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8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4/1807

  “会稽郡王谬赞了,沈某没有归明的心思。”
  “可王爷说,年前,沈大人向故乡捐了二千金,重修了孝女曹娥庙,为家乡父老称颂。”
  沈文奎愣了半晌,叹息道:“王爷何须以此来逼迫沈某?”
  
第1049章
亲不亲故乡人
  马士英正色道:“王爷说,沈大人身上流得是汉人的血,亲不亲故乡人,何苦为了外族,坑害自己的同胞?王爷还说,百官的父老乡亲,若能听到沈大人重回上虞,定会夹道欢迎。”
  沈文奎脸皮抽搐起来,他艰难地开口问道:“王爷想让沈某做什么?”
  “名单。”马士英拎起酒壶,为沈文奎面前的杯子斟了杯酒,然后看着沈文奎吐出这二字。
  沈文奎脸色苍白起来,他自然清楚马士英所说的名单是什么。
  “名单已毁……沈某亲手焚毁的。”
  马士英微笑道:“王爷说,在上虞故里,谁都知道,沈大人自小有过目不忘之能,百姓们在教导稚子时,皆以沈大人之能为作榜样……王爷还说,送沈大人一句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沈文奎张大了嘴,愣了半天,突然趴在桌上,嚎哭起来。
  五十几岁的人了,哭得如同个孩子。
  ……
  而此时的泰州城,已经被两倍以上的清军,从西、北两面包围。
  因蒋全义的急信通报,兴化的池二憨和江都的鲁之域迅速率己部向泰州合拢。
  江都、兴化得而复失,清军轻松占领两地。
  被吴争下令调动的方国安部,此时也已经到达泰州。
  这没有错误,一府之地,面对倍于己方的敌军,分散只会被各个击破,抱成团才是正确的选择,况且,在当时,还不知道方国安部率令渡江北上。
  可就算算上方国安部,兵力也才不足三万,面对着六万敌军,也是个敌众我寡之局。
  战斗从凌晨已经开始。
  敌人如同发疯般地在西、北两个方向攻城。
  这支敌军显然和之前的不一样,不仅是军服、面相不一样,连武器都不一样。
  最让方国安等将领头痛的是,敌人的炮火强度第一次压过了己方。
  这不是威力大小的问题,而是持续炮击。
  北伐军缺少弹药补给,不是运输不及,而是军工坊产能有限。
  这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士兵得省着些用。
  这就使得在炮火上,被敌人压制着打。
  方国安已经不想打了,他要撤。
  在打退敌人今日第四波进攻之后,方国安与池二憨、鲁之域商议——撤!
  说是商议,但也是命令。
  按吴争的命令,江北战事由方国安为主,池二憨、鲁之域包括已经被歼灭的蒋全义部,皆归方国安指挥。
  此时的泰州小城,已经没有一处化外之地。
  清军的火炮遍地施虐,无数的房舍被沉重的弹丸轰塌。
  被引发的大火此起彼伏。
  然而,方国安的命令被池二憨一口拒绝。
  “方大人,恕末将不能从命。”
  “池将军,敌军兵力尤胜我军,况且我军弹药不足,近三万人集中在区区泰州小城,与倍于我之敌硬抗,这非用兵之道。我军之长在于远战,而非近搏。方某以为,孤军深入敌腹地已是不妥,再坚守小城,更是荒谬……只有边撤边打,将敌人不断南引,如此近可在泰兴,远可在靖江,立稳脚跟,组织起防线,再设法反击……”
  “那泰州城呢?城中百姓呢?”池二憨毫不客气地打断道,“少爷调你部渡江至泰州驻囤的用意,就是守住泰州城,否则杭州、金山两卫随时可以撤,何须劳烦方大人亲自率兵北来?再则,蒋大人力敌之后被俘,我等这一撤,等于让蒋大人部二千多将士白死了……方大人,恕末将不能从命!”
  方国安蹩眉道:“将在外,君命且有所不受,王爷调方某率部至泰州时,敌军尚未露面,可此时不同彼时,怎可同日而语?方某相信,就算此时王爷在泰州,他也会象方某一样,下令撤兵……池将军,我们是在打仗,论得是胜败,而非一城一池得失,象泰州城这样毫无战略用途的小城,不必浪费我军士兵的性命!”
  “不!少爷在,绝对不会放弃泰州,方大人,论打仗,池某或许不如你,可论对少爷的了解,你不如我……少爷既然已经答应泰州百姓不再撤退,那么,只要少爷没有亲自下令撤退,池某就算战死,也绝不会退一步!”
  方国安怒了,“可王爷现在应天府,就算已经得报,也来不及传令回来……你要知道,再不撤,敌军就会合围,到时怕想撤也撤不了了……方某怀疑,城外敌军绝非各府降清明军,而是徐州及以北的八旗或汉八旗军,甚至方某怀疑是多尔衮亲自指挥了此役,方某与多尔衮交过手,多尔衮指挥作战很少迂回包抄,他更擅长于以正合,就如王爷说的,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狗屎……若真是多尔衮亲临,错失了这次的撤退良机,一旦被合围,我军的损失绝非你池二憨能承担的,方某也会因此获罪……”
  池二憨闷声道:“不管来者是谁,池某不缺一战之勇气,方大人有方大人的打法,我不反对,但我麾下杭州卫绝不撤。”
  “方某统率江北三卫,这是王爷亲自任命的,池二憨,你若真敢抗命,方某只能以军法行事!”
  “你不敢!”池二憨嗤声道,“池某乃少爷亲随,你敢动池某一下试试?!”
  二人吵到这种程度,鲁之域听不下去了,他两边安抚,对池二憨道:“池将军,方大人并非畏战,眼下这战场形势,确实不利于我军,打下去,虽不至于全军覆没,可巨大的伤亡在所难免……不如一路引敌军南下,拉长他们的补给线,如此,我军的压力就不会太大,况且,江上还有水师炮艇可以借助……”
  池二憨沉声道:“鲁将军,池某不傻,这些道理还想得通。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泰州一失,泰兴更无法立稳,我军便会一溃难收,怕是背水一战都不能,只有渡江至靖江,方有机会立稳脚跟。如此一来,少爷在之前一仗所建立的功勋都会付之东流,战局一朝回复到战前,我军之前伤亡的数千将士,岂不白死?况且,我不认为,少爷会对泰州百姓食言,他说过,明军再不会撤出泰州,那就一定不会撤出泰州!”
  
