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2006

  唐朝佛教盛行。域外香料大量输入。西域贡香,风靡宫中,从皇后到嫔妃,无不囤香居奇。女人受宠,体香为贵。唐宋以后流行食香,嫔妃争相食用花露,以达遍体芳香的目的。梳妆、美容、沐浴、食用。
  无所不用其极。
第098章
南港新城
  香囊、薰香,皆常见。香水却十分新奇。除去香体,还有驱蚊、止痒、醒脑等诸多功效。于是,百花香露便从贵公子们向携带来的女眷身上,飞快飘散。
  又很快风靡北地王侯公卿。
  蕃邸胡商受少君侯托付。遣人远赴西域,搜集沙枣花实,快马加鞭送到楼桑。
  就刘备所知。还有一种比麝香更加高级的香料,阿末香(龙涎香)。只是时下,抹香鲸一定不好找吧。
  算了。
  刘备又在寝肆后院,单独辟出一地,新建一楼,称:凝香阁。请来西域香师,素手调香。
  又让徐荣携鼍龙骑快马进京,将三瓶特制的琉璃香露送往洛阳,交由黄门令左丰献与陛下。为崔烈买官开路。
  作为酒精的高级衍生物,香露的畅销令刘备始料不及。尤其是琉璃香露的利润,简直是一本万利。远远把最盈利的锦垫,甩在身后。购买者皆是世家豪门。更有辽东田韶,一次买了整匣一百瓶。送来百枚金灿灿的马蹄金饼。
  香露的好处太多。遭蚊虫叮咬,只需涂抹患处,便能止痒。沐浴时,滴入少许,神清气爽。平时携带,提神醒脑,长袖流香,蚊虫远避。时人大爱。
  高薪雇来的西域香师自要保护周全。蒸馏酒精的技艺也让崔钧严加看管。处理完邑中诸事,刘备这便返回临乡城,主持都邑大建。
  临乡工匠充足。数年前可同时督造督亢和郦城,还同筑郦亭沟、督亢沟堤。如今举治下之力,督造临乡。自然事半功倍。濒临濩淀水的港口和临乡内外城,同时开建。南港与其说是一座港口,不如说是一座港城。
  “濩淀水东南迳临乡城南。”
  东南流向的濩淀水,从临乡城南穿过,注入南巨马水。而濩淀水的上游来水,便是督亢大泽。此时,整个濩淀水路,皆淹没在大泽之中。
  从后世濩淀水的名字,亦不难理解此水的状况。‘濩’,散布。‘淀’,浅湖。濩淀水,便是一条散布着许多浅湖的水流。
  三百年后,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时,濩淀水还是一条周围散布着许多浅湖的水流。可想而知,时下督亢泛滥,濩淀水早已与大泽沆瀣一气。河道尽淹没在白泽之下。
  刘备本不知有这条水路。正如淹没在督亢泽下的督亢沟水一样。也是良匠下水查探,顺着护陂内水流的方向,找到了这条暗河。
  原来,战国时径五十里的督亢陂泽,中的‘陂’,便是指这条护陂。护陂再往东南,便是濩淀水路。
  ‘护陂’,正如‘鹿陂’。乃是一座集引、蓄、灌、排、圩,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的统称。
  护陂内有陂渠。陂渠上承督亢泽水,下续接濩淀水。待洪水漫出,冲垮河堤。陂渠与濩淀水接力,将战国时径五十里的督亢陂泽,扩成了如今的白泽百里。
  如此一来,有了南北向的护陂和东南向的濩淀水路,上下续接。临乡东南再行圩田,可事半功倍。只需如督亢沟和郦亭沟两条水路那般,筑堤拦水,再横拦筑坝。待阡陌纵横如棋盘,再舀水晾晒,美田自成!
  换句话说,临乡一地,有三条水路连接南北巨马水。由西向东,分别是:郦亭沟、督亢沟、濩淀水。
  东南向的濩淀水,迳临乡城南。与临乡城擦了个边。刘备建造的南港,要从东南向的濩淀水路,引一条东西向的直渠。然后绕临乡新城一周,再与城北濩淀上游水路续接。不仅掘渠成港,亦能引水护城。一举两得。
  为泊大船,南港直渠,水路极阔。宽二十余丈。排建‘丁’字长堤,可对面泊船。堤上铺青石方砖。建塔吊若干。渠阔水缓,塔吊无法用水流驱动,故而改成畜力转轮。辅以定滑轮、荆棘轮、配重石砣。吊运船上货物。长堤居中建有轨路。货物可从商船直接吊入货运舫车。然后排队入南港城。
  南港城内,列建邸舍。每座邸舍,皆以直轨与港口处相对应的‘丁’字长堤相通。换句话说,每座‘丁’字长堤,都对应一座邸舍。邸舍内架桥吊,同样是畜力驱动。可将货物分类堆积。
  邸舍为南北长屋,上下三重。底下装货,中层待客,顶层住宿。一排南北邸舍后方,再建一条东西向的直轨。与邸舍内南北向的轨路以转车台相连。东西直轨中段,同样用十字转车台,连通一条四轨双道,与三里外的临乡城直连。
  如此一来,堆在邸舍内的货物,便可通过南北双轨,源源不断的运往临乡城。而临乡城内的货物,亦能源源不断的运抵邸舍,再装船出港。经南北巨马水路,贩运大江南北。或经由郦亭沟水、督亢沟水、濩淀水,在临乡诸城之间,往来转运。
  两汉漕运之利,由少君侯处,便可见一斑。
  依照“一车载二十五斛”的载重量计,一艘五百石车轮舟,等同于二十车的运量。且水路运输的成本和效能,远优于陆运。《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上取江陵木以为船,一船之载当中国数十两车。”《释名·释船》:“谓船最大者为。五百斛。”
