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8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5/1807

  他大声冲马士英喝道:“住口!马瑶草,你这是在害吴王!”
  马士英毫不示弱,瞪着钱肃乐道:“太傅,非马某蛊惑王爷谋反,其实太傅心里已经清楚,王爷与朝廷之间,一战之势已成。眼下正好以此做借口举兵讨伐,否则长此下去,朝廷占据名份大义,王爷等于自缚手脚,处处被动。既然如此,何不将长痛化为短痛,一举抵定天下!”
  钱肃乐铁青着脸,“呸”地啐了马士英一口。
  然后转身看着吴争道:“天下之势,冥冥之中皆有定数,天下人或许愚昧,但任何事,总有水落石出之时,吴王绝不可听信马瑶草妄言。自古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之人,是窃取天下。或许可以暂时得手,但终将被反噬。吴王有丰功伟绩傍身,不管朝廷如何肆无忌惮,吴王尽可听之由之,坐观其变,以不变应万变。”
  说到此处,钱肃乐长揖道:“若吴王不听钱某规劝,非要举兵讨伐,请不要借钱某之名,钱某不过是个普通人,若真要有与众不同之处,那就是钱某胸中,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若吴王玷污了它,钱某宁死!”
  吴争闻听,悚然动容,赶紧伸手搀扶道:“岳父快快起身,我这就下令……撤兵!”
  说完转头瞪了马士英一肯,斥道:“就你心眼儿坏,看吧,惹恼了本王岳父……还不快去传令?!”
  马士英本还待再谏,可看吴争抬脚作势,只好一溜烟跑了。
  钱肃乐长吁一口气,看着吴争道:“你还年青,有得是时间。等,你等得起,何必急于一时?”
  吴争忙道:“岳父指责的是,我记下了。只是这次刺客有三人被俘,我打算带回杭州府审讯,就怕审问出背后指使之人是……又该如何处置?”
  钱肃乐沉吟了一会道:“非得审?”
  吴争一愣,随即会意到钱肃乐话中的意思,但吴争依旧点头道:“审还是得审的,既然事已出,若我遮掩,不但助长了宵小的气焰,还有损声誉,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有什么见不得人之事呢!”
  钱肃乐斟酌了一会道:“你这话有理……那就审吧,不过审的人须谨慎。审出背后之人是别人,那就送供状入京城讨个说法,若是审出是……”
  说到这,钱肃乐牙一咬,坚决地道:“以栽脏诬陷之名……尽杀之!”
  吴争想了想道:“那就……如岳父所愿。”
  钱肃乐看着吴争道:“你可想好主审之人选?”
  吴争想了想道:“让老马去吧,他合适。”
  钱肃乐一怔,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沉默了一会,悠悠道:“吴王须明白,以奇胜,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可以堂堂正正赢,就别去想着施展什么阴谋诡计。”
  吴争微微一笑道:“岳父放心,我自有分寸。”
  钱肃乐见吴争坚持,也就不再多言,问道:“萱儿还好吧?”
  吴争笑道:“有我爹和我妹妹陪着,好着呢。岳父放心,年底前,总能让您见到外孙。”
  这事是二人共同的关心之事,一提及,让二人都眉头舒展,大笑起来。
  ……
  兵是撤了,吴争终究没有改变驱逐宗室的命令。
  从当天起,一万六千多宗室人口,分为东、南两个方向离境。
  相较于南、北两个方向,押送朱以海这边三千多宗室人员出海,是极其秘密的。
  因为不能暴露陈钱山海盗被王一林接手,和陈钱山与吴争有关连的秘密。
  整整三十条海船,在深夜里离开杭州府港口向东。
  没有人知道这些人去了哪,以至于坊间都谣传,这一部分宗室人员被吴争下令杀了,至于杀了多少人、埋在何处,是个谜。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说吴王若是要杀尽宗室,又何必放另外两部分宗室人员离开,还安排海船供宗室南下厦门。
  但反对者又辩论,说吴王杀的几乎都是鲁王一脉的人,很可能是因为早年与鲁王有私仇……如此云云。
  有一点可以确认,十一府之地,再无朱家宗室。
  这带来的影响是,无数拥戴宗室的人,骤然间没有了心中的效忠对象,在大将军府严厉的高压下、在三所院校学子的带动下,在明社社众的舆论宣传下,开始慢慢转变。
  十一府之地,开始出现新气象。
  倒不是说人心善恶的新气象,而是真正精诚团结、一致对外的新气象。
