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1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31/2006

  “陛下何故如此。”董重蓬头垢面,颤声相问。
  “董骠骑,勿惊。”少帝强压心头慌乱,语气温和如初:“朕,此举,只为自保。”
  “我等实无二心。陛下如此行事,岂非令天下寒心。”何苗亦道。
  少帝笑道:“蓟王鼎立三宫,共扶社稷。然为一己之私,二位将军各据半壁朝堂,争斗不休,乃至朝政尽毁。且早生废立之心。董骠骑,欲立王美人贵子;何车骑,欲立太后麟子。然,唯有蓟王,力排众议,立朕为帝。难得关东群贼三路来攻。二位将军,尽遣兵士上阵,乃至守备空虚。终为朕所乘。”
  “今夜拿我二人,明日还有谁人能为陛下分忧。”董重强辩。
  少帝笑答:“如火军情,皆由八关都尉传来。然关外究竟如何,二位将军又岂能知。”
  “吕布!”何苗如何还不醒悟。定是吕布命人谎报军情,尽遣二戚兵马离京。乃至守备空虚,今夜为少帝所乘。
  “正是左中郎将。”少帝言道:“此刻,已奉诏入营。尽夺二位将军兵马,收归麾下。为朕所用。”
  “陛下,欲将我二人,作何论处?”董重问道。
  “权且收押。待蓟王临朝,再做定夺。”少帝心似明镜:“家小及党羽,一并拿下。”
  “陛下好计较。”何苗怒不可遏:“却不知,太皇并太后当面,又当如何。”
  “今夜过后,朕手握京师兵马。南北二宫,自卫将军以降,五官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皆忠心不二。再有左、右中郎将,扼八关,据河洛。料想,自无人再生非议。”少帝心中,并无绝对把握。
  然不得不说,出其不意,夺二戚兵权。再尽收党羽,将先前被无故罢黜,居于陋巷的朝中百官,悉数官复原职。待朝野上下,禁中内外,皆忠于少帝。夺嫡之危,可解矣。
  见二人垂头丧气,不置一语。
  少帝咬牙道:“来人,且押入诏狱。好生看管,不得用刑。”
  “喏!”
  南宫,永乐宫。
  便有玉堂殿黄门细作,星夜来报。
  “大事不好,大事不好。”
  小黄门被永乐太仆封谞,连扇数记耳光,这才回魂。
  “何事惊慌。”
  “回禀阿父,陛下,陛下……”
  “陛下如何?”董太皇已被惊动。
  “陛下命人传诏董骠骑并何车骑入宫相见。不料却暗伏甲士。二位将军,二位将军……”
  董太皇震惊之情,溢于言表。
  “二位将军如何?”封谞喝问。
  “被当场拿下,押入黄门北寺狱。”小黄门言道。
  “好一个心机莫测‘小史侯’。”董太皇怒极反笑:“朕,当真小觑了他。”
  “敢问太皇,为今之计,该当如何?”封谞忙问。
  “趁联军叩关,守备空虚,一战而胜之。陛下早有谋划。此刻玉堂殿周遭,必陈列重兵。南北二宫恐亦为其所得。若去质问,自投罗网。”董太皇当机立断:“速移驾云台殿。”
  “喏!”
  西宫,人去楼空,酒香未散。
  亦有黄门细作,冒死来报:“禀太后,何车骑中伏,被陛下所拿。”
  见帘内何后,无动于衷。长乐太仆赵忠,代为问道:“细说详情。”
  “喏!”黄门细作,这便将前后诸情,娓娓道来。
  “我儿倒有些计较。”何后轻声一笑:“传命西园卫,谨守宫门。非朕诏命,擅自进出,格杀勿论。”
  “喏。”便有心腹宫妃,前往园中传命。
  挥袖命细作自去。赵忠进言道:“陛下此举,乃为自保也。”
  待喂饱阿斗,哄其入睡。何后这才回身言道:“不料董卓竟为陛下所用。”
  “还有卫将军张济,五官中郎将张绣,右中郎将周慎,左中郎将吕布,虎贲中郎将王越。”赵忠叹道:“皆忠义之士。”
  “不出三日,洛阳兵马,皆入我儿之手。朝中百官易位,江山恐将易主。”何后气定神闲:“蓟王醒时,天将变矣。”
第199章
饮恨兵退
  少帝一夜未眠。
  患得患失,亦喜亦忧。子曰:“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便是此时少帝心境写照。
  鸡鸣时分,吕布领中郎将郭汜、樊稠、李傕,并胡骑校尉轲比能,入宫面圣。四人分属骠骑并车骑营,皆是领兵之将。知二戚被捕,乃出少帝所谋。心中惊讶,可想而知。
