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8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4/1807

  “你没得选择。趁我还没改变主意之前……说。”
  朱以海急了,“那你得发誓,有生之日,不得进犯舟山!”
  “不能。”吴争摇摇头道,“本王不能允。朱以海,你得明白,这不是交换,而是本王恩赐。”
  朱以海突然明白过来,吴争清洗宗室的心意,其实早已决定。
  他苦笑道:“你原本,是来杀人的?”
  吴争摇摇头道:“不,你不该死……至少,不该死在我手里。”
  “这又是为何?”
  “因为……我乐意。”
  朱以海怔住了。
  吴争有些不耐烦起来,“说不说,本王没闲功夫陪你拖延。”
  朱以海长吁一口气,道:“本王……赌了。本王身后人,是……永历。”
  吴争大惊,“朱由榔?”
  “是。”
  “他怎么和你联系上的?”吴争确实没想到,他怎么也没想到,朱由榔会隔着数千里,并且是隔着近二十万清军的情况下,来延揽朱以海,这太不可思议了。
  朱以海道:“郑森。”
  吴争闻听,稍一思忖,于是恍然。
  对,海路。
  也只有海路可以,自己为了寻求对外贸易收益的增加,不但没有禁止海洋贸易,还鼓励民间参与对外海洋贸易,于是由南而来的国内外商船云集杭州、吴淞港口,不用说夹杂一个信使前来杭州,就算来一百人,也不足为奇。
  
第1120章
谁更小人?
  “永历他……许了你什么好处?”
  朱以海摇摇头,“到了我这身份,还能有什么好处……封藩而已。”
  “许了你哪里?”
  “越地。”
  越王?
  这不开玩笑吗?
  是,永历称帝,按说,封是可以封,可问题是,这边是义兴朝,也是皇帝。
  越地尽在吴争掌握之中,这等于视吴争于无物。
  如何不生气?
  吴争闻听勃然大怒,“他敢?!”
  朱以海面无表情,道:“有何不敢,你不也谏言朝廷册封李过夔国公,高一功郢国公,刘体仁受封皖国公嘛,一个封号罢了。”
  吴争深吸一口气,“他让你做什么?”
  “内应。”朱以海悠悠道,“他也想北伐,从海路北上,效仿你派吴淞水师,突袭天津卫。但须避过你的舟山、吴淞水师。”
  “他自身难保,有何实力?”
  “他有郑森。”
  吴争愕然,突然想起了王得仁的背叛,敢情,这伙子人,想绕过自己,不,这是在公然挖挑衅,挖自己墙角!
  “这么说来,王得仁受封永历朝钱仓伯,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吴争的目光变得阴冷。
  “是。”朱以海很诚实,因为他很清楚,吐出了永历二字,瞒别的已经没有意义。
  “这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这是一个完善了的部署,对吗?”
  “是。”
  “可我不明白……周思敏明知你与朱媺娖已无任何握手言和的可能,为何还要冒险助你?”
  吴争是真想不明白,如果周思敏暗中帮助朱媺娖,还说得通,可朱以海实际与朱媺娖其实是对立的,甚至周思敏第一次怀孕,还被朱以海失手一推,造成小产,论公论私,都不应该襄助朱以海才对。
  朱以海答道:“我只是派人告诉她,宗室需要她的帮助。除了银子,其实她并没做什么。”
  “别骗我。”吴争冷冷道。
  朱以海悠悠道:“生死在你手中,我骗你有何意义?”
  吴争慢慢转身,“鉴于你暗中投靠永历,之前答应的事,有了变动。”
  朱以海大急,“吴争,你不能食言而肥!”
  “我非君子。”吴争头也不回地道,“你可以放心,别的不变,但舟山你不能去了……去何处,我想好了,再告诉你。”
  看着吴争远去的背影,朱以海破口大骂。
  骂了许久,朱以海有些累了,他坐在地上沉思起来,突然仰头,自语道:“莫非……他是要向南边动手了?”
  ……
  吴争头也不回地离开,确实是预感到了一种危机。
  五年前回到绍兴府,想得是扶明。
  五年后,麾下有了十一府之地,吴争想要与明室共存。
  不为别的,为的就是一加一大于一的理念。
  对大顺、大西义军残部如此。
  对南边郑森(郑成功),也是如此。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清。
  虽说这一路走来,羁绊不少,可总体而言,也算是挺过来了。
  几乎无险可守的江南一隅,生生被吴争打造成了一块清军啃不动的硬骨头。
  可到了这时,吴争才发现,这一套理念,已经用不下去、行不通了。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抗清的时代,一去不复还了。
  危如累卵之时,所有人想着的是生存,所以,吴争的理念被接受,至少无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对。
  但现在,局势开始稳定下来。
  义兴朝与清廷签署了停战条约。
  郑森进攻福建不成,退而求其次,在更南些的澎湖屿周边,积蓄实力,而被浙东牵制的福建、两广清军,也没有兴趣和精力与郑森抢夺沿海岛屿,这给了郑森极大的发展空间。
  郑森最大限度地收拢、整合他父亲郑芝龙的旧部,甚至不惜处死他的族叔郑联,夺取了郑彩、郑联手中的军队和控制的厦门,这就有了之前北攻,意图借助吴争军力收复福建的出使。
  但这项提议被吴争婉转拒绝,郑森暗恼之下,自恃兵力强大,独立起兵,结果遭遇大败。
  这场大败,对郑森势力造成了极大的损伤,最大的影响是,原广东提督李成栋(嘉定三屠的主凶)再次降清,这就将广东近七成的土地归于清军控制之下。
  郑森明白,无法从陆地北攻,说的简单点,就是打不过。
  郑家海盗出身,对水战精通,陆战,就非常不堪了。
  之前以三倍以上兵力,两次兵临福州城下,结果被清军打得大伤元气,不得不撤退。
  加上郑森确实没有军事才华,这也难怪,海盗出身,虽说招了安,可家族没有军事底蕴,加上也没打过几场仗,想要造就出一代名将,确实非常困难。
  麾下兵力多,不代表着有战斗力。
  打打顺风仗还行,可真要统率超过十万人的大军,郑森还真没这个能力。
  所以,郑森选择由海路北伐,也在情理之中。
  原本,吴争就算知道郑森的目的,也不会阻拦,甚至还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但吴争没想到的是,郑森采用的是,一场针对自己的阴谋。
  这是吴争绝对无法容忍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4/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