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7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9/2006

  抛开那些金玉其表的包裹和修饰。国与国,人与人。又何尝不是一场,利益交割。
第194章
生而为王
  果然,交浅不可言深。尤其西女国,各个天之娇女。来自氏族的骄傲,深入髓里。穿街过巷,被人品头论足,犹愤而拔刀。如今被人明码标价,待价而沽。如何能不,怒急而泣。
  见二女皆泪洒当场。气氛一时凝滞。蓟王这便宽慰道:“‘贤主不苟得,忠臣不苟利’。家国天下,先利而后义。亦是,人情使然。”
  “何为苟利?”星昴·赛拉娅,止泪相问。
  “有利无益。”蓟王言简意赅。
  “如何取舍?”
  “权衡利弊。”蓟王试言道:“如孤所言,家国天下,总有无价之宝,不可交换。”
  “何物无价?”
  蓟王笑答:“室中美人皆无价。”
  此言一出,风和日丽。
  “情义无价。”马贵妃,柔声言道。
  星昴·赛拉娅,雾潮·哈利娅,幡然醒悟。
  话已至此,蓟王不妨交心:“世人皆知,孤之子嗣,生而为王。然为人王者,又岂能独善其身?毋论海外荒洲,亦或是番邦异域。王者,皆需分而治之,合而化之。置身蛮荒之土,孔孟不存之地。稍有不慎,轻则民变,重则殒身。然天下大同,非孤不可为。今日远征万里,开疆拓土,只为来日分封子嗣,天下布种。‘虽孤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诗·大雅·)思齐》云:‘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左)传》云:‘大姒十子,众妾则宜百子。’螽斯衍庆,是也。孤之百子,各生百子,百子千孙,皆生而为王。纵天下之大,亦有穷尽也。”
  环视爵室,蓟王又慨叹道:“长姐为孤生二男一女。不可再生,恐损根本。七海之内,十洲之地,广袤千万里。若无百子千孙,日月所照,江河所至,何时方为汉土。‘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或有人言。为何非是汝子。
  只因,家国天下。诸子传家,天经地义。更有甚者,蓟王子,民望所归。唯生而为王,方不负众望。此,便是“大汉继承者们”,天生优势。
  起点极高,人力齐备,物力丰富。万事俱备,不缺东风。
  不似初代蓟王,辛苦种田二十载。从无到有,砥砺前行。才有今日气象。
  且封建时代,传承有序。何人可继,早已确立。蓟王若不传位诸子,必遭非议。即便力排众议,退位让贤。“继位贤者”,若非蓟王血嗣,亦难善终。
  再者说来。“地要亲耕,儿要亲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话说,先帝行美人计。金口玉言,命西域五十五国,五十六公主,和亲蓟王。蓟王于公于私,由此发奋。广纳天下名女仙,习练容成术。又南征北战,远赴万里,开疆拓土,只为地足分。如今,北天竺已为丰州。待诸子长成,足可分润。
  唯恐,“行百里者,半于九十”。又恐,“小富即安”。于是,又通海西。欲纳西女国入后宫,蔓蔓日茂,绵绵瓜瓞,继往开来之心,山河可鉴,日月可表。
  嗯,合情合理。合法合规。
  王爵妻妾不过四十。先帝西园,年十四至年十八,裙下开裆,随取随用者,不下万人。
  蓟王一代明主。断不可“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与先帝,同流合污。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毗尼日用》:“偈曰:‘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我佛慈悲。
