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13/2006

  与蓟王并坐亭下。甘夫人恍惚又回到,濯龙夜宴,并坐舟头。蓟王言,总有真心,不可交换。时至今日,甘夫人终深信不疑。
  甘夫人,乃奇女子。自与一般女子不同。正如家中公孙长姐、甯姐姐、七位小姐姐,皆有过人之处。刘备亦非寻常庸主。自当另眼相待。
  『金水质玉』,『霞楼撤梯』,『濯龙同舟』,『千里投怀』。皆是手(片)段。
  身逢危难,投死全节。
  『当阳托孤』,终得圆满。
  由“何后”洗尽铅华。得『甘夫人』之真名。
  大浪淘沙,百炼成真。后人诚不欺孤。
  一时慨叹。蓟王恍然发觉。家中似只剩安素,未得其名。
  赵忠、许攸,二人亦不可不赏。
  尤其许攸。其人其事,蓟王深有体会。当妥善对待。
  “禀王上。尚有琐事,未及收拾。”不等蓟王来看,许攸已伏地先言。言下之意,大局已定,当妥善收尾。
  蓟王心领神会:“子远且代为行事。”
  闻蓟王唤表字以示亲切。许攸心神大定。
  “求(甘)夫人,赐一随身之物。”
  “也好。”甘夫人亦醒悟。遂取“灵思皇后”印绶相赠。
  许攸双手接过,捧至董旻当面。
  见许攸似笑非笑,董旻如芒在背:“尚书令,意欲何为?”
  许攸笑问:“将军求死,求生乎?”
  “求生。”身旁杨定,脱口而出。
  董旻亦醒悟:“我等乞活。”
  许攸遂将收尾之计,娓娓道来:“既如此。唯携此物回京,二位方有一线生机。”
  “愿闻其详。”闻“一线生机”,董旻喜从天降。
  “待面见董卓,二位只需一口咬定,甘夫人投井而亡……”许攸面授机宜。
第230章
列宿归位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又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名字的重要性,多言何必?
  奈何总有怂货,不解其意:“敢问尚书令,甘夫人幸未殒命。我等若诈言回报,必死矣。”董旻疑道。
  许攸不以为意,细心作答:“甘夫人若不假死脱身,如何能与蓟王相伴终老?”
  “这……”董旻、杨定四目相对。这便幡然醒悟:“原来如此。”
  “甘夫人之生死,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许攸言道:“自二位离去,世间再无何后。只有甘夫人。后世史家记曰:神智夫人甘氏,乃方士甘始之女也。与何后何干?”许攸门牙皆断,却气定神闲。果然名士风范。
  “何后已死于西园大火矣。”董旻心领神会。
  “然也。”许攸抚掌而笑:“如若不然,二位损兵折将,只身幸免。鱼梁台上,董卓焉能轻饶。”
  闻此言,杨定眼中厉色,一闪而逝。董旻乃董卓弟也。所谓虎毒不食子。若他日董旻口风不严,乃至外泄。又当如何?
  杨定心思,许攸只眼可辨。却视而不见:“二位意下如何?”
  “便如尚书令所言。”董旻亦有盘算。为阶下死囚,需先逃得一死。至于家兄当面,如何回复。再做计较不迟。
  许攸这便起身回报。
  蓟王从谏如流。遂命人松绑,又赠马匹,放二人归去。
  “报!”便有斥候来报:“兖州牧曹操麾下人马,已断败军归路。正赶来相见。”
  许攸笑道:“孟德欲‘成人之美’也。”
  蓟王亦知:“孟德恐败军逃回报信。故令麾下尾随,伏于身后。如此,只放走董旻、杨定二人,计得圆满。果然成人之美。”
  许攸赔笑不提。
  至此,王莽、光武,重现人间。列宿归位。
  三兴汉室,指日可待。
  打扫战场,缄灭其口。蓟王领大军,重返汉津渡。乘三足踆乌。与破障上溯,接回十万邓城流民的水衡都尉舰队汇合,顺流出海。沿近海航线,北上渤海。逆入巨马水路,泊于南港。
  甘夫人怀抱阿斗,入增城殿,与王太后相见。
  稍后,南阳大地,『神智夫人』事迹,广为流传。与父甘始,单车南下。送葬新野,收纳流民。得蓟王亲临拯救,携十万之众,逃出生天。
  一时,神乎其神。
  竟与神龙见首不见尾之太平圣女,并闻名于世。
  因其出身方士之家,化外之人。故不在蓟王妃嫔之列。而位列天光三殿。传闻,蓟王准备于国中温泉处,另造甘泉宫安置。
  甘泉,本秦宫。武帝增筑扩建,在此朝诸侯王,飨外国客;夏日亦作避暑之处。“始皇二十七年作甘泉宫及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汉武帝建元中增广之。周回一十九里,中有牛首山”。既此宫。
  蓟王宫殿,多用前汉旧名。几成惯例。将仅次于未央宫的前汉甘泉宫,安置神智夫人甘氏。足见持重。
  传乃因救十万流民之功。
  许另有情由,亦未可知。
  蓟王舟船北上。董旻、杨定亦渡汉水,单骑入樊城。得五千骑兵护佑,这才稳住心神。闭门思量,务求鱼梁台上,百密无疏。
  数日后,引兵返回洛阳。
  入营交兵。又齐登鱼梁台。将灵思皇后玉玺,暗呈董卓当面。
  见此玺印,董卓损兵折将之怒气,便消减一半。
  这便问道:“彼时情形,究竟如何。”
  由董旻答曰:“尚书令说动何苗,携麟子南渡汉水。又暗中遣人告知我等,引兵追击于当阳长坂坡上。时太后轻车亡命,撞青石折轴,避入杏林一废弃坞堡。知断难脱逃,遂将麟子托付白袍小将,投井而亡。我等打捞出尸身,取得此物。”
  “麟子何在?”
  “已被蓟王所得。”董旻又将蓟王之事,添油加醋,说于董卓当面。
  见董卓不置可否。二人心中惊惧,却又佯装镇定。
  “此去,无功无过。你二人可心服?”董卓终于开口。
  “我等皆心服。”二人大喜下拜。
  目送二人出殿。便有党魁张俭,自出屏后。
  “少府以为,可信否?”董卓果然存疑。
  “既有尚书令手书,当可信之。”张俭言道:“老朽窃以为,尚书令见军情急迫,遂只身涉险。说动何苗,裹挟麟子南下。明阻太后以死明志,暗中却将何后引出邓城,这才令董将军(董旻),有可乘之机。且太后已崩于西园大火。神智夫人,乃化外方士之女。两不相干。”
  董卓心领神会:“如此,可避以下犯上,弑主之罪也。”
  “丞相明见。”张俭再拜。
  董卓这才想起:“尚书令,今何在?”
  “恐已被蓟王所获。”张俭答曰。
  “若酷刑之下,和盘托出。该当如何?”董卓忙问。乃恐许攸,刑讯泄密。
  “丞相且安心。”张俭宽慰道:“蓟王礼贤下士,许子远,足智多谋,必可保全。”
  “可惜再不能为我所用。”董卓嗟叹。从始至终,皆言一己私利。绝口不提,许攸安危如何。
  张俭心中冷笑,面上越发谦卑。
  南港,云台观邸。
  千秋三师,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三人死里逃生。辗转抵达蓟国,与何苗、赵忠相见。众目相对,恍如隔世。
  赵忠受封甘泉太仆,总领择址督造甘泉宫事宜。何苗亦位居甘泉卫尉。三卿之一。
  三师得入四海馆,亦功成名就。且因甘夫人,甘始为首,三人坐享民爵,衣食无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13/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