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8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6/1807

  千余被沥海卫看押的夜枭,看着沥海卫、府卫如潮水般迅速撤离,张口瞠目地,这,算是重获自由了?
  ……
  出宫回府的路上。
  吴争在马车里闭着双眼,象是已经睡着了。
  王一林数次欲言又止,可他终究没有张口。
  从梁湖卫所时起,吴争,曾经是他的同僚,甚至可以说是名义上的下属,因为那时王一林是以百户代行千户职。
  王一林从没有象现在这样敬畏吴争。
  他不是不敢说话,而是心里深深地敬畏。
  他记得他叔父王之仁数次说起吴争,叮嘱他,就算要与整个天下为敌,也不要与吴争为敌,因为此人太可怕了!
  可王一林不觉得,他虽然心里也佩服吴争,但他还是以为,吴争的崛起,多半是凭着“运气”,因为吴争打的每一场仗,大都是趁清军兵力空虚、亦或者是首尾难顾。
  也就是说,由于清军以绍兴府突然崛起的准备不足,加上当时江西忠贞营的对抗,清廷从浙东调兵前往,使得浙东一度兵力不足,这才使得吴争趁虚而入,一举收复九府之地。
  而吴争的战绩,基本很少有堂堂正正以正合的战例,王一林觉得吴争打仗是有些本事,但还不足以令他佩服的地步。
  所以,王一林看着吴争一路从指挥使、伯、侯、公,直至册封异姓王,一路行来,王一林在吴争面前依旧有啥说啥,并没有多大的敬重。
  可现在,这一切变了。
  王一林并不觉得叔父说的是对的,他认为吴争不可怕。
  能将士兵当人看的人,怎么会可怕呢?
  王一林此时的心中,仅剩下敬重和感激,感激吴争为那阵亡的数千水师将士,争得了一个可以瞑目的荣誉。
  王一林心中明白,其实,吴争也可以自己封赏这些阵亡将士,可这完全不同,因为吴争至多算一个诸侯,他的封赏远不如以朝廷的诏令来得影响大。
  只有让朝廷封赏,才能最大程度地让那些英魂安息。
  所以,他甚至满腹的话要问,也不敢去打扰吴争的休息,他在等着吴争睁开眼睛。
  “这不象你,王一林,你什么时候变成了婆娘了?想问什么,开口就是。”
  吴争依旧没有睁开眼睛。
  王一林一怔,忙道:“你醒了?”
  “我就没睡过。”吴争没好气地睁开眼,“这么个车厢,老马的体形已经够挤的了,再加上你辗转反侧,谁能睡着?”
  马士英算是被殃及的池鱼,他嘿嘿干笑了两声,没有分辨,因为他知道,吴争只是随口说说。
  王一林问道:“吴争,你这一出,究竟想干嘛呀?你可知道,首辅、太傅还有一众官员出言拥立……你这一撤,岂不把他们给卖了?”
  王一林确实是为吴争好,他想提醒吴争,但凡今日当众拥立吴争的官员,日后必定会遭到报复,轻则罢官、逐出朝堂,重则性命不保,甚至祸及家人。
  “谁敢?”吴争悠悠道,“你多虑了!”
  王一林有了诧异,他打量着吴争,“你是已经备有了后手?”
  马士英终于插嘴道:“伯爷,你确实多虑了。王爷说得对,谁敢?”
  王一林转向马士英,“马大人这话作何解释?”
  “王爷的权势和兵力放在那,如果今日那些官员没有公开表明立场,或许还可以加以迫害,事后解释为误会,尚能周旋过去,可一旦表明立场,再敢加害,那就是公开与王爷为敌了,试问伯爷,当今义兴朝所辖之地……谁敢?”
  王一林这才恍然,可他依旧忧郁地道:“吴争,可今日多好的机会,满朝文武人人拥立你登基,你只要一点头,这天下……就全是你的了,太可惜了!”
  此时,马车一顿,王府到了。
  吴争知道王一林对正治不敏感,也没有这方面的才能。
  便没有直接回答王一林,下车径直向府内而去。
  到了书房内坐下之后,吴争才道:“老马,这事就由你来为他解释解释。”
  马士英一愣,他心里倒是早就意识到吴争此举定有深意,可到现在也没真正想明白吴争的用意。
  此时听吴争让他为王一林解释,又不好拒绝,这样显得自己太无能不是?
  于是斟酌着,边想边道:“马某窃以为,郑三想将弑君罪名诬陷给王爷,王爷今日带兵入宫的目的,还是在于自证清白,而非是篡位自立……可王爷刚自证清白,骤然再在众臣拥戴下自立为帝,那反而是……弄巧成拙,有掩耳盗铃、欲盖弥彰之嫌疑,为智者所不为也。”
  吴争轻笑道:“有些意思,老马,你果然是个权术高手……继续讲。”
  马士英被这一夸,有些得意起来,思路也顺畅了不少,“那马某就继续进了……受众臣一致拥立,这本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可谁心里都明白,那些臣子拥立并非出于真心,而是被陛下凶残所慑,不得已而为之……就算王爷应允登上大宝,面对的还是这群臣子,王爷杀他们容易,想用他们却难……如此,不如将他们留下,让陛下去为难,这想来就是王爷借刀杀人之计。”
  
第1038章
复盘
  “放肆。”吴争喝道,“本王在你眼里竟会如此不堪?”
