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6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8/1807


第886章
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三人紧紧拥抱之后,吴争打量着夏完淳,见夏完淳一身铠甲,英姿飒爽,抬手擂了他一拳道:“有儿子了吧?”
  夏完淳哈哈大笑道:“已经两岁(出生算一岁)了。”
  吴争脸上微笑着,心里有无限感慨,历史上,夏完淳两年前就该兵败被俘,坚决不降而被清军杀害,遗腹子在半年之后,因早产而夭折。
  看来,自己确实已经把这世界改变了很多,至少,很多人因为自己而活下来了,譬如张国维、譬如夏完淳和他的儿子,再譬如钱肃乐三兄弟,只是钱肃典……还是为国捐躯了。
  吴争留意到夏完淳胸前的一个方形徽章,这个徽章吴争已经不陌生,明社的徽章。
  “存古,我听说明社发展非常迅猛。”
  “是,王爷,如今明社社众已经超过一万八千人,几乎每日都在增加。”夏完淳兴奋地说道,“在每府,多则五日,少则三天,明社都有固定的聚会,有专门的人向世人传扬明社的宗旨,大明是明人的大明,还有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理念。”
  吴争点点头道:“做得很好,只有让世人都打心眼里来认同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理念,大明才能真正地复兴,否则就算能北伐成功,之前大明灭亡的历史还会重演。”
  夏完淳用力地点点头,道:“王爷放心。”
  吴争微笑着,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说道:“大明是明人的大明,这话没错,之前我也认同,但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明白,只有我们的大汉族真正凝聚成团,才能有一个稳定的大明,也就是说,汉族必须是核心……存古啊,这世间绝不存在真正的公平,我们也不是圣贤,能做到相对的公平,已经善莫大焉。”
  夏完淳一愣,道:“王爷怎么突然有了这种疑惑,明社从未有过要否定汉族的主导地位,我也从未想过,未来明社的发展不再是汉人主导。”
  吴争依旧微笑着,他答道:“绝对的平等,往往导致绝对的混乱。人人皆有诉求,去满足谁?仁者、博爱,只是文人墨客美好的想象,至少在我们看得到的时间里,不可能存在。那么,我们要做的,还是务实一些的好,把敌人赶出去,复兴我们的民族,然后再来想办法改变这世界……以我之见,明社的宗旨没错,但那是一个极其遥远的目标,甚至可以说是终极目标,所以,明社应该重新建立起初期、中期、后期的目标,而不是还没学会走路,就想着跑,这必定会摔跤的。”
  夏完淳脸色凝重起来,他明白吴争所说的意思,对于夏完淳而言,吴争在他心里就是兄长、良师,吴争的话,就是真理。
  “我记住了。”夏完淳点头道。
  吴争满意地点点头,“另外,任何组织发展得过快,都会产生良莠不齐的情况,这问题需要正视,因为一旦壮大,不,明社现在就已经壮大了,这会使得其中产生不少的杂音……我不是说人不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做为明社成员,必须形成一种声音,那就是符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利益的声音。”
  “我明白。只是明社是个松散组织,只要想入,在递交一份申请就可以加入,如果要在这个时候整肃,怕会引起不小的混乱。”
  吴争收敛起笑容,严肃地道:“想要发出、传播不同的声音,可以让他们退社,去自己组建一个团体。明社之中一旦出现不同的声音,所造成的麻烦远不小于外敌入侵……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夏完淳应道,“好。等这次西征之后,我一定对明社来一个整肃,同时制订出一份入社的必要条件,把好入社的门。”
  吴争满意地点头道:“明社的组建,本就是一群志同道合之人聚在一起的松散组织,但如今壮大到让我不敢预料的地步,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在,我们有这么多拥挤者,坏在,发展太快,鱼龙混杂……当然,这是每个组织都会经历的一步,整肃得越早,伤害越小。”
  “王爷说得对。”夏完淳应道,“大明是明人的大明,任何想成为明人的人,必须先是明人,否则就是居心叵测之人。”
  吴争有些诧异,这夏完淳的接受能力,超过了自己的想象,不,准确地说,应该是夏完淳本身就是这么想的,只是毕竟年少,之前太兴奋于明社的壮大,忽略了清净内部的问题。
  既然夏完淳懂了,吴争就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那就先派前锋过江,让余部在太平府修整一下。”
  廖仲平惊讶道:“王爷不立即西征吗?”
  吴争摇摇头道:“你们应该知道我此行的目的,西征,只是忽悠北方清廷的借口,好让他们不插手湖广。”
  廖仲平迟疑道:“那属下该如何回复朝廷的追问?”
