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8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2/1807

  可在决定的那一刻,她的心依旧痛了。
  因为朱媺娖明白,自己从此时起,将与吴争为敌。
  哪怕不情愿,不承认,可事实就是如此。
  不是朱媺娖不信任吴争,而是二人代表着两个阵营,没有任何的回旋余地。
  朱媺娖突然理解起兄长来,吴争的影响力太大了,大到他人不在,奉天殿中任何事,依旧离不开他。
  其实黄道周和钱肃乐都想错了,册封吴争为吴王的决定,并非朱媺娖一时性起亦或者夹杂着儿女之情,恰恰相反,朱媺娖在正治这方面的天赋,远胜其兄长一筹。
  兄长生死不明,自己仓促继位,北有强敌,京城民乱未平,可谓内忧外患。
  如果不安抚住吴争,那么自己的登基或许就是敲响义兴朝的丧钟。
  
第1018章
强攻大胜关
  吴王尊位,听起来确实诱人,可朱媺娖很清楚,一个虚名来换取吴争的支持,非常划算。
  朱媺娖以吴王尊爵,来安抚住吴争一系,然后再以吴争一系来牵制内部。
  这一手,确实玩得漂亮,以至于连黄道周,也无法继续反对。
  朱媺娖是真累了,她打算回宫稍作休息。
  可这时,黄道周和钱肃乐联袂而来,令她心头一震,强打起精神来。
  因为钱肃乐离开,为得是去向吴争知会,在皇帝寝宫找到诏书的消息。
  那么此时钱肃乐回来,吴争却没来,自然带来了吴争的态度。
  吴争的态度,很重要!
  然而,当钱肃乐开口时,朱媺娖才发觉自己猜错了。
  “禀殿下……”
  王翊立马出列制止钱肃乐道,“廷议已决,奉旨拥立陛下登基,登基大典将在钦天监择出吉日之后进行……太傅,还请改口。”
  钱肃乐木然,躬身改口道:“启奏陛下,臣接到沥海卫禀报,清廷已派使团至仪真,只要我朝同意停战和谈,使团随时可以过江。”
  这个消息,让几乎所有的官员都露出了笑意,终于要停战了。
  月初战争暴发第二天,清军攻破金川门的余悸,一直让他们暗恐,如今,总算是解脱了。
  于是,连一个反对者都没有,所有人都一致同意停战谈判。
  朱媺娖也一样,她是大大地松了口气,西北方向的清军,如同悬在头上的一柄剑,随时可能掉下来,义兴朝已经打不起了,再打下去,怕是不用清军来攻,朝廷自己就该散了。
  君臣无人反对,决定迅速知会江北清廷使团,同意停战谈判。
  就在这时,吴争派来的信使及时赶到。
  在经过激励地争吵之后,朱媺娖站在了黄道周、钱肃乐一边。
  总算是生生将日子往后延了一天。
  ……
  六月十三日凌晨。
  在吴争的亲自指挥下,沥海卫、京卫、建阳卫联军,向大胜关发起了攻击。
  三卫的兵力其实是不占优势的。
  京卫、建阳卫皆已是收拢之后的残部,加起来不过六、七千人。
  只有沥海卫是成建制的。
  而大胜关清军,还高达二万多人,又是依仗关隘坚固。
  可吴争没得选择,从他判断多尔衮是想虚张声势,以战促和之时起,吴争就下决心,必须啃下大胜关这块硬骨头。
  否则,接下来的谈判将会陷入异常被动,大胜关就在应天府眼鼻子底下,一旦在停战后,还没收回,那义兴朝怕是没一天安生日子过,想要收回,就得在谈判桌上让步。
  这个让步很可能是吴争无法随的代价,扬州府虽说也是赋税重地,可对清廷而言,威胁还远的很,不象大胜关至应天府,一日必达。
  吴争原本是想让王一林率水师残部由西渡水,向大胜关背后包抄,打尼堪所部一个歼灭战,至少也该尽可能地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以便减轻日后江浦方向的压力。
  可王一林的断然拒绝,让吴争无奈之下,只好放弃了包围,改以击溃、逼退清军,只要收复大胜关,那么就有了谈判的主动,让一小步,吴争也能勉强接受。
  朝廷已经同意停战谈判,那么时间紧促,只有一个白天的时间。
  战斗从一开始,就是决死之战。
  明军是疲惫之师,沥海卫又刚刚在陈胜的指挥下打了一场收复之战,将昨日丢失的阵地夺了回来,疲惫之余,弹药也所剩不多,这是明军的劣势。
  清军其实也好不到哪去,在昨日午时之后,几乎是被明军撵着打,逃了数十里地,但他们的优势是大胜关隘的坚固。
  事实上,沥海卫的火枪射击,在坚固的城墙面前是毫无杀伤力的,除非哪个清兵运气不好,霉运到家,才会被击中。
  沥海卫唯一可以对关隘上敌人有威胁的,就是可以曲射的“迫击炮”。
  可“迫击炮”的杀伤力在野战中还行,攻击关隘上的敌人,威力就大打折扣了。
  在几轮强攻被清军逼退,付出了近千伤亡,无功而返之后。
  吴争终于咬牙做出了抉择,炸毁关隘城墙!
  这个决定,一直存在一起吴争的脑海,但吴争心里确实舍不得,炸毁关隘容易,重修废时废力,而且朝廷短期内不具备修缮的财力,这就有可能形成防御隐患。
  可现在,吴争被逼得没办法了,与其让大胜关成为清廷在谈判桌上的筹码,不如炸毁。
  谈判倒不是不能拖延,但事实上是,无论义兴朝廷还是吴争自己,已经打不下去了,粮草补给还能支撑,关键是弹药和银子,兵力防御还行,可一过江,就明显显露出疲态,如同强弩之末,这也是吴争在击溃喀尔楚浑大军之后,在江北选择守势的原因,因为再往北挺进,三部总共二万人的军队就会首尾难顾。
  所以,选择在这时停战,是三方共同的诉求。
  不过吴争还是考虑到修缮城墙的难处,将炸毁点设在了大胜关隘东侧,也就是靠应天府的这一面,如此,西侧还是具备防御功能的。
  明军在城墙外二百步外临时修筑起一个三丈高台,将三个数百斤重,已经点燃的密封火药桶,顺着坡道,滚向了城墙。
  巳时一刻,随着沉闷的三声巨响,城墙硬生生地被炸开了一个豁口。
  这种爆炸的威力,不用说城墙周边的清兵了,就是三百步外的明军士兵,也被大地的震动晃倒,连刚刚搭建起的高台,也在爆炸的震荡中哄然倒塌。
  吴争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时机,因为清军还来不及做出反应。
  明军由此在时间内,涌入城墙豁口。
  这可以算是突破,但,也仅仅是突破。
  清军二万多的兵力,聚集在大胜关,其兵力密度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难想象的程度。
  虽然爆炸点方圆的清军几乎非死即伤,然而,回过神来的清军,迅速由四面向豁口聚集。
  明军担任此次突击的就是陈胜所率沥海卫,京卫、建阳卫残部在爆炸前的几次强攻中,已经伤亡较大,不足以用来继续担当尖兵。
  
