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日常(校对)第19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6/2006

  仰面窥探。不料与司空,四目相对。使者急忙俯首,然眼中惊慌,已无从遮掩。
  曹司空心中笃定:“陈元龙,湖海豪士,天下知名。因何谋逆,暗通袁术。”
  “卑下,未可知也。”使者亦百思不得其解。
  以己度人。无怪曹司空,将信将疑。大军攻城,三日不克。正欲血战夺城,不料下邳被袭,吕布急于班师平乱。更何况,袭夺下邳者,竟是湖海豪士,陈元龙。
  种种迹象,疑窦丛生。
  莫非,此乃陈公台所设,金蝉脱壳之苦肉计乎?
  出兵前,便设下此谋,只需战事不利,陈元龙便携徐州水军,北上夺城。吕布便可堂而皇之,班师回徐。
  此虑,亦合情合理。
  正当使者,忐忑难安。忽闻曹司空言道:“既有危难,吕镇东且自去。”
  “谢,曹公存恤!”使者大喜下拜。
  “速去,速回。”曹司空又道。言下之意,是否假意还是真急,平乱之后,可见一斑。若吕布刻意拖延,贻误战机,必是早有所谋。若去而复返,再击淮南,必是人有所急。
  “喏!”使者领命而返。
  待使者出帐。司直程昱,自出屏后:“文若计成矣。”
  “徐州智囊陈公台,亦未能(窥)破也。”曹司空,此时方知,谋主之威。
  话说,荀文若所设,便是所谓“计中计”。陈公台,所思所想,皆不出荀文若所料,且刻意为之,令陈公台,“料事如神”。难免,“自鸣得意”。不知不觉,已身入天罗地网,犹未自知。
  “盖海可出矣。”程昱感慨万千。
  “依计行事。”曹司空言道。
  “喏。”交由程昱,必无差池。
  帐中别无二人,曹司空抚掌而笑。徐州既定。群雄俯首,指日可待也。焉能不喜。
  楚都寿春。
  使者幸不辱命。
  袁术不敢大意:“陈公台,信否?”
  “当信之。”使者答曰。
  “善。”袁术深长一笑。
  使者拜退。
  袁术仰天长叹:“孟德,孟德!汉家天下,终归为玄德所有。”
  曹司空,一夜辗转反侧。虽未成眠,然却精神奕奕。
  四日晨。
  吕布拔营,水陆并进,班师归徐。
  闻城北大营,战鼓隆隆。霹雳呼啸,落石如雨。三军用命,战火重燃。
  吕布心中五味杂陈,唯有打马先行。
  只需脱离战场,顺下淮水,赴水砦登船。过睢陵县南,便可经泗水口入下邳。此亦是吕布,兵发之路。
  厮杀远去,四野无声。吕布心中急迫,无以复加。陈元龙虽行兵谏,并非谋逆。然若麾下兵卒,放任自流。府中娇妻美妾,惨遭欺凌。吕奉先悔不及也。
  陈宫虽车中安坐,然频频掀帘窥探,亦知心急如焚。战局陡转,始料不及。然彻夜苦思,并无疏漏。鸡鸣时分,这才稍得心安。小寐片刻,随军开拔。
  袁术,坚壁清野,死守孤城。寿春境内,民人多四散逃离。避入寿春,十有七八。沿途空无一人,更无一兵一卒。
  昨夜虽命帐中心腹,三缄其口。然今日无故拔营,亦令军中议论纷纷。若不早归,必乱军心。
  待入水砦,将校乘船,士卒连舟,骑兵护佑。徐州大军,浩浩荡荡,奔赴下邳。
  旗船爵室。陈宫赶去与吕布相见。
  “将军。”
  “军师。”吕布如松挺立。
  “下邳如故,将军毋虑。”陈宫言道。
  “军师所言是也。”吕布亦知陈元龙,湖海豪士,必存忠义:“淮南如何?”
