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7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3/2006

  或有人问,此国既曾为安息王子米特拉达梯统治。为何安息老王,割条支于蓟王。只因,安息帝国,素有杀尽兄弟,继位之传统。传位至今,更加亲疏有别。手起刀落,而目不瞬。
  然,有利有弊。
  蓟王索通商互市之地。故安息王,将原查拉塞尼王都条支城,并甘英港,割于蓟王。至于四十里外,弗拉特城,却未做梳理。
  城中龙蛇混杂,三方割据。条支城亦被三家暗中掌控。
  论及此处,众姐妹不无担心。蓟王如何能兵不血刃,掌控全局。杀戮必激民愤。更加,蓟王乃外来势力。本就与原住民,感情疏远。若大开杀戒,更离心离德。故不战而胜,方为上上之策。
  见众姐妹,讨论无果。
  雾潮·哈利娅,再语出惊人:“雌狮之中,有苏美尔夜女王。”
  “群狮之主所求,乃是美索不达米亚。”阿特米西娅,热血涌动。
  “不。”雾潮·哈利娅,眸中亦燃火光:“断罗马与帕提亚相通。先取帕提亚,再入罗马。”
  蓟王已取北天竺之地。并续接珠串港津,至波斯湾口。无敌舰队,溯河而上。机关兵器,攻城拔寨,摧枯拉朽。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乃至新月沃地,在劫难逃。
  正如黄巾逆反,播乱八州。恩师坐镇虎牢关,以大河为界。断蛾贼南北勾连,一举破敌。
  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若蓟王攻安息,罗马如何决策,不难意料。甚至边墙驻军,浑水摸鱼,火中取栗,亦未可知。乱战四起,疲于奔命。腹背受敌,败军之道。
  蓟王深得恩师真传。以条支国为锚地,吞并美索不达米亚,辐辏新月沃地。断安息与罗马,守望相助。且背倚两河,并波斯湾顶,进退有据,游刃有余,更足可保,粮道不断。待丰州圩田大成。三登新谷,源源不断,输往前线。即便围城不攻,待城中粮尽,两河雄城,不攻自破。
  再灭诸国,吞并美索不达米亚。易如反掌。
  故于蓟王而言,波斯湾,战略之重,远超红海。
  诚然。若能成『郑国献渠』之计。
  说埃及总督,重开红海横渠。蓟国水军,顺渠而下,经尼罗河,入地中海。封锁亚历山大港。令帝国粮仓,无一粒麦运往罗马。罗马必起缺粮之危。自给尚难,如何有余粮外战。
  蓟王自幼,与神上宗师,博弈天下棋局。
  落子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然却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步步杀机。“于温润如玉之中,已待雷霆怒击”。若无奇人异士,窥破天机(剧透)。唯待收拾残局。有识之士,方能窥破一二。
  诚然,得道者多助。麾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君臣同契,群策群力。亦成今日之局。
  西女姐妹、七岛商会、黑夜女王、罗马皇后。各司其职,皆可为蓟王所用。
  一国之君,利益至上。先交割利益,再“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家国天下,皆大有裨益。何乐而不为?
  王治国,后治宫。
  只看蓟王,私心作祟。收割天下美人,充填后宫,螽斯衍庆。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切记,寡人无情。
  “呼——”六神无主,浮想联翩。思绪如脱缰野马,不可收拾前。阿特米西娅,猛回神。
  目光交错。
  忽闻雾潮·哈利娅,低声呢喃:“群狮之主。”
  夕阳西下,烟波一色。
第213章
轮番造势
  譬如希腊,譬如天竺。美索不达米亚,时下亦是城邦。一城是一国。国都为最大城邑,故称“国大都城”。
  弗拉特城中,三方势力。在最后的苏美尔王裔。黑夜女王,椒风美人英妮娜面前,不值一提。
  谓“明争暗斗”。
  当蓟王掌控城市。所有争斗,皆约定俗成,暗地进行。刺杀、械斗,合纵连横,尔虞我诈。夜女王,如鱼得水。
  更加七千余户,大汉船人常驻。条支城,并甘英港,自当固若金汤。斩断条支城中黑手,搜集确凿罪证。余下只需交由新任条支守相徐宣,即可。
  如何应对豪强大姓。蓟国上下,皆轻车熟路。
  毋需希俄斯姐妹担心。查拉塞尼新都,弗拉特城中,三方势力。生死存亡,自有公论。几成定局。
  杜拉·欧罗普斯城中,街头巷尾热议。除安息帝国割查拉塞尼王国,与大汉蓟王通商互市。其次便是叙利亚行省,贵族之女,朱丽娅·多姆娜,失踪之谜。
