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4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9/2006

  可想而知,君臣必势同水火。灵帝积怒所致,方于大殿之上,口出“狗官”一词。
  更不惜,甘冒社稷倾覆之风险。假黄巾之乱,血洗关东。
  换位思考。灵帝能有此举,其才智机辨,绝非昏君庸主。只可惜,单凭一己之力,无法扭转颓势。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何为道?出路也。
  蓟王所行。乃是用利益驱动利益,阶级取代阶级。
  蓟国爵民大兴,正于河北大地,迅速取代豪门大姓。占据大义,分割利益。
  待《蓟国大百科全书》编纂毕。蓟王必行科举。那时,再无豪右大姓,垄断江山之祸。
  一个单打独斗,一个举国之力。
  蓟王与灵帝,高下立判。
  秋高气爽,衣不黏身。
  临乡居民,遥望王城。见三足踆乌,赤鹿焰角,王旗飘扬。皆得心安。
  稻收在即。一季辛劳,成败在此一举。年初,老族长于睡梦之中,无疾而终。楼桑刘氏宗亲,披麻戴孝,蓟王亦执晚辈礼,扶柩送葬。
  自始至终,刘平之事,无人提及。
  族不可一日无长。
  蓟王命楼桑宗亲,择族中德高望重者,继之。
  遂有薮东守乐隐、安北守阎柔、辽海守郭芝,联名上疏,请立宗正寺。
  宗正,西周始置,掌君王宗室亲族事宜。秦、汉列位九卿,秩中二千石,例由宗室担任,掌管宗室外戚事务,掌其名籍,分别嫡庶亲疏,编纂世系谱牒,参与审理诸侯犯案。
  凡宗室亲贵有罪,须先请示宗正,方得处治。属官,有丞,都司空令丞、内官长丞及诸公主官属。其中,都司空为狱官,负责关押囚徒,亦常拘系宗亲并外戚有罪者。
  蓟王以无有先例为由,束之高阁。
  诸侯国岂能自立宗庙。
  奈何,乐隐、阎柔、郭芝,皆国之宿吏。乃蓟国初代高官。三人联名上疏,其意深远。
  蓟王不纳,情理之中。
  正如百官劝进登基,皆需三推三让。三位重臣,乃欲请蓟王,自立门户。比起联名劝进,请立宗正寺,影响稍逊。然时人事死如事生。凡有大典,昭告天下并告庙列祖,缺一不可。先立宗庙,再分朝堂。与先立朝堂,再分宗室,殊途同归。
  “我主心意,群臣知矣。”王子馆会,儒宗一语中的。
  “幽、冀、并、凉,河北大半已并幕府。四州上下,皆为蓟吏。四州千万之众,当可为我主所用。国中更有千六百万众。不出数载,河北当有三千万口。便比今汉最盛时,我主亦有民过半。何愁天下不定。”太学坛兼王子馆双博士祭酒服虔,慷慨发声。
  “我主春秋鼎盛,何必急于一时。”五经博士徐胤,亦举杯言道。
  “季登所言,与我相合。”太学博士祭酒赵岐,亦有同感。先前,与好友孙嵩、从侄赵戬,并儒宗郑玄,一同出仕。今已升为博士祭酒。从侄赵戬,更出为苍海守。
  “四州既定,天下可安。”大学博士张芝,一语中的。张芝,字伯英,凉州三明之大司农张奂长子,勤学好古,淡于仕进。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时人尊“张有道”。汉末书法大家,号“草书之祖”,又称“草圣”。其书法被誉为“一笔书”。应蓟王所徵,出为大学博士。
  “兄长所言极是,当浮一大白。”另有大学博士张昶,出言相和。张昶,字文舒。“草圣”张芝之弟,善隶,书类其兄,时人称“亚圣”。
  另有弟张猛,为西域都护府属吏。凉州三明子嗣,亦多出仕蓟国。另有北伐三杰,家人亦早迁蓟国安居。凡大汉名臣忠良之后,尤其家破人亡,身逢为难,多迁居蓟国。得蓟王庇护。
  时至今日,蓟王所作所为,无可指摘。亦无人说三道四。
  王子馆会,并不定期。座上大儒,亦多不同。只需四少师并儒宗赴会。必令国中大儒,趋之若鹜。求问国策,以解心疑,国中大儒,乐此不彼。
  今五学并立。天下大儒,皆有一展长才之地。王学居首,太学其次,大学再次,便是门学、科学博士。亦可得六百石俸。
  海内大儒,齐赴蓟国。文风鼎盛,可见一斑。
  “敢问先生,天下三分,当作何解?”报馆丞陈琳,亦有一席之地。
  儒宗笑答:“天时地利人和,我主传檄可定也。”
  “原来如此。”陈琳恍然大悟。
  “兖州兵势如何?”太学博士祭酒孙嵩忽问。
  “曹吕相争,互有胜负。”陈琳消息灵通:“先前曹孟德火烧濮阳,逐吕布入陈留。为除后患,曹孟德急攻雍丘,不料中陈宫之计。众皆战死,幸得从弟曹洪,献宝马‘白鹄’,助其脱困。否则,人马倶死矣。”