  “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足见漕运的重要。
  为管理调度漕运船舶,西汉在河、渭之交建‘船司空’官署,专管黄、渭河水运、船库。后以船司空官名为县名,称:‘船司空县’,隶京兆尹。《汉书·地理志上》:“船司空,莽曰‘船利’。”
  管理船舶、水路的最高级官吏,称‘都船令’。武帝时始置,隶属执金吾,掌治水事。《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属官有中垒、寺互、武库、都船四令丞。”其中都船、武库有三丞,中垒置两尉。
  大汉朝,郡国并行,列候次减。
  正如城仓长的设立。随着南港城的出现,刘备便可类比‘船司空县’设立‘南港船司空城’。将督亢、楼桑、西林、郦城,四港,皆划归‘南港’管辖。
第099章
冠军履锋
  ‘都船令’,下设有‘都船丞’、‘都船狱令’等属官。
  “都船狱令,治水官也。”等同于尉官。
  又有‘阳都船丞’、‘阴都船丞’为“都船丞”之左右属官。‘阳都船印’和‘阴都船印’为各自属官之印。
  都船令署,乃是‘船司空’的上官。
  根据‘郡国并行,列候次减’的原则。刘备无需设置‘都船令’。只需设置‘船司空’官署便可。
  和城仓类似,船司空,设长、丞、尉、啬夫、佐吏,诸如此类。又因‘船司空’设在南港城内,故命名又与城邑雷同。‘船司空长’,又称‘南港长’。‘船司空丞’又称‘南港丞’。诸如此类。
  ‘长’和‘令’同级。按照万户划分。万户以下,为长。万户以上,置令。
  因南港是港城。故而不以人口,乃是以船舶来划分。有船万丈,便可称‘令’,秩六百石。与各州刺史等同。
  南港的建立,从体制上将港口管理补全。正如市长、置长的作用一样。
  临乡城尚未建好,南港各级官吏,便成了邑民的争相谈资。
  各城中,暂管码头的佐吏们,亦满心欢喜。一旦船司空官署建起,便皆可入职“船官”,主管船只调度等。
  首任南港长的人选,自是学坛内外关切所在。
  只是,港口管理多有不同。饶是崔尚书,亦不知其中关窍。耿雍却想到一人。
  睢阳李永。曾任富春长。富春属吴郡,位于长江之滨,乃是一座十分繁华的港城。
  汉代商道有两条:一为西域道,一为南海道。
  海上贸易十分发达。富春港位于长江出海口。往来商船众多,日发数千上万艘。南港不过是一座河港。李永必能胜任。
  言之有理。
  刘备这便亲自登门。
  闻刘备要拜自己为南港长。李永肃容下拜,三呼主公。
  本是来辟祸,不料却复起为官。同样食三百石俸。如何能不感激涕零。刘备又命潘鸿、朱盖两位军候,为南港左右城尉。秩六百石。率麾下舟楫士,入驻南港水砦。巡视数港,确保水路通畅。
  潘鸿、朱盖大喜,这便领命而去。
  楼桑水军大营有黄盖坐镇,断不会有失。
  见潘鸿、朱盖率军离去,楼桑水军,缺少人手。李永这便向刘备保举一人。
  刘备笑问:叔长(李永字)所举何人?
  李永答道:乃是吴郡余杭人凌操,曾为富春贼捕掾,后奔丧归家。其人“轻侠有胆气,捉贼缉盗,常冠军履锋。”
  刘备岂能不喜:速速召来!
  李永又问:当为何职?
  刘备脱口而出:可先为军候。
  李永大喜:喏!
  军候即军曲候,秩比六百石。月谷六十斛,一年七百二十石。折五铢钱,二十一万六千。李永焉能不喜。
  异地做官类似乔迁。若能有同乡为邻,那是再好不过。凌操乃是李永保举。同在少君侯治下为官,可互相提携,相互督促。万一恼了少君侯,堂上也有个求情之人。即便平日休假,也多个同僚走动不是?
  这便手书一封。六百里加急,发往吴郡余杭。
  南港长以降,南港丞、啬夫、令史、掾、佐、曹史等,皆从学坛选拔。不出意外,又是崔尚书门下出仕居多。
  若坛中学子,学有所成,皆能出仕少君侯或是地方。楼桑学坛如何不扬名天下。
  南港除了邸舍、码头,还有一条热闹的港市。
  所谓,“聚而成市”。时下许多大的村落或是乡邑,皆有聚市。这些乡村市集,多半不设官吏,无人管理。或可称‘野市’。《盐铁论·散不足》载:“今闾巷县佰,阡伯屠沽,无故烹杀,相聚野外,负粟而往,挈肉而归。”说的便是野市。
  以前的楼桑市集,也是非法的野市。刘备复爵后,这才转为陆城亭市。设置市长、增建市楼,进行管理。
  如今进爵临乡县侯,南港港市,自当录入在列。港市虽在南港之内,却非南港长管辖。而是归为左丞耿雍麾下的市楼、旗阁署管辖。正如清溪港虽在楼桑,却也归南港管辖一样。同样,所有的驿站亭舍,无论身归何处,皆由右丞崔钧掌管。
  从流民中招募善水者,迁往南港。又建大型船坞,招募大量船工、舟子。待港口城垣,三面建起,南港居住区亦全速开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