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5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1/2006

  “喏。”士贵妃眸生异彩。
第277章
末席之争
  蓟王不愧天生。
  已程不国,扼海上咽喉航道。时“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
  换言之,已程不国,乃汉人南下终点港。而后,“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
  因常有往来。已程不国,上至国主,下至百姓。大汉风貌,人尽皆知。更加蓟王南征林邑,凿顿逊海渠,立江表十港。殑伽、稽罗等港,与已程不国,隔海相望。新式木兰舡,日夜三千里。往来已程不国,不过旦夕之间。尤其,为开凿顿逊海渠,便于转运人员辎重,蓟王新修西顿、东逊二港。已程不国坐拥地利之便,常有人员、辎重,输往西顿港。大汉一藩,蓟国风貌,亦广为人知。
  唯一所憾。海市只抵顿逊五国,从未挺进已程不国。
  知晓已程不国中详情,蓟王当机立断,遣干支海市,横渡“厄立特里亚海(印度洋)”,前往已程不国。罗马人称之为“鲁都姆海”,二者皆意即“红海”。大汉统称为南海。
  须知。蓟王威天下,从不以兵革之利。干支海市,满载而来,又满载而归。看似互通有无,互相得利。实则亦将蓟国之便利,放之四海而皆准。四海皆准,又何差鲁都姆海。
  更有甚者,钱能通神。凡海市停靠,必有海市令,旗船治事。结好各方势力,乃至于,已程不国王室,亦为座上宾。待相交渐厚,只需请开尊口,海市令有求必应。
  举家渡海,庇护于象林苑,不过举手之劳。若求蓟王兴仁义之师,攻无道而伐不义,则福莫大焉。
  不出蓟王所料。待老王一命呜呼,已程不国必乱。
  此,便是『马齿徒增·假道灭虢』之计也。先许以重利,再奇货可居。假借道通商,海市往来,行“奇锋震敌,远图谋国”。
  或有人言,干支海市,初来乍到,如何取信已程不国主。
  此事易耳。治病续命,古往今来,无往不利。蓟国医术,亦是四海皆准。老王既身染沉疴,卧床不起。闻蓟国名医随船而来,无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亦或是“死马当活马医”,甚至“临时抱佛脚”,“病急乱投医”。终归不可得免,请医入宫。
  不能救命,亦可缓解。只需见效,老王必心存感激。如此,顺理成章,进出宫闱。再略施小计,当可为国之上宾。待海市名产,尤其楼桑精工兵甲,风靡异国番邦。必有利益攸关方,不惜豪掷万金求购。如此,一来二往,牵连渐广,羁绊日深。待天时地利人和,大事成矣。
  如前所言。干支海市,获利之丰。难以估计也。且获利有长短,有形无形兼收益。市舶寺,权重如斯,亦是水涨船高。
  干支海市,计百二十支。遍布内外循环水路,凡我蓟人,只需有载重千石商船,便可录市籍,入“枝分角市”。万石大船,可入“干支大市”。
  《周礼·地官·司市》:“大市日昃(zè,太阳偏西)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疏曰:“向市人多,而称大市。”
  《周礼·地官·质人》:“凡卖儥(yù,买)者质剂焉,大市以质,小市以剂。”注曰:“大市,人民马牛之属,用长券。小市,兵器珍异之物,用短券。”又“谓人畜等物重贾贵,则用长券之质;器用等物轻贾贱,则用短券之剂。”
  贩卖百族,可称大市。
  与百族通商之大市,市舶寺,足有百二十支。以万石以上大舡百艘,大小船只千余计。万舟齐发,驰援南阳百万之众。便是我蓟国,不战而屈人兵之赫赫天威。
  正虑当如何下手,不料已程不国宫乱在即。果然天助孤也。
  “传令殑伽港长万震,随海市同往。”蓟王又道。
  “喏。”士贵妃领命。
  万震,曾游历海外,博闻广记,编纂成书《南州异物志》。由其辅佐,海市此去,当可无忧。倍思前后,并无疏漏。蓟王这便起身,携阁中贵妃、美人,顺下无极殿用膳。
  三后携群妃,已恭候多时。
  蓟王衣食住行,多由七妃打理。少时如此,今日亦如此。蓟王之好恶,七位小姐姐,烂熟于胸。绾贵妃亲为蓟王取餐。各式菜品,轻启朱唇,小心尝过,冷热酸甜,这才送到蓟王案前。所谓相濡以沫。口涎这件事,蓟王毫不在意。何况少时,曾于莲贵妃口中夺食。
  后宫佳丽众多。公孙皇后并七妃,依旧对蓟王,百般皆好。正因情深,方能爱屋及乌。善待后宫群妃。萍水相逢,生死与共。蓟王家事,无不令时人艳羡。
  珍馐美馔,美酒佐餐。稍后独升合欢殿。循例。幸三后,必幸七妃。待七位小姐姐,打点好一切,步入寝宫。七重华盖下,如意郎君携二女仙,已候多时。
  柔情蜜意,长夜无眠。
  “香鬟三尺绾芙蓉,翠耸巫山雨后峰。斜倚玉床春色去,鸦翎蝉翼半蓬松。”
