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校对)第9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3/1807

  清廷也只能用贬低吴争,来达到巩固人心、军心的目的。
  否则,总不能替敌人去宣扬功绩和威势吧?
  清廷这么做,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不愿意已经降清的明将,再次发生动摇,否则,树倒猢狲散,清廷的日子就真不好过了。
  清廷不但贬低吴争的人品、能力,更效仿当年陈子龙恶毒地散布谣言,夸张地宣扬吴争是个异类,要“劫富济贫”之事,将吴争比喻成李自成、张献忠,甚至更为不堪。
  当然,这些流言,骗不了与江南商贸密切的富商和朝中高官,但对这些带兵的粗人和普通百姓,却是非常有用的。
  说来也奇怪,带兵的降清明将,多少可以算是比较富的人,对“劫富济贫”之事,自然是反感的,可普通百姓,却也因此恐惧吴争的到来,或许在他们心中,吴争就是一个身高九尺,满脸络腮,用盆吃饭、用缸子喝酒,用刀子扎肉吃的山大王吧。
  祖大弼也一样,虽然已经知道,此战自己的真正对手是吴王,可他却没见过吴争。
  哪怕此时,二人仅相隔数十里,也无缘一见。
  所以,祖大弼无从去判断吴争喜欢做什么、怎么做,下一步会如何反应,自然,他也无法猜测到,吴争会让蒋全义领一支偏师,去反伏击。
  ……
  蒋全义此次领兵,和之前三千偏师绕至清江浦完全不同。
  心理上不同,此次将士们都有了武家墩至清江浦,有敌人伏兵的心理准备。
  反而是敌人没有准备,虽然他们是伏击者,可他们绝没有想到,泰州卫会原路重来。
  也只有吴争这异类,会睁着眼睛说瞎话,什么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最安全,那是忽悠人的鬼话。
  但凡赞同,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最安全的,那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神,有着可以随手颠覆战场格局能力的神,还有一种,那就是除了这条道,再没有别的选择的人。
  也就是说,华山一条道,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的人。
  泰州卫自然不属于这种情况,他们的选择有很多,至少敌人是这么看的。
  譬如攻不破城,那就撤退呗。
  譬如不愿撤,那就围城呗。
  总之,没有人会去想,用鸡蛋来撞石头。
  可他们不知道,这世间,真有人会撞石头,明知道自己是鸡蛋,也敢试试石头的坚硬程度。
  不只是吴争属于这种人,蒋全义也是,并乐此不疲!
  蒋全义所携偏师,依旧是三千人,因为人太多,就没了突袭的隐蔽性。
  事实上,三千人已经太多,好在是后半夜,好在敌人是真没有预料到,更好在,这个时代没有手机。
  当蒋全义率部,趁着夜幕掩护,绕过敌人警哨,对敌人营地进行包围之时,敌人尚在睡梦中。
  也是,这后半夜,正是睡得最舒坦的时候嘛。
  蒋全义的胆子够大,他并没有对熟睡的敌人发起突击,事实上,他的兵力也不够用。
  
第1270章
堵截
  在祖大弼加大了清江浦一线防御力量之后,敌人的兵力加到了一千八百人。
  但这不是全在一个营地,从武家墩至清江浦,有数十里的距离。
  泰州卫将士就算会飞,那也无法对这样距离之内的敌人来一次迅猛的突击,一旦发生战斗,那么,别处的敌人就会警觉,也就失去了此次包抄的意义,就更不用说,迂回至淮安城北门了。
  蒋全义的法子很“阴损”,但非常有效。
  他在包抄了武家墩敌骑驻地之后,没有对敌发起突击,而只是迅速地抢夺了战马,并在敌人觉察的那一瞬间,率军骑马呼啸而去,毫无留恋之意。