  吴争淡淡道,“本王与陛下有言在先,西征指挥权在本王,你就如实回复即可。”
  “是。”
  ……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钱翘恭在马背上,手指远处卷起滚滚烟尘的骑兵,意气风发地说道。
  短短两个月,一支三千九百人的骑兵,已经训练的有些样子了。
  钱翘恭又叹息道:“如今独缺燧发短铳,致远,再帮我想个辙吧。”
  沈致远翻着白眼道:“能有什么办法?花银子买罢,要不,你再跑趟郑亲王府?”
  钱翘恭之前听从了沈致远的计策,跑了趟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宅邸,于是就有了这支汉人骑兵。
  当然,二人都明白,这绝对不是仅告靠钱翘恭的“美男计”奏效的。
  郑亲王济尔哈朗也没到那种一言九鼎,能决定组建一支新军的程度。
  事实上,虽说福临有心另组一支枪骑兵,但他也说了不算。
  这是小皇帝福临、皇太后、济尔哈朗、洪承畴、范文程等一致的心愿,皇太后、皇帝想壮大势力,以备亲政。济尔哈朗、洪承畴、范文程等希望借此来平衡实力,来牵制多尔衮。
  
第887章
书生与和尚
  多尔衮在经过与沈致远一番交谈,得到沈致远再三保证之后,也有心思让皇帝为自己作嫁衣裳,于是,在火枪新军之外,又一支枪骑兵新军诞生了,不过人数没有火枪军那么多,才五个牛录编制(一千五百人)。
  可问题是,清廷收罗不出钱翘恭所需的燧发短铳,如今的枪骑兵徒有其表,让钱翘恭很是发愁。
  此时听沈致远如此酸溜溜地来了这么一句,钱翘恭厌憎地斜了他一眼道:“你真当济尔哈朗有求必应啊?”
  沈致远戏谑道:“好歹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大婚之日,怎么,济尔哈朗也不照应点孙女婿?”
  哪壶不开提哪壶,钱翘恭恼道:“你还不是一样,在一个多月后大婚?要不,你去找找你那摄政王的岳丈?”
  沈致远嘿嘿笑道:“我这一找多尔衮,你这支新军怕就无疾而终了,到时你可别后悔?”
  这话没说错,钱翘恭的枪骑营,能在清廷入不敷出的情况下,得以组建,全因双方无人反对,皇帝那边认为钱翘恭是自己人,想万一火枪军落入多尔衮控制时,以枪骑兵来平衡。南昌多尔衮以为皇帝出钱出力是为自己作嫁衣裳。
  可如果由多尔衮出面去搞定枪骑兵的装备问题,那岂不是不打自招?
  钱翘恭感叹道:“哎……要是吴争知道我的难处就好了。”
  沈致远没好气地道:“先不说吴争有没有办法搞到短铳,就算有,吴争也知道了你的难处,送了你几千枝短铳,你敢要吗?”
  钱翘恭语塞,确实不敢要,这一要,岂不也不打自招,自己二人是诈降了吗?
  可问题是,没有短铳,这枪骑兵名不副实啊。
  清廷也不可能为自己去增加一种制造业,这太费人力物力了,再说了,时间也来不及啊,总不能拖到两、三年后吧,那时黄花菜也凉了,吴争估计已经北伐了。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购买现成的。
  现成?钱翘恭想到这里,突然眼睛一亮,他笑眯眯地看向沈致远。
  沈致远大惊,连连后退道:“你想做什么?”
  沈致远太清楚钱翘恭这副表情后的结果了,在沈致远心里,钱翘恭这厮一天到晚板着脸,象是所有人都欠了他几万两似的,可一旦笑眯眯绝对没好事。
  果然,钱翘恭笑眯眯地道:“致远,你库中囤有不少燧发枪,要不……将枪管锯短些,先让我用着?”
  沈致远掉头就跑,“你想得美……那能一样吗?”
  钱翘恭拔腿就追,“先用着呗。”
  一阵“噼哩啪啦”的怪音之后。
  “不是说好不动手,不动脚,不用头的吗?”
  “这次例外。”
  “你食言而肥!”
  “这次例外。”
  “绝对不行……哎,你松手……先松手!”
  “你先答应。”
  “我考虑考虑……你先松手。”
  “你先答应。”
  “你恃强凌弱……都说君子动口动手,你就是小人!”
  “你先答应。”
  “你……好吧,答应还不成吗?你先放开手。”
  ……
  太平府,建阳卫当涂军营。
  联军就驻囤在这。
  中军帐外,夏完淳和廖仲平急得搓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8/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