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7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0/2006

  更有甚者。张闿如何被杀,可曾受严刑拷打,吐露实情。亦因雷薄、陈兰,二将被吕布斩杀,而无从得知。常人皆知,趋利避害。何况,曹操本就多疑。不知吕布,是否已尽知其中隐秘。难免心生惴惴。
  时,本以为陈王宠不臣之心,铁证如山。故释张闿,结好袁术。料想,袁术必行杀人灭口。岂料,竟被陈登所败,授首于广陵城下。再观吕布檄文,曹操一时恼羞成怒,切齿言道:“吕布匹夫,某必杀之。”
  “明公毋虑。”程昱出言宽慰:“春雨始兴,关东泥泞。待桃花汛至,沟渠一夜水满。秦胡铁骑,纵‘其疾如风’。然,马蹄深陷,亦‘无所遁形矣’。”
  “仲德所言,深慰吾心。”悔不该,得意忘形。小觑天下英雄。若躬身求教荀彧,必无此,大意之失。
  曹操一时,追悔莫及。
第253章
兵势虚张
  更有甚者,吕布竟未领兵出击。反携一千骁骑亲卫,滞留陈国。
  镇东八健将,成廉、宋宪、侯成、郝萌、曹性、魏越六人,各统五千秦胡铁骑,三千并州兵骑,三千三河骑士,三千陆浑胡骑,席卷兖州;另有曹豹、许耽,各领五千丹阳精兵,扼守要冲。一万徐州水军,悉归广陵太守,典农校尉陈登统率。扼守要津,防备曹孟德盖海舰队。
  因陈公台,移花接木。陈王之死,忽变扑朔。
  终归“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正如曹孟德,心生惴惴。吕布携刺客张闿首级,将兵入陈。此举,颇耐人寻味。张闿临死之前,可曾吐露刺杀隐秘。关东亦是,众说纷纭,无有定论。然不可否认,刺客张闿,徐州落网。即便吕布屈打成招,甚是死后炮制,张闿供词。足可趁机发难。传檄关东,兴兵讨伐。
  荆州,襄阳,州牧府。
  “果为私仇乎?”镇南将军,兼荆州牧刘表,问计群僚。
  镇南将军长史蒯良,荆州别驾蒯越。居群僚之首。刘景升凡有问计,多由二人之一先言。
  别驾蒯越,起身答曰:“卑下窃以为,既出陈宫之谋,非私仇也。”
  “何以知之?”从事中郎韩嵩,求问。
  “吕布,匹夫之雄耳。‘粗中少亲,刚而无礼’。若为私仇,必长驱入甄,与曹孟德,一决雌雄。岂会将兵入陈,先祭陈王,二发檄文,再三出兵。”别驾蒯越答曰:“‘夫攻伐之事,未有不攻无道而伐不义也’。”
  “智者千虑。”刘表欣然点头。言下之意,草莽行事,直来直去。岂能如此这般,面面俱到。
  治中刘先,起身谏言:“曹吕之争,摇荡关东。南阳不可不防。”
  “善。”刘表这便定计:“前军将军。”
  “在。”蔡瑁闻声出列。
  “出镇南阳。”
  “喏。”蔡瑁领命。
  “后军将军。”
  “末将在。”张允闻声出列。
  “下屯江陵。”
  “喏。”张允领命。
  “右军将军。”
  “在。”长子刘琦,闻声出列。
  “守邓、樊二城。”
  “喏。”
  江夏有左军将军黄祖守备,另有南蛮校尉刘磐,领护荆蛮,治汉寿。扼南下水路。可保荆南无虞。
  同车出府。
  别驾蒯越,一声叹息:“荆襄八郡,披甲十万。将军却从壁上观。如之奈何。”乃指刘表,故步自封,不思进取。
  长史蒯良,一语中的:“陈公台所设,乃虚实之计也。”
  “哦?”蒯越略作思量,这便言道:“莫非。诸军并进,别有所图。”
  “然也。”蒯良不愧荆州第一智囊。已然窥破,其中玄机:“诸军并进,避实击虚。此乃,兵势虚张也。”
  后世俗语曰:“雷声甚大,雨点全无”。便是所谓“虚张声势”也。
  蒯越心中一动:“意欲何为?”
