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7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2/1807

  钱翘恭确实有些后悔。
  在他看来,民军可以成为自己人。
  可惜,眼下的局势发展,显然是想当然了。
  “我错了吗?”
  身后的黄驼子一愣,左右打量了一眼,这才理会到钱翘恭是在问自己。
  黄驼子摇摇头道:“大人没有错。”
  钱翘恭忧郁地道:“可我终究还是错了,如果沈致远在,局面不会这么被动。”
  “大人没有错,只是大人心地仁慈,把每一个汉人,都当作了象大人自己一样的人。”黄驼子口拙,他一下子讲不清他真正想要说的话。
  “于七反清不假,可他和他的手下毕竟是匪,短时间内不可能如士兵一般,听从将军的意思。同时尝过了没有约束,一旦手上粘过无辜百姓的血,想要再收拢心思……很难!”
  钱翘恭有些诧异于黄驼子能说出这番话来,他轻叹道:“是我太贪心了,我想光复登州府,为日后北伐寻一块跳板!”
  黄驼子却道:“属下原本不该妄言,无论是王爷还是沈将军,都叮嘱过属下,要听从钱大人的一切命令……属下想说的是,于七不值当大人为他费心耗力。”
  “此话何意?”
  “于七这支民军,如果所在之地与义兴朝接壤,大人所图谋的,或许可以实现,毕竟于七也忌惮官军的围剿,可登州府孤悬在外,明军对此鞭长莫及,大人的许诺对于于七而言,更象是画饼充饥,自然对大人的话就阳逢阴违了。”
  黄驼子的话有道理啊,钱翘恭在心里叹息着。
  义军虽说是反清的不假,可它的成分,绝非民间良家子。
  反而是平日里游手好闲的混混,都说仗义每多屠狗辈,可仗义归仗义,犯禁归犯禁。
  当然,如果时间充足,收编这些人未必不可能,但眼下最缺的就是时间。
  黄驼子小心翼翼地看了钱翘恭一眼,“有句话属下不知当不当讲?”
  “讲就是了。”
  “大人自然是一片仁义之心,想给于七一条活路,可问题是就于七而言,何尝不是与大人虚与委蛇?且先不说于七会不会真心归附,就说王爷,恐怕此时也难作出抉择。”
  “为何?”钱翘恭有些惊讶,“有登州一席之地,对于日后北伐绝对是有益的。”
  “大人说得对,有益是有益的。可如今义兴朝和北伐军都没有做好北伐的准备,如果仅仅为了这登州一府之地,需要打乱王爷已有的策略,从千里之外海上补给登州府,这怕是失大于得吧?况且,登州府的战局,瞒得了清廷一时,但瞒不了一世,一旦实情泄露,清军便会蜂涌而至,到时,登州就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钱翘恭沉默了,他开始反省,这浅显的道理,连黄驼子都知道,可自己却当局者迷。
  黄驼子见钱翘恭不责怪,大起胆子道:“况且,大人这般作为,实际是把沈大人置于凶险之地。试想,登州实情泄露,清廷知道大人身在曹营心在汉,由此,沈大人就会顺着暴露,而沈大人猝不及防之下,怕是连还手余地都没有啊!”
  钱翘恭脸色一变,厉声道:“你之前为何不说?”
  黄驼子苦笑道:“属下北上时,王爷有过严令,让属下一切都听沈大人、钱大人的,就算是二位大人令属下真投清或者与王爷对阵,也不例外……如今沈大人不在,属下竟敢违逆大人?”
  钱翘恭脸色慢慢平静下来,“确实怪不得你,是我太想当然了。”
  黄驼子忙道:“也怪不得大人,虽说拖延了几日,但我军还是有收获的,之前第一仗,我军是实打实的击溃于七所部,否则登州知府张尚贤也不会轻信大人……如今枪骑营将士私下已经起了疑心,只要大人迅速改变策略,重新率军东进,还来得及。”
  “你的意思……是围剿这支义军?”
  “是。”黄驼子郑重道,“大人与沈大人北上的目的就是取信于清廷,王爷想要的可不只是登州一府之地,想保全的也不是仅登州一府百姓。只有二位大人能在清廷中根基稳固下来,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可这支义军终究……是汉人。”
  “不。从他们向无辜百姓挥刀时,他们就不是义军,而是匪!”黄驼子大声道,“在第一仗之后,大人与于七谈妥,属下在放回去的俘虏里安插了些眼线,据消息称,三日前,在文登城往温泉镇方向,于七手下一支百人队,屠了一个村庄,全村一百多户,连个孩子都没留活口……做下这恶事的,就是于七的亲叔于进财。”
  钱翘恭脸色惨白,“呯”地击在桌上,怒喝道:“这又是为什么?抢粮也就抢了,为何还要杀人?”
