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8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5/1807

  “是。”王一林点点头道。
  “郑芝莞明知是北伐军旗下商队,却依旧执意劫掠,还在临行前特意嘱咐我,劫掠之后杀人。”
  “……”
  “吴大人难道还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吗?”
  王一林渐渐会意过来,郑芝莞这是在存心挑起郑家与吴争之间的仇恨啊。
  可王一林一时还是想不明白,这为了什么?
  两家陆路不通,就算发生冲突,也只在海上,就算郑家水师再强大,也无法登陆作战,真要在浙东登陆,就眼下郑成功不足十万人,哪怕倾囊而出,也不够北伐军打的。
  再说难听点,就算舟山、吴淞二水师不敌,也可避入杭州湾,以岸炮阻击郑家水师,以郑成功的阅历,难道想不明白这是根本行不通的?
  既然郑成功不可能同意与吴争开战,郑芝莞为何执意而为?对他有什么好处?……好处?
  王一林突然会意过来,一把拽住陈藜道:“你说半年前左右,郑芝莞就说过,义兴朝内乱起时,便是郑家水师北上之日,到时他便是镇海侯这话?”
  陈藜默默点头。
  镇海侯,这显然不是永历朝许诺的。
  郑成功年前刚封延平郡王,如果再将他的叔叔封为镇海侯,这非常不妥当。
  倒不是说,一家不能同时封王侯。
  而是郑成功的郡王封号——延平,其藩地与镇海侯的封号是冲突的。
  这不是无端挑起郑家内乱吗?
  那么,还有谁有权力去封郑芝莞镇海侯的爵位呢?
  义兴朝可以,但会吗?
  或许郑成功归附义兴朝,义兴朝会封。
  可郑成功有可能归附义兴朝吗?
  绝对不会,除非永历朝灭亡了,不,就算永历朝灭亡,郑成功也不会归附义兴朝。
  其实道理很简单,郑成功先是隆武之臣,可隆武朝灭亡后,郑成功没有选择义兴朝,而是宣布效忠比义兴朝还要晚的永历朝,从这就可以看出,郑成功心中的打算,那就是效仿他爹郑芝龙,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当时义兴朝势大,永历朝势小,郑成功如果选择归附义兴朝,或许义兴朝实力就会更大,但不容置疑,郑成功会被吴争压制,这道理更简单,吴争在义兴朝经营数年之久,加上有大将军之衔。
  就算义兴朝皇室与吴争不太对付,也不会说郑成功一来,将吴争的大将军位黜落,让于郑成功吧?
  所以,不管郑成功实力再强,一旦归附义兴朝,必在吴争之下。
  这就是郑成功不选义兴朝而选永历的关键原因。
  道理其实和孔明不选势力强大的曹操,而投无立锥之地的刘备一样。
  只有反其道而行,化腐朽为神奇,才能彰显出孔明的能耐来。
  事实上,原来历史也是如此,郑芝龙奉朱聿键以明朝疏藩即位称帝,可朱聿键曾是高墙中的罪宗,既缺乏自己的班底,又没有足够的名分,这一先天弱点,使他不能不依赖倡先拥立的闽实权人物郑芝龙、郑鸿逵兄弟。
  朱聿键即位后就以拥戴之功,加封郑芝龙为平虏侯,郑鸿逵为定虏侯、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整个朝堂,郑家一家差不多占了一大半了。
  郑芝龙降清之后,郑成功效仿他爹,先奉隆武,隆武朝亡,郑成功做为国姓爷,做了什么,打了哪几仗,立过什么功?
  按理如果他确实没有私心,隆武朝亡,就该直接去投永历,可郑成功没有,他明里权衡,暗附绍武。
  绍武(隆武的亲弟弟)朝才存在了半年时间就亡了,郑成功当时做什么了?
