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7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5/1807

  多尔衮就算再傻,也不至于调沿江一线的降军来攻应天府。
  可就算如此,这些清军的士气,在经过一天的恶战之后,也变得非常低迷。
  尼堪已经杀了一个佐领、四个队率。
  可杀人所产生的震慑,其实和原子弹一样,仅仅在发射架上待发的时候,才有震慑力,真等发射出去了,其实也不过就是如此。
  真杀人了,也被麻木了。
  于是,尼堪开始怀疑多尔衮决策的正确性。
  傻子都明白,这样直接的攻一座坚城,那得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可怀疑归怀疑,尼堪还没有资格、也不敢去违抗多尔衮的命令。
  那就明日一早,继续进攻吧!尼堪望着黑暗的天空默默叹息道,此时雨已经止了。
  ……
  朱慈烺心满意足地乘辇舆回宫。
  今日是他此生中最激动也最引以为傲的一天。
  哪怕当年大明朝,他作为太子,也没有享受到今日之荣耀。
  今日,做为一国天子,率十余万军民,将来势汹汹的敌军死死挡在城墙之外。
  这种感觉,让朱慈烺沉醉。
  他感到,今日之后,他就能真正地内慑权臣、外抵强敌,皇帝的权威将因此战的胜利而得到巩固,甚至更为强大。
  所以,当他的辇舆转到洪武门前时,当无数的民众高呼着口号涌向前来时,当禁军筑起人墙,阻挡民众时。
  朱慈烺是一心以为,民众是来欢迎他凯旋,是来向他表达崇敬之意。
  于是朱慈烺推开阻拦人现身的内待,撩开珠帘,钻出头,然后是身子。
  当他以一种春风指面的笑容,向无数子民展现他的仁慈和伟岸的时候。
  无数颗臭鸡蛋。
  无数的烂菜帮子。
  中间还夹杂着石块、木头。
  向他飞来的时候。
  当然,这些东西是根本够不着他的。
  随扈禁军开始冲上去抓人,可惜百姓人多势众,反而被逼得步步后退。
  朱慈烺这才发现,事情远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
  因为他听清楚了,民众的怒骂声。
  这是场民乱。
  甚至可以说是场暴乱。
  明末暴乱已经不足为怪了。
  可为何会发生了此时?朱慈烺脸色变得苍白,苍白得差点软倒在辇舆上。
  为何会在这个万众一心、一致抗敌的时候出现如此规模的民乱?
  朱慈烺的头“轰”地一下,他脑子里一片空白,因为他明白,这场民乱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绝大多数的军队全派去守五座城门了,甚至包括他的禁军。
  此时之前,他信他的子民,信他的臣子,会与他一样,守住这明室天下。
  可是现在,他发现,这是自己一厢情愿了。
  ……
  事实上。
  从昨日开始,应天府东南西北,上元、江宁、句容、溧阳、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县,皆有传闻出现。
  传闻有板有眼,传言道,户部辖下钱庄库银已空,百姓存于钱庄的银子,皆被官府挪用、亏空,甚至充作军费饷银。
  开始时,百姓是半信半疑的,可从朱慈烺午前出宫,拉着近百辆银车,前往五门犒赏守军将士的时候起,百姓开始相信了。
  有无数的百姓涌向各个户部钱庄,想取回属于自己的银子,因为那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或者是一家人赖以生存的保障。
  可惜的是,户部钱庄确实无法兑付出银子,这让百姓异常的惊恐。
  谣言至此已经成为真实,无数的百姓或有意或无意,亦或者看热闹不嫌事大,纷纷卷入。
  一场挤兑潮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可阻挡地暴发了。
  户部钱庄,本金才一百八十万两现银。
  开始时,完全以义兴朝官员每月俸禄的现银做为周转,凭借着朝廷的声誉来吸引储户。
  很显然,这搞不过莫家钱庄和江南商会的钱庄。
  可朝廷的军费太高,朱慈烺在钱谦益的蛊惑下,尝到了挪用钱庄款项的便利,一发不可抑止。
  没有人来储银,就不断地提高利息来吸引民众。
  
第932章
负心多是读书人
  从开始仿照莫家钱庄年息一钱,一直到年息三钱,近期已经提高到三钱五分,也就是说一百两银子存一年,本息相加为一百三十五两。
  莫家钱庄刚刚开设时,确实为了吸引储户,开出过一钱年息,可稳定了之后,早已将至年息五分(百分之五),同时,莫执念严格执行着吴争三成的准备金铁律,对于挤兑风险有所防范。
  加上当时社会上对金融知识的馈乏,没有人想到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打击对手。
  所以,安然无恙地度过了这个风险期,站稳了脚跟。
  而之后江南商会辖下钱庄,那是以南北商人的通兑通汇为主业,基本不涉足民众吸储,所以,利息定得很低,年息才四分,也就是说,江南商会基本服务于南北商人,做大户生意。
  可户部钱庄则不同,它是为了替朝廷弥补亏空、多出进帐而设。
  极低的本金,疯狂的吸储,边态的高利率,实际上就是饮鸠止渴。
  但朱慈烺不明白,他只知道这钱来得容易,却不知道这钱烫手。
  很难想象,不到两年的时间,户部钱庄一百八十万两本金,吸储却高达三千八百余万两,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经朱慈烺点头挪用的款项,竟高达两千万两。
  当然,朱慈烺拿这些银子,没有一两用在了他自己的奢侈上,大部分都填了军费,包括今日犒赏守军的一百八十万两。
  两千万两的亏空,绝对不是个小数目,这么说吧,大将军府辖下六府一年的赋税才六百万两左右,这其中包括商税及港口的高入关税,而朝廷七府一年赋税才不到四百万两。
  户部钱庄疯狂的吸储,可谓来者不拒,无数的京城百姓被高利息所吸引,纷纷将家中余钱,甚至从别人那借钱,存入户部钱庄,想获取高利息的收入。
  所以,当听说自己的血汗钱打了水漂,特别是那些借了别人钱存钱庄的百姓,心中那种绝望是无法想象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刚不知道是谁,也不知是哪个方向,喊出一句“欠钱还钱,天经地义”时,民意瞬间被激发,整个应天府随之喧嚣起来,无数的人从东南西北涌向皇城,要向朝廷讨个公道。
  这个时候,如果是朱慈烺和黄道周在宫中,或许还能安抚一下民众,至少可以为解决事情争取些时间。
  可惜的是,朱慈烺和黄道周去犒赏守军了,不在宫中。
  再退一步,如果此时户部尚书钱谦益出来向民众解释一下、澄清一下,或许事情也有转机,毕竟民众也知道此时应天府正被敌人围攻嘛。
  至少民众也是尽力在支持朝廷抗击外辱嘛。
  将心比心,这个时候,有当权者出来做个承诺,想来民众也能理解,至少不会将矛盾激化。
  可惜啊,可惜的是,在钱庄主事禀报户部郎中,郎中禀报左、右侍郎,左右侍郎遍寻尚书钱谦益不得,这场民乱注定会越来越大。
  火上浇油的是,禁军洪武门将军(六品军职),在面对汹涌人群逼近时,下达了镇压命令。
  当弓弩矢射穿百姓的胸膛时,民乱不可阻挡地变为暴乱。
  禁军大部分被调去参与守城,兵力不足。
  面对着数万乱民涌来,只能收缩,纷纷向宫城溃退。
  整座皇城被民众涌入,而一片狼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5/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