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7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4/1807

  忠贞营向南面九江溃退。
  九江金志达所部义军,面对超过十万的忠贞营进逼,闻风即溃,所部随即向南昌府方向撤退,南昌府是清军的地盘,但驻囤仅九百清军,在上万义军蜂涌而至的情况下,不得不放弃南昌,向东撤退,与博洛所部会合。
  南昌府顺利光复!
  而金志达并没有在南昌停留,随即按吴争部署,分兵继续向南,一路攻临江府,一路攻抚州府,三日之后,两府顺利得手,光复。
  此时,南昌、临江、抚州三府之地,尽在金志达义军手里,形成了一个稳固的铁三角,但这不是吴争真正的目的,吴争的目的是,彻底截断了博洛西撤之路。
  当然,以博洛所部清军,想要西进,以金志达手中万余人是肯定挡不住的,但这万余人要拖住博洛五天,那也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据坚城而守,就算抚州就攻破,还有临江府挡着。
  而吴争的计划,只需要五天。
  这时的吴争,已经啮出了他隐藏两年的獠牙,对他而言,博洛,将是第一个祭品。
  ……
  广信府府治上饶城,清廷征南大将军博洛的临时行辕。
  “大将军,金志达所部贼兵攻陷南昌、抚州两府,偏师正在攻临江府,临江城只有六百守军,卑职愿率千人出城攻抚州,以牵制贼兵主力,如此可保临江府不失。”
  “大将军,在明军的攻势下,忠贞营连连溃败,其部一分为二,一路已经退至德兴城外,一路溃退至万年城外。请大将军下令,增援德兴、万年二府,驱赶忠贞营溃兵。”
  博洛平静地看着地图,他没有答话,也没有下令。
  按清廷传来的命令,这场战争,所部清军不掺和,坐等吴争歼灭忠贞营,如此,清廷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坐享其成,得到湖北至少五府之地。
  况且,按清廷与义兴朝的停战协议,双方在各地驻军,犬牙交错,是不能擅自交战的,一旦发生冲突,就会协议失效,重新开启战争。
  博洛此时在分析,吴争的进度太快了,快得让人有些不安。
  三万明军,竟在短短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将十二万忠贞营,生生往南驱赶了数百里地。
  这快得有些不太真实。
  博洛是与忠贞营交过许多次手的,在博洛看来,忠贞营的战力还是可以的,否则自己也不会困守江西数府之地,无法向西北方向突进。
  虽说湖北之战惨败之后,忠贞营战力下降很快,可留下的,却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兵了,怎么会溃败的如此迅速?
  不对,这其中一定有诈。
  博洛脑子非常清醒,在经过了绍兴府、宁波府两战皆败之后,特别是多铎的死亡,让博洛对吴争的带兵指挥能力评估有了长足提升。
  不得不说,博洛有种如临大敌的感觉,吴争,你究竟想干什么?
  博洛思路非常敏锐,他的思维和判断,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按这样猜测下去,其实已经离正确答案不远了。
  但,可惜的是,猜测总会与事实有分岔,猜测受情报、形势、实力还有来自清廷的命令所影响。
  博洛的思维在接下来一步,进入了误区。
  他想着吴争究竟想干什么的时候,身子稍稍向后退,盯着地图的瞳孔开始收缩,交战区域,湖广、江西、浙江三地的局势慢慢变得清晰。
  明军的两路进攻箭头、忠贞营两路向南溃退,金志达占据南昌、临江、抚州三府之地的三角,慢慢地在博洛脑海中盘旋。
  突然,博洛就想通了,吴争的真实用意,是在祸水南引。
  将忠贞营和金志达义军赶向南边,使得江西以北一片狼籍,由此来削弱清军在江西境内的实力,这样皆可以避免与清军直接交战,使得战争重启,又能达到减轻江西清军对浙西的压力。
  博洛轻轻一击掌,抿嘴想道,没错了,这就是吴争的目的。
  对敌人战术思想的研判,博洛是准确、敏锐的,但,博洛终究只是一方主帅,他缺少了战略思想研判的能力和条件。
  当然,这不是说博洛不够聪明,或者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而是战略思想,不仅需要有大局观,还需要有无数的情报堆积和对敌方主帅思维的熟悉掌握。
  显然,博洛是不具备的。
  所谓身在其位,方可谋其政。一方主帅,长年领兵驻扎在外,很难接触到这世界当下发生了什么,这就造成了博洛明明已经站在了通向正确的门口,却因一条岔路,走错了方向。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怪不了博洛,因为他,尽力了!
