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2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7/2006

  “贼人驱赶墟中百姓,皆投新野而来。我若只身逃亡,必延祸百姓。”甘夫人答曰。
  “此乃嫁祸之计也。”阴瑜劝道:“夫人若留,正中贼人诡计矣。”
  “明知中计,亦不可独行。”甘夫人言道:“秦胡贼兵,为祸之烈,尤甚盗贼。若知我未中此计,必杀人泄私愤。那时,坞堡内外,血流成河。亦延祸公子,性命不保。”
  “如此,且入堡中,再做计较。”事已至此,阴瑜亦多说无益。
  车入坞堡,与华雄等人相见。
  华雄亦是豪杰。自投奔蓟王,守备函园。周遭袍泽同僚,皆思百姓之所思,急百姓之所急。函陵令鲁肃,更爱民如子,名守之姿。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华雄又岂能例外。
  这便言道:“夫人心怀百姓,乃主公之福也。”
  此话,发自肺腑。更助甘夫人,坚定留守之心。
  “坞堡能容人几何?”
  阴瑜答曰:“不下数万之众。然存粮却不足以久持。”
  “贼人粮草何来。”甘夫人又问。
  “乃盗人祖坟,贱卖换来。”
  “贼人尽驱流民,齐投新野。料想,必一路尾随。如此,人吃马嚼,亦难久持。”甘夫人言道。
  “诚如夫人所言,若无游商贩运,贼人亦无从久持。”阴瑜暗自惊讶。不料甘夫人竟有此见识。
  “‘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贼人既出嫁祸江东之计,我等又岂能‘无计可施’。”何后似有定计。
  “计将安出?”何苗忙问。
  “先战而胜之,后携民渡江。”何后掷地有声。
  “喏!”众人拜服。
  赵忠侧席陪坐。亲眼目睹,不由心生慨叹。甘夫人,已有女君之风。
  闻甘夫人行事。青牛师亦言道:今日不避艰险,他日必有后福。
  不出甘夫人所料。不等日落,阴氏堡外,已聚拢流民数千。皆出周遭如黄淳聚、黄邮聚、南就聚、夕阳聚等,墟中流民。
  “悉数放入。”俯瞰遍野哀鸿,甘夫人心生不忍。
  “夫人不可。”华雄急忙进言:“其中必伏有贼人细作。阴怀利刃,夜开城门。此战危矣。”
  “都尉且安心,此乃‘开门揖盗’之计也。”甘夫人道破心机。
  华雄抱拳求问:“当如何行事。”
  “只需如此如此……”甘夫人遂暗授机宜。
  “遵命!”华雄大喜而去。
  待布置妥当。坞堡吊桥徐徐降下,华雄引一什王骑,出城接应。
  “百姓速入坞暂避!”
  流民自欢天喜地。贼人细作,亦喜从天降。不料此行,竟如此容易。遂裹挟流民,混入坞堡。只待大军抵达,里应外合,一战而胜之。
第212章
不请自来
  凡称坞堡,必能自给自足,自娱自乐,自繇自在,自生自灭。
  阴氏乃南阳豪族。虽盛极而衰,已过巅峰。然终归“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新野阴氏坞堡,比起少时刘备所见安平崔氏坞堡,有过之而无不及。
  依沘水,掘深壕。引水绕坞,设前后吊桥,造四面角楼。坞中高楼林立,鳞次栉比。围绕坞堡,辟有良田千倾。先前悉数毁于大水。今已零星复垦,月前稍有收获。聊胜于无。
  究其原因,泥沙覆盖,地利不显乃其一。佃户皆奔北国,劳力捉襟见肘乃其二。天灾人祸,根基尽毁乃其三。
  若要东山再起。唯仰仗现任郦城令,三举乡党之阴修。得其举荐,阴氏英才,出仕蓟国。先安家立命,据一席之地。再反哺南阳,复兴祖业。如此不出三代,当可重拾旧貌。
  然若一步登天,唯行合纵连横,结亲蓟王家。只可惜,蓟王宫,仙姿绝艳,美人如云。蓟王又累次和亲,断难再开方便之门。于是乎,不请自来甘夫人,之于新野阴氏,便是千载难逢,进身之阶。
  无论甘夫人身份究竟何等贵不可言。有五百王骑护佑,足见一斑。
  阴瑜乃出世家子弟,博闻广记,见多识广。如何能看不出端倪。于公于私,于家于己。阴瑜皆对甘夫人母子,极尽礼遇。
  不仅让出中庭,供甘夫人母子栖身。更对甘夫人,言听计从。毫不见疑。
  遂开城门,放数千流民入堡内。
  坞堡,中庭。
  甘夫人垂帘主位。华雄、阴瑜,左右列席。
  “堡中守军几何?”
