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2006

  苏双不禁瞪大了眼睛:天下都如楼桑?
  刘备重重的点头:嗯,天下皆是楼桑!
  苏双无法想象,天下若皆如楼桑时,该是何等壮丽景象。
  终能在好友面前抒发胸臆的刘备,也一时神游天外。只是,他能做到吗?
  “停!”忽来一声清脆的童音,将二人惊醒。
  刘备抬头去看。见一辆骡车,停在路边。赶车的老叟鹤发童颜,身披斗笠。正一口一口的喝着葫芦中的美酒。闻香便知是楼桑名产松泉酿。
  “敢问长者,何故喊停?”刘备长揖问道。
  老叟只笑呵呵的点头,却未答话。
  “是我。”声音来自车内。话音刚落,便从车上跳下来一个,眉毛很浓,目光清澈,笑容很暖,唇红齿白,俊秀的一塌糊涂却又怎么也不觉得讨厌的小小少年。
  见刘备看他,少年这便问道:“你刚才说的话,都是真的?”
  “什么?”刘备一时没反应过来。
  “我说,你方才说要把天下建成和楼桑一样的升平盛世。是不是真的?”小小少年追问。
  刘备先是一愣,跟着一笑:“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自然是真的。”
  “好。”小小少年学刘备,一本正经的执礼,便转身向骡车走去。
  撑臂跳上骡车,少年又回头说道:“我还小。待长成,便来助你。”
  刘备被他稚气未脱却一本正经的表情逗笑:“如何相助?”
  “尽我所能。”小小少年笑答。
  所谓童言无忌。初时刘备并未当真。然而。回头再想,却越发觉得少年有一种让人倍加心安的信赖。等骡车驶远。眼看就要钻入密林,不知为何,刘备忽大声喊道:我是刘备!
  不久车厢便有声音传出:我叫赵云。
  扑通!
  手中毛刷重重落水。
  他说他叫——赵云?!
  愣了许久,刘备才反应过来。急忙踩镫上马,不料脚底打滑,摔了个四仰八叉。把青駹马也吓了一跳。
  “刘备!”
  水花四溅,苏双急忙赶去搀扶。
  等把一身泥浆的刘备扶起,骡车已入林远去。
  “刘备,你没事吧?”苏双吓坏了。
  刘备抹了把满是污泥的脸,将苏双一把薅住:“他说他叫什么?!”
  “嗯……”苏双很认真的想了想:“赵云。”
  ……
  “还不快追!”刘备这便去牵马。无奈青駹马受惊,一时无法驱策。
  等苏双安抚好青駹马,已过去很久。不出意外,骡车当向常山国而行。两人寻路急追,却终不见赵云骡车。眼看日头偏西,已到范阳县境,这便怏怏返回。
  见刘备怏怏不乐,甚是惋惜,苏双劝慰道:他说‘待长成便来助你’。想必不是胡乱说说。不妨等等看。
  刘备无奈的笑叹一口气:缘分这东西,确是神奇。
  幽州涿郡和冀州常山郡之间,正夹着一个中山国。虽不知赵云因何会来楼桑,想必与邑中诸多扬名北地的名产有关。那赶车老叟,酒葫芦中装的便是松泉酿。
  唉,与子龙擦肩而过,实在可惜!
第151章
便宜行事
  返回邑中,刘备直奔市楼。
  问过当班的刺奸,贼捕。便有人记起这辆骡马的来历。言,此车曾在酒垆前短暂停留。酒保请他把骡车赶往泊楼,老叟却说稍停便走。当时有值守刺奸在场,故而记得。
  再去酒垆。管事说,今日确有一长相可爱的童子来垆中沽酒。所用盛器,正是葫芦。
  管事见他年幼,还和他攀谈了几句。童子说,并非自饮,而是替师傅来沽。
  师傅?
  刘备幡然醒悟。想必那位鹤发童颜的赶车老叟,便是赵云的授业恩师了。只可惜来了就走。未能留下,着实遗憾!