  “恐难速决。”陈宫答曰。
  “下邳之事,又当如何?”吕布乃问,复主徐州之事。
  “元龙乃国士也。”陈公台,斟酌言道:“将相之器。将军,不可轻弃。”
  且,陈元龙,乃出徐州大族。关东士族,错节盘根。若怒而杀之,必损民望。何况,群雄并起,非陈元龙,不可安广陵。
  “家门无恙,元龙免死。”吕布瓮声言道。
  “将军,明见。”陈公台肃容下拜。
  先前,淮南水军,扼淮水防线,拒敌于国门之外。淮水航道,少有民船往来。徐州船舶,畅通无阻。不及日中,将抵泗口。
  待逆入泗水,下邳旦夕可至也。
  吕布心中急切,恨不能插翅。正欲传命疾驰。忽见前舰骚动。
  列队船舶,纷纷置横。
  便有心腹来报:“泗口有大船拦阻。”
  “何来大船。”吕布强压怒火。
  “似……”心腹答曰:“翥凤。”
  “嘶——”闻此言,陈公台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袁公路!”吕布骤起杀心。
  话音未落,又见后船挫动。另有心腹来报:“盖海逐追!”
  “这……”饶是吕奉先,亦大吃一惊。
  电光石火,两岸杀声震天。芦苇丛中,伏兵尽出。将随行骑兵,团团围困。
  “曹孟德,袁公路。”事到如今,陈公台焉不知中计。
  见陈宫怒目圆睁,摇摇欲坠。吕布急忙搀扶:“军师。”
  四目相对。陈宫口鼻溢血,萎靡倒地。幸被吕布,只手驾起。
  “曹、袁,早已合谋。只为诱我等……大军离徐(州),自投死地也!”陈宫,锥心之痛,血流不绝。
  吕布浑身恶寒,一时竟口不能言。
  有顷,这才吐气开声:“为今之计,该当何为。”
  “盖海、翥凤,上下合围。更有伏兵于岸,如何与敌。”陈宫呕心沥血,声出悲切。徐州水军,并无大舡。且主力战舰,皆泊于茱萸湾。吕布所乘,多为运兵之船。如何能与,战舰对垒。何况盖海,翥凤,前后夹击。两岸还有,伏兵大阵。
  更兼,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猛虎困于水。纵有火龙驹,日行千里,亦插翅难飞。
  可谓,步步为营,机关算尽。
  忆先前,下邳城外。曹司空搁浅河道,险命丧火海。今日之局,正所谓:以彼之计,还施彼身也。
第289章
解兵附汉
  曹司空所设,虚虚实实之计。乃计中计之“一重计”。
  如暗中调空南阳精锐,屯入雷泽大营,又顺下泗水,屯粮于龙亢,皆为故露破绽,以陈宫之智,定能窥破。必遣使淮南,说袁术出偏师,奇袭南阳。戳破虚实。吕布上表发问,南阳精兵何在,司空意欲何为,亦是事先所料定。乃至刘景升兵发平乱,复取南阳一郡,为荆襄屏障,亦不出所料。
  于是乎,曹司空上表强辩,“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调派南阳精锐,乃为八道击淮。坐实一场大战,不可避免。诱吕布出兵,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待徐州精兵,悉赴淮南。再由袁术遣使,传甄都天子诏命于广陵太守,兼领伏波将军陈登。见天子诏书,足智如陈登,顿时醒悟。曹孟德避实击虚之计,乃联手袁术,共破吕布。
  于是,奉天子之命,假输海陵仓米,奇袭夺城。别驾麋竺,亦有赚(取)(下邳)城之功。
  为便陈登行事。曹袁二人,假戏真做。真刀真枪,鏖战三日。稳住吕布,迷惑陈宫。待陈登夺城,吕布阵脚大乱。袁术得窥,遂遣使入营,自领陈登共谋。以消陈宫心中所疑,共谋乃曹司空。淮南使者口出“唇亡齿寒”,为陈登辩解。亦是袁术暗授机宜。
  下邳被袭,家小不保。军心不稳,人心忐忑。陈宫自以为,算无遗策。故深信不疑,自投罗网。于归途必经之地,泗水入淮处,被曹袁联军,重重围困。
  计中计之“二重计”,便是曹袁暗中结盟,各自分工。假意敌对,实则暗合。联手共造,虚虚实实,迷惑众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6/20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