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8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0/1807

  条约最后由黄道周和瓦克达代表双方签署,然后交换,各自送回京城用玺。
  最后谈成的条款,重要的几条是,双方以停战地域为疆界互不侵犯并南北互贸易,不得限制正常商贸。清廷承认明军对江都、泰州、如皋以南的占领,但明军在江北的驻军,不得超过万人。喀尔楚浑、尚善等清廷宗室人员,以双方谈妥的价格全部返还。大胜关外尼堪残部,容其在三日内渡江返回。双方俘虏进行等量互换,余下的,由对方自行处置等等。
  此战,几乎没有胜败可言,双方共计投入了超过四十万大军。
  义兴朝这边,十二万京卫、一万二千建阳卫、一万六千水师,甚至连禁军都出战了,加上吴争麾下杭州、金山、沥海三卫,蒋全义部和方国安一万多军校新军,加起来,就有二十万左右的军队,这几近于义兴朝可以投入兵力的极限。
  清军那边,尼堪在仪真、江浦一线十二万大军,喀尔楚浑在泰州至通州一线六万人,加上多尔衮在后期从徐州调动的六万人及他随行铁骑,数量更是在二十四万以上,同样,这也已经是清廷在沿海可以召集兵力的极限。
  这本来是场“意气”之争,可最后差点失控打成一场决战,在双方打得精疲力竭、伤亡惨重之时,却不约而同地选择停战议和。
  义兴朝十二万京卫,伤亡达到六成,建阳卫伤亡超过五成,水师全军覆没,还阵亡了一个国公。
  清军方面,伤亡丝毫不比义兴朝少,喀尔楚浑所部被鲁之域和池二憨击溃,喀尔楚浑、尚善当了俘虏,其部死伤虽然不多,但仅俘虏就超过万人,余者散于野,大部分向盐城以北溃逃,据说,最后在徐州完成收容整编时,仅不足二万人。
  尼堪在仪真方向的进攻部队有四万之众,这支军队是被全歼的,当时,吴争率三千火枪兵,携镇江、丹徒守军组成一支“混编军”,与当时驻扎在玄武门以东的二万多京卫夹击,这支清军,除了有少量跳江逃遁之外,其余没死的都当了俘虏。
  尼堪亲自所率的江浦方向八万大军,其实损失并不是特别大,因为在陈胜率沥海卫到达应天府之前,清军掌控着战局的节奏,攻城交战时产生的伤兵,几乎完全撤回了江对岸。
  所以,听起来这支大军是被打残了,可实际上,真正死亡和被俘的,加起来不超过四成。
  双方的俘虏都非常多,但相较之下,因为主要战场在南岸的缘故,清军被俘虏的更多。
  互换之后,义兴朝这边,尚多出来三万多俘虏。
  而吴争这边,虽然三卫的伤亡也超过了三成,可确实得到了不少好处,一是江都、泰州、如皋及以南土地,吴争没有那么大方,自然是不会交给义兴朝的。二是喀尔楚浑、尚善等人的巨额赎买金,虽说朝廷也在觊觎这笔浮财,但至少,还没人敢当面向吴争提出来。三是被义兴朝厌憎的那三万多俘虏,义兴朝此时连伤亡将士的抚恤金都没处筹,哪有心思去顾着这三万多张嘴?于是,便宜了吴争,这些俘虏随即被吴争一声令下,全部递解至吴淞新城。
  ……
  历时二十二天的第二次京城包围战结束了。
  次日,吴争随谈判官员一同返回应天府。
  一到京城,处理的第一件事,就是钱庄弊案。
  经过朝廷与莫执念等江南商会大股东数次交涉,最后确定了并购方案。
  涉案所亏空的二千一百多万两,均分成三份。
  朝廷以户部钱庄作价一份,也就是七百余万两,将钱庄出售给江南商会,也就是说,朝廷不再对钱庄拥有任何权益。
  江南商会另外向朝廷发放七百余万两的无息货款,期限八年,以朝廷每年赋税为抵押,从借贷第三年开始逐年偿还本金,至第十年全部还清。
  可并购方案却无法正式执行,因为尚缺少第三份。
  莫执念来到吴争面前,递上了一份名单后,沉默不语。
  吴争看着名单上的一个个名字,苦笑道:“莫老,你可真会替我找麻烦!”
  这份名单,列在前面的就是十几个宗室,特别是最前面几个,那可都是亲王爵。
  吴争指着名单,皱眉问道:“这秦王朱存釜,手中无权无兵,只是个酒囊饭袋,也涉足此案了?”
  末代秦王,本是朱谊漶庶三子朱存极,朱存极与弘光帝同时被清廷处死之后,朱存极次子逃脱,辗转来到应天府,被朱慈烺册封秦王。
  莫执念语气平和地答道:“宋征舆的银号帐册中,秦王有一成干股。”
  吴争愕然,然后再指着一名字,问道:“可这福王朱莲壁,才七、八岁,也能涉及此案?”
