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5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0/2006

  先前,国人多有耳闻。却未曾亲眼得见。不知何为“如墙而进”。
  于是望文生义,以讹传讹。以为列队齐整,而后步步逼近。实则大谬。
  前队力劈,后队跟进。如此后浪推前浪。前后队列,皆得蓄力,亦得喘息之机。列阵时,前后队列,呈“品”字,菱形站位。如此方为,如墙而进。
  并非只是前排出力。或待前排阵亡,后排再次第补进。
  蓄力重劈,一刀之威,可想而知。技不如人。博望卒,败亦无怨。
  次战,顺阳卫军曲候魏疏,对阵辅南将军营,别部司马周仓。
  周仓熊腰虎背,孔武有力。魏疏猿臂蜂腰,勇武少壮。
  白毦有功,方可入选绣衣吏。
  绣衣兵甲,出神入化。传闻追魂弩,能穿三重甲。为防一箭追魂,周仓麾下博望开山卒,皆披甲持盾。捉开山斧。
  腰间另有手斧数柄。类似小戟,乃投掷武器。
  绣衣黑龙鳞,雁翎、凤羽,(飞)龙爪、追魂(弩),皆是标配。
  见绣衣吏出场,引看台山呼海啸。周仓咧嘴一笑:“绣衣追魂,待俺一试便知。”
  话不多说。鸣镝开战。
  博望开山卒,手斧先发。寒光呼啸,直取面门。
  前排绣衣吏,应声举臂。
  臂铠弹出“逆龙镶”,挡下飞斧。
  “龙鳞盾!”看台便有人惊呼。
  此盾,乃是将“钩镶”与“臂盾”,相结合之机关防具。平时贴合臂铠,战时可做十字旋转。需要时,再上下弹出长短二钩,则与钩镶无异。
  借前排掩护,后排绣衣四射飞龙爪。不等博望开山卒,奔冲而至。绣衣吏恰如天女散花,逆升半空。便在满场惊呼声中,悬身二重看台下。
  绞弩声四起。
  “掷斧!”周仓寒毛直立,一声怒吼。
  开山卒咬牙掷出。一时寒光大作。绣衣吏举弩下击。
  龙吟虎啸,一闪电光。
  追魂弩后发先至,迸火入甲。虽折去箭镞,仍破重甲。
  “破甲既负。速速避让。”
  居高下射。博望开山卒,猝不及防,纷纷中箭。余下靠背结阵。举盾身前,防四面弩击。
  奈何场上场下,远近皆有绣衣吏。顾前不顾后,顾头不顾尾。左支右绌,中刀中箭,含恨退场。
  话说。从后排绣衣吏飞升半空,胜负已定。与先前演武决胜,多半斤八两不同。
  此番斗战,堪比屠杀。
  待阵心博望开山卒,被龙爪(手套)罩面,机关袖箭,兜头暴击。
  只剩周仓一人,捉斧立于旗下。
  “何人敢与我厮斗!”周仓大喝一声。
  “斗将决胜。”看台遂起惊呼。
  绣衣闻言,纷纷撤步收刀。让出场地。
  “绣衣魏疏,与你一战。”
第233章
一步之先
  登堂衣秀,传为美谭。
  绣衣多豪侠。与蓟王意气相投,肝胆相照。纵刀山火海,百死无悔。绣衣,乃是吏。便是书佐少吏,亦可得百石薪俸。绣衣,与门客同。食俸四百石。绣衣伍长、什长、屯长、队率,军曲候,皆凭武功爵晋升。食俸、品秩,皆与军中相同。换言之,绣衣吏亦是双食俸。与门客同食四百石宫俸。并兼领各级军俸。自比千石及以上,方可得门籍。门客已无从入宫,可居门下署内鸾栖馆。绣衣吏各有家小,自无需客居。
  白毦有功,登堂衣秀。只此一句,足矣。
  魏疏弃弩捉刀。迈步阵中。
  见其孔武少壮,蓄势待发。周仓亦不敢大意。斗将必言马。少时,三墩欲学剑击。问母亲,三叔武艺如何。母亲答曰:弓马娴熟,善使大刀,剑击如何,不曾得知。三墩反问,既善刀,岂不懂剑。母亲亦反问:马上马下,岂能相比?
