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9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9/1807

  二十余天的激战,每天都有数百人战死城头,可两卫将士,明知上城头就是九死一生,却也不得不闭着眼睛上去。
  祖大弼将两卫士兵分成一千人一营,编好顺序,轮流上城墙,只要运气好,大难不死,就可以间隔至少十五次才会再轮到,而在起初时,将士们认为十五次之后,北伐军早该被击退了,所以,他们是乐观的。
  直到二十多天过去,北伐军不退反而增兵,加上米粮补给迟迟未到,粮一少,人心则乱。
  被赵老大喝斥的士兵,讪笑之后,一转话头,“赵老大,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就算不战死,也得饿死,我听说,城中百姓已经开始吃打鸟捕鼠吃了,再这样下去,怕是吃人也会出现……要不,咱哥几个一起……投诚了吧?”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惊惶地四顾。
  赵老大大喝道:“放屁!咱是那无德之人么?况且兄弟们哪个不是拖家带口,你想害死所有人吗……若再满口胡吣,某必出首……滚!”
  那士兵被骂得脸一阵青一阵红,在众目睽睽之下,尴尬地离去。
  见他走远,先前问赵老大“吴王真有撒豆成兵、决胜千里之外的本事么”的士兵嘿嘿笑了起来,道:“这厮定是将军安插在营中的奸细,这等事都用来套咱们的话了……想蒙赵老大,也不看看咱赵老大是何等人?”
  另一个士兵也笑道:“这厮进咱营中不过一个月,自来熟,什么话都敢说……一瞧就知道是个奸细。”
  赵老大“啪啪”地拍了几下鞋底,然后将鞋套在脚上,沉声道:“你们几个与各营联络得如何了?”
  “都联络过了,兄弟们都有这心思,只是担心一旦起事,家人怕是会遭毒手,都犹豫着呢。”
  赵老大稍一沉默,道:“既想举事,又想保家人平安……天下哪来这样的好事?去告诉他们,明日后半夜子时一过就动手,不愿意的咱不勉强,可要是谁敢出卖告密,那就别怪咱不留情面!”
  “是。”
  ……
  鲁之域很头痛。
  阻击自己的敌人,就象一块石头,油盐不进地顶在那。
  无论自己侧翼包抄,还是佯装撤退,它都纹丝不动。
  不是不能强攻,可对方的火炮数量太多,弹幕密集,要让麾下将士冒着如此矢石冲锋,鲁之域于心不忍。
  这支军队,从杭州防御战时,归附吴争以来,一带是他带着,鲁之域甚至能叫出许多老兵的名字。
  如果不认识,牺牲也就牺牲了,不过就是一个数字。
  可一旦叫得出名字,就有了感情。
  这同样是一把双刃剑,既能让将领指挥起来如臂使指,可同样,如果遭遇血战,需要让一些人去牺牲,就会不忍。
  人嘛,熟悉了,就混成兄弟了。
  谁能让兄弟,就这么去当炮灰?
  鲁之域不忍,他做不出这决定,因为他心中还有期盼,盼着蒋全义在淮安方向突破,也盼着从杭州调来重炮。
  可吴争传来的急令,让鲁之域无法再回避。
  他只能咬牙下令,连夜组建“敢死队”。
  看着身边的吴易、孙兆奎、沈自炳、沈自駉等等,这些跟随了自己五、六年的将领,和对面一张张熟悉的脸,鲁之域眼睛红了。
  八百敢死队,由沈自駉率领,原本该是沈自炳的,可沈自駉硬是从兄长那抢了过来,理由很简单,长兄如父!能让父亲死在头里吗?
  这是吴淞卫的骨血啊,鲁之域不仅在心中埋怨起吴争来,一场野战,即将报销掉吴淞卫三成骨干……值得吗?
  然而,将士的目光是炽热的,他们脸上没有一丝犹豫、迟疑,他们兴奋地看着自己的主将,在等他的一声号令。
  连攻五天受挫,与鲁之域想法不同,吴淞卫的将士们打出了火气,这是组建以来,从没有发生过的挫败,将士们盼望着用热血,来证明自己的强大和做为军人的荣誉。
  鲁之域强忍着眼中的酸楚,他心里清楚,吴淞卫此时手中最大口径的火炮只是六磅炮,射程仅为三、四里地,而对面的敌人,却部署着八磅炮,射程可达五、六里。
  这是第一次敌人火器占据了局部战场优势,这是因为,此战事发突然,吴淞卫装备无法及时运至江北。
  “听我命令……!”鲁之域沉声喝道,可声音渐渐变调,“都给我活着回来……我……我请你们吃酒。”
  “不克敌阵,誓不休兵!”