  “回王爷,户部钱庄帐册中,钱谦益前后送于福王白银十六万两。”
  吴争再指着另一名字问道:“荆王朱慈煃呢?”
  “荆王在银号中占股更多,为一成五。”
  吴争不再问了,将手上名单往桌上一扔,“我不看了,你就直说,这名单中有多少宗室之人?”
  “回王爷,亲王五人,郡王十一人,其余宗亲二十余人,京城官员占得更多,凡贪没千两以下者,不在名单之列。”
  
第1058章
两难
  此时的义兴朝,所辖虽然只有区区十几府之地,可亲王爵就已经有了十几个,郡王不下百人,虽说确实没有实权,无非是个虚名,可每月俸禄却一文不少,国库拘紧时,官员们还没闹,这些宗室却早已闹将起来。
  吴争是真不明白了,这些流落各地,听闻义兴朝立,空手赶来投奔的亲王、郡王,如何在短短两年之内,积累起如此巨财的,想来天天上街搜刮,怕也聚不起如此财富吧?
  吴争负手踱了几步,沉声喝道:“戚承豪。”
  “卑职在。”
  “你带人随莫老同去,按名单上所列,一家家全提溜到宗人府。”
  “是。”
  吴争转向莫执念道:“好生劝劝,客气些……先别动刑,最好让他们主动吐出来。”
  莫执念为难地苦笑道:“王爷,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怕是不易。”
  吴争抿嘴道:“先劝着,我即刻进宫……总得先知会陛下一声,否则,这恶名又得我来背。”
  “是。”
  ……
  谨身殿。
  “臣参见陛下。”
  “吴王辛苦了,不必拘礼。”
  朱媺娖的脸色不错,想来也是,随着与清廷条约的签署,义兴朝最紧迫的危机没了,朝廷君臣皆松了口气。
  “来人,替吴王看座。”
  吴争也不客气,接到锦凳坐在朱媺娖对面。
  “陛下,臣来所为一事,处置户部钱庄亏空之事,如今万事俱务,只欠东风……可据臣了解,涉案人中,有不少是宗亲,尤以荆王、秦王、福王为最,其余涉案宗亲,不下数十人,臣想请陛下下道旨意,勒令他们吐出脏银,归还国库。如此,臣就不再往下追查,既可保全宗亲颜面,也可化解财政危机。”
  朱媺娖脸色开始凝重,迟疑了半晌,开口道:“吴王可有证据?”
  “有。钱庄帐册、银号帐册皆已整理出来了。臣已经令人将涉案宗亲全部拘于宗人府,只待陛下旨意,便可令他们吐出脏银。”
  朱媺娖脸色一变,皱眉道:“吴争,你这般做法,也太急了些吧?朕还没有答应,你便已经动手拿人,在你眼中,难道朕就是个傀儡吗?”
  吴争一愣,忙请罪道:“臣不敢,臣只是急于处置完京城诸事,返回杭州府……陛下应该知道,臣离开杭州已有月余,积起许多庶务,需要臣回去处理。”
  朱媺娖脸色稍稍缓和了些,“吴争,朕也明白,你并非故意欺君,可缉拿宗亲此等大事,你却擅专,这要是被朝野知晓,朕何以服众?”
  吴争有些不耐了,是,这事自己确实是擅专了,可这事的根本不在于擅专,而是追脏。
  听朱媺娖顾左右而言它,吴争只好直接点破,道:“陛下,人证物证俱在,莫非陛下要纵容宗亲贪腐吗?”
  朱媺娖反倒愣了,好一会儿,她轻叹道:“不是朕要纵容,可你也知道,朕刚刚登基……他们毕竟是宗亲,逼迫过甚,宗室颜面何存?”
  看着眼前这张素面朝天、却依旧清丽脱俗的容颜,吴争无语。
  这兄妹二人,还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节俭、勤勉,象极了他们的父亲。
  可这有用吗?他们兄妹始终不明白,大明的灭亡,根子不在于此。
  “那陛下之意……?”
  朱媺娖斟酌道:“还是好言相劝,劝他们返还银子……”
  “若他们抵死不从,如何应对?”
  “这……”
  吴争起身道:“十万被骗民众,正等着朝廷处置方略呢陛下?”
  “这……”
  “十多万将士及家眷,正等着朝廷犒赏、抚恤呢,陛下!”
  “这……”
  “陛下以为,这天下与宗亲相比,孰轻孰重?”
  朱媺娖突然看着吴争的眼睛道:“吴争,我求你件事。”
  吴争一愣,道:“陛下尽管吩咐。”
  “此次和谈,清廷赎买被俘皇族将领的四百万两银子,你先借我……好吗?”
  吴争是真愣了,他定定地看着朱媺娖,是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0/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