  “未可知也。”蒯良亦不能,未卜先知。只因,王允其人,关东人尽皆知。先上疏天子,问迁回旧都。天子不欲,王允这便作罢,绝口不提。后更,改司隶校尉为司州,洛阳再无京华气象。
  饶是荆襄第一智者,亦不曾料到。不其侯伏完等人,竟暗中行事。瞒天过海,却让王允,一无所知。
  即便如此,亦让曹孟德,左支右绌,焦头烂额。吕布万余精骑,来去如风。且入寇抄掠,又是边郡胡骑之日常。耳濡目染,自幼便深谙此道。便有大城,固守不出。吏民亦恐,农时俱废,不接青黄。
  须知。与先前,王太师力排众议,独掌朝政不同。自二党纷争,朝政一分成二。公卿俸禄,二党一般同。换言之,朝廷用度,兖、徐,各支一半。徐州钱粮,只养王党。兖州钱粮,只活曹党。
  且徐豫各有四国,国主亦需就食。
  唯有蓟国十亿上计,活关东百姓。更有甚者,群雄并起,天下三分。招兵买马,耗费无度。一言蔽之,农时断不可废。
  曹孟德麾下,卫将军营士,亦诸军并进,四面设伏。狙击徐州入寇。
  累日来,朝野上下,唇枪舌剑,口诛笔伐。曹吕对垒,二党棋峙。先前,天子当面,一团和气,互相遮掩,全然不见。
  曹党劾奏积案,皆欲治吕布以下犯上,大逆之罪。
  王党据理力争,将吕布讨贼檄文,宣于天子座前。劾奏曹孟德,屠戮宗室,十恶不赦。
  新仇旧恨,堆积如山。你死我亡,撕破脸面。
  天子如何见过此等阵仗。一时竟,呆若木鸡。
  今日朝议,又无功而返,无疾而终。
  “如何?”同车出宫。不其侯伏完,窃问。
  “盖海未动,营士犹在。”尚书令桓典,附耳言道。
  “嘿!”伏完龇牙一笑:“曹孟德,防我之心不死。”
  俗语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即便吕布骑兵,蝗虫过境。曹孟德亦稳扎稳打,甄都周遭防御,丝毫不松。
  尤其甄都令,久为荀彧。先前,陈宫、张邈,裹挟吕布起兵造反。急切间,亦难攻下。如今,时过境迁。甄都城防,堪比铜墙铁壁。更何况宫中,另有虎贲郎,日夜值守。单凭伏完、桓典等一众文臣,如何能突破层层门禁。劫走天子。
  故需外合里应。吕布兴兵来犯,曹孟德精锐尽出。甄都疏于防范,再假上巳,泛舟河上。行金蝉脱壳,逃出生天。
  此皆出,陈宫所谋。
  并叮嘱再三,盖海不动,万勿轻动。
  自徐州返回。不其侯伏完,便依计行事。坐等吕布兴兵。
  甄都北距大河十八里。断难强为。车驾闯关,自寻死路。更何况,即便舟行大河。盖海舰队,后发先至。逃之不及。
  “陈公台,可曾言,盖海之事?”尚书令桓典,又问。
  “未曾。”不其侯伏完,又答:“公台多谋。岂无万全之策。恐事出不密,功亏一篑。”
  “‘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桓典有感而发。
  “哦?”伏完闻之反问:“句出何处?”
  “祢衡之《鹦鹉赋》。”桓典答曰。
  “可是孔北海,所荐之人。”伏完随口一问。
  “正是《荐祢衡表》。”桓典随便作答。
  “此人,或可一用。”
第254章
河北狂士
  闻此言,桓典不禁摇头:“此人,河北狂士。清高不群,素不为甄都所喜。”
  “狂士何如?”伏完笑问。
  桓典这便娓娓道来:“祢衡,字正平,平原人也。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轻)物。年初,来游甄下。始达甄都,乃阴怀一剌,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言下之意,无有入眼之人,许下名士,皆不值一见)。是时,贤士大夫,四方来集。知出(身)平原,或问衡曰:‘何不从陈长文、司马伯达乎?’对曰:‘吾焉能从屠沽儿耶!’又问:‘荀文若、程仲德,云何?’衡曰:‘文若可借面吊丧,仲德可使监厨请客。’唯善孔融,及杨脩(杨修)。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融亦深爱其才(改摘自《后汉书·祢衡传》)。”
  闻“文若可借面吊丧,仲德可使监厨请客”。饶是不其侯伏完,亦不禁瞠目结舌。
  须知。荀彧、程昱,乃曹党智魁。却被祢衡,如此小觑。当真狂妄至极。
  桓典又叹笑而言:“融既爱衡才,数称述于曹操。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操怀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杀之。”桓典言道:“人皆言其,重汉室,轻权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0/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