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7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5/1807

  吴争微笑着看着围着自己,敦敦叮嘱的家人们,四年,自己有了家,有父亲、妹妹,连老婆都有了三个,人生之幸事,莫过于此。
  伸手抚上钱瑾萱的脸。
  大庭广众之下,饶是落落大方的钱瑾萱,脸也不禁微烫起来。
  只听吴争笑道:“好生等我回来,咱爹可等着抱孙子呢。”
  这话引来三声“呸”,吴争佯怒道:“瑾萱、思敏呸我也就算了,小妹你也凑热闹?爹,得早些找个好人家将她嫁了。”
  吴小妹脸色一变,竟顾自转身而去。
  吴伯昌瞪了儿子一眼,“时辰不早了,还不快走?”
  可就在吴争告别转身之时,吴伯昌呐呐道:“吴家还等着你传承香火呢……可别尽想着冲杀……!”
  吴争没有回头,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大喝道:“出发!”
  ……
  “王爷,卑职感觉有些不对啊。”
  五月二十九,吴争到达江阴,二卫已经部署完毕。
  吴争对此次的胜败,确实心里有至少七成的把握。
  也难怪,知道敌从何来,什么时间,多少人,再打不赢,那就是咄咄怪事了。
  这不是一场阵地战,而是一场显扬军威的阅兵。
  对,至少在吴争心里是这么想的。
  有长江天堑,两支水师,上千门大小火炮封锁江面,这清军难道还能长翅膀不成?就算长翅膀,也能将它折翼。
  可吴争一到,前来迎接的金山卫指挥使鲁之域,就说了这么一句,“王爷,卑职感觉有些不对啊。”
  吴争一愣,“何处不对?”
  “卑职也说不上来,只是感觉,对面清军的兵力,远不如王爷所估计的十八万。”
  “为何这么说?”
  “蒋全义从靖江派人传信,泰兴沿江一直平静,并未有大量清军进驻。”
  吴争皱起眉,这确实不对劲,后天就是进攻时间,十八万清军,就算是分前后部,怎么可能前锋都没有部署到岸边?
  难道要临时征集渡船,这不开玩笑嘛?
  “派人渡江侦察过吗?”
  “对岸已经封江,斥候过不去。”
  吴争皱眉道:“偌大的江岸,就算是十八万人也难以严丝合缝,为何不能过江?去,派出多队斥候,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侦察到真实情况。”
  吴争西征班师后,刚上任杭州卫指挥使的池二憨忙道:“我去安排。”
  吴争瞪了鲁之域一眼,“再三讲过,打仗打得是知己知彼,我之前和你交待的只是估计,你身为一方主将,怎能不进行战场核实?不知道也就罢了,明明感觉不对,却不想着去证实……眼见着大战将启,你打算打一场根本不知道敌人多少兵力的糊涂仗?”
  鲁之域被训得不敢吭声,等吴争训完之后,才道:“卑职是想,既然王爷对敌人兵力有所估计,且按王爷的部署,我军只是以火炮、水师进行远距离阻击,按理两军没有真正接触的机会……再则,冒险派出斥候,风险太大,所以……”
  吴争怒道:“斥候的命是命,将士的命就不是命了?牺牲几个、几十个斥候和牺牲成千的将士相比,孰轻孰重?与战争的胜败上比,孰轻孰重?本王今日才发觉,你不适合再带兵!”