第1019章
血拼
  这也是沥海卫从组建以来,最艰苦、伤亡最为惨重地一次战斗。
  近身肉搏,本就非火枪兵所长。
  虽说有刺刀之长,可在这种几乎面对面的肉搏中,长,反而成了不便,所以,火枪兵在冲入豁口时,就已经舍弃了火枪,而是借用了两卫的佩刀。
  惨烈地激战,每一刀地挥出,都会带出一道道喷洒地血液,几乎刀刀咬肉,剑剑见血。
  观战的吴争,感觉到自己可能犯了错误,高估了沥海卫的强大,不对,这是高估了沥海卫的强大,而是沥海确实战略强悍,然而他们丢弃了他们所长——火器。
  可没有办法,这种攻城,绝对不是一米多长的火枪能灵巧使用的,在没有短兵连发枪的时候,这种现象依旧会长久存在。
  这种人命的消耗,让吴争提起心,十分担忧。
  清军的兵力远甚于己方,就算一换一下去,怕是最后弄巧成拙。
  吴争不由得回头看了陈胜一眼,然而陈胜脸色如常。
  见吴争向自己看来,陈胜微微欠身道:“请王爷相信您亲手打造的沥海卫将士,就算战至一兵一卒,他们也不会退。”
  吴争恼怒道:“再说战至一兵一卒,信不信我踹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2/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