  “与忠贞营及贼兵交战,徒增伤亡,反而为明军作嫁衣裳。只要忠贞营不溃退进入广信府,我军就无须主动迎战,等到明军彻底歼灭忠贞营,此战自然就会平息,江西土地,自然会归还我军……明军尚不敢破坏停战协议,与我军交战。眼下我军兵力捉襟见肘,须保存实力,不能将兵力浪费在与忠贞营的交战上……传本帅令,我军一律据城固守,没有本帅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城交战。”
  错了,真得错了。
  博洛哪会想到,吴争哪是要祸水南引,吴争是想要你的命!
  博洛由此错过了最佳的撤退时间,同时,这道据城而守的命令,让他失去了对战场局势的最直接掌控。
  当然,这也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从南昌、抚州撤退的清军与博洛汇合,博洛手中的军队已经接近八千人。
  
第895章
又一个畜生
  其实从这个方面来说,博洛的判断,可以说是正确的,至少是有道理的。
  面对如此庞大的溃兵,最好的方法,就是收缩兵力,捏成拳头,然后等有利时机,再峙机而动。
  八千清军,对任何一个战场而言,都是举足轻重的存在,况且博洛手中还有这么一座经过修缮的坚城,虽然不高,但结实。
  如果博洛面对的是忠贞营,那么,就算忠贞营十二万大军齐至,恐怕在一、二个月之内,也难以攻克上饶城。
  可惜啊,博洛是怎么也想不到,来得不是忠贞营,而是北伐军,他即将要直面面对的是,吴争刚刚训练装备出来的火枪营,不,这已经不是普通的火枪营,而是火器营,因为这支火枪营装备了新量产的四九式迫击炮(改良虎蹲炮),已经装备至小队(班)一级。
  ……
  五日之后。
  依旧是征南大将军博洛的临时行辕。
  “禀大将军,忠贞营西路约万人大军已突入广信府地界,眼下在神前街(贵溪以北百多里)。”
  “禀大将军,忠贞营东路约三千人已过怀玉山,正向南入广信府地界,其身后至少有二万大军跟随。”
  “明军现在的位置在什么地方?”
  “回大将军,明军一路约一万人,由义兴朝京卫都指挥使廖仲平率领,分别囤于承天府和襄阳府。另一路也是一万人,由义兴朝太平府建阳卫指挥使夏完淳率领,分别囤于武昌、汉阳两府。第三路约一万人,是义兴朝大将军府辖下金山卫,正从鄱阳南下追击忠贞营。”
  “吴争在哪?”
  “在武昌府。据信使讲,吴争几乎每天都在城中宴请乡绅,收拢人心。”
  “这么说来,明军主力根本没有南下,只是金山卫在驱赶忠贞营向南?”
  “是。”
  博洛的眉头聚拢起来,这吴争未免也太狠、太下作了吧?
  看来自己之前判断的没错,吴争就是想祸水南引,否则,为何北面二万大军驻兵不动,仅派一万人追击?
  之前还可以解释为担心忠贞营向北溃退,可现在忠贞营几乎全部南下,明军再守着北面,有屁用?
  于是,博洛对自己的判断,更坚定了信心。
  可问题是,如果放任忠贞营窜入广信府,势必造成一片混乱。
  博洛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府治混乱。
  来回走了几步,他霍地回头看着地图,问道:“你说忠贞营三千人已经越过怀玉山?”
  “是。”
  博洛点了点地图,“从怀玉山至郑家坊和从上饶至郑家坊距离差不了多少,我军骑兵势必更快。传本帅令,以三千骑兵,急行军至郑家坊埋伏,打忠贞营溃兵一个伏击。歼灭他们,从而逼迫后续忠贞营溃兵改变撤退方向,往西进入浙西……呵呵,吴争,来而不往非礼也,你可以祸水南引,本帅自然也能东引。”
  “遵命。”
  ……
  上饶至郑家坊七、八十里路。
  骑兵,半个时辰就能到。
  自然用在忠贞营到来之前,从容埋伏。
  郑家坊只是个上饶以北的小镇,原本有四、五百户,二千人口,可现在,户数倒没少多少,人口却不足千人,青壮死光了。
  留下的基本都是妇孺、老弱。
  说起来,鞑子也是没办法,民众的起义、反乱此起彼伏,只能将青壮都死光了,方才能镇得住,否则,每府驻守几百号人,哪能忙得过来呀?
  此时是二月下旬,春耕尚未开始,农活不忙。
  时值正午,镇中炊烟升起。
  年长者正四处呼唤家中那些顽皮的熊孩子,回家吃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4/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