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7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2/2006

  扼美索不达米亚最南端,波斯湾顶。周回二千里,大城有七:
  沿幼发拉底河,自上而下:阿帕梅亚(Apamée)、乌胡克(Ourouk)、拉尔萨(Larsa)、弗拉特(Forat)、条支(Charax
Spasinou)、特里登(Teredon)、阿珀罗高斯(Apologos)。号称“七城之地”。
  阿帕梅亚,自塞琉古王朝时,便是坚城。内城外郭,足有十万居民。位于战略要冲,通商军事皆便利。扼守条支国北境。
  乌胡克,城市起源可追溯四千年前。乃苏美尔最初三处文明发源地之一。扼条支国西境。
  拉尔萨,亦是苏美尔重要城邦,位于乌胡克东南,六十里处,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年前。
  特里登,幼发拉底河口古港之一。位于入海口三角洲西侧。
  阿珀罗高斯,便是《新唐书·地理志》所载“乌剌(Al-Ubullah)”,乃出古希腊语之波斯语转音,位于入海口三角洲东侧。
  除七座大城外。沿二河枝津故渎,散布诸多村邑。
  且与先前所知,稍有差异。查拉塞尼新国都,弗拉特城,非在条支城西北,而在东北。位于幼发拉底河,自西向东,大弯之上。与底格里斯河,枝津交汇处。
  即便水患频发。七城亦是两河流域,最丰腴之地。
  若根治水患。筑坝圩田,足可自养。
  七城守令人选,守相徐宣,已上报蓟王。所举,皆出幕府属吏。守令比千石俸。
  本以为,不过弹丸之地,蕞尔小国。岂料竟有七座大成,百万之众。一众属吏,始料不及。亦让蓟王,颇多欣喜。
  只需稍加治理。引苏美尔后裔,迁入定居。再加通商、圩田,两相宜。新月沃地,足可为蓟王一用。
  筑堤锁水,蓟国上下,无有不精。更加条支国,劳力充足。再释放奴隶,人力足备。此,皆无需蓟王,亲力亲为。幕府、封国,吏治齐备。上下戮力,自当马到功成。
  不愧绝佳锚地。安息王子,竟将此地,割与蓟王。足见诚意。
  甚好。
  短短时日,便将国情细致梳理。守相徐宣,果称社稷之臣。
  蓟王圣心大慰。
  正如此时长江,并未裹挟泥沙而下。自广陵城,已是宽泛百里之海口。两河流域,亦与二千年后,天差地别。后世诸多滨海之城,时下皆沉在波斯湾中。
  向化当自条支城始。
  调遣将作寺良工,增筑城郭,扩建港津。方是当务之急。
  此,亦无需蓟王操心。
  王治相,相治官,官治吏,吏治民。蓟国吏治,冠盖宇内。西陆皆以蓟王,养万千官吏,奢侈之极。多出以己度人。以为除谄言献媚,官吏百无一用。实则大谬。
  吏治关乎民生,民生攸关国祚。岂能等闲视之。
  干支海市,满载蓟国名产而来。成匹丝绸,整块茶砖。更有四式木兰舡贩卖。无不令城中百姓,大开眼界。一夜尽褪担心,港口人潮涌动。
  城中三家豪商被灭。余下中小商贩,觅得良机。木兰先行者,虽代价不菲。然终归有价可循。一家财力不济,再加挚友亲朋。三五商贩抱团,合力购买一艘木兰舡者,比比皆是。
  诸多“兄弟会”,如雨后春笋,纷纷建立。如前所言。凡我蓟人,只需拥有万石大舡,便可入干支大市。随海市往来各港,贩四海名产。入交易所,购买寄舱券,如约获利。
  条支既为蓟王属国。自享此利。
  条支船商,争相入市。并如愿入海商会。
  重重利好。非亲临,不可尽知。
  各城奴隶,不下百万之众。皆得开释,编户为民。从事虽与先前大同小异。然却不可同日而语。先前做牛做马,如今皆有客籍。券书为凭,赀库发薪。商业城邦,奴隶竟与平民,数量相当。着实恐怖。
  整座城市,几乎为奴隶所驱。若无波斯湾,可填海。千百年来,累累白骨,早已山积。更有甚者,为防城中居民骚乱。蓟王命守相徐宣,张榜各处。家中奴隶,皆由官府,足资贩购。以丝路约定俗成,一户作价十金计。不过区区百万金。一艘木兰舡,便作价千万钞。满打满算,不过三十二艘,而已。
  于蓟王而言,实不值一提。
  蓟王宽法严律,恩威并济。更加三大家族,前车之鉴。条支国上下,无有忤逆。蓟王再得百万劳力。
  分置七城港,足够所需。
  并可持续释放人口红利。
  至此,论条支民意,析分二类:一类城市公民,一类新自由民。
  合二为一,蓟王民心所向。无可匹敌。
  深入实地,蓟王方知,为何安息王子,割让此地。
  自罗马与贵霜之战。图拉真,一举攻克安息王都泰西封,并占领全部美索不达米亚。稍后,继任者哈德良,虽放弃大半两河之地,退回原有边界。然安息与罗马,两国各筑坚墙,彼此敌对,已成定局。凡出条支城,南下叙利亚之商队,皆被征收重税。唯入安息王国,方可减免。
