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4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4/2006

  仲夏月初大朝会,百官列席。
  “东瀛列岛,征伐几何?”蓟王居高下问。
  “已取地过半。”右丞荀攸持芴跽奏。
  幕府三丞,右丞荀攸,掌四方都护;左丞李儒,掌四方护尉;中丞贾诩,独掌治粟、水衡二都尉,并陇右牢城。
  “以港扩城,以城护港。广造船舶,逆入枝津故渎。择要津,再造城港,支渠四通,筑堤圩田,四面进取,分割内陆。”蓟王言道:“东瀛列国主,长居泉州。不愿归国,亦无需勉强。”
  “喏。”荀攸领命。话说,蓟国因水而兴。机关术并造船术,冠绝宇内。如前所说,轨路无法大行天下前,水运乃第一便利。
  凡岛屿,必然中央山脉而四周平原。故河流,皆由内而外,四面散流入海。且凡大河入海口,多有泥沙积成港湾。乃绝佳避风良港。于河口处,立港造城,就地取材,督造大舡。向化岛夷,充填劳力。人力、物力齐备。待船成,沿河道逆进。寻要津沃土,再造新港。
  如蓟王所言。四面进取,分割内陆:城、邑、乡、亭、里。
  凡立新港,皆如旧港。筑路通渠,筑堤圩田。向化岛夷,督造新船。不出数代,皆为汉土。
  东瀛列岛,之所以迅捷如斯。只因王国初立。文明程度,强于部落。类比三韩。只需国主俯首称臣,国民多顺从之。蓟国盐府牢城,皆如此般。
  列国主,自入蓟土。贪慕蓟国上邦风华,坐享其成,乐不思归。蓟王亦听之任之。列国王宫,亦陆续修建中。待王城筑毕,随时可东渡归国。
  “顿逊海渠,又如何?”蓟王再问。
  “亦凿过半。”将作令苏伯持芴奏对。
  “待凿穿海渠,当如约出兵,讨平扶南篡位王。”
  “喏。”苏伯领命。
  “冰原南下之路如何?”蓟王三问。
  “都尉玄,已率队出征。”中丞贾诩,持芴跽奏。历年开拓路线,蓟王已铭记在心。料想,当为期不远。
  “若出冰原,当下身毒。”蓟王七海雄心,百官皆知。
第084章
早朝晏罢
  蓟王天生。正因高瞻远瞩,光融天下。
  蛮荒之地,一文不值。除蓟王外,皆弃如敝屣,实无人在意。不料竟丰腴如斯。地沃如膏,一季三熟。丛生瓜果,遍地珍馐。四季不冻,八节长青。天赐宝地,竟无生文明。
  暴殄天物,令人瞠目。
  蓟王窃以为。一般而言。文明由弱及强,大致历经:部落、城邦、列国、帝国。数个阶段。海外荒洲,若非居东西交汇,有繁忙港口。大多处于部落期。
  茹毛饮血虽不至于。然却只能制造最初级的工具。以冶炼,锻造为代表的铁器时代,远未曾到来。
  扶南国,“其先有女人为王,名柳叶。又有激国人混填,梦神赐弓一张,教乘舶入海。混填晨起于神庙树下得弓,即乘舶向扶南。柳叶见舶,率众欲御之。混填举弓遥射,贯船一面通中人。柳叶怖,遂降。”
  “举弓遥射,贯船一面通中人”。射穿一面船身,又击中船中人。“柳叶怖,遂降”。
  一箭之威,举国投降。
  知微见著。蓟王故弄玄虚,彩扎吐火麒麟,林邑蛮焉能不闻风丧胆。
  再试想。若以法烛涂抹刀刃,双刃交错,燃起烈火。一众蛮夷,又当若何。
  顶礼膜拜,敬若天神。
  如此说来。当蓟王乘楼船渡海,授六尺倭人一粒米。天国真味,莫过如斯。倭人痛哭流涕,从此驯服。文明的级差,可谓人神之别。
  守护初火的帝国。实至名归。