  譬如杭州府,原本许多人言必称我朝,但现在,这种人几乎绝迹,现在言必称我大将军府怎样。
  譬如原本三天两头,递折子向吴争建言,要善待宗室的,现在几乎看不见了。
  譬如那些白发苍苍、倚老卖老的士族,如今也不再来到大将军府门前请愿了。
  这不是一场战争,自然也无所谓胜败。
  所以,吴争只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一直纠结想做的事,心里非常畅快。
  虽然有得必有失,得到利益的同时,也会失去利益,但,吴争无悔。
  但这事件的后遗症也不小,最直接的后果是,义兴朝的态度,原本的官方来往瞬间断绝。
  譬如往来的公文,原本不管是朝廷有诏告,还是大将军府有通告,哪怕是民间案子的通报等等,都会转抄一份,但如今,所有的联系都断了。
  无锡的朝廷大军返回了常州府,但依旧驻囤着。
  双方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已经分不清是敌是友。
  
第1134章
那就不等了
  不过,双方民间的往来却变得更为紧密。
  得益于汉明银行的正式挂牌开张,二十多府百姓没有了别的选择,习惯了携带票汇的商人们,自然不会再傻到花一成以上的运费,去运送巨额的银两做生意。
  十一府之地,在莫执念亲自操刀之下,有一百多官员,二百多户商贾被处置。
  大将军府辖下牧治政令为之一清,反对的声音几乎为零。
  当然,不可能做到人人忠诚,但如此高压之下,怕是胆最大的也该收敛起一段时间来,静静心了。
  没了宗室、少了贪官、没有了奸商的江南,空气都变得干净起来。
  不是说一夜之间,整个江南海晏河清了,人心也非一夜之间可以扭转过来的。
  但吴争用了五年时间,在绍兴、杭州、嘉兴、松江四府播下的种子,随着三大院校和明社的推波助澜,已经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起来了。
  新一代替代旧一代的时机开始成熟。
  吴争之所以如此决绝地选择在同一时间,对宗室、贪官污吏及奸商三个阶层进行彻底地涤荡,并非是头脑一热或者说仅仅因为这次莫长林案牵扯出宗室的结果,而是对内部敌人发动的最后一战。
  既然是战,那就不能留情,要么不战,战则必胜。
  正如后世伟人曾经有过一句名言,“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正如地上的灰尘。扫帚不到,灰尘是不会自己跑掉的。”
  只有行动,才能改变现状。
  五年时间,不算长,但绝不算短,经过这五年时间,该转变的,已经转变。
  还没转变的,那就不等了。
  没有时间再耗下去,所以,吴争决然动手了。
  一万多宗室一扫而空,让辖地之内的反对者没了领头人。
  一百多官员被罢官,加速了官场的新旧交替,也同样稳固了江南学院生员的人心,使得他们能够坚定地站在吴争阵营,勇于向旧势力反抗。
  二百多户奸商被惩处,涉及人员千余人,轻则罚银、劳役,重则入狱、杀头,家产抄没。此举让江南商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唯利是图的本能之外,还需要有一条底线。
  等这一日,吴争已经等得很久了。
  莫家莫长林一案,无非是个催化剂,准确地说,是导火线。
  从朱慈烺下旨追杀自己的那一天起,与朱家的决裂,已经是板上钉钉,再无回旋的余地。
  只是吴争性格内敛使然,谋定而后动。
  要么不动,动则惊天一击。
  吴争甚至已经与马士英商量了借此机会清君侧的可能。
  是,马士英当着钱肃乐提出的建议,并非空穴来风,这是吴争在得知钱肃乐幸存下来,赶往秀水县的路上,和马士英探讨后的结果,当然,因为事发突然,还没真正决定。
  所以,这时的吴争,其实已经向朱家啮出了狰狞。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从朱以海到朱慈烺,吴争受够了,而朱媺娖……想起这个名字,让吴争的心,不由得一揪,她又该如何安置?
  让吴争欣慰的是,钱肃乐的到来,让一些事情变得明朗。
  虽说钱肃乐将事情几乎都揽了过去,但此事件的本质,让吴争松了口气。
  周思敏依旧被软禁起来,不是吴争狠心,这是种姿态,做给北面看的,告诉她,事情我知道了,人也软禁了,别再来给我找麻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5/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