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8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0/1807

  吴争无语了,这都什么想法啊。
  吴小妹突然脸色一黯,道:“我知道……我不是真姓吴,可爹将我养大不易,我却无处可以回报爹和吴家的大恩……这事还望哥哥成全。”
  看着吴小妹忧伤的神情,吴争心里一揪,道:“妹妹啊,这事能不能缓缓?要不找个年龄稍大些,也未嫁过人、身家清白的女子……呃。”
  说到后来,看着吴小妹嘲讽的眼神,吴争自己都说不下去了,此时江南女子出嫁的年龄虽比江北略晚,可也基本上都在十八九岁出嫁,哪有过了年龄还身家清白、未嫁过人的女子可寻?
  叹了口气,吴争打了退堂鼓,“成,这事我不赞成也不反对,全凭爹自己的意思,如何?”
  ……
  回到前面,吴争又犯难了。
  仔细斟酌了好一会,吴争终于向东厢迈出了脚步。
  推开门,吴争一惊,周世敏也在钱瑾萱房里。
  二女看着吴争进来,掩嘴偷笑。
  钱瑾萱笑道:“我还以为夫君打算在院子里犹豫上一晚呢?”
  吴争呵呵干笑道:“我这不是方才吃得太饱,溜达溜达消消食嘛。”
  二女再次笑了起来。
  吴争老脸一热,厚着脸皮往二女中间挤,“劳驾,让个位……要不咱大被同眠?”
  “想得美!”钱瑾萱娇叱道,“今晚我与思敏妹妹睡,夫君只管去西厢。”
  吴争这时哪还理会,肯定是死赖着不走了。
  都道是禽兽耻辱,禽兽不如却是无救了,此时哪还是讲道理的时候?
  ……
  七月二十一。
  吴争召集起大将军府各行政主官,定调了未来三年的施政方案,以扩产、富民(普通劳动者),缩小贫富差距、提高民众劳动所得为主调,并对三大学院的学子分配做出了指引。
  三大学院考核合格的学子,江南学院学子可直接以八品衔充入各县衙担任副职,三年后考核,成绩优异者擢升二级,迁为各县主官,成绩合格者擢升一级,延用原职三年,后可直接迁为各县主官,成绩不合格者,迁他县担任副职,若三年后再不合格,谪为县吏或幕僚。此事由新升任右布政使张国维全权负责。
  商学院学子可选择入财政司设在各县分支机构,起始也是担任副职,晋升或者贬谪参照文学院,同样也是三年为期。此事以财政司莫执念全权负责。
  军学院学员直接编入北伐军各卫,初始可任副连级(相当于哨官军职,也是从七品),晋升或者贬谪以训练素养、作战指挥能力综合考核。此事以各卫指挥使全权负责。
  也就是说,但凡从三所学院学成的学子,一出学院就是官身,至于后面是升迁还是贬谪,那就要各凭本事了。
  此举,基本上打消了民间观望者心中的疑虑,由此日后想挤进三所学院者,可谓如过江之鲫,无数生员,削尖了脑袋向往里挤,而也由此,三大学院的招生门槛开始提高,有了入学考试,当然这是后话。
  可就算这样,生员的入仕难度,与前朝相较,也是天壤之别。
  三大学院无须十年寒窗苦读,也无须琴棋书画骑射等六艺俱备,只需要三年(后来变成四年),文、军、商三者,泾渭分明。
  
