔衮,终于开口了。
  多尔衮的脸色很难看,不是因为生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1/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