  马士英忙躬身请罪道:“属下仅是私下揣测,当不得真……妄言之罪,还请王爷责罚。”
  吴争摆了摆手,“算了,本是我让你讲的,责罚你倒显得我言而无信了……讲,讲吧,继续讲,你想讲啥都成,我绝不怪罪。”
  马士英傻眼了,这到底是讲还是不讲,他偷偷望了吴争一眼,见吴争脸上并无怒色,于是大着胆子道:“那……属下就继续讲了?”
  “啧……老马,你真很啰嗦!”
  “是,是。”马士英再次聚精会神,边想边道,“再则,陛下令王爷诛杀拥立长公主的臣子,而王爷自己也是拥立者之一,陛下不是不想杀王爷,只是想借王爷的刀罢了……如果王爷遵旨行事,不但手上沾了无数官员的鲜血,被世人所不耻,日后也定会被这些官员背后的家族、势力所仇恨……这是一石两鸟之计。”
  “唔……”吴争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来。
  王一林傻傻地看看吴争,再看看马士英,他是真不明白,简单地一件事,愣是被这二人整出这么多的门道来。
  马士英继续道:“王爷有一句话讲得对,今日之事,确实是宗室家务事……既然是家务事,王爷就不好掺和,与其瓜田犁下,不如置身事外……他们怎么斗,是他们的事,王爷保持中立,不管结果如何,自然没有人会将今日之事,栽脏于王爷头上……于是王爷便可立于不败之事。”
  “还有呢?”吴争平静地问道。
  “还有吗?”马士英是绞尽了脑汗,他苦苦思索着,突然他眼神一亮,道,“今日之事,起于郑三谋乱,不管长公主有意无意、是否知情,但实则还是帝位之争,王爷选择置身事外,既能自证清白,更能坐收渔翁之利,甚至得到些原本得不到的东西……”
  “譬如呢?”
  “譬如……人心,朝中那些原本摇摆不定者的人心。”
  “为何?”
  “陛下要大肆杀人,群臣必会想法自保,拥立王爷便是手段之一,可王爷当场拒绝了,那他们……将会继续拥立长公主,而长公主本就已经决定登基,如此一来,长公主就算学王爷一样推辞,也无法取信于陛下……今日宫中必有一场血腥!”
  说到这,马士英一脸惊骇起来,道:“原本这就是王爷下令将所有沥海卫、府卫撤出宫城的原因……否则,只要有一个士兵在宫中,王爷都难洗脱纵兵夺位的嫌疑。”
  吴争干咳了一声,“本王哪有那么不堪?”
  马士英连忙道:“是,王爷襟怀磊落、忠义无双,此乃世人皆知之事……这只是马某一己之言,当不得真。”
  哪想吴争瞪眼道:“老马,你说得是本王吗?”
  马士英左右为难,眼珠急转,忙岔开话题问道:“只是马某有一事不明,还望王爷赐教!”
  “讲。”吴争没好气地随口道。
  马士英咽了口唾沫,稍作迟疑道:“王爷今日仓促带兵出宫,如果发生些什么,长公主怕是要……吃亏。”
  他一边说,一边小心打量着吴争的脸色。
  吴争脸色古怪地看着马士英,“本王警告过你,不吃你这套。你是真想不明白?”
  马士英在吴争的目光下,讪讪地低头,不敢接话。
  可边上一直听着的王一林,确实不明白,他问道:“吴争,马大人说得在理啊,与其让陛下执政,不如由长公主取而代之。至少长公主还与你亲善些……可你一离开,长公主一个女子,怕是应对不了陛下,这万一……”
  “没有万一!”吴争平静地说道,他知道王一林或许是真想不通,也没打算避着王一林,“他……已经没有机会了。”
  王一林虽然听出了吴争话中的“他”,指得是朱慈烺,可还是没明白,他怔怔地看着吴争。
  吴争扫了马士英一眼,“你起的头,你来解释。”
  说完,闭上眼睛假寐起来。
  马士英看了一眼吴争,然后对王一林轻轻吐出两字,“夜枭。”
  “夜枭?”王一林只是不善权谋,但绝不是蠢人,这夜枭二人让他恍然大悟,可他还是不明白,“马大人,你的意思是说,长公主会令夜枭对陛下……不利?不,不,这不可能,长公主向来心性仁善,怎会对陛下动手?这……这怎么可能!”
  马士英又看了一眼吴争,见吴争依旧闭着眼睛,心中一宽,遂道:“伯爷,自古以来,皇权之争,向来是成王败寇,没有任何亲情可言……况且,就算长公主心地仁善,不忍加害陛下,可殿外那千余夜枭呢……伯爷想必还记得,郑三临死之前对长公主说的最后两个字。”
  王一林骇然点点头道:“当然记得,正是夜枭二字。”
  “对,就算长公主无意,可那千余夜枭为求自保,必定向陛下发难,对他们而言,郑三死了,如果陛下继续为天子,长公主必定因今日之事失势,甚至有生命之虞。那么,对陛下而言,夜枭就是叛逆谋反,以陛下的心性,他们怕是没一个人能活……与其被诛杀,不如拼死一搏,或许还有一丝生机……人到这个时候,怕是长公主的命令也不好使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6/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