  换句话说,赵云师徒也未必前往常山。若隐居在某个山头,练功习武。刘备自然追不上。
  能教出浑身是胆的赵子龙,定是隐士高人。
  线索全无,刘备徒生叹息。
  来自朝堂的公文很快送到。拜恩师为九江太守。又令陆城侯刘备伴恩师左右,便宜行事(biàn

xíng
shì)。
  好个便宜行事。
  没有给刘备任命。意思就是说,一切听从恩师调遣。
  刘备的官职,恩师早已想好。等到任上,便让刘备以陆城侯的身份,兼领郡司马。郡司马,是秩比二千石,辅佐太守主管军事的郡都尉的属官。年俸六百石。
  郡都尉才是郡中的最高武官。刘备骤登高位,恐遭人嫉。郡司马不高不低,正当其用。
  官服敕令符节印玺,皆随后送到。让恩师尽快准备。
  学坛四位大儒,卢植最先开门授业。如今被辟为一郡之守,弟子多有喜色。毕竟,恩师以秩二千石的高官出仕,日后前途不可斗量!麾下弟子必择其优良者而荐之!焉能不喜。
  卢植不好吟诗作赋,素来清白。故弟子中鲜有巧舌如簧,善机辩者。与人博论,别说大杀四方的北海一龙,便是其他几位大儒门下弟子也都未曾赢过。风头被遮去甚多。如今恩师已是太守,自当扬眉吐气。
  尤其是公孙瓒和田骅,两个有钱的主。往常小心加谨慎,生怕被冠以华而不实的恶名。如今终能扬眉吐气!横着走就算了,一不小心坠楼该如何是好。反正抬头挺胸,大步流星,目不斜视就对了。
  知儿要远行,母亲为刘备准备了许多换洗衣物。长妻公孙氏预备了点心吃食。家中美妾亦各有所奉。
  在耿雍和崔钧的协助下,刘备早把随行人员拟定:
  黄忠携麾下五百弓弩手。其中弓手四百五十,并发弩手五十。韩猛携麾下两百刀盾手。黄盖携麾下五十舟楫士。魏袭携麾下五十白毦精卒。徐荣携麾下五十鼍龙骑。刘备自带刺奸、贼捕各十人,帐篷高车百余辆,辎重粮草若干。
  粮草箭矢都没有多带。甲具兵器却备充足。楼桑的卅湅长刀,才是利器。
  楼桑部曲,只带走一半。甚至乌桓突骑一个没带。九江多河泽水网,重骑一不留神泥足深陷,自行脱困都难,还如何能战。
  本来,恩师只需轻车入城,调配郡国兵士,剿灭蛮贼便可。如今却要率领一支楼桑精锐,浩浩荡荡的开拔九江。
  这便是刘备要征调一百辆帐篷高车的原因。丁零人善制高轮大车。后世称为‘勒勒车’。
  车身长两丈有余,车带顶棚。车厢开(阔)若船舱。“行则车为室,止则毡为庐”。常一家人居住其内。车轮高大乃因草原冬天雪深过膝,夏季草深,沼泽地多。车轮高大,无论牧草繁茂的草场,积雪深厚的雪原,还是泥泞沼泽亦或者崎岖坡道,皆能顺利通行。因而被胡人称为“草上飞”。此车除搬运毡房、粮食、饮水外,战时还常用作驮运军队辎重的战车。
  高车通常以草原常见的桦木为料。车轴、车轮、辐条、轮心、车辕、车架,皆用桦木做成。桦木质地坚硬,耐磕碰,车体又轻,涉水受潮不易变形。整车不用铁件,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修理。刘备拿来运兵,自然做了技术改造。车轴升级为灰口铁铸件,车轮、辐条皆包铁。诸如此类。
  车日行百里。部曲皆乘车。沿途由楼桑刺奸前面探路,鼍龙游骑从旁护佑警戒。断然不会出事。
  刘备和恩师的车驾,自有白毦精卒守护。
  邑中诸事,皆托付于简雍、崔钧,和留守诸将。家中亦有母亲和公孙氏打理。刘备也能安心。
  出发那天,州郡官吏,邑中百姓,皆来送行。
  恩师接过三位大儒送上的三碗松泉酿,一饮而尽。这便长揖一圈登车发令。
  队伍旌旗招展,刀剑如林。皆是楼桑虎贲,气势如虹,杀气腾腾。赶来送行的州郡官吏,竟不敢直视。谁曾想,繁华如梦的楼桑邑,竟藏有如此强兵。
  刘备亦骑上苏双刚刚驯服的青骢马,随车而行。他没让母亲和家中人等赶来送行。如何面对离别,刘备始终没找准心情。
  不过他亦能感受到,从自家高楼上投下的那一束束满是关爱的目光。
  出南阙一里,恩师一声令下,徐徐如林的队伍这便纷纷登上高车,呼啸而去。
  此去九江,路程两千余里。
  即便高车日行百里,亦需二十余日。遇阴天暴雨等极端天气,还要延缓。没有一月,断难抵达。
  好在沿途置舍可供休息。兵士皆就地搭营。一路车马劳顿,却并无大碍。
  楼桑良匠,尤其是锔匠、铁匠、木匠,亦随军出征。伐木搭营少,修修补补,少不得他们。刘备先时陪恩师住在置舍,后来便与军士们同住帐篷。军营搭建亦有大文章。虽不是战场,却也要谨防野兽宵小,还要不与民争道。
  有黄忠坐镇,刘备大可放一百个心。然,少君侯却要事事亲为。以求能尽快掌握行军、扎营,诸多军事章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