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4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3/2006

  “呔!”张鲁变换鬼面,厉声喝问:“汝是何人!”
  “镇南将军杨定。”杨定知无不言。
  “来自何方。”
  “来自西凉。”
  “家中还有何人。”
  “家中有老母妻儿,五十余口。”
  “长坂坡,何人投井?”
  “……灵思何太后。”
  “何人相救?”
  “蓟王出手。”
  “何太后,今何在?”
  “……何……太……后……”杨定狰狞五官,抖擞牙关,满脸横肉,无风自颤。鬓角汗如雨下。
  “如实招来!”
  一声暴喝,寒心破胆。杨定终是道破隐秘:“便是甘后!”
  言罢,即倒。
  堂内一时,落针可闻。
  须臾,鼾声四起。张鲁自揭鬼面,心中惊怖,可想而知。
  少顷,米道圣女张玉兰,从天而降。
  “如何?”
  “阿斗,乃继父亲子也。”张鲁答曰。
  “当是麻姑金针刺怀。”张玉兰答曰。
  张鲁又道:“甘后,便是何后。”
  “竟有此事。”张玉兰亦是一惊。
  “继父不欲杀母立子。故救何后于长坂。神智夫人,携子南下时,认千秋三师之甘始为义父。故称甘夫人。”张鲁已想通一切。
  “湖海传言,五帝之子,皆出东父。麟子阿斗,正应赤帝子。公孙王后嫡子封,应玄帝子。若秦后生子,当为白帝子也。”张玉兰言道。
  “另有黄帝、青帝之子,又应何人?”张鲁必有此问。
  “天机未露,不得而知。”张玉兰,转而言道:“闻倭妃那美,诞公主台与。另有祝融氏苗裔融漓,年不及笄。已被王太后养于西宫。二人,必证其一。”
  “天下必为继父所得。”张鲁已有定计:“你我兄妹,当谨记。”
  “大兄所言极是。”张玉兰又问:“左仙人,可有传书。”
  “尚未有也。”张鲁亦颇为顾忌。乌角先生左慈,暗授机宜。命张鲁入汉中,夺五斗米教。光阴如梭,数载已过。左仙人镇守陇山大震关。却再无片语只言。
  天下三分,何时一统,遥遥无期也。
  “小妹,阿母可有传书?”张鲁忽问。
  “尚无。”张玉兰,美眸瞬显慌乱。
  蓟王都,北宫,易迁馆。
  许是旅途劳累,亦或是终可放下心防。张甯足睡迟醒。
  待洗漱梳妆,尚不及出室。窦妃并田美人,一夜侍寝,姗姗归迟。张甯归来之事,昨夜已从枕边得闻。虽牵挂金兰密友,奈何情到浓时,身不由己。待侍医善后,沐浴更衣。入馆相见,已过午时。
  命宫人送餐入馆。同案共食。
  窦妃以茶代酒,为张甯接风洗尘。美人田圣,亦侧席作陪。
  见窦妃,妩媚娇羞,春潮未褪。美人田圣,娇媚毕露,眉目残红,不逞多让。张甯一笑会心。遥想当年,窦大将军兵败枭首,满门流徙。唯恐被奸人所害,张甯送窦氏,辟祸楼桑。转眼将满二十载。
  共入蓟家门,二人皆得偿所愿。
  “闻夫君欲聘以王后之礼,因何拒之?”窦妃笑问。
  “你我自幼入家门,岂能与长姐相争。”张甯笑答。
  “夫君尊‘尚父’,号‘东父’。东父者,东王父也。若为后,生子可为帝乎?”窦妃叹道。
  “五帝之子,天命所归。岂能强求?”张甯心如止水。
  说千道万,大汉终归母凭子贵。
第148章
轻云闭月
  “媵从何人?”不料窦妃亦有此问。足见此事,非同小可。媵制,上古有之,今汉沿袭。必有大利。否则,如何能流传至今。
  “尚未得选。”张甯如实答曰。
  “甘后择李真多,张姜子入媵。闻吴房君华妁,亦正急觅媵从。”窦妃劝道:“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主二媵,正当适宜。”