第1086章
再次整编
  合用就行,倒不是吴争是个实用主义者,而是现实逼着吴争采用实用主义。
  诗和远方,对如今的吴争来说,太过奢侈了。
  吴争没有太多时间,用的方法其实就是后世流水线作业培训的方式,不需要你懂,只需要你按部就班,一两个技术人员可以引领成百上千个目不识丁地人搞科研,虽然缺失了创造力,但可以速成,后世两弹一星,就是这么造出来的,否则,数以万计的基层科研人员培养,至少得花了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哪能十几年之间造出两弹一星来?
  而此举,让江南明眼人都看得明白,吴王要对大将军府辖下各府官场及北伐军序列,从上至下来次大换血了,当然,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期限为三年。
  一个生手,在担任副职的三年中,与上司慢慢完成新老交替的过程。
  或许,在这三年里,双方可以达成一种正治默契,或许可以在这三年中,彼此完成一种妥协,以此来避免一刀切带来的撕裂痛楚。
  这是关系新政持续推行,最基础必要的一步。
  会议确定农业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八字专项法律,严格实施深耕、改良土壤、土地勘查规划,合理施肥,兴修水利、合理用水,培育、推广粮种(贫瘠之地向广东引进番薯进行合种),合理密植,防治虫害,进行田间管理,工具改良,特别是对长江流域肥沃的土地,这原本就是相对高产区域。此事由左布政使熊汝霖全权负责。
  这是吴争一力坚持推行的,四年多来,关于农业产量的问题,吴争对见到的、听到的,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也为困扰心中的疑惑释疑。
  此时的百姓,春播夏收,再种一茬,再秋收,和后世没啥区别。
  可产量却不及后世三成,为何?
  是以前的百姓很懒吗?其实不然,和后世人差不多。
  问题出在三个方面,一是土地计量不同,那时的亩小,只有后世市亩的约四分之三,宅院也是如此,一亩小院,说得也不是后世的市亩。
  二是粮种没有很好的改良,农户通常使用的种子,是上一季收割余下的种粮,而非后世有专门经过筛选改良的粮种站。
  三是耕作方法落后,这一点是最大的原因,百姓往往播种之后,就不再打理了,除非有大旱大涝出现,甚至连最基本的施肥都欠缺。
  这倒不是说百姓懒,而是当时人口少,大明人口巅峰时期,在册人口也才二千万户左右,相当于人口刚超过亿。
  如此地广人稀,人均田亩就多了,一丁分二十亩,算是少的,象唐时,一丁有百亩(其中四十亩永业田),象这样的亩数,要细细打理,在没有机械辅助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粮种优劣不分、参差不齐,播种后疏于打理,是亩产不高的根本原因。
  要解决这个问题,在此时很难,人口是个大问题,千百年来养成的惯例也是大问题。
  但现在,吴争有了底气,因为此战有数万俘虏,而且个个是男丁。
  将他们做为最底层的耕种人口,在吴淞新城周边划出数十万亩试验田,进行耕种。
  只要试种一季,一旦高产,足以引百姓争相效仿。
  政令推行,最好就是引百姓主动效仿,这才是牧民的最高境界。
  对于十一府所辖各县商业,进行政策引导,吸引各地商人投资工坊,从而改变农工的比例,渐渐将商人资本转化为工业投入,带动工业革命。
  特别是在杭州府周边,对开设织造坊的坊主进行税收优惠或者减免,并对工坊用地进行半价租赁,最长者可达五十年。
  由官府引导,向民间推广军工坊刚刚研制出的蒸汽纺织机,从而促进、扩大丝、布织品的产量,带动服装产业蓬勃发展,奠定江南服装业在全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龙头地位。
  吴争有信心,提早一个甲子,让华夏来引导世界,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而奠定华夏坐稳世界正治、文化中心的地位。
  所以,吴争开始积极对商人这个阶层进行引导和改造,引导是引导商人将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这需要刺激。权衡取舍、机会成本、激励是经济学的三大原理。
  在大将军府辖下,每年纳税最高者可由朝廷授于正七品散阶承事郎,第二至第十名可授从七品从仕郎。这是相当于一县正堂的官位了,虽然没有实权,但毕竟是官身,这对于千百年来,饱受压制的商人阶层而言,这道政令等于解除了他们身上的梏链,从下九流直接跃上与仕人并立阶层的途径。
  但同时,吴争又给他们加上了另二道枷锁,一是涉及逃税、偷税、漏税者,每千两入狱一年,可累计,直至无期,另处三至五倍罚金,可抄没家产作为抵偿。二是为确保务工者的薪酬,规定最低合法报酬为每月三两,凡拖欠务工者薪酬累计超过五百两者,可由官府负责追讨,超过三千两者,入刑,最高可处八年监禁并抄没家产。此事由莫执念领头,按察使张煌言一路监察。
  同时,单独设立监察使司,允许监察司在各县设立监察分支,编额十人,并额准监察司拥有一支独立的监察部队,人数上限为三百人,由监察使掌控。
  七月二十三。
  吴争召集各卫指挥使、副指挥使及两支水师总兵、副总兵,定调了三年的扩军、强军方略。
  吴淞水师拥有七十二、六十四重炮舰共十二艘,内河炮舰三十六艘,斥候船二十四条,大型运输福船二十八艘,满编上限为六千八百人,同时,单独编制一支三千二百人的陆战队。
  舟山水师开始换舰换装,并在三年内,扩编成与吴淞水师同等的新式舰队。
  杭州卫改编为北伐第一军,人员编额扩大至五万人,下设五营,做为北伐主力。
  其余各卫皆隶属北伐第二军。
  
第1087章
人为财死
  沥海卫改名为金华卫,驻地由绍兴府沥海小镇调防金华府,人员编额不变,为二万人,下设二营,防御台州府清军。
  金山卫改名为吴淞卫,北调吴淞新城,扩编至二万人,担任新城卫戍任务。
  严州卫改名为处州卫,驻地由严州府调防处州府,人员编额不变,为一万人,防御温州府清军。
  靖江卫与泰州卫合并,人员编额不变,为一万人,但预备役已达二万人,职能是防御扬州西、北部清军来犯。
  宁波卫名称不变,员额扩编为二万人,与金华卫,对台州清军形成夹击之势,也就是说,此时,浙江唯一不在吴争手中的两府,被金华、宁波、处州三卫紧紧包围,它们的唯一出路,就是与福建清军相连。
  李过、高一功、刘体仁的广信卫,驻地不变,员额扩大为三万人,防御来自江西、福建清军的进犯。这次扩编,让原本怕忠贞营被吴争吞并而忐忑不安的李过、高一功安下心来,也让忠义夫人心中松了口气。
  此次整编,显示出大将军府在未来三年的战略目标,已经从北伐转为固守,并带有一丝向西、南攻略的意图,极具诱导性。
  同时,按这份扩军蓝图,大将军府麾下的正军,将达到十八万(其中不包括泰州卫二万预备役)。
  当然,要完成这份蓝图,需要投入的金钱也是巨大的,军队数量几近翻一倍,虽说多出了江西两府之地和江北扬州二府之地,可毕竟都是今年刚刚光复的,赋税的效益基本上需要明年才会显现。
  所以,吴争面临着扳着手指等钱用的处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0/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