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8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1/1807

  这场民乱的简报也已经送来。
  死三百二十余人,伤无数。
  一路上都在沉默的吴争,感觉到心中如针扎般的痛。
  为什么?
  为什么依旧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这些人不该死,至少不该死在这里。
  匆匆赶来的钱肃乐、黄道周带来了皇帝的问候。
  “王爷,京城乱民一分为二,互相械斗,乱民还在云集,陛下已经调动京卫、禁军前往平乱,不过一时难以平息乱局……陛下口谕,望吴王速速离京前往藩地,如此方可迅速安抚民众。”
  吴争心中格噔一声,凝视着黄道周、钱肃乐久久不语。
  黄道周也默默看着吴争。
  钱肃乐叹惜着走到吴争面前,“走吧……离开这是非之地,你有更大的抱负,不该陷在这沼泽之中,回去吧。”
  吴争脸在抽搐,许久,牙一咬道:“臣遵旨!”
  ……
  子夜时分。
  义兴朝新晋吴王、大将军,在立下赫赫战功、为朝廷擦干净了屁股之后。
  就这么悄悄率部出正阳门,踏上了归途。
  所有人都沉默着,包括每一个卫队将士。
  “太憋屈了!”已近古稀的莫执念奋力一拍靠手,无端吼出这一声。
  吴争依旧假寐着,至少眼睛闭着。
  马士英叹息道:“这后半段太着痕迹了……明眼人都心领神会,这是在驱赶王爷离京啊。”
  莫执念厉声道:“都道皇家无情,然,尤以朱姓者为最!王爷数年来,一直是尽心尽力辅佐朝廷,不然皇帝竟以此等方式回报王爷……还有黄道周、钱肃乐竟也不阻止,可谓恩将仇报!”
  马士英幽怨地看了一眼假寐的吴争,满腹牢骚地道:“王爷待她以真诚,可惜人家不领情……徒叹奈何?!”
  “马瑶草,闭上你那张鸟嘴!”吴争终于忍不住了,睁眼拍案,怒视马士英道。
  马士英居然毫不退让,见吴争睁眼,怼道:“王爷,非马某顶撞,实是王爷太过儿女私情,否则,咱们不会被动如厮……好嘛,这下好,辛苦一月有余,伤亡了万余北伐军将士,最后灰溜溜离京,全为他人作嫁了衣裳……马某心中就两字……憋屈!”
  吴争指着马士英骂道:“马瑶草,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心中想什么……你就为了那个应天府尹的职缺。马瑶草,其实你可以留下,还有你莫执念,你也可以继续做你的户部尚书,她只让我离京,没说要罢免你们啊。”
  莫执念悠悠道:“离了王爷,老朽屁都不是,这道理要还不明白,老朽该找块豆腐一头撞死了事。”
  马士英轻哼了一声,也沉默了。
  三人僵持许久,特别是吴争与马士英斗鸡般地互瞪着。
  终于,吴争叹了口气,再次依在软垫上,闭上了双眼。
  “你们都以为,我是顾及儿女私情,才让了步?”吴争再叹一声,“一个女人罢了,就算是金枝玉叶,也还是个女人,以大将军府辖下数百万人的利益让步,我吴争,还做不出来这等荒唐之事。”
  马士英追问道:“那王爷是为了什么?虽说沥海卫已经撤走,可以王爷在京中的实力,加上卫国公夏完淳的建阳卫和宁国侯廖仲平的京卫,皇帝能奈你何?皇帝没有下旨,仅仅是派黄道周二人来探探王爷口风……不想王爷就一口答应了。”
  吴争睁开眼,看着马士英道:“长安大街上那一幕,你也看到了……这些无辜的百姓,转眼之间非死即伤,你就忍心?”
  “王爷,欲成大事者,岂能存妇人之仁?您难道不知道,这些人定是被宵小暗中鼓动的。”
  “没错,他们是被鼓动的,可我若赖在京城不走,先死的就会是他们……别忘记,京城有数百万人口,民众确实是被鼓动,可这不代表着他们就不是无辜,也不代表着他们该死!正如你所说,我若留下,夏完淳的建阳卫和廖仲平的京卫就会做出选择,那选择之后呢,在应天府打一场内战?让数万、十数万甚至更多的民众、将士就这么无辜死去?那我还不如之前不出兵,让义兴朝亡于敌手呢!”
  马士英沉默下来。
  吴争道:“是,我承认我有妇人之仁,可有一点我自信没做错,那就是此战阵亡的将士在天之灵,也绝不希望,他们为之付出性命效忠的主帅,把他们的死、用民众的性命做为登基的阶梯。民众是愚昧的,可不代表着真相永远沉沦……马士英,耐心点,事过境迁之后回头看,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民众会给你想象不到的回报……民可愚,但绝不可欺!”
  马士英吸了吸鼻子,嘟哝道:“王爷总有说法,马某讲不过您。”
  “那是。本王向来以理服人。”
  莫执念道:“只是可惜了第二波抄没的银子,早知如此,就该运些回杭州,哪怕是转入钱庄帐户,也比全让给了户部好……”
  说到这,莫执念捶胸顿足哀叹道:“都怪老朽,原想着做了户部尚书,这银子终归是在老朽掌控之中,哪想到……哎!”
