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5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31/2006

  蕃邸亦与刘备初建时,大为不同。不仅扩为横竖一里街衢。居中竟设有一座小型演武场。若希雷娅女王亲临,必一眼窥破。此乃罗马斗兽场。
  蓟王曾传幕府敕令,立绿洲公社。凡同出一种,亦或同奉某神,皆可自建公社。四时祭祀。后封国亦颁此令。蕃邸已立公社。
  闻后生翘楚,欲观大秦鱼丽阵。胡商无不应允。口出豪言,此阵坚如龟甲,刀剑难伤,弓矢难破。
  马超一笑了之。
  胡商遂命大秦锐士,入斗兽场列开阵势。
  罗马大盾,问世于高卢入侵后,许是得到了凯尔特人的启发,一直沿用到公元三世纪。此盾为木制,由多层木板压合,俯视约呈半圆形,正面呈长方形,高约五尺五寸(1.25米),宽越三尺半(0.8米)。盾外包裹皮革,铁皮镶边,中衬铁片。
  队率一声令下。数十人举盾合围,果然密如鱼鳞,坚若龟壳。
  围观人等,惊呼不断。只因训练有素。从队率下令,到鱼丽阵成,不过顷刻之间。换言之,手中盾牌,拼于何处。战士皆心知肚明。乃至于,袍泽阵亡。后续人等,亦会自行增补。无有缺失。
  他们是职业军人。用时人话说,出身行伍世家。是不是正经出身,单凭此阵,足见一斑。
  见马超目露赞赏。胡商笑道:“如阵如何?”
  “此阵如其名。龟甲也。”马超笑道:“破之不难。”
  胡商不服:“足下,可愿一试乎?”
  “可也。”马超耳语数句,潘璋这便嬉笑而去。
  少顷,便将所需之物取回。
  胡商近前观瞻,皆是蕃邸市中,寻常香料。
  马超将诸多香囊,用草绳捆绑,而后点燃。远远掷出。正落在盾阵之顶。
  须臾,浓烟滚滚,香气四溢。
  冷热交替,见缝插针。盾牌下,人员密集。空气本就难以流通。被浓烟灌入,一时呛声四起。不多久,战阵自溃。
  见胡商目瞪口呆。马超笑道:“多年前,王上北出卢龙,白檀七日血战。鲜卑王骑,人马具装。亦称刀剑难伤。皆死于青色火焰。”
  “此举……胜之不武。”胡商强辩。
  马超轻轻颔首。冲潘璋言道:“速请张大哥。”
  “唉!”不久,张郃拍马赶到。
  “借大哥黄肩弩一用。”马超抱拳行礼。
  “好。”路上已从潘璋处,悉知详情。闻胡商夸下海口,张郃这便取马背大黄弩,递给马超。
  四目相对,马超心领神会。定要灭尽胡商威风。否则遍传丝路,岂非笑我天汉无人。
  手持十石曲臂黄肩弩。马超冲胡商笑道:“足下,可愿一试乎?”
  “有何不可。”胡商持盾下场。
  命胡商举盾立于阵心。
  马超扬手一弩。
  砰!
