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5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8/2006

  铁蹄崩火落地。场中只剩张辽、许褚二人。许褚浑身雾气腾腾,弥漫杀气。龙有逆鳞,触之必死。凤有虚颈,犯者必亡。手足兄弟,如十指连心。
  许褚杀至性起。再战便是性命相拼。
  “以一敌二,此战可休矣。”长姐言道。
  “可。”蓟王轻轻颔首。
  许褚气势凶猛无匹,张辽勇者无惧。正欲打马上前,再分高低。
  忽听中书仆射,高声唱报:“主公言和——”
  “主公有令。仲康,切莫再战。”许定已与华雄,浮出水面。
  “喏!”许褚这便散去千钧膂力,冲华雄言道:“情急手重,元长伤否。”
  “无碍。”华雄亦是猛将。甲胄齐备,并无大碍。
  张辽走马近前,抱拳言道:“仲康勿罪(怪)。”
  许褚嘿声一笑:“演武决胜,何罪之有。”
  四人皆豪杰,毫无芥蒂。
  华雄只手把臂,笑问道:“先前一击,用几分气力。”
  “实不知也。”情急出手,许褚心无旁骛,如何能知晓。
  四人有说有笑,并肩离场。男儿本该,这般模样。
  谓“旁观者清”。
  百官席列,尤其王傅所辖,蓟国将校,各有心得。
  “许褚膂力过人,不在典韦之下。”关羽言道。
  张飞亦点头道:“如二哥所言。许仲康不愧‘伏虣’之名。”
  “若使锤斧等重器,华雄必折一臂。”太史慈自有定论。
  “重器利破甲。”黄叙亦有主见:“长刀斩龙,何其快哉。”言下之意,能如蓟国这般,不惜工本,人马具装者,天下罕见。外战弱旅,何须重兵器。长刀过处,风卷残云。碧空如洗。
  “大哥此去身毒,当无忧矣。”张飞嘿声一笑。
  众兄弟,皆如此想。
  稍后,蓟王移驾。百官同行,观众退场。话说,演武决胜,临近尾声。众人心中,各有排名。不出意外,赵云、陈到,无双之烈。锦马超,一骑当先。许仲康,力能伏虣。张辽、庞德,不败上将。张郃、华雄,常胜名将,余下诸将,各有千秋。
  牙门八将,实至名归。且看王上,如何择选。
  八战,庞硕、庞德对张郃、马超。
  庞硕、庞德本就势孤。战平许定、许褚,只得十五一器。更加张郃、马超,十五器俱全。此战,危矣。
  “若明日战败,庞硕、庞德,当居十人之末。”与许子远,同车而返,陈琳试言道。
  许攸笑道:“孔璋不记六战乎?”
  六战。赵云、陈到对张郃、马超。陈琳略作思量,这便醒悟:“子远之意。张郃、马超,亦赠兵器。”
  “然也。”许攸答曰:“料想,明日一战,皆有十五器。”
  陈琳又道:“即便如此。庞硕、庞德,亦恐非张郃、马超之敌。”
  “然也。”许子远心似明镜:“庞德可战张郃。庞硕难敌马超三合。”
  “牙门八将,若无庞德一席。岂非不美。”陈琳慨叹。
  许攸微微一笑,却不道破:“兵势如斯,无可奈何。”
  智者一语,引陈琳一路长吁短叹。难以释怀。
  此亦是好友间,趣味使然。凡事若早知,何来惊喜可言。
  凝视窗前飞雪,许子远一时,神游天外。
  谋少自被谋少恼,多智亦为多智扰。
第287章
王者见王
  蓟王宫,北宫瑞麟阁。
  蓟王回宫,时辰尚早,遂入阁理政。
  河海冰封,公卿罢朝。国事却不可断绝。左右国相,并门下署,皆有内政外交,书文呈报。南宫少府整理抄掠,由中书令亲送北宫。日日不缀。
  因蓟王早出晚归,故八王子亦改在蓟王回宫后,前来拜见。
  先前,蓟王谆谆教诲,学而无用。八王子各有心得。今日前来,亦为求问所学。
  嫡长子刘封言道:“《庄子·列御寇》曰:‘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敢问阿父,若学而无用,当作何解。”
  “我儿又何所思。”蓟王不答反问。
  “我等,各有所思,并无定论。”刘封答曰。
  “且说来。”蓟王笑言。
  “喏。”刘封等八王子,遂将各自心得,娓娓道来。
  听完,蓟王不置可否:“上古名篇,传至两汉。其意若何,各家皆有所说,谓之‘家法’。法者,术也。家法,各家之(学)术也。因此,百家林立,无有定论。故为父命国中大儒,集各家之长,修《大百科全书》,一统百家。”环视诸子,蓟王循循善诱:“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若为王者,又当如何?”