  吴争伸手拉住莫执念的手道:“害莫老只当了三天户部尚书,终究是我愧对了莫老。”
  莫执念一怔,反手握住吴争的手道:“虽说如今是乱世,可老朽也信,仁者必有福报!哪怕就算好人没好报,能在王爷这样仁义之人麾下效力,老朽也觉值得。”
  马士英心不甘情不愿地在边上哼哼道:“莫老还当了三天户部尚书,可马某昨日才走马上任……啧啧,真应了那句话,屁股还没坐热呢!”
  
第1073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
  吴争呵呵笑着,伸手另一手按在马士英手背上,道:“老马,你之前不也说吗,你最想做的官,就是在我身边做幕僚,这下,你如愿了。”
  马士英反手一把抓住吴争的手道:“王爷,话没错,可过程不该这样……也罢,这次算是您欠我的,日后须补马某一个正二品。”
  “欠?”吴争古怪地看向马士英,“正二品?”
  “呃……马某口误,请王爷恕罪。”马士英很快意识到犯了忌讳,这“欠”字用得不对。
  不料吴争大笑道:“若你真不忘初心,正二品?小了!”
  马士英一愕,看向莫执念。
  三人相视,哈哈大笑起来。
  “老朽有一事至今想不清楚,如果说废帝真是以性命来污王爷清名,以巩固明室根基,那当今天子是知情还是不知情?”
  马士英道:“原本马某认为皇帝一向仁义,可能不知情,但之后设计驱赶王爷离京,想来定是知情的,这一环套一环的,让人手足无措,应对不及,实是个中高手啊!”
  “可如果皇帝知情,应该让王爷再待半月一月的,让此事扩大、发酵起来,这样才能造成更大声势啊。”莫执念蹩眉道。
  马士英一怔,随即道:“其实不难猜,皇帝原本以为王爷不会遵奉口谕,至少也会拖上几天,如此就有足够时间令此事发酵……她哪会想到,王爷英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应对之策,一口应下不说,还连夜离京。王爷这一离京,自然表明了无意染指至尊之位,这下看还有谁能说,废帝是被王爷逼死的?自然将矛头转向当今皇帝了……嘿嘿,这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偷鸡不成蚀把米……”
  吴争、莫执念脸色古怪地看着马士英。
  马士英眨巴着眼睛,随即领悟到自己的前后矛盾,顿时脸色赤红道,“马某从未有言,王爷此次有错,就说感觉憋屈罢了……咳,在马某心中,王爷向来算无遗策、英明神武……”
  “行了,马瑶草,别再拍马屁了……瞧我这一身的鸡皮疙瘩掉的……”
  ……
  先不说吴争“悄无声息”地离京返回杭州府,趁着难得的“和平”时间,令大将军府辖下十三府之地百姓修养生息、发展内政、整顿军队、扩大军工。
  北面,清廷在多尔衮“铩羽而归”之后,也迎来了不断的捷报。
  先是钱翘恭枪骑营在天津卫击溃吴淞水师主力,枭首三百有余(实际是登州被剿于进财部),逼退了吴淞水师。
  再有沈致远火枪营配合阿济格,在草原全歼漠北苏尼特部落骑兵主力,彻底平息了苏尼特部落叛乱,后苏尼特部落约八千余男子被屠杀,约有五千余妇孺,解往顺天府献俘,苏尼特部几乎族灭。叛乱是平息了,可清军如此的暴虐,也在蒙古各部落的心中埋下了一根刺。
  但最大的捷报,莫过于来自西南、西北的大胜。
  随着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胤锡部及大顺军残部的分裂,何腾蛟、堵胤锡两部先后被清军击溃,兵败身死。
  永历朝不得不迁往更西的贵州。
  大顺残部郝摇旗、刘体纯部独木难支,只能向川南溃退,开始与大西军残部有了交集。
  清军再次占领湖南以西及广西全境。
  而之前派人向吴争提议联合围剿浙南、福建的郑成功,也遭遇了他反清以来,最大的一次惨败。
  两年前(1647)隆武进灭亡后,郑成功避走金门,在沿海各地招兵买马、收编其父旧部,仅在南澳募集了数千兵力。
  之后,郑成功在小金门,聚集起超过六万大军,以“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之名誓师反清。
  之后,郑成功与从弟郑彩以二万大军攻海澄,不想被不到万人的清守军击败。
  次月,郑成功再其叔与郑鸿逵部,合围不足六千守军的泉州府,久攻不下之后,因清漳州将军王进率援军赶来增援,郑成功不敌败退。
  年前,得到原南明浙江巡抚卢若腾等人效忠来归,郑成功也再次蓄积实力,原想与吴争联合南北夹击福建、浙南清军,可惜被吴争婉言拒绝。
  郑成功一怒之下,率军出击,起初还算顺利,轻松攻克同安,再次进攻泉州府城,攻了一月,还是攻不下,这时,清靖南将军陈泰、浙闽总督陈锦、福建提督赵国祚等率部围魏救赵,围攻郑成功身后同安,守同安的郑军不敌,守将、军民死伤无数。
  后路被抄,郑成功无奈之下,舍弃泉州,怆然退回海上。
  这时,原先吴争率舟山水师至福州救援隆武帝时,已经归降隆武的李成栋,再次反叛,以所辖明军,再次降清。
  清定南王孔有德率军二万,沿衡州、永州、全州、兴安,一路所向披靡,如入无人之境,直至桂林镇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1/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