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0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95/2006

  蓟王寝宫。
  上元夫人紧贴蓟王耳畔,喃喃低语。二人上下叠卧,宛如交颈,跌宕起伏,密不透风。
  西王母派“灵台种玉术”,便是后世所谓“洗脑术”。其低效简化版,广泛应用于日常生产生活的诸多方面。从洗脑广告,洗脑神曲,洗脑讲座,不一而足。
  原理其实不复杂。
  创造情境,使人神经亢奋,失去理智;简化信息,重复灌输错误信念;营造群体氛围,孤立排斥异端,产生“救赎抵抗”心里映射。
  更高级版的洗脑术,传说能消除记忆,泯灭人格。并诞生新(伪)人格。就“仿佛换了个人”。形容彻头彻尾,翻天覆地的改变。
  更有甚者。旧有人格,会在特定刺激下,神奇复苏。后世多用于唤醒潜伏敌营的超级特工。然此奇术,只见于传说,并未有确凿记录。尚不足为信。
  此时此刻。上元夫人,正经由幻(梦)境,对蓟王施以精神暗示。
  正如所有致幻剂,皆由身体作用于精神,后又反馈于身体。形成灵与肉的大回环,类似。
  假扮王妃的上元夫人,亦需遵循此道。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奈何虽号“夫人”,却冰清玉洁。初经人事,何以久持。
  稍有不慎,因故中断。虽补救及时,破绽稍纵即逝。
  便在这弹指一挥间。蓟王竟双眼怒睁!
  四目相对。上元夫人,六神无主,愣在当场。
  “无耻妖女!”蓟王暴怒而起。一把扼住喉咙,将上元夫人掷落榻下。
  人影倏分。
  血珠飞溅,素纱斑斑。
  上元夫人一声悲鸣,翻滚撞地。
  先前亦如此这般!
  不知何故,蓟王中途苏醒,乃至前功尽弃。此情此景,前所未见。
  浑身紧绷,聚精会神,驱走阵阵魔音灌脑。蓟王大汗淋漓,头顶蒸汽升腾,浑身犹如水捞。
  胡乱系上衣带。蓟王反手握剑,踉跄下榻。一时头痛欲裂。
  “你究竟是何人……”上元夫人,惊惧出声:“竟能屡破我仙术法门。”
  熬过脑中剧痛。刘备怒从心起,杀气冲天:“先前饶你不死,却不知惜福。屡次三番,暗行不端。今日,留你不得!”
  话音未落,疾风压顶。
  鞘剑夹持风雷,迎头拍下。
  生死关头,顾不得腹中绞痛。上元夫人,双足奋力一蹬。身似游鱼,贴地滑出。堪堪躲过重剑。
  事不可为。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趁刘备幻药未退。精神幻痛,身形不稳,出手失准。上元夫人,咬牙起身,冲下旋梯。
  二楼寝室一览无余,别无遮蔽。不似楼下分隔起居,可供辗转腾挪。
  想的都对。奈何人算不如天算。上元夫人猝不及防,生生分离,合身坠地。内创外伤,修为折损大半。亦不比刘备,好受半分。
  一个逃,一个追。艰难撞下旋梯。
  情急之下,慌不择路。上元夫人竟扑向宫门。只求推门时,宫外守卫仍幻境未消,错认正主。
  奈何不知门后机关,一时手足无措。
  话说,自入仙门,上元夫人何曾如此窘迫。竟两次折于蓟王之手。
  “开门,速速开门。”眼看刘备目露凶光,宛如噬人猛虎,步步逼近。上元夫人,竟不管不顾,高声呼唤。
  门外,梁姿、白微,彼此对视。
  鬼使神差,搬动铺首。
  宫门将将开启条缝。上元夫人便闪出门外。
  “王妃……何故?”见“王妃”花容无色,衣不蔽体。梁姿脱口而出。
  “无事……惊扰。”上元夫人,着急脱身,亦顾不得许多。
  便在此时,忽听一声轻问:“你是何人。”
  四目相对,上元夫人目眦尽裂。
  真假王妃,隔空对峙。上元夫人,原形毕露,无处遁形。
  “将此妖女……拿下。”蓟王只手抱头,拖剑而出。
  寒芒一闪,血光迸溅。
  上元夫人,轰然倒地。生死不知。
  “小弟。”见刘备如此,长姐肝肠寸断。
  刘备强忍幻痛,龇牙一笑:“无碍。”
  话将出口,再无声息。
  “闭宫封船!”待探视刘备性命无碍,长姐冷若冰霜。
  “……喏!”梁姿、白微,各自愣神。急切间,犹未回魂。
第151章
金石为开
  王妃一声令下。三足踆乌,立刻连动。舷梯锁死,门闸关闭。飞阁断开,甲板折叠。便是船底潜轮,亦各自收回。
  三足踆乌号,遂成水上孤堡。进出无门。
  自蓟国首兴。搪瓷的另一个强大功能,日渐凸显。
  防锈。
  凡涂搪构件,皆不易锈蚀。尤其蓟国机关马车,坚木包铁,全车涂搪。经久耐用。唯一缺陷,不耐撞击。无妨。马车相撞,乃是个例。车毁人亡,谈何涂搪。
  即便如董骠骑这般,搪瓷装甲遭劲弩爆射,支离破碎。只需就近驶往蓟国“百工机器”坊肆。另付少许资财,便可悉数“以旧换新”。换下来的旧甲,冲锤除尽残余,再将碎搪料,碾磨成粉,用于革甲髹漆。光板再交由各地将作馆,回炉重造。待新鲜出炉,再入各地工坊,存以备用。
  如此反复利用。正因,凡蓟国机关器,皆终生维护保养。高价买回,后顾无忧。故能风靡大汉十三州。论待客之道,绝非仅是宾至如归。
  侍寝七妃,皆被船上女仙救醒。除去稍有头痛,意识昏沉,别无大碍。
  寝宫幻药未散。王妃做主,将蓟王转至爵室。
  天光微亮,刘备悠悠转醒。
  便只是与长姐目光相接,刘备胸中积怒,随之消弭一空。
  太医诊视后,俯身言道:王上已无大碍。
  长姐这才稍安。扶刘备起身,竟见何后亦陪坐榻前。
  “臣,拜见太后。”帝后当面,刘备不敢正视。
  何后急忙言道:“蓟王创伤初愈,不必多礼。”
  因未能得见,何后眼色复杂难明。故刘备亦未曾多想:“妖女何在。”
  “已被押入监牢。”长姐答曰:“遣侍医包扎,未伤及性命。”
  “可问出口供。”接过麻姑亲手调配的(麻姑)安神汤,刘备又道。
  “已将前后诸情,和盘托出。”麻姑答曰:“假扮西园宫妃,潜入船宫。欲对夫君施以‘点石成金术’。欲使夫君改弦更张,剿灭西佛,还诸夏净土。”
  “何为‘点石成金术’?”麻姑此言,不出刘备所料。
  “精诚之至,金石为开。”麻姑仙,一语道破:“点石成金,是谓‘点化顽石而成金也’。”
  原来。所谓点石成金,并非后世望文生义。单从字面牵强附会,不求甚解。以为,无上仙术,可将一块顽石,点指成金。
  时下仙门,“点石成金”,乃是指:用仙术点化那些“冥顽不灵”、“食古不化”之人。令其,是非、好恶,乃至性情大变。
  事实亦确是如此。
  “点石成金术”与“灵台种玉术”,看似大同小异,实则大相径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95/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