  若不通罗马,只通安息。条支国扼波斯湾,最长水道,毫无用武之地。安息商船,经波斯湾沿线诸港,皆可登岸。无需驶入湾顶,费时费力。
  反观罗马商人。只需顺下红海,经艾拉港登岸,走新图拉真大道,入叙利亚行省。亦十足方便。于是乎,久而久之。条支国,甘英港,日渐没落。
  此时,于安息而言,不过一块鸡肋。虽“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然若割与蓟王,换取安息大位,亦不足为惜。
  安息不能通罗马。然蓟王可通。
  得条支,美索不达米亚在望。得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阿拉比亚、埃及,三省尽入彀中。
  甘英港。
  希俄斯姐妹座舰。
  闻地中海七姐妹,不日便将远行。
  圣火女祭,椒风美人,阿奇丽娅。这便登船相见。
  “美人,所为何来?”不料血沙蝎母,星昴·赛拉娅,亦在。
  西女国既于七岛,立希俄斯商会。彼此当为同盟。故阿奇丽娅,直言相告:“代为传书罗马。”
  “传书何人?”星昴·赛拉娅,又问。
  “维斯塔神殿,护火贞女。”
第227章
小己得失
  “可也。”星昴·赛拉娅,欣然应允。
  阿奇丽娅,便将鎏金封函,托付。
  “查拉塞尼,必将复兴。”星昴·赛拉娅,有感而发。
  “条支周回二千里,大城有七。两河沃壤,又兼海运之便。守相徐宣,夫君赞其有‘社稷之节’。七城守令,亦出幕府宿吏。如女士所言,当可复兴。”阿奇丽娅,如数家珍。
  没错,正是如数家珍。字里行间,令人艳羡。时过境迁,罗马竞技场的死亡女神,维斯塔神殿之护火贞女,早已身有所系,心有所归。
  自王驾西巡,关于炎船之主的传闻,日渐清晰。
  蓟王六宫粉黛,自上而下:王后、贵妃、王妃、美人、夫人、御姬、御卫。蓟王三后,领万石家俸,与王太后,并掌蓟王家业。贵妃、王妃,中二千石,二千石不等。美人、夫人千石家俸。御姬六百石,御卫四百石。
  椒风美人,银印鼻钮,食千石家俸;家中父兄,授民爵十三等之中更,岁俸六百五十石,授田八十顷,授地八十宅。加海外寄田八十顷。年可得三千二百五十九万余钞。
  千石家俸,堪比一城之令。更有甚者,家门亦有封赏。
  如阿奇丽娅这般,自幼长于维斯塔神殿,家人多已失散。封赏便可惠及师门。此番鎏金赤金筒内所封,除手书,另有赀库账户,并蓟钞少许。可足额支取历年所积门俸。诚然,罗马城中,尚无蓟国赀库。地中海,亦无蓟国海市。然只需遣人抵达条支,七城之中,皆可足额支取。
  阿奇丽娅,此举大有深意。
  罗马城中维斯塔圣火,若能在条支点燃。此亦是鲁琪拉重返罗马,神圣助力。众所周知,圣火燃烧之地,便是罗马国祚所继。
  随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盛行。后世(394年),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下令关闭维斯塔神庙,熄灭圣火。最后一位维斯塔贞女,西莉娅离开神庙,皈依基督教。一年后,狄奥多西一世驾崩,罗马分裂。稍后,(476年),西罗马灭国。
  自陨琉璃金箔假面后,凝视阿奇丽娅,神采飞扬,奕奕辉光。星昴·赛拉娅,心中忽生一丝异样。及一缕无可躲闪的艳羡。
  炎船之主,正凭一己之力,搅动西陆风云。
  便从,查拉塞尼,七城之国始。
  “阿奇丽娅?”离别时,星昴·赛拉娅,轻声发问。
  “何事?”椒风美人,闻声驻足。
  “今昔之你,得失几何?”星昴·赛拉娅,问出心声。
  “未可知也。”言罢。椒风美人,轻戴兜帽,下垂面纱。遮蔽花容云髻。
  历代护火贞女,皆是罗马城,百万之中,天选之女。阿奇丽娅,更是其中佼佼者。如夜女王英妮娜,又何尝不是美索不达米亚,叱咤风云人物。另有罗马皇后鲁琪拉。五贤帝之后,西陆天之娇女。
  再思,西女国梦寐以求出海口。美索不达米亚之角,波斯湾顶七城之地。被安息老王,随手割于群狮之主。谓利益交割。“交割”者,互割也。日前,贵霜王,已率二十万大军班师。几乎同时,安息东部王国联军,亦自康居边境撤回。
  放归安息联军,便是蓟王让利。比起安息国祚,传承王位。区区七城之地,实不值一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2/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