  悉知详情。西女国众,心无旁骛。
  蓟王许诺。待条支国,甘英港交割毕。西女国皆可入城定居。沙漠马贼,亦可于波斯湾沿岸,设私港,通商互市。
  另外,蓟王慷慨解囊,捐资相助。立“希俄斯商会”。与七岛商会,共担风险,分享利益。商会船只,皆陆续更换,蓟国木兰大舡。可牵星过海,远涉重洋。
  临行前,蓟王已问过函园贵妃,东亚马逊女王,希雷娅。女王言,只需西女国,贞血涂唇,立血牙之誓,奉三柱神主。便可重归一族。
  蓟王如实相告。星昴·赛拉娅,雾潮·哈利娅,并无异议。
  白色女神,言,即可立誓。问,血牙何在。
  蓟王虑及。毕竟交浅,不可言深。于是,暂且不表。待来日,凿穿“图米拉特干渠”,连通红海与地中海。泛舟希俄斯岛,再行血誓,不迟。
  至此,当真诸事皆了。
  蓟王扬帆起航,随海市返回丰州。
  星昴·赛拉娅,雾潮·哈利娅,并肩而立。目送海市远去,一时心思各异。
  “女主人,安息王子,会如约否?”雾潮·哈利娅,患得患失。
  “然也。”星昴·赛拉娅,笃定言道:“炎船之主,无可匹敌。”
  “女主人,所言极是。”雾潮·哈利娅,目光坚定。
  “命‘七姐妹船’,速归。”星昴·赛拉娅,传命。
  “喏。”
  徐州,广陵城,州牧府。
  冬入寒来,冰冻三尺。陶恭祖,偶感风寒,竟一病不起。海市良医,亲自诊治,稍有起色,不料病情急转。竟至弥留之际。
  日夜昏迷,稍有清醒。遂命别驾麋竺,疾赴小沛,请陈宫入徐相见。
  麋竺日夜兼程,不敢怠慢。携陈公台,入府相见。
  府中前堂,一干人等,愁眉不展。乱世之中,能臣早亡。徐州,四战之地,当如何保全。你我之辈,又何去何从。
  忽闻陈公台入府。众人如盼救星,纷纷上前行礼。
  陈公台心中微动,急忙肃容相见。悲痛之情,溢于言表。一众徐州属吏,唯恐托孤不及。又各自退避,请陈公台入内。
  内室,汤药弥漫。发妻甘氏,独自垂泪。
  二子,皆远在蓟国。如今河海冰封,断难通行。眼看老父,时日无多。孝子贤孙,却不在榻前。
  麋竺躬身上前,甘氏拭泪起身来见。
  “拜见夫人。”陈公台先礼。
  “见过长史。”甘氏亦出名门,不失礼节。知必有公事未了,遂含泪避入后室。
  “明公,明公……”麋竺附耳轻唤。
  数声罢。榻上陶谦,强睁昏黄老眼:“镇东将军,何在?”
第195章
帛幡竹马
  “镇东将军,闭门思过,不敢轻离。”麋竺不疑有他,如实作答。
  “陈公台,何在?”陶谦又问。
  “陈宫,在此。”陈宫闻言,急忙躬身近前。
  “公台……”见陈宫之面,陶谦昏黄老眼,忽起清明。
  “在。”陈宫亦不疑有他,抵近病榻。
  陶谦孱弱言道:“徐州四国一郡,非吕奉先,不能保全。然,可护吕奉先周全者,唯公台一人耳。”
  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此话,直戳心窝。饶是陈公台,亦不禁动容:“使君过誉。”
  陶谦艰难摆手:“吕奉先,匹夫之雄耳。若无公台与谋,早速败于曹孟德。军破身死,妻子离散。旦夕(之)间也。”
  陈宫虽不言语。然陶谦之言,字字铭心刻骨。皆如其,所思所想,一般同。
  正沉思,该如何作答。
  不知何时,徐州别驾麋竺,已捧印而至。
  陶谦艰难侧身,只手捂心,只手遥指徐州大印:“徐州,非托吕奉先,实授公台……也。”
  言罢,颓然仰卧,寂寂无声。
  “明公,明公!”麋竺膝行近前,探指相试。虽气息孱弱,时断时续。然终归命悬一线,尚未一命呜呼。这便强忍悲痛,与陈公台,同出内室。
  堂内众人,见麋竺捧印而出。各自心似明镜。
  急忙列队堂前,俯首听命。
  果不其然。
  徐州别驾,麋竺沉声言道:“明公,表镇东将军吕奉先,为徐州牧。领四国一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9/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