  “回禀夫人。有阴氏部曲三百,佣兵二百。小长安聚部曲三百,某自领王骑五百。计千三百人。”华雄起身答曰。
  “守备坞堡足矣。”甘夫人又问:“堡中存粮,可支几日?”
  “若加流民,不出十日,便将粮尽。”阴瑜答曰。
  “闻南阳墟中流民,皆奔新野。当不下十万之众。”甘夫人言道:“可支几日?”
  阴瑜如实作答:“一日两餐,亦不能支。”
  小长安帅陈到,遂进言道:“夫人有所不知。墟中流民,久历灾荒。两餐饥馑,习以为常。且拖家带口,必携乾粮(干粮)。当足可撑过三日。”
  “便以三日为期。”甘夫人言道:“破敌取粮。”
  “喏。”众人齐声应诺。
  杀贼取食,乃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只需大败盗贼,破围而出。顺下淯水,直达襄阳。则“如龙入大海,虎归山林”。一去不复返也。
  后院马厩。
  陈到来寻,赵云正为白龙刷洗。
  白龙双目生疾,目光朦胧。桀骜难驯,生人勿近。唯赵云能近其身。且尤显温顺。恰逢赵云腿伤未愈。白龙为足,赵云为目,人马合一,辅车相依。
  “夫人唤你。”待赵云牵马入厩,又办好草料,陈到这才言道。
  “好。”赵云跛足,乃因外伤。得华大夫亲手诊治,只需静养,数月足可痊愈。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闻甘夫人母子罹难。苏双、张和,自叹不通武艺,有心无力。赵云遂单骑南下,忠义之士也。
  二人并肩入室。
  甘夫人遂命赵忠、何苗,捧二长匣相赠。
  二人打开视之,正是先帝所铸『中兴剑』。
  “建宁三年,先帝同铸四剑。铭文皆同。后一剑无故自失。其一另赐蓟王。余下两柄,便赠二位少年英雄。”甘夫人自帘后言道。
  “好剑。”陈到当堂拔剑,爱不释手。
  “谢夫人。”赵云拜而受领,合匣身侧。
  “且去寻华都尉,另有利甲相赠。”
  “遵命。”
  二人自出中庭。寻军门都尉华雄。
  如前所说,凡蓟国兵士,皆另携甲片若干,存以备用。一伍可凑兵甲,一什可凑全甲。具装人马。
  五百王骑,足可凑轻重具装,各五十套。
  其中伍长、什长、队率、屯长、曲候、军司马,可凑将官鳞铠。蓟国武备,可想而知。
  待二人抵达。便有军司马、军曲候,为二人更换戎装,编纂铠甲。
  赵云、陈到,皆长八尺。所需甲片颇多。编纂铠甲,如量体裁衣。细钢丝绳,往来穿梭。须臾,甲胄初成。二人行走坐卧,再细细调节。务求坐卧皆宜,如臂使指。
  鳞甲披身,锐气逼人。
  华雄亦不禁连连笑赞。又取角端弓、狼牙箭,并全套楼桑兵甲相赠。
  五百王骑,一人双马,并无富余。华雄遂自取备马,赠与陈到。此马虽不比华雄胯下千里驹,却也是西极良马。远超一般战马。
  人马具装。皆大欢喜。
  又过一日,流民渐多。以讹传讹,皆奔阴氏坞堡乞活。奉甘夫人之命,阴氏坞堡,大开城门,放入流民,暂居佃户舍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7/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