  再深思。柳叶,既为扶南女王,于扶南国而言,自当见多识广,无出其右者。换言之,国中勇士,必无人有此射术。“贯船一面通中人”。因而将激国人混填,视为天神下凡。混填神力,或可比李广射虎入石。言天生神力,不及远矣。
  此便是落后文明普遍存在的认知黑障。
  窥一斑而知全豹。文明间的高低,其实也很好比较。
  蓟王一粒米,驯服岛夷。一场麒麟火雨,征服林邑。与扶南女王旧事,如出一辙。
  “扶南女王如何?”心念至此,蓟王又问。
  中书令赵娥,回身奏对:“已入金瓯馆。”
  “倍加守护,切莫有失。”
  “喏。”
  先朝后国。
  幕府事毕。蓟王又问国政。
  右相耿雍,逐条上陈。
  蓟王之所以广受赞许。正因位高身正,从未僭越。幕府、封国,为政皆出幕丞、国相。凡有不决,蓟王亦多开朝议,聆听百官论政。再行决断。
  王治吏,吏治民。比起权臣擅权,州牧专政。蓟国吏治,为天下表率。
  “主公,燕食至矣。”城中自鸣钟响,中书令回身奏报。《周礼·天官·膳夫》:“王燕食,则奉膳赞祭。”注曰:“燕食,谓日中与夕食。”
  “暂罢朝议。”蓟王言道。
  “早朝毕——”中书令唱报。
  “王上为君兴——”蓟王起身,仪仗入后殿。
  “恭送主公。”百官下拜。
  蓟王起身后,便是百官自由活动时间。尤其大朝会,难得齐聚。趁同僚入偏殿更衣,便有好友离席来见。相约散朝小酌,亦不在少数。门下署鸾栖馆,近在咫尺。殿前登车,转瞬即至。
  片刻后,蓟王复归,遂开朝宴。除去无极宫宴,和亲国宴,朝宴乃最常制备。君臣同食,其意深远。且遵宫仪,席面如一,无分高下。蓟王所饮所食,与百官并无二致。
  由陪坐侧席之少府并门下先食。确认无误,百官开席。
  内臣并私臣,皆是近臣。钟鸣鼎食,礼当如此。
  餐毕,另置品茶小憩。待宫人持香炉,散尽酒气。蓟王正坐,百官归位。
  宫人擂动醒锣。
  “晏(晚)朝始——”中书令赵娥,唱报如前。
  “朝都、昌黎二郡,七县如何?”此乃国中头等大事。
  “回禀主公,七县民众皆已徙毕,二郡乌桓,亦皆迁入。”右相耿雍,不慌不忙。
  “二部乌桓,各有部众几何。”蓟王又问。
  “扶黎侯丘力居部,有民三十万众,无虑侯苏仆延部,有民十万众。”右相再奏。
  “医无虑山,东西二坂,可曾划分牧地。”
  “牧地已划毕。”
  “属国都尉,可有合适之选。”
  “臣等,窃以为,可由奋威校尉韩当、扬武校尉高览,兼领之。”右相已有定计:“然又虑,归义侯国,乃幕府所辖。由国中校尉镇之,似有不妥。”
  “无妨。”蓟王遂看武臣位列:“二校何在。”
  “臣等在此。”高览、韩当,各自出列。
  “可愿领护之。”蓟王笑问。
  “喏!”二将齐声应诺。
  “无虑新营,改扬武营。扶黎旧营,改奋威营。”蓟王口出王命。
  “喏。”右相领命。
  “医无虑山,乃上佳牧地。命二部立王庭于城中,行农牧定居。”
  “喏。”
  “大小辽泽,可曾丈(量)毕。”蓟王再问。
  “皆已丈毕。”左国令黄承彦持芴奏对。
  “可辟县几何。”
  “小泽,可辟四县;大泽,可辟六县。”
  “当可再分一郡。”蓟王言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4/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