  鲁之域大惊,这话确实是重了,他忙道:“王爷息怒,卑职知错了,好在离估算的开战时间还有两天……卑职这就亲自带人去侦察。”
  说完拱手而退。
  “回来!”吴争喝道,“什么叫亲自去?你一个指挥使去侦察?亏你想得出来……池二憨已经派人去了,你带我巡视阵地。”
  “是。”
  ……
  从江阴至杨舍镇数十里的江防,已经部署完毕。
  但吴争手头可调动的兵力还是不多,仅杭州、金山两卫和军校八千火枪兵。
  当然,陈胜部已经奉命渡江至杭州府待命,可在吴争的考虑中,沥海卫仅仅做为此战的预备队。
  吴争太知道一场战役中,保留一支预备队的重要性了,这是扭转战局和危急时救命的后着。
  所以,因为兵力不足以布防数里里江岸,吴争对江防进行了重点布防。
  以江阴要塞和杨舍镇堡城为江防战略支撑点,选择杨舍镇堡城,一是因为距离较近,能在一个时辰内做出反应,二是嘉靖年间,为防御海上倭寇侵扰,杨舍筑堡城,本身就是个小型要塞,无须作太大的修缮、整固。
  在这两个点的中间,吴争选择了香山为江阴至杨舍镇联络、调动枢纽,吴争的指挥部就设在那。
  因为这场战役的指挥思想是,打一场远距离的阻击战,所以,兵力的部署为杭州卫守江阴,金山卫守杨舍镇,吴争亲自率军校火枪兵守香山。
  吴争一路从江阴巡视至杨舍镇,对兵力、火炮部署还是满意的。
  步兵小炮抵近射击,部署在江边最前沿,它的前面,是火枪兵用来射击的半人深壕沟阵地。
  挖半人深,是为了燧发枪依旧无法趴伏装填,需要半弯腰低头装填,所以,半人深的壕沟可以让士兵在装填时,避免来自敌人的弓弩。
  为什么不挖得更深呢,那是因为士兵还需要投掷手雷,壕沟太深,那就会影响到手雷投掷,于是确定后的壕沟深度为一米二、三之间,最为合适。
  速射炮被安置于小炮后约一里地,近六百门子母速射炮被其中于江阴和香山,杨舍镇并未部署,这是因为清军会集中兵力进攻靖江,杨舍镇距离太远,吴争将江防延长至杨舍镇的用意,还是为防万一,同时也有对敌人进行侧面包抄的准备,当然,这需要战局有胜利把握时,才能实施的方案。
  重型火炮皆集中部署在江阴,吴争最喜欢的就是炮火集群覆盖,因为这是他所知道发挥炮火最大威力的方式,不想因分散而削弱杀伤力和震慑力。
  
第921章
大战一触即发
  王朝先的水师,此时已经抵达预先指定位置,位于靖江岛的南侧,战船上的火炮,皆已经标定射击位置,就等着一声令下了。
  张名振的吴淞水师,已经出发至崇明沙所水域待命。
  无数从松江军工坊出发的运输队,还在不断地往江阴方向运输弹药和物资。
  直到此时,吴争依旧还坚信来自沈致远的情报是准确的,清军的主攻目标,是靖江。
  在逐一巡视至杨舍镇时,天色已近黄昏。
  此时,池二憨急急赶来禀报,派出了六队斥候,皆失联了。
  吴争听闻有些震惊,下令继续派出斥候。
  池二憨迟疑道:“少爷,此时天色已暗,按时间,后天才是敌人进攻的日子,是不是明日一早再派?”
  这话没错,天黑侦察,远不是这个时代,这些未经特种训练的士兵,能承担得了的差事。
  尤其是在这种已经封锁江面的情况下,稍有不慎,就会遭到对岸密集的弓弩射杀。
  吴争却摇头,执意道:“天黑是斥候最好的掩护……这样,你去挑选一些扬州府籍,善水的士兵,当船过江中线,让他们下水泅渡过去,如此,在夜幕掩护下,成功的机率要高许多。”
  池二憨应是,急步离去安排人员。
  ……
  “多大了?”吴争替一个准备过江侦察的士兵紧了紧装备问道。
  “回大将军,我今年十八。”士兵大声回答道,他以一种近乎是崇拜的目光看着吴争。
  吴争有些不忍,微微低下头,作整理状。
  “家是哪的啊?”
  “回大将军,扬州府石庄人氏。”
  “哦?”吴争惊讶道,“那不正好就是江对岸吗?”
  “是。”
  “对岸家中还有亲人吗?”
  “没了,全被鞑子杀了,我如果不是当时来对岸探望外公外婆,恐怕也早死了。”士兵大声应道,看不出有一丝失去亲人的痛苦。
  吴争有些诧异,“你不难过?”
  “难过没用,打过江去,替阿耶、爹娘、姐姐报了仇,才是正经事。”士兵昂首回答道。
  “好!”吴争擂了他胸口一拳,称赞道,“有这心思,定有报仇雪恨的那天。”
  不料那士兵目光回避了吴争,直着脖颈道:“敢问大将军,为何不是这次?”
  吴争有些惊讶,自己究竟做了什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5/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