  “我出身太平道。世人皆视如洪水猛兽,避恐不及,焉敢与我为伍。”金兰至交当面,张甯遂道破心思。
  “原来如此。”窦妃这便了然。诚如张甯所言。天下大乱,黄巾祸首。蓟王曾下令,灭太平道众满门,夷三族。足见为祸之烈。张甯乃右国令女。又与蓟王自幼相伴,寒暑易节,情深义重。蓟王忠义两全,情长谋远。又岂会弃之不顾。然毕竟太平圣女。若冒然与之为伍,焉知蓟王爱屋及乌,还是延祸迁怒。尤其天下仙门,本就因天师道,而与大汉貌合神离,渐行渐远。甚至,如徐州陶恭祖,江东合肥侯,皆大力扶植佛门。其用意,正如先帝立鸿都门学,欲破士大夫垄断。扶立西佛,乃为灭诸夏仙门也。可想而知,张甯择名女仙入媵,不过是一厢情愿,自取其辱罢了。
  “华妁媵从何人?”张甯随口一问。
  窦妃脱口而出:“闻。其一名赵爱儿,号‘东华夫人’;其二曰郑天生,号‘含真夫人’。”
  果不其然。
  “二人皆得仙号。必是我辈中人。”张甯言道。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东华、含真,二夫人,皆居于蓟国内外,必广为人知也。
  “巫主接神除邪,医主疗伤治病。上古时,巫医不分,本是一家。”窦妃言道:“华妁择名女仙入媵,亦循旧例。”
  “二人年岁几何?”张甯又问。
  “东华、含真,皆二十几许。”窦妃答曰。仙门二十几许,当真清纯无邪,青翠欲滴。
  见张甯无语沉思。窦妃亦无从分忧。陪坐侧席之美人田圣忽道:“妾,却想起一事。”
  “何事?”窦妃问道。
  “岂不闻‘闭月貂蝉’乎?”田圣掩口娇笑。
  “闻鱼梁台上,安贵人托名舞姬貂蝉,救义兄发妻严夫人。时鱼梁台上,明月当空。貂蝉拜月,乞求事成。不料寒风骤起,轻云遮月。说书人言,乃因貂蝉美貌当前,皎月亦自觉形秽。”窦妃如数家珍:“正因有此义举,才令吕布不受所胁,刺董贼于玉堂殿下。”
  “正如赵大家(赵娥)十年磨剑,为父报仇。能青史留名,必有义行。”张甯欣然言道。
  田圣又道:“圣女可知,当日鱼梁台上,另有几人?”
  “骆晹、卢暒,并程氏二姝。”田圣一语惊醒梦中人。
  “正是程氏二姝。”田圣言道:“本是宫生弃儿。为大内官程璜豢养。姐妹三人。长姊(姐)程环,次姊程璇,一人曾为司徒刘合妾,一人曾为司隶校尉阳球妻。与先帝食母,远遁江东之小妹程贵人,皆是程璜养女死士。身兼异术,不可小觑。”
  “也算是吾辈中人。”张甯转而问道:“二人,今在何处。”
  “先前,安贵人,求夫君纳之未果。二人暂居南港云台观。车驾出入王宫,常与安贵人来往。”田圣答曰。
  “且引我一见。”张甯当机立断。
  ‘喏。’田圣,巧笑倩兮,美目盼。
  张甯本就是日月星,天师三大女刺客之一。与程氏二姝,巾帼相惜。且不说程氏小妹,母凭子贵。便令得偿所愿,结好安贵人,亦平添助力。
  更有甚者,骆晹、卢暒,亦与程氏二姝相善。五大刺客联手,当可护小弟周全。
  一石三鸟。
  心念至此,张甯遂下定决心。
  稍后,车驾出宫,直奔南港,云台观邸。
  凡称云台,必然高耸。台上遍植八节长青之木,四时不谢之花。台上邸舍,重楼叠阁,鳞次栉比。云蒸霞蔚,缥缈迤逦。宛如人间仙境。
  守丞乃四海令左慈高徒葛玄。多年前,蓟王命陇右四海馆,并蓟国方技馆,合二为一。称四方寺。四方令由四海令左慈,并元素令常林共担。
  闻碣石贵人登台。葛玄出馆恭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3/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