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2006

  平座上的四位大儒,亦纷纷叹息。
  “何人第一?”蔡邕忍不住发问。草地和泥地赛道,并驾齐驱,最后谁得了第一,确难分辨。
  目光扫过,刘备指着摘下头盔,正冲众人挥手致意的少年说道:“草地第一便是他。”
  又见他身形颇为眼熟。再看坐下骏马。正是駜駽铁青马。不禁笑道:“乃是吾家千里驹,太史慈是也!”
第088章
高手云集
  “可是令少君侯‘倒履相迎’的太史慈?”蔡邕笑问。却不知,本该出自他身上的典故,却先出在了刘备身上。这么说来,少君侯的典故远不止三个哦。
  大儒刘宠笑道:“正是太史慈。乃仲弓贤弟坐下高徒。”
  陈寔捋须笑道:“太史少年时,与寡母渡海来投。少君侯本欲拜在卢子干门下。不料却与老夫心有戚戚,这便收入门内。传授经学兵法。如今小有所成,老夫甚是欣慰。”
  三位大儒,纷纷抚掌大笑。都说名士斗而不破。陈寔之心,众人又岂能不知。
  也该他得意。
  话说,太史慈坐下千里神驹,亦出力甚伟吧。
  “太史哥哥!”东侧一座车楼顶上。一身穿襦裙的胡女,正冲太史慈拼命的招手。太史慈一直微微上翘的嘴角,终于笑开。
  纵马出场。无需提缰,駜駽便一路小跑着抵达车楼。有道是老马识途,小马亦识,显然早就熟识。
  胡女下到楼下,駜駽与胡女亦十分亲昵。
  见三位祭酒齐齐来看。陈寔仍笑:“吾徒少年时,号称打遍二邑无敌手。时常往来西林。有一两个胡友,实属平常。”
  刘备早已从顺阳刺奸处得知,此女乃是胡杂马贼王之女。小名叫阿招。与太史慈青梅竹马。
  女孩心地善良,别无心计。刘备便没有过问。随缘吧。
  南侧泥地赛道第一轮的得胜者,亦不是旁人。乃是西林左尉阎志。
  皆是少君侯麾下千里驹也。
  稍作整理,第二轮初赛很快开始。
  二十四匹战马奋勇争先,最后得胜的,乃西林右尉白卓和鼍龙骑军候田冈。
  诸如马兴、韩隆,还有鼍龙骑、射虎骑中的伍长、什长、队率、屯长,皆来参赛。胯下骏马虽不敢称千里,却各个神骏,乃是在万余匹鲜卑良马中精挑细选。一般马匹断难相争。
  上午赛了八轮。剩下七轮留待下午。买票入场,可看一天。临乡邑民亦一日三餐。午餐虽简,却也不可免。便有西林邑中妇人童子,挎竹篮藤筐叫卖糕饼小食。
  尤其是少君侯发明的‘馕烧’,最为畅销。以烤到金黄,杯口大小的‘胡饼’,又称‘小馕’,当中剖开,夹满炙烤到喷香流油的烤肉,便是馕烧。乃后世‘肉夹馍’是也。
  秦汉以前,时人主食多为汤饼或蒸饼。《释名》:饼,并也。溲麦面使合并也。崔尚书《四民月令》中亦有:“立秋无食,煮饼及水溲饼”的记载。
  胡饼或是在班超通西域时传入。最早一条记载“胡饼”的文字,乃是《太平御览》引《续汉书》:“灵帝好胡饼”。其次是《三辅决录》:“赵歧避难至北海,于市中贩胡饼”的记载。可见时下已有胡饼。
  再夹上以胡人独有‘貊炙’之技,炙烤出的全羊、全猪,刀削出的锋薄肉片,十余片。一口下去,外焦里嫩,唇齿留香,不要太美味。
  胡饼和貊炙,皆是胡人生存必须技能。不敢说老少咸宜,却实乃居家必备。西林邑中胡妇皆会。少君侯将两者合一,创造出的馕烧,为何能立刻风靡赛马场。其实很简单。味美是其一,方便是其二。此时尚无‘快餐’的定义。场中赛马精彩不断,如何肯离席外出就餐?