第1050章
仗,为何而打?
  方国安是真怒了,厉喝道:“打仗要灵活,岂可拘泥于形势?撤出去,再打回来就是,何必迎着敌人气势正盛之时硬抗?池二憨,你这是把将士性命当成儿戏!”
  “有所为,有所不为。少爷说的。”池二憨犟着脖颈道,“少爷要的不是一城一池,而是江北民心,失一城没什么打紧,失了民心,少爷绝不会答应……方大人,你我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别费口水了,你要撤你撤。”
  “那你想怎样,我等一撤,你部就是一支孤军。”
  “今夜我率杭州卫出北门反攻,一来打掉敌军气焰,二来为你们撤退殿后。”
  “胡闹!”方国安震惊道,“你这是送死!”
  “未必。蒋全义部兵力太少,且没有进行换装和训练,所以才被敌军一气呵成,包围歼灭,可我杭州卫,个个都是百战老兵,敌军想吃掉我部,那得问问他们有没有那副好牙口。”
  说完,朝方国安一拱手,转向出门。
  方国安目瞪口呆,突然大喝道:“来人,将池二憨拿下!”
  门外卫兵迅速向池二憨扑去。
  池二憨手按刀柄,大喝道:“我看谁敢?”
  鲁之域吓得连忙阻止道:“都退下!”
  卫兵们迟疑地看了看方国安,见方国安没有继续下令,这才退了开去。
  池二憨哼了一声,朝衙门外离开。
  “方大人息怒,其实池将军也有不得已之处,泰州城中百姓,之前纷纷堵上门去,跪求池将军不要弃他们而去……哎,数十白发老者,纷纷跪地泣求,于心不忍哪!”
  方国安一愣,可心中怒火依旧,他指着池二憨的背影,冲鲁之域道:“你瞧瞧……你瞧瞧,这什么人哪,王爷怎么能让这样的人带兵?”
  鲁之域点头道:“池二憨脾气是倔了些,不过往常他还是识礼数的。今日怕是心里真想不通,这才顶撞了方大人。”
  方国安瞪眼道:“怎么,你也认为方某下令撤退不对?”
  鲁之域坚定摇头道:“不,末将认为方大人是正确的。敌众我寡,避敌锋芒,怎能算错呢?”
  “那你为何不帮我阻止那混帐?”
  “方大人……撤兵确实是正确的,可末将同样也认为池将军的话……有些道理。”
  “你……!”
  “方大人容我说完。”鲁之域想了想道,“王爷挥师渡江,愿意是围魏救赵,化解应天府之危,对吧?”
  方国安点点头道:“没错。”
  “可击溃喀尔楚浑部之后,却没有继续向北挺进、扩大战果,而是选择整固扬州府,这说明王爷已经意识到,北伐军还没有一举向北的实力,至少眼下不是北伐良机,对吧?”
  “也对。方某也同样认为王爷这决定是正确的。”
  “那么,在一会儿是闻有大量敌军南下,并围歼蒋全义部后,没有下令撤退,反而令方大人率部渡江,驻囤泰州,并将三卫指挥权交于方大人呢?”
  方国安皱起眉头,想了想道:“你的意思是说,王爷确实如池二憨所揣测,要在泰州与敌军打场决战?可这不妥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兵家大忌啊。”
  鲁之域轻叹一声道:“我也追随王爷四个年头了,自信还算对王爷有所了解,可我也想不通,王爷时常讲,打仗要看值不值得得、划算不划算,可眼下,死守泰州确实是不划算……”
  “这就是了,王爷不在泰州,自然是对战局有所误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4/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