  经由边墙行省阿拉比亚,并叙利亚行省驻军,多方打探。终觅得蛛丝马迹。尤其当送嫁队伍,一干人等,充作奴隶,贩运途中,被罗马水军截获。
  贩奴船,正来自查拉塞尼王国,运往南天竺凯里戈代。凯里戈代,黑胡椒庄园,需大量奴隶种植。然唯独不见贵族之女,朱丽娅·多姆娜。
  传闻,朱丽娅·多姆娜,已被先行,运往安息。
  便在此时。忽闻安息老王,割查拉塞尼,与蓟王通市。
  一时间,各路人马,云集条支国。也就无人瞩目。希俄斯姐妹,已入“东方庞贝”,杜拉·欧罗普斯城。再溯河而上,经贝罗埃亚(阿勒颇)向西,达地中海岸,奥伦特河口以北,塞琉西亚城。再由皮里亚港,泛舟地中海,驶往希俄斯岛。
  地中海,希俄斯姐妹帆船,已先行驶往皮里亚港迎接。
  《子钱贳贷券书》,约定二月之期。逾期后果,不言自喻。贩香同盟豪商,催促希俄斯姐妹,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仅用十日,便已抵达塞琉西亚城。
  塞琉西亚城及皮里亚港,又称“皮里亚的塞琉西亚”。为罗马帝国牢牢掌控。亦是经由地中海,通往美索不达米亚之桥头堡。或顺下奥伦特河,舟入叙利亚。乃罗马帝国,于新月沃地,最大港口。时下,足可与亚历山大城,相媲美。
  古时,此城亦属条支国。故后世亦有人言。此港,方是甘英,所抵极西之地。只可惜,前朝旧事,已无迹可寻。
  谓“狡兔三窟”。贩香同盟,更换路线,亦是稳妥起见。然“万变不离其宗”。终归要重走摩西之路。
  希俄斯姐妹,自皮里亚港,扬帆出海。驶往希俄斯岛。
  豪商所乘地中海帆船,先泊于外海离岛。待西女国渔船,贩出百船神之泪。再逐次登船查验。确认无误,化整为零,使往亚历山大港。
  一路顺风顺水。抵达亚历山大港时,只将将用去二十日。经尼罗河三角洲,入萨寇特,至丕托姆城,过艾塔姆,抵达沙漠边缘。
  此时,尚有月余。十日足可抵,大苦湖岸。换红海渔船,一路神鬼无觉,运抵凯里戈代。六十日,绰绰有余。豪商安心大半。
  古往今来,渔船走私,皆是首选。不显山不露水。百舸争流,千帆竞渡。“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更有甚者,渔船入港,少有查验。更无需缴纳,高昂商税。再加“船小好调头”。风紧扯呼,快人一步。即便被抓,亦不过零星损失。无碍大局。
  机关算尽太聪明。
  奈何,行百里者,败于九十。
  贩香同盟旗,迎风招展,一路留香。然不知为何,豪商心头,忐忑忽生。三百里沙海,虽早已铭记在心。沿途部落,更耳熟能详。却不知何故,自出图米拉特干河谷,便似一脚踏入,狼群狩猎地。驼背上,提心吊胆。
  行走一日,无惊无险。
  夜宿荒野,一切如常。
  通行三日。豪商渐得安心。屈指一算,只剩七日,胜利在望。
  摩揭陀国,华氏城,环城港。
  蓟王携百官,为条支守相徐宣等人饯行。此番西去,携船户七千,大小船只过万。更有蓟国横海舰队,沿途护航。当万无一失。
  自蓟王入主华氏城。摩揭陀国中,遍吹汉风。更加西域都护府,一万属吏,全面接管吏治。丰州内外,气象一新。
  更有多批蓟国客籍,迁入丰州。官吏家眷、岭南移民,更有如东牟王营,东莱李条,各众三千余家,僦船而来。汇聚与此。
  城中楼宇,渐为汉家楼阁。制作规模,皆出蓟国营式。便是蓟王置身,香花宫。亦重叠汉式屋脊。重檐飞阁,琼楼玉宇。自上而下,由内而外,蜕变新生。
  诚然,天竺风格,亦多保留。终归尽善尽美,相得益彰。比起于废墟之上,一砖一瓦,重建新城。稍作改造,诸如加盖汉式重檐,铺设漆木地板,可谓省时省力。放眼望去,亲切心生。
  汉家文明,领先时代千年。健全吏治,便是其一。
  一万属吏,治政安民。十万客籍,向化邻里。更加天竺“贱种”,世代为奴。天生顺从,不敢忤逆。又得田宅牛马,机关诸器,永不为奴。对虎衣明王,顶礼膜拜。户户,唯命是从。
  竟无一反叛。
  让蓟王始料不及。
  窃以为。除去文明之力,亦有宗教之威。二者,不可缺一。
  岁末将至。
  蓟王渐生,归乡之心。
  待诸事皆了,便班师回国。
  便在此时,忽得家书。秦后鲁琪拉,奉王太后之命,丰州伴驾。
  谓“知子莫若母”。
  必是,知七岛商会,希俄斯姐妹,并条支通市诸事。王太后,素知蓟王西望雄心。故先遣椒风二美人,夜女王英妮娜,并圣火祭司阿奇丽娅,伴驾左右。又遣秦后鲁琪拉,轮番造势。
  其用意,不言自明。
  只需,秦后鲁琪拉,现身边墙行省,甚至美索不达米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3/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