  八王子各有所思。少顷,刘封言道:“为人王者,当使巧者劳,使知者忧。使无能者饱食而无所求。”
  蓟王眼露笑意:“我儿可知,何为‘无能者’?”
  “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无能者,无为者也。”刘封答曰。
  蓟王欣然笑道:“我儿之意,无能便是无用。无用或可大用。‘有人之形,无人之情。有人之形,故群于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所以称‘虚’。‘(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所以称‘敖游’。‘虚而遨游者’,便是‘才全而德不形’也。”
  “阿父以为然否?”刘封求问。
  “王者见王。”蓟王笑道:“王者,受食于天,取食于民。故,无所求于人。而使‘能者多劳’也。”
  “无求于人,能者多劳。”刘封眼中似有神光:“便是‘王者见王’。”
  “然也。”蓟王轻轻颔首。
  “儿等,谨受教。”八王子,异口同声。
  待八王子告退。士贵妃笑问:“敢问夫君,所言何意?”
  “无它。”蓟王答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者见王也。”
  “仁者、智者、巧者、知者、无能者、遨游者。”安贵妃佛道兼修,又出身宫闱,自有心得:“为人王者,使‘人尽其才,悉用其力’,是为‘能者多劳’也。”
  “原来如此。”马贵妃亦有所悟。
  蓟王所言,乃是立场。站在王者的立场,看待世间至理。才是八王子“学而无用”之正解。
  众所周知。因国别、种族、阶级、地位、学识等诸多不同。故看待事物的角度,亦因人而异。好比时下学派林立,诸子百家,无有定论。不得已,先举后察,各试家法。亦是两汉察举制:“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之真谛。
  蓟王天生。故顺天而为,从不逆天而行。就时下而言。科举制,完全没有生存的土壤。冒然栽下,不等揠苗助长,便一命呜呼。
  或有人言,先前十里少年,如今一国之君,若仍力有未逮,待登基为帝,继位大统,当一言九鼎,无可阻挡也。
  事实,果真如此乎?
  非也。今汉外戚、宦官、党人,争斗不休。主幼臣强,太后称制,乃是常态。如大将军梁冀,甚至一言不合,便毒杀幼帝。饶是贼臣董卓,亦擅自废立,鸩杀少帝。皇帝连自身性命,尚难保全。何言力排众议,一言九鼎。
  不信且看,鸿都门学。
  刘备窃以为。先帝创立鸿都门学之初衷,并非天下为公。乃欲培植亲信,而后安插朝堂、地方,逐步取代士大夫,尤其党人,进而夺取朝政大权,为一己之私也。
  且为打破士族学术垄断。鸿都门学,所招学生,及开课业,皆与太学,截然相反。学生多出寒庶,以“尺牍辞赋”,用人取士。凡鸿都门生,皆受优待。多授高官厚禄。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封侯、赐爵,大有人在。诸多利好,令鸿都门学,一时兴盛,学生多达千人。
  此举,有利有弊。
  一方面,促进了文学,书法的发展,乃至两汉到魏晋的文风转变。另一方面,以“技艺入仕”,并无治政之才,更无忧国忧民之德。譬如益州刺史郄俭。横征暴敛,贪残放滥,为祸一方,荼毒之烈,可想而知。
  蔡邕进言,对于鸿都门生,优养而不予权。蓟王以为,十分合理。
  鸿都门学因先帝而兴,又因先帝而废。
  可见皇权,亦深受掣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8/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