  一问一答,见著知微。常言,人借马速,人借马力,诸如此类。便是骑将之威。如高速抛物。便是小小一个瓶盖,亦可毙命。可想而知,借骏马奔冲,将铸铁流星锤,大力掷出。击碎鹿角拒马,板楯盔甲。皆不在话下。故二将交战,需先起速,再起势。人马交错,各自出手,称一合。广陵城下,纪灵一合落马。除技不如人,马亦不如马。
  趁双方牵马入场,各自披挂。看台之上,议论纷纷。
  此战,周仓已然落败。魏疏大可,不必应战。料想,既应此战,当有必胜之握。
  待魏疏从德胜钩上,提起兵刃。便有人脱口而出:“刃首上阔,长柄施鐏;屈刃枝分,前锐后斜。枝分成阙(缺),形似凤嘴,故名凤嘴刀。”
  “此刀,乃王傅所持。”又有人言。
  “莫非,真乃王傅坠星(凤嘴)刀。”另有人言。
  “非也。”先前之人答曰:“魏疏必得王傅亲传。”
  待麻布层层裹缠,谨防误伤。
  战鼓擂动,骏马奔冲。
  人马交错,金戈大作。二人却未卸力收兵。竟各自发力。人马角抵,刃刃交错。一时闷声如雷。待双马错身奔回,二人力拼一记,胜负难分。
  魏疏抢先一步,拨马杀回。回回抢一步之先。战至十合,已占上风。不等周仓拨马,魏疏已纵马追身。
  骏马嘶鸣,颈后生风。
  “小心!”看台惊呼。
  周仓怒目圆睁。拧身一斧,强行出招。既不顺手,亦不顺势。
  刀斧相击,周仓滚鞍落马。若在万军丛中,合甲落马。其下场,可想而知。
  “周仓落马,魏疏胜。”
  “承让。”魏疏勒马收刀,吐气开声。
  周仓嘿声一笑:“来日再战。”
  “可也。”魏疏亦笑。得“演武器八”,胜战退场。
  蓟王宫,瑞麟阁。
  见门下游缴呈报素描。周仓被追身一击落马。蓟王笑道:“常闻安息回马箭。不知临阵斗将,如斧钺矛槊,可有此术。”后世亦有回马枪。
  士贵妃笑答:“妾,未曾听闻。”
  甯贵妃言道:“魏疏十合败周仓,足可自领一军。”言下之意,稍加历练,当可独当一面。
  士贵妃亦道:“王傅言,其弟魏延,亦是将才。”
  “魏氏兄弟,为国所用。顺阳卫,后继有人。”蓟王亦颇多欣慰。遥想当年,先收吕冲、魏袭。又纳潘鸿、朱盖。二十载,白驹过隙。果然虎父无犬子。吕常、魏疏,已先后出仕。另有潘璋、朱桓,尚未长成。未来可期。
  “夫君所造演武器,究竟几何?”宋贵妃当有此问。演武器为蓟人热议。王宫亦不例外。
  “计十器。”刘备答曰:“今日已出其八,明日当十器尽出。”
  “十器尽出,又当如何?”马贵妃追问。
  蓟王笑道:“稍后便知。”
  见夫君故作神秘。众妃皆会心一笑。岁末罢朝。国事未绝。尤其多事之冬,三分天下,交错犬牙。江东二袁,一胜一败。助合肥侯尽得交扬二州。汉中史侯,与益州牧刘焉,冰释前嫌。汉中又经上庸与荆州,互有来往。曹孟德虽逐走吕布,独霸兖州。奈何其父曹嵩,利令智昏。与王太师争权夺势。王太师六百里传书,告知蓟王。朝野上下,皆有迁回旧都之意。料想,曹孟德必不肯轻易就范。事态究竟如何,蓟王纵天生,亦无从未卜先知。
  更有甚者。吕布孤军南下,摇身一变。竟成徐州座上宾。今扼小沛,毗邻三州。颇有坐山观虎斗,渔翁得利之嫌。徐州战罢,陶恭祖病体反复,恐为宿疾。再受惊吓,断难久存。那时,徐州吏民,必迎吕奉先入主。曹吕之争,尚未分胜负。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托言仇恨,势不两立。实则皆是,利益之争。若非有利可图,何以性命相争。
  蓟王窃以为。曹吕二人背后,皆是豪门大姓,垂死挣扎。蓟国体制,炎汉三兴。大势已成。时局如何,天命何为,豪门大姓,心知肚明。然,绝不可逆来顺受,任人宰割。扶植爪牙羽翼,各立利益代言。其目的,不过是想“分一杯羹”。妄图,与蓟王讨价还价。待炎汉三兴,分割利益时,能有一席之地。毕竟,今汉世家立国。本以为,即便蓟王三兴,亦是“换汤不换药”。不过是改换门庭。“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罢了。
  岂料蓟王竟假,本为削弱宗室诸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之“推恩令”。改头换面,推广全国。分户不析产之《圩田制》,便是“广义推恩令”也。
  试想,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乃至“齐国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三,及天子支庶为王,王子支庶为侯,百有余焉”。
  诸侯大国,尚且如此。何况世家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