  又听吕布备说前情。知晓少帝乔装成道人史子眇,暗中联络群雄,又趁关东联军三路寇关,一战功成。各自唏嘘不已。今汉帝王,又有几人当真昏庸无为。
  吕布言道:“今陛下,不过十岁余,便有此心机胆魄。待元服,又当如何?且巫山神女已北上蓟国行巫山云雨,蓟王醒必有时。窃以为,二戚恐难复起。诸位当早做打算。”
  郭汜、樊稠、李傕等人,心悦诚服。这便轻骑简从,随吕布入宫面圣。
  卫将军张济,与郭汜、樊稠、李傕皆出西凉。并州牧董卓麾下,亦多西凉豪杰。胡骑校尉轲比能出身四郡亡胡,与胡车儿等人,亦有往来。众人相见,相谈甚欢。得少帝好言安抚,心中芥蒂全消。
  见众将可用。少帝又召太傅、三公入宫。
  惊闻二戚被押,杨彪等人方知少帝之能,亦不再先帝之下。更知明日早朝,诸事更多。不敢怠慢,连夜拟定赏罚事宜。安抚人心,稳定时局。
  翌日早朝。百官面圣。见二宫内外,陈列禁军。独不见二戚车驾。便有人隐约察觉。形势有异。
  待黄门令左丰,殿中诵读诏书。
  百官方知,二戚一夜失势。八关之内数万精兵,皆握于少帝之手。
  朝中二戚党羽,被当场革职查办。蓟王辅政时,选贤任能,所聚英才,悉数官复原职。
  调并州牧董卓为司隶校尉,封斄(tái)乡侯,食一千户。麾下兵马,悉数调入京师,屯驻原骠骑营地,拱卫洛阳四郭。
  如前所说。司隶校尉乃雄职。并尚书令、御史中丞,称三独坐。有劾奏三公之权,故为百僚所畏惮。京师七郡称司隶部,为十三州之一。换言之,从并州牧调任司隶校尉,又因功封侯。董卓可谓功成名就。
  卫将军张济,节制前骠骑营郭汜、樊稠、李傕等将,辖南军羽林、虎贲郎。五官中郎将张绣督北军五校。胡骑校尉轲比能所部,亦归北营,不再另行驻扎。右中郎将周慎领麾下兵马,出镇车骑营,收拢营士,安抚军心。
  不出三日。洛阳兵马,尽归少帝所用。
  一众功臣,以后将军兼领司隶校尉董卓为首。卫将军张济居次。五官中郎将、虎贲中郎将、左右中郎将,引为爪牙。太傅、三公、九卿等,皆为心腹。少帝稳坐朝堂。内外肃然。
  董太皇称病不出,避入云台殿。
  唯剩窦太皇垂帘监国。何后本欲趁试儿之礼,并垂帘。与二宫分庭抗礼。岂料变生肘腋。先是合肥侯关东称帝,二戚不计前嫌,再次联手应对。后不等天明,何车骑已被捕下狱。麾下兵马,悉数为少帝所夺。
  太后唯谨守西园,力求自保。不敢妄动。
  关东联军知晓京中兵变。这才幡然醒悟,竟为董卓利用!
  不知何时,董卓已暗投少帝。早不与衣带盟众同心。先前上疏新帝,谓“只需大军叩关,天下唾手可得”,不过是行《反·围魏救赵》之计。待关东联军三路齐出,调空二戚兵马,伏兵殿前,一战而胜。
  诚如卢司空所料。三路大军,多是佯攻。何来如火军情。一日数报,皆出吕布授意。八关都尉,皆从属吕布,自当言听计从。不敢抗命。
  二戚混吃等死之辈。诸事多假手于人,何曾亲临。焉知关下战况,究竟如何。
  再加少帝煞有介事。与太尉、三公、九卿,日夜谋划。人为制造紧张气氛。二戚又被太后试儿之礼所裹挟,分身乏术,难有空闲。如此有心算无备。
  以二戚不过中人之姿,焉能逃脱。
  关东联军知事不可为,唯有饮恨兵退。
  神来之笔,便是少帝假扮“史道人”。引董卓、吕布等人,暗中相见。面授机宜。
  话说。少帝自幼长于史道人家。耳濡目染,对仙门诸技,颇有涉猎。再加史子眇妻,并一众弟子,暗中配合。神鬼不觉,在二戚眼皮底下,设下反间之计。
  “贱妾,叩见陛下。”史妻大腹便便,入宫相见。
  “阿母免礼。”少帝颇为动情:“赐座。”史妻,名义上乃少帝养母,亦是食母。然自幼相伴,情同母子。少帝之所以与何后不亲,正因心系养母。
  “谢陛下。”史妻再拜落座。
  “今二戚已除,再无身后之忧。阿母宜当入宫,常伴朕身侧。”少帝言道。
  “贱妾,敢不从命。”先帝食母程中大夫之事,洛阳人尽皆知。所谓母凭子贵。养母亦是母。
  “阿父如何?”道人史子眇,便是少帝养父无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3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