  于是人手一个馕烧,便成了赛马场独有的风景。
  馕烧一个卖十文。能赚三文。万余观众,人手一个最少,若是遇到足有两尺宽的‘大馕烧’,亦能吃十余个的典韦,那就赚大了。饶是如此,一个赛马日,邑中妇孺单此一项,便能获数万钱。每户一月可得数百钱。
  除了馕烧,还有‘青甘’。一节碗口粗的青竹筒,上钻圆孔,插入一根中通的细竹节。青竹筒内装满消暑解渴的‘梅实(乌梅)汁’。青甘润喉生津,馕烧熨烫果腹。相得益彰。一筒青甘,作价五文。成本忽略不计。
  加上各式果脯小食、胡族手工艺品售卖得钱。每户一月足可得千钱。赛马隔五日举办一次。空余时间编织地毯、羊毛衫,又是一笔大进项。家中胡女亦在邑中或为市侩,或为好妇,或为舞姬,颇有收入。替少君侯养马亦有不菲薪资。一月得钱数千至万,故而衣食无忧。
  马贼幼子,多半已长大成人。以刘为姓,敬少君侯与邑民无异。除了胡人风俗,杀父并非大仇使然,亦有临乡汉胡齐同,善待之恩日渐感化之功。
  比起西林邑中南下的千余胡户。这些刘姓少年,更喜与汉人结伴。便是汉化使然。
  一场赛马,除去奔驰竞速。车楼迂回入场,亦颇费时间。每场只取前三。待十五轮初赛战罢,已有三百六十座车楼,迂回进出马场。大儒各自惊叹,万余观众更是议论纷纷。
  本以为逐草而居,靠天吃饭的胡牧聚居。邑中必定牛羊遍地,遗粪处处。凌乱无比,肮脏不堪。脑中无不是西林邑中遍地牛羊乱窜,牧犬牧民穿行其间,鸡飞狗跳的游牧场面。
  不料少君侯以楼为家,铺轨成路。车行其上,规整如棋盘。比起游牧,西林邑中景象,似乎更文明,也更高级。
  不仅学坛祭酒,便是南匈奴王,亦有此念。
  同为东胡一脉。鲜卑和南匈奴,彼此风俗相近,言语相通。并无多少差异。不料西林邑中胡人,却呈现出另一种能符合大汉气度的生活模式。这让南匈奴王颇为意动。时下,四夷皆以汉化为荣。见西林如此,南匈奴王又岂能不动心。
  一匹成年鲜卑马,一天吃二十斤干草,十斤精料。计三十斤草料。临乡美田一亩可得干稻草六百斤。百万亩美田可得干草一千万石。
  西林面积极阔。
  绵延西向,与逎侯国接壤。偌大的西林,皆被郡中官吏贱卖给少君侯。如今更是板上钉钉的临乡界内。水岸林间,皆撒下苜蓿良种。
  单此一片西林,加上堤上苜蓿田,还有临乡年年收割的稻草掺食,足可饲养十万匹良马。
  一千万石稻草,马匹又岂能食尽。更多便是用来编织草绳、草垫,或掺入木屑、枯叶、薪柴,用与焚烧取暖。
  稻草造纸,刘备不会。
  解决了如厕难题,事实上,纸对少君侯来说并非不可或缺。
  尤其是水暖系统完备,如厕后变擦拭为温水冲洗,再用方巾擦干水渍。比起用厕筹刮来刮去,实在是大爱。恩师远去洛阳,什么都没带走。只带走了一套楼桑水洗。足见水洗之便利。
  便是没有大建。楼桑良工亦能凭借水洗、水暖、水淋等诸多先进技艺,日有所进。
  待午后赛马重开。
  赛马场又变得如山呼海啸一般。
第089章
一骑绝尘
  刘备身旁乌莲,少女心性。久坐腿麻,这便起身到平座右侧阑干(栏杆)处,与一帮女卫高声呼喊。
  白卓看了看乌莲,又看了看刘备。微微斜靠的身姿,又悄悄坐的笔挺。
  几位大儒知乌莲乃是乌桓王妹,不习汉礼,亦不怪罪。一笑了之。倒是南匈奴王,正襟危坐。恪守规矩。乌莲和几位胡女亲卫窃窃私语,之后小跑过来问刘备,要不要押注。
  还用问么,刘备一百钱买太史慈赢。一百钱是博马的上限。小赌怡情。再多就是大博了。
  乌莲噘嘴道:押太史慈,才‘百赢一’。一百钱只得一钱。
  刘备笑答:总比血本无归好吧?
  想想也对,十几个人凑了一缗钱,皆博(押)太史慈赢。能赢十文钱,也不错。
  初赛跑完,便是复赛。太史慈和阎志分居草地和泥地赛第一。田冈等人之所以落败,除去马力稍逊外,体重着实过重。太史慈和阎志皆未成年,身轻体健。正处于速度骑手最佳的身体阶段。
  决赛便是草地、泥地混合赛道。
  场中虽有六骑,然而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居左的太史慈,和居右的阎志身上。
  饶是大儒陈寔,也微微有些紧张。足见阎志乃太史慈劲敌。不知跑到哪去的黄叙,站在二楼看台向乌莲招手。乌莲这便高呼,让他上来。黄叙点了点头,乘天梯抵达五楼大平座。
  左右皆知是黄忠独子,少君侯义弟,一路畅通无阻。先拜见少君侯刘备,又与西席南匈奴贵客执礼,再拜家父黄忠,和东席四位楼桑祭酒,这便坐到刘备身侧。
  礼都对。在外为君臣。刘备是君,故而先拜。南匈奴王父子是贵客,故而次之。黄忠是父,且品秩最高(比二千石),而后是学坛大儒。
  见黄叙鼻梁之下,皆被面具遮罩。南匈奴王子呼征,这便悄声问道:父王,为何少君侯义弟,做如此打扮?
  少君侯诸事,南匈奴王自当知晓:少君侯义弟,少有顽疾。呼吸不畅,便戴面具自养。
  呼征这便点头:原来如此。
  黄叙自幼随黄忠定居楼桑,与刘备感情极好。刘备待他如手足,颇多关爱护佑。这便命艳婢呈上果饮小食。五楼大平座空气清新,别无刺激,黄叙揭开面罩取食,容貌出奇清秀。年纪尚小。待长成,必是人杰。
  呼征甚为惊叹。
  南匈奴王又在他耳边用胡语小声道:少君侯号称麒麟。两位义弟,亦是万人敌。
  见黄叙身染碳灰,刘备这便问道:“可是去了督亢将作坊?”
  位于楼桑的将作馆,已将下辖铁匠铺等工坊,尽数搬去了督亢沟水上游,水流湍急处。合称:将作坊。为方便匠人生活,刘备又在岸边排造匠人馆,作为日常起居。
  黄叙点头:“正是。想打一把趁手的兵器。”
  “哦?”刘备笑道:“先前你说未曾想好,今已想好了?”
  黄叙点头:“嗯,想好了。”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枚细竹筒。取出白绢,递给刘备。
  刘备这便展开一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