  火星乍起,碎木迸溅。
  弩矢破盾而出。斜插地面,半截入土。
  若非马超有意射偏,胡商早被一箭穿心。
第222章
岂是儿戏
  见胡商目瞪口呆,冷汗横流。
  马超笑道:“黄肩弩已可穿此盾。况床弩乎?”言下之意,此弩,并非最强利器。
  胡商幡然醒悟:“足下所言极是,鄙人受教。”
  “敢问足下,此队锐士,作价几何?”见机已到,潘璋笑问。
  “便赠于公子如何?”胡商确有眼力。称马超为足下。却呼潘璋为公子。
  “不可。”潘璋笑道:“烦请作价。”
  “如此,作价千金,何如?”胡商试言道。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胡商万里迢迢,横穿丝路,若非大秦锐士一路护佑。恐早已被马贼所害。正因深得其利,故深知其用。蓟人崇文尚武。眼前少年公子,必出自行伍世家。蓄养私兵部曲,亦屡见不鲜。故才开价甚高。
  “可也。”不等潘璋砍价,张郃已先答。
  张郃先于众人出仕。今为千石军司马。一千万钱,倒也拿得出。
  “大哥……”潘璋正欲出言相劝,张郃不由分说,已命胡商取来券书,签章画押。
  军司马之印,再加张郃签押。胡商便可入赀库,完成交割。
  话说,此队锐士,安息奴市,作价不过百金。辗转蓟国,竟暴涨十倍。获利之丰,令胡商始料不及。早知如此,何不将市中大秦兵士,贩卖一空。心念至此,不顾雪大路封,连夜出奔。赶在蕃邸胡商闻风而动前,经由居延外道,抢先返回。欲将奴市大秦兵士,尽数贩来楼桑。赚取十倍高价。
  须知。千万巨资,几是张郃一年薪俸。张合今为军司马,秩比千石。月谷八十斛,年九百六十石。另赐民爵十二等之“左更”,岁俸六百石。授田七十八顷,授地七十八宅。另有海外三登美田,七十八顷。此外,还有武功爵傍身。
  武功爵,除能于军市充抵变现外,亦是军士进身之阶。
  张郃一年所得,可想而知。
  生死之交,马超亦不客气。家中楼院,无可安置。遂交由张郃领入军营。权且栖身。待马超出仕,再交还不迟。
  楼桑蕃邸大秦锐士之事,稍后亦为秦后所知。遂遣人入军营一见。个中详情,不足为外人道哉。
  马超之所以高价贩来,除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亦有取长补短,博采众长之意。只需有一技之长,融会贯通,为我所用。蓟王自当乐见其成。
  诸如马超,并西林少年。蓟国千六百万民,若人人皆为主人翁,涓滴成海,其利之大,无从估计。
  一言蔽之,终有增益。
  蓟国四百城港,鲜活民生。所堆砌出的繁华鼎盛,万千机遇。单从马超,便可窥见一二。
  此便是,文明之力。
  安置好大秦锐士。张郃并马超等人,遂相约一聚。
  楼桑客舍,春晖包房。
  “闻大哥积功,距擢升校尉,不过咫尺之间。却不知,究竟何所差?”席间,马超问道。
  “独差先登之功。”张郃答曰。
  所谓先登之功,便是指攻城首功。如先前,张郃曾随王傅黄忠,强攻杨氏县。时黄忠凭一己之力,毙黑山贼大小渠帅,三十九人。便是先登之功。
  平心而论,张郃若非年幼从军,未得保举。否则,当如文聘,校尉出仕,轻而易举。时为护老母周全,早日迁居临乡,张郃先行从军,积功至军司马。若要受封校尉,唯有军功服众。除此之外,别无捷径。
  然,所谓有得有失。张郃久经沙场,百战宿将。且与蓟国诸校,尤其蓟王二位义弟相熟。时常被借调,随大军南征北战。功勋积累足够。唯差先登首功。
  “闻开春,王上欲亲提大军,南下身毒。张大哥何不随行。”潘璋消息灵通。言出必有所指。
  “军中亦有传闻。”张郃言道:“然,幕府封国并立。恐难如愿。”
  “张大哥岂不闻,居延属国都尉之事乎?”
  “可是雁门张文远。”张郃亦知。
  “正是。”潘璋耳语言道:“闻,王上有意调居延小月氏胡三千精骑,入幕府。另立牙门将诸员,守备大营。”
  牙门将,乃军职之一种,起源于大营防御工事之“牙门”。
  古时驻军,主帅帐前树牙旗,以为军门,称“牙门”。
  《国语·齐语》“执枹鼓立於军门。”注曰:“军门,立旍(旌)为军门,若今牙门矣。”
  类比军门都尉。顾名思义。牙门者,门牙也。上插牙旗。作用与瓮城类同。属于小型坞堡。为大营防御。
  又注:“《真人水镜经》曰:‘凡军始出,立牙竿必令完坚;若有折,将军不利。’牙门旗竿,军之精也。”
  于牙门之内,统领营中精锐者,称“牙门将”。
  谓獠牙利爪,猛虎之威。充任牙门将者,必是军中万夫莫敌,豪勇之士。衣不卸甲,枕戈待旦。以备随时上阵搏杀。如史上赵云,便为季汉牙门将。后演变为主帅亲随偏将、副将之职。非亲信不可领之。
  史上,季汉名将王平及刘封之子刘林、赵云次子赵广,皆曾任此职。
  辅汉幕府,大营五将,十万精兵。若倾巢而出,其规模之盛,可想而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3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