  在南澳募兵,绍武亡之后,郑成功以“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罪臣国姓”之名誓师反清。
  搞笑的是,这国姓,还是隆武封的。
  而绍武一亡,他也没有投了永历,隆武朝亡于1646年,永历元年是1647(永历由监国登基是1646,次年改元)他依旧没投,一直到永历二年,他都没投。
  这是奇货可居、待价而沽啊。
  果然,永历撑不住了,册封郑成功为“延平郡王”,于是郑成功立即改旗易帜,宣布改奉永历年号为正朔,但事实上,两个势力中间隔着十余万清军,郑成功依旧是听调不听宣,不,事实上,不听调也不听宣。
  甚至最后永历朝亡,郑成功都没有派兵前往救援,虽说中途遥远,可其心,也是路人皆知的。
  王一林将陈藜所交待的事,大致串连起来,也猜测到了一部分事实。
  那就是郑家果然有人通敌,至少郑芝莞已经可以确认。
  王一林悚然而惊,这是多大的一个局!
  半年前,郑芝莞已经暗通清廷,已经揣摩到义兴朝内乱起时,就是郑家水师北上之日。
  也就是说,郑芝莞在半年前,就知道义兴朝会乱,而事实上,义兴朝今年已经够乱了,先是大战,后钱庄弊案,暴发慌乱,连皇帝都换了,而逊帝自尽了。
  而郑芝莞说这话的当时,五、六月的那场大战尚未暴发,义兴朝天子还是朱慈烺。
  这怎能不让王一林惊悚。
  他紧皱眉头,脸色阴沉得可怕。
  
第1147章
不识时务的施琅
  陈藜见状,心里不禁后悔起来,不会由此,之前说好的释放,就泡汤了吧?
  好在王一林没有反悔的意思,他只是皱着眉,挥挥手道:“将事烂在肚子里,回去好生活着,说不定你我还有见面之时。”
  陈藜连声应着,赶紧转身,准备离开,生怕又出什么岔子。
  “且慢。”王一林一声喝道。
  生生吓得陈藜打了个哆嗦。
  王一林道:“这些被俘人中,可有郑芝莞的亲信?”
  陈藜眉毛一挑道:“有几个。”
  “将他们留下,否则,你回去怕是过不了关。”
  陈藜闻听松了口气,眉毛一挑,陪笑道:“多谢大人提醒,其实我早已决定,回去路上,将他们这几个,扔进海里。”
  王一林一愣,而后笑道:“这么说,还是我多虑了……不过,这几人我有用,你将他们留下吧。”
  “是。”
  “另外,你在向郑芝莞禀报此战经过时,大可不必太过夸大我舰队实力……就说比你部舰船多些便是。”
  陈藜神色一变,然后道:“吴大人放心,就连大人麾下舰船火炮射程远胜过我部,我也不会提及。”
  人才啊!
  王一林愣了愣之后,哈哈大笑起来,“好,我记下你了,若日后在郑家混不下去,就来投我。”
  陈藜忙应道,“多谢吴大人赏识。”
  看着陈藜去如今那近千俘虏兵转船。
  王一林对身边传令兵道:“给张总兵传信,一切顺利,按计划行事。”
  ……
  郑芝莞正在享受男欢女爱之际。
  惊闻水师兵败而回,第一反应是大怒。
  “陈藜,本官念你平日多有孝敬,这才抬举你,此次让你率船出海,不想,区区商船船队竟让你一败涂地,损失十几条战船……来人,将这厮拿下!”
  郑芝莞心中这口气不顺啊,坏消息来得真他妈的不是时候。
  当然,就算来的是时候,那也是坏消息不是?
  虽说十几艘战船,相较于整支水师而言,也不是不可承受之重。
  面子,主要是面子啊。
  最重要的是,陈藜坏了他的大事。
  在郑芝莞看来,只要灭了这支船队,不单可以缓解军饷不足的窘境,更可挑起吴争报复之心。
  只要吴争派水师南下,那么,对郑成功而言,就是被迫应战。
  如此一来,双方定能打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5/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