  “不克敌阵,誓不休兵!”
  “不克敌阵,誓不休兵!”
  八百敢死队士兵,异口同声地一遍遍喊道。
  鲁之域眼中的泪,终于滚落下来。
  知道要去做什么吗,我的兄弟们?
  
第1252章
得先捅死你
  这是一场夜幕下的野战。
  鲁之域的选择其实并不多,因为他无法利用地形进行穿插,对敌人阵地进行分割,阵地左侧不远就是范公堤,也就是说,整个战场吴淞卫能用来进攻的宽度,也就只有三里地左右。
  这极大地方便了敌人火炮对战场的封锁和对己方主力冲锋的压制,
  如果在白天发起强攻,那目标太过明显,双方五、六里地的距离,足够让敌人火炮,将冲锋大军犁上好几遍。
  鲁之域没办法,这或许是唯一减少伤亡的方法。
  只有在夜幕的掩护下,才能让敌人无法识别我军的主攻方向。
  可三里的攻击宽度,八千人的强攻,事实上根本就无所谓主攻方向。在这三里的横面上,几乎都是人。也就是说,不需要瞄准,一颗炮弹砸下,总会带走那么一、两个人。
  鲁之域的选择是,这八百“敢死队”,从正面强行突破。
  所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越危险的方向,反而越安全。
  ……
  当八百敢死队员,以一种肃穆神态,无声地投向黑漆漆的夜幕时。
  已经集结完毕的吴淞卫八千前锋,默默地向他们行军礼。
  “兄弟先行一步,我等随后即来!”每个人的心中都在发誓,今日不克敌阵绝不休兵!
  鲁之域的战术思路是,以八百敢死队去吸引敌人的炮火。
  这个时代的火炮,质量好的,可以连继续击发十五、六次,质量差的,六、七次射击后,就得罢工,否则,就会给炮手“好看”。
  所以,让这八百人去消耗敌人的射击次数,使得主力冲锋时,敌人无法进行炮火封锁,这确实是个有效的方法,虽然有些残忍。
  同时,总会有人幸运地冲过弹幕,这就可以对敌阵形成短暂的压制和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
  少一门炮、一杆枪朝吴淞卫射击,那都是好的。
  鲁之域相信,只要对面没有骑兵,那么冲过去的敢死队,就算只有一成幸存下来,也可以为主力强攻争取一柱香的时间……这就够了!
  ……
  夜空中炮火的轨迹,非常清晰。
  摇曳的流光,显得格外的美丽。
  如同刚过去不久的元宵夜,那绚烂的焰火。
  可每一发炮弹砸下,都能带走身边朝夕相伴的同袍兄弟。
  这种刻骨铭心的刺痛感,让沈自駉不断地加快脚步。
  自己活着,是因为很多兄弟,死在了身后。
  沈自駉知道,此次冲锋,敌人火炮还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最后一里地内,敌人火枪的齐射,那种密集,绝非炮弹可以比拟的,却同样可以带走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八百敢死队以小队为单位,它的阵形是极其分散的,这是为了规避被炮火一锅端。
  从出发开始,敢死队其实已经没有了命令,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四个字——各自为战。
  这是一段死亡的距离,在冲至距离敌阵大概三里地时,敌人已经发现了这支队伍。
  敌人抛出无数点燃的火把,这更让敢死队的目标依稀显现出来。
  敌人有了准备,他们的火枪开始连续地射击,虽然目标在射程之外,可这种密集地齐射,同样可以对敌造成杀伤,形成震慑。
  从火光中,沈自駉能清楚地看到,不断地有同袍闷声音倒下,他不敢回顾,因为或许这一回头,再无机会前冲。
  无须躲闪,被击中,那就是命。
  所有人憋着一股子气在冲锋,躺下的躺下了,冲锋的,依旧在冲锋。
  距离一里时,沈自駉很庆幸,他能感觉到,身边至少有三成人没了,可他还活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9/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