  “闻,曹操失坐骑,吕布追袭甚急,曹洪遂让马与操。操固辞不受,曹洪言道:‘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此乃义士也。”孙嵩慨叹。
  陈琳亦叹言:“闻,关东必为曹孟德所得。”
  “何出此言?”儒宗笑问。
  陈琳不敢隐瞒:“乃出南閤祭酒许子远。”
  “许攸,可为谋主也。”儒宗一语中的。
  “敢问先生,若关东当真为曹孟德所得。我主传檄天下,若曹孟德不从,何人可定之。”陈琳求问。
  “必有盖世英雄出。”儒宗语透深意。
第143章
大展宏图
  将“必有盖世英雄出”,默记于心。陈琳顿觉不枉此行。
  作为门下署报馆左丞,陈琳六百石俸,不高不低。却受各方礼遇。正因为国秉笔,为王喉舌。尤其《为王檄京师》一文,技惊四座。观者无不生同仇敌忾,群情振奋之感。
  陈琳一展所长,如鱼得水。进出高官府邸,行走街巷闾里,无论置酒高会,还是三五小酌,常为座上宾。
  便是王子馆会,亦有一席之地。
  诚如蔡少师所言,“为尺牍及工书鸟篆者”,皆为“虫篆小技”。换言之,在士人心中,琴棋书画,雕虫小技,只为陶冶情操,闲以自乐。于治国无用。
  如陈琳,辞赋文章,令人称道。然却非治国安邦之才。士人,非文人,亦非武人。单凭锦绣文章,便可登大雅之堂。更窃据庙堂高位。两汉四百年,闻所未闻。
  先帝立洪都门学之意。与卖官鬻爵,一脉相承。皆为打破名门豪右,垄断朝野。可想而知,一败涂地。
  身临其境,相处日久。刘备方知,先帝良苦用心。
  先帝必然是看到了社稷毒瘤,亡国之祸。这才痛下杀手。奈何积重难返,非一人之力能够扭转。
  万幸有我蓟王,横空出世。更有北地千里白泽,别无寸土,可供蓟王大展宏图。万丈高楼平地起。终成今日气象。
  唯一所憾。如贾文和所言,先帝早死。
  若不早死,蓟王三兴,当水到渠成。何来叔侄相争,三分天下。
  酒足饭饱,尽兴而归。
  与一众大儒,依依惜别。陈琳乘骈马公车,返回王都。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秋风送爽,酒散神清。
  窗外千里稻田,斑驳青绿,一望无际。四溢稻香,弥漫千里,百城如一。除去纵横水网,还有官道通达。路上车马行人,往来不绝。总有沟渠,尚未能及。翻山越岭,车马自当首选。三分天下,人口为基。近年来,路上已少有流民。便有迁居,亦是投奔故交宗亲。
  自慧妃归国。大震关城,便不断有羌户,迁入蓟国安居。或因功,或置业,或客庸,不一而足。
  西域号绿洲熔炉。蓟国更包罗万种。除去西域,还有漠北、东瀛,岭南,万国来朝,姻亲齐聚,可想而知。
  若非恐惊扰路人。直欲一声长啸,直抒胸臆。
  “去鸾栖馆。”入城前,陈琳言道。不出所料,此时许子远,必在馆中小酌。
  蓟王宫,一里之回,七重错落。
  趁秋日暖阳,宫女拆寝垫、晾被褥、晒衣装。谨防席虫、衣蛾滋生。尤其寝垫,制造之初,便穿孔透气,香囊内藏。内中香料,安神助眠,防床虱暗生。取薰香暖炉,置于床榻之下。适时烘烤,蒸去湿气,亦是日常必需。
  蓟王宫窗明几净。三层夹胶清钢琉璃壁,透光保暖,实在大爱。梁柱皆用盐渍木,门窗多出香樟木,自能杜绝蚊虫。时人居家生活,安身立命。深谙相生相克之道。种种便利,非活下当下,不可尽知也。
  九九重阳在即。
  宫城内外,装点一新。先前,甄都赐蓟王朱户、纳陛。宫城四面八门,已髹漆毕。纳陛,将作寺良匠,别出心裁,以昆冈美玉,并盘龙琉璃壁铺就。华美尤胜先前。
  琉璃窗、琉璃壁、琉璃顶、琉璃瓦、琉璃灯、琉璃盏……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琉璃正大行其道。
  南宫披香殿。
  公孙王后设宴,款待姻亲女眷。
  秦后亦盛装出席。
  自秦汉和亲,罗马皇后鲁琪拉,今非昔比。先前孤家寡人,势单力薄。唯借绿洲兄弟会之力,以求早日,君临罗马,重夺大位。如今嫁入蓟王家。又诞下麟儿。人生际遇,云泥之别。戾气全无,恨意散空。由内而外,焕然新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9/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