  这胆子确实够大,要知道数百敌骑就在身后,虽然战马被夺,可那也是一支成建制的军队。留在身后,等于是主动断了自己的后路。
  要是前行受阻,撤回时就会遇上这支敌军,前后合围,到时想撤就难了。
  可蒋全义就是这么个犟头,认准一点之后,喜欢孤注一掷。
  这一点,象极了吴争的性子。
  ……
  可怜的是祖大弼。
  天色虽然已经亮起,可这一天正好是阴天,还有大雾。
  当远处马蹄声响起时,祖大弼居然还在欣喜,心想是骑兵闻讯来接应自己了。
  甚至当骑兵出现在远处时,祖大弼还在催促左右,赶快迎上去。
  这样的战场,就有些“胜之不武”了。
  蒋全义的数百“骑马火枪兵”,简直就是一场骑术训练,虽然骑术不堪入目,特别是这支镶黄旗汉军士兵的眼中,他们甚至在担心这些人,会不会骑着骑着就从马上摔下来。
  但事实证明,他们是多虑了。
  蒋全义率军出发之前,所率这三千人是经过仔细遴选的,那就是善骑。
  可惜的是,泰州卫中,善骑的真心不多,没这机会啊。
  无奈之下,蒋全义不得不降低了标准,善骑变为会骑。
  一字之差,程度就完全不同。
  勉强凑足了需要的人手,蒋全义当时是真捏了把汗,如此奇妙的战术,如果因为凑不齐骑马的人而废止,那真得撞墙了。
  而结果也证明,蒋全义的战术是极其有效的,清江浦的守军,也如祖大弼一样,以为这支骑兵是友军,骑兵冲到营地门口时,哨兵还在大呼,“兄弟……大早晨的,吃过了没?”
  当然是没吃过,这不,上你营中吃去呗!
  几乎是不费一枪一弹,骑兵以冲撞的方式,击溃了清江浦守军。
  然后将全义将营地和俘虏交给随后而来的二千余人,并下令他们固守营地,应对追来的武家墩那数百没了战马的敌骑,他自己,就率着这数百骑,再次向淮安北门出发。
  时也,运也!
  蒋全义战争开始时,就想打一场翻身仗,可惜愣是在淮安城下,被祖大弼硬挡了十几天,打得是真没了脾气。
  眼见着吴争亲至,指挥权收回,等于蒋全义失去了打翻身仗的可能性。
  蒋全义只好退而求其次,想着领一支偏师包抄北门,也好混个次功。
  不想,天意弄人,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这算是圆了蒋全义的梦了。
  蒋全义并不知道,他离开后,吴争会突然下达全军总攻令。
  自然也不知道,南门已经被攻破。
  他此时还想着,只要率数百骑到达北门外,敌人就会慌乱,南门敌人就不得不分兵增援北门,如此,目的就达到了。
  可当看见对面竟是淮安城守将祖大弼当面时,蒋全义是真乐了。
  “弟兄们,天上掉馅饼了……接不接啊?”
  “接!”
  就在这么一阵会心的哄然应声中,数百骑对祖大弼及其部,发起了突然冲锋。
  说蒋全义这小子运气好吧,还真好到了极点。
  祖大弼所带的嫡系旗兵,不下六千之众。
  就凭蒋全义麾下这数百骑着马的火枪兵,去冲击六千旗兵?
  这要是平时,祖大弼能分分钟教会蒋全义做人。
  这不是班门弄斧了吗?
  要知道,蒋全义自己的骑术,就非常不堪,也就是个骑了马的将军,罢了。
  军校根本没有设骑兵科,除了斥侯骑马跑得快,北伐军士兵中,骑术属于自带技能。
  可此时不一样啊,祖大弼乐颠颠地带着亲卫,迎上前去。
  这不是肚饿遇着送馒头的吗?
  直到双方距离接近到不足一里地时,祖大弼才从对方军服上,发觉了不对劲。
  其实这距离因大雾还是看不清军服的,但形状却能被沙场老兵祖大弼分辨出来,一是祖大弼清楚自己麾下骑兵跑动所产生的杂声,那是因为骑兵装备着链甲,金属相撞,产生的声音是独特的,数百骑同时发出的声音,更为独特。可对面骑兵除了蹄声,什么声都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3/180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