  翌日,洗漱一新。携三后奔赴楼桑演武场,观看末席之争。
  五战,庞硕、庞德对许定,许褚。
  自决赛,车轮战始。四人便连战连败。兄弟二人,亦颇多类似。长兄皆弱,二弟称雄。庞德,以一敌二,落马仍能战十合。许褚倒拽牛尾,勇冠三军。奈何蓟国强手如林。毫厘之差,一败涂地。
  “若庞德、许褚,共主一军,又当如何?”百官席列,必有此问。
  “如此,何来二桃三士之计。八人皆为牙门将矣。”便有同僚答曰。
  “言之有理。”终归鱼与熊掌,不可得兼。
  何人入选,何人淘汰。唯有留下悬念,才能令国人趋之若鹜,兴致不减。且决胜双方,必全力以赴,打满整场,不肯轻易认输。如此,推波助澜。双方拥趸,此起彼伏,摇旗呐喊。更有国中富人,豪掷千金,贩得演武兵器。二十亿军资,轻松筹措。
  正如董太皇慨叹。论发家兴国,天下无出蓟王之右者。
第278章
拱手言和
  首器免费。
  对垒双方,十器俱全,各得第十五大杀器。
  庞硕、庞德,许定,许褚。虽连战连败。然毕竟演武多场,应对自如,颇有章法。
  见双方大杀器,不约而同,轰向边渠斗舰。一时帆樯崩折,斑斓四溅。报馆左丞陈琳,这便言道:“何不先击楯墙,顺下中阵。”言下之意,“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破壁球何不先击敌方本阵,行斩首一击。
  报馆右丞卫觊,斟酌答曰:“诸器俱在,刺网、连弩、投石,守卫中阵。若不先行除去,自投死地也。”
  陈琳信服:“伯觎,言之有理。”唯将诸器先行除去,再击中阵,方为稳妥之计。
  “如此,又当是斗将决胜。”见双方演武器,接连被毁。华国老有感而发。
  “许褚战庞德,难分良泰。”水镜先生言道:“许定、庞硕,二人若能速决。此战可胜矣。”
  “庞德弓马纯熟。新得主公所赐,的卢神驹。许褚,骑术稍逊,马上恐非庞德之敌。若能弃马步战,当可胜之。”右国令黄承彦,亦有明见。
  国老治学。绝非虚言。儒宗等五学令,并四少师,自不必多说。华国老所掌太医寺,亦兼有医学馆。右国令统将作寺,兼墨门钜子,亦有匠人馆。后五学并立。凡属科学,皆迁入东学。由东序令,外黄高士申屠蟠统御。即便如此,众国老仍广有门徒。
  申屠蟠博贯《五经》,兼治图纬。自被蓟王所徵,举家迁入王都。治学育人,孜孜不倦。见外黄高士,皆应徵出仕。助蓟王三兴炎汉。天下隐者,亦多出山来投。聘为东学博士,薮中一时人才济济。足与五学并立。
  自海水稻出,申屠蟠便亲耕于长芦县,沿海荒滩。自言,若得大熟,天下定也。
  谶纬之术,玄而又玄。蓟王天生,一笑了之。然时人多信之。正如“南极老,一丈青;东王父,汉三兴”。道旁小儿歌,国人耳熟能详。且耳语相传,皆深信不疑。
  至此。作为汉室宗亲,汉家诸侯的蓟王刘备,终可名正言顺,与光武比肩。二人出身相若,经历神似。皆应天命,中兴汉室。
  蓟国大汉一藩,蓟人扬眉吐气。代今汉者,我家蓟王也。
  正如百官所言。今昔为蓟吏,明朝为汉臣。萧规曹随,传承有序。有光武中兴,珠玉在前。蓟王三兴炎汉,指日可待。此乃天道是也。
  “且看场中。”忽听二千石列,瞽宗令邯郸淳一声惊呼。
  钢索陡然松长。破壁球如野马脱缰,呼啸抛落。
  碾过楯墙,重砸阵中。所过人仰马翻,劣迹斑斑。破壁球去势未尽,轮轴随之倒转。钢索迅速绷直,连成索道。
  许褚如法炮制。率一什白毦精卒,顺下索道,冲敌本阵。
  “中阵拥塞,无从驱马。”真二千石列,许子远赞道:“以己之长,击敌之短也。”
  “咦?”又见庞氏兄弟阵中,伏兵尽出,反冲许褚白毦。为首一将,浑身披甲,身形却不似庞德。电光石火,许子远已悉破天机:“原来如此。”
  “子远,何不明言。”蓟王大兄,太仓令刘文笑问。真二千石列,论足智多谋,南閤祭酒许子远,首屈一指。
  许攸笑答:“以己之下驷对彼之上驷,『田忌赛马·避实就虚』之计也。”
  “哦?”闻言细观场中,刘文这便醒悟:“引军战许褚者,非庞德,乃是庞硕。”
  “庞令明何在!”一刀劈退庞硕,许褚喝问。
  庞硕咧嘴笑答:“此时,亦攻入仲康中阵。”
  “速胜!”许褚目光如炬。
  “喏!”白毦精卒,勇者无畏。
  长刀并举,大力下劈。即便身披重甲,开拓先锋亦无从抵御。尤其许褚膂力过人,勇猛无匹。先登居首,所向无敌。刀下无一合之敌。
  见许褚领白毦,杀出一条血路,直冲大旗所在。庞硕率余众结阵,苦苦支撑。奈何技不如人。被许褚领十人暴击。战阵肉眼可见,加速崩解。破阵在即。
  便有百官断言:“此战,伏虣藏虎,当胜也。”
  引同僚纷纷附和。看台观众,亦多如此想。
  将拦路开拓先锋,一刀挑翻。忽觉目光大亮,许褚不觉已透阵。
  视线所及,长杆扬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1/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