  黄驼子低头不答。
  “说!”钱翘恭瞪着黄驼子喝道。
  黄驼子轻叹道:“据眼线说,义军本来也如大人所说,只抢粮不杀人。可这不是要防备……被大人知道吗?”
  钱翘恭听了先是一愕,而后恍然,这下脸色由白转青,敢情,百姓被杀,竟还是自己的原因?
  不过黄驼子的话,还真没说谎。
  义军组成本来就是一群混混发起的,于七本来和李自成一样,是个驿差,连个吏都称不上,起事时,义军确实是待百姓如亲人,只找富豪、劣绅的麻烦。
  可当缺衣少粮、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没有约束的义军自然开始“就地补给”,富豪、劣绅不够用,百姓也就成了无奈的选择。
  但他们开始时确实无意杀人。
  也是啊,要能顺利抢来粮食,谁愿意杀人?
  可问题是,百姓能甘愿被抢吗?
  杀人,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第953章
二百里奔袭
  说起来,怪就怪钱翘恭是个正人君子。
  饱读诗书的他,自然见不得义军劫掠百姓,于是给于七定了个规矩,那就是饿死不祸害百姓,绝不能滥杀无辜。
  这话说得轻松,人真要是饿急了,怕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可既然立了规矩,终究要照顾一下钱翘恭的面子,于是屠杀就出现了。
  人杀光了,自然就没有人告状了嘛。
  所以,钱翘恭想得没错,这事还真得赖他。
  钱翘恭是个理想主义者,在他看来,友军嘛,就是自己人,是自己人就应该和自己想的、做的一样。
  可天下人,有几个真正能象他一样律己的?
  钱翘恭内心在争扎,他在犹豫,该不该将刀挥向义军。
  “你且先退下,让我好好想想。”
  “是。”
  ……
  文登城。
  一处原本是当地绅衿的大宅。
  此时,已经成了于七的临时指挥部。
  “小七,沈致远咋说?”
  这是一个四十多岁,比于七大不了多少的男人,他是于七的小叔,叫于进财。
  于七闷声道:“还能咋说,就是等呗……叔,你那边咋回事,不是说了,不伤及百姓吗?”
  于进财随口道:“小七啊,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痛,手下弟兄们一天可是只喝两顿稀的,这要是再没粮,怕是连稀的都喝不成了……那姓沈的话说得好听,可他们天天吃干的,也不见省出多少粮来给咱们。弟兄们见天的要打仗,要不去打点野食,还不饿死?”
  于七长叹一声,道:“可毕竟是登州乡亲……叔也下得去手?”
  “有啥下不去手的此地离咱栖霞数百里地呢……再说了,咱们把弟兄们从乡里带出来,总得让弟兄们填饱肚子吧?”
  说到这,于进财皱眉道:“你这才去了一趟宁海城,怎么胳膊肘往外拐,帮外人怪起你叔来了?叔这不是为了咱们弟兄们好嘛,这文登人口少,咱万把张嘴,大半个月下来,已经寻不到什么食了,为叔也是无奈之下才让弟兄们动得手,你当叔愿意杀人啊?”
  于七忙道:“叔别恼,我这不是被沈致远呛了回来吗?沈致远在责问此事……对了,沈致远还提起温泉镇少女被乱兵奸杀之事。”
  于进财随口道:“不就是个小女子吗……弟兄们玩命儿打仗,找个乐子也不没什么,就是不小心手太用力了些……罢了。”
  “可我听说,这事与叔有关。”
  于进财恼怒道:“谁他妈的乱嚼舌根子?对了,沈致远可有说南边何时来使者?”
  于进财迅速岔开话题,让于七心中轻轻一叹,他叔到今日四十多了,连个媳妇都没找到,不就是穷嘛。
  虽说心中不赞同,但真要为此事与他叔翻脸,于七也豁不出,况且,于进财手下人马,可不比他少。
  “沈致远只说让咱等,没说别的。”于七心中轻叹着。
  于进财冷哼道:“别信那狗官的,当官的要靠得住,老母猪能上树!我跟你说啊,得防着点。这狗官说是与南面义兴朝会稽郡王有联系,可是真是假难说……再有,这么些日子了,也不见南面有使者来,别到时,咱们被他卖了。”
  “这……不至于吧?”于七有些踌躇起来,“沈致远没必要骗咱们,况且,以他麾下那支什么枪骑兵,真要对咱不利,咱也没还手的余地啊?”
  “那可不一定,虽说他的兵是厉害,可咱们人多啊,真要打起来,也是两败俱伤之局,他或许是不想伤亡太大